姜奇
摘要: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是十分复杂,它涉及到许多的吊装工序,因此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工程质量的优劣,尤其是与国计民生密切关的重点工程,严重影响到建筑行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定,甚至社会的稳定。要为我国建筑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就必须要强化管理,这样才能不断徐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对装配式建筑进行简单的阐述,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展开针对其对策的讨论,提供一些促进顺利研究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思路。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影响因素;管理;对策
引言
装配式建筑工程具有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等优势,因此,施工企业越来越推崇。建筑产业化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确保有序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有序开展还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所肩负的重要任务。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和对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装配式建筑具有的特点
1.1多样化设计
装配式建筑的分隔能够实现灵活自由化,大厅小居室和小厅大居室都能够根据使用者的生活需求进行分隔。隔墙采用轻质的隔墙,这样能够确保住宅建筑能够拥有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
1.2科技化功能
装配式建筑在多方面实现了科技化的功能,主要表现于:
(1)良好的防火性能。装配式建筑在选取材料时应当选取具有着难燃或者阻燃特性的材料,可有效降低引发火灾的概率,很大程度上地降低经济损失。
(2)良好的节能效果。装配式建筑在对外墙进行涉及的时候,应该设计有保温层,这样做可以在夏季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制冷能源的浪费,在冬季能降低对供暖功能的消耗。
(3)良好的隔声效果。在装配式建筑墙体中配备保温层,保温材料的特性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吸声功能,且保温材料的使用能使墙体和窗户之间的空隙变小,因此能降低外部环境噪声的影响,使室内达到舒适的效果。
1.3工厂化生产模式
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板可以通过工厂中的模具生产出来,经过喷涂、烘烤的过程可以使外墙板的美观度大大提高,并且不会发生褪色的情况。涂料、石膏板等室内材料可以通过工厂的流水线实现生产,并且在生产的过程中,材料的隔声、保温、防火等性能还可以进行灵活的调节。
二、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准备内容不充分,导致施工配件损坏
我们都知道,装配式建筑要在施工现场对材料进行完整的组装。因此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竣工检测。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管理人员的失职,因而发生施工材料的质量出现问题的情况。比如,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计划缺乏相对专业的计划,施工蓝图制定不合理,装配材料不充分,团队组建不成功,配件内容的不合理,以及工人技术水平不够等问题,都会造成施工质量不达标,工程预期的目标出现严重的偏差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工人专业能力较差,技能不达标
装配式建筑质量优劣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施工工人的施工技术。在工程开始之前就应该对工人的能力进行硬性规定,避免出现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问题,以及竣工后房屋出现的质量问题。例如,如果在灌浆环节中出现施工不合理,操作不恰当的现象,就会导致建筑存在安全隐患;由于装配式建筑是由大量配件组装而成的,如果每一个配件所对应的配件匹配不正确,就会导致拼接缝隙过大,建筑标准会出现误差。工人施工的问题会导致竣工周期延长、建筑整体结构能力较弱、房屋质量存在问题的严重后果。
(3)施工单位与检验部门对材料监管力度较弱
施工检测是施工三大环节的最后环节,不仅需要考核建筑的质量,还要使工人施工技能在施工途中不断提高。通过我国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步骤,施工单位和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仍存在缺失问题。在对施工材料的选取和控制方面,一些施工单位的做法并不合理,检验部门在施工配件出厂及现场组装结构的监管力度还远远不够,这些都是我国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如果不及时地应对,将造成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仍处于新生态势,施工的质量无法得到提高。
三、控制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人员控制与培训
目前,对于我国施工现场工人来说,现代化建筑的施工步骤以及技艺的专业知识比较多且复杂。而我国目前的施工队伍主要由农民工组成,他们缺乏现代化建筑的施工知识和经验,因此,加强工人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是装配式建筑施工前提步骤,目前应对装配式建筑施工问题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培养人员专业技能。
(二)完善装配式建筑施工步骤
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不仅在于人员技能强弱的控制和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同时,在某些施工环节和结构设计方面产生的问题,也是施工问题的重要原因。如果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施工步骤不合理,就会出现材无所用,料无所依的情况。因此,加强与完善现场施工步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建立相对完善与配套的管理手段、施工步骤,出现问题,应该从根源出发,找出问题,建设现场生产管理机制,提高工程师建筑蓝图的设计能力。
(三)健全现场管理制度
提高制装配式建筑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进行现场管理。施工现场,必须保证从工程的准备开始到竣工,都能处于管理人员的监控和质量检测部门的监视之下。因此,必须从体制上严格管理施工过程,健全现场生产管理制度,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确保从根本上提高装配式建筑生产能力。
在现代化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活动也应当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例如,在生产准备环节中使用先进的技术分析系统,依照使用者的需求来制定合理的施工步骤。然后再根据所需要的材料和工程工艺,组建团队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根据施工团队和施工步骤来制定,以此来提高施工管理能力,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四)保障施工监督力度
管理和检测人员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升工程的监督力度。因此首先必须要做好对施工材料的监管。通过自检和抽检的方式来提高材料的生产质量。其次,做好限产材料和施工技术的监督,大部分检测人员都具备比较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施工技能,因此,检测人员对现场的监督和管理,起到很大的作用,极大地提高工人施工的专业性。最后,工期完成以后,检测人员必须排查施工途中的问题及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做好科学的检测和管理。
四、结语
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其重要环节。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前提,就是全面分析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装配式建筑质量,杜绝施工问题成为现代建筑的头等要事。一方面要提高建筑施工的速度,另一方面要找出施工途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方式,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希冀在未来装配式建筑理念可以深入千家万户,提高装配式建筑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参考文献:
[1]袁林.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08):218-219.
[2]王进强.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质量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1):109.
[4]赵天祥.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商品与质量,2017(4):112~113.
[5]刘阳.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8):162~163.
[6]刘红生.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7):257~258.
[7]白庶,张艳坤,韩凤,寇倩茜,杨晓彤.基于ISM分析法的装配式建筑质量因素结构分析与对策研究[J].辽宁经济,2016(8):32~35.
[8]张小芳.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城市建筑,2016(30):119.
论文作者:姜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因素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步骤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材料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