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静脉滴注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策略论文_张国良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高州市中医院 广东高州 525200

【摘 要】目的:探究普外科静脉滴注药物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具体处理策略,分析其合理应用效果。方法:在我科室所有患者中选择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间收治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再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的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静脉滴注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实验组患者给予个性化管理,根据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医疗满意度、操作质量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5.00%,两组对比实验组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医疗满意度和操作质量,对照组明显更差(P<0.05)。结论:个性化管理能够有效对各种不良滴注反应进行预防和处理,提高整体的医疗质量和操作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普外科;静脉滴注;个性化输液

静脉滴注是通过液体静压和大气压的原理将电解质、药物等通过静脉输入患者体内,通过静脉滴注来维持患者体内的营养,被称为静脉输注法,是比较专业的一种技术,在门诊和住院患者中十分常见[1]。但是在静脉滴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类并发症,为患者带来痛苦,为降低此类情况的发生,应对发生并发症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实施个性化管理措施[2]。本次研究探究在对患者进行输液医疗人员时应用分级管理方案对静脉滴注渗出状况控制的效果,现将成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输液室所有患者中选择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间收治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再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的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中共包含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的年龄介于23-70岁之间,平均年龄(46.5±3.2)岁,对照组中共包含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介于23-69岁之间,平均年龄(47.7±3.5)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均有正常认知功能,排除不能配合实验的患者。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发现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即根据以往的流程进行操作。实验组患者给予个性化管理,具体方式如下:

静脉炎处理:静脉炎的主要临床特征包括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疼痛、血管硬化等症状严重使患者会出现缺血坏死以及功能障碍,这也是临床上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在此基础上,当患者在进行血管收缩药物、升压药物以及垂体后叶素等药物的应用时,医疗人员需要妥善固定患者的患肢并选择大静脉,在静脉滴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皮肤以及颜色,还有是否出现水肿以及变红状况,认真了解患者的组数以及需求弱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应当立即更换输液部位或停止输液。由于部分药物毒性较大,在对患者进行输液前,首先需要应用无药物的液体,在穿刺成功后,再对患者进行药液滴注。在患者完成输液并移除针头后,应当将患者的患肢采用软枕抬高对穿刺部位进行时长约为5min的按压禁止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揉擦以及按摩,避免对原损伤部位造成二次损伤。在对患者进行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用时刻根据患者状况以及医嘱将药物充分稀释,调节良好的药物浓度,并尽可能选择大静脉进行穿刺以降低药物和穿刺操作对患者静脉造成的刺激。

热原反应:热原反应也是临床上常见的静脉输液不良反应。患者在发病后期主要临床特征为发冷和高烧。患者皮肤苍白并且四肢发热,较为严重的患者体温甚至可以达到40摄氏度以上,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随着我国医疗事业以及医疗设备质量的不断改善,热原反应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临床上发生热原反应的人群以老年患者为主。在这种状况下,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视输液器、药品以及器械等医疗必需品的状况,避免出现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而在患者输液期间,医疗人员需要密切控制静脉滴注速度,在患者出现热原反应的表征时,应当立即停止静脉滴注,并给予患者有效的急救处理,同时将滴注所应用的剩余液体和各项设备送往病理室接受检查。

其他不良反应:其他不良反应中包含的类型较多,例如呼吸急促、胸闷以及心跳波动较大等。在对患者进行初次静脉滴注前,医疗人员应当告知患者切不可随意调节静脉滴注速度,若在滴注期间出现异常感觉需要及时告知医师并进行有效处理。若患者滴注药物为高渗性液体,则需要选择中心静脉或大静脉进行输液,将滴注速度降低,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严格控制静脉滴注的速度,加强患者的巡视工作,而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认真听取患者的输液主诉,以保证医疗人员方案的合理调节。

1.3 评价标准

采用本院自制的表格记录和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采用问卷调查对患者进行医疗操作满意度和医疗操作质量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医疗操作满意度和医疗操作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实验数据选择SPSS22.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收集校正。本次研究统计操作由同组检验人员开展,计量资料(年龄、评分值)选择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治愈率、有效率、满意度)选择X2值进行检验,以P<0.05作为数据差异界限,说明统计学差异存在。

2结果

2.1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医疗操作满意度,对照组明显更差(P<0.05)。

表1 两组患者医疗操作满意度对比

3讨论

静脉滴注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含液体外渗、静脉炎、药物过敏、血肿等[3-4]。在对其发生并发症的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大部分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通过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技巧和安全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并严格监督执行,对医疗人员进行相应考核,合理安全医疗人员的工作,就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5]。但是在建立考核制度时需要注意,需要根据静脉滴注的特征和知识出发,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才能使其达到应有的效果。

综上所述,个性化管理能够有效对各种不良滴注反应进行预防和处理,提高整体的医疗操作质量和医疗操作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苏素真,魏彩虹.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所致疼痛医疗人员干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2):71-72.

[2]王叶屏,李彩琼,王丽莉,王永义,伍友玉,刘欣,周硕.整体医疗人员干预对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焦虑情绪及静脉滴注疼痛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08):1227-1229.

[3]于巧莉,沈洁.静脉滴注果糖注射液致过敏反应患者的医疗人员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5):116.

[4]张洁玉.静脉滴注治疗患者中综合优质医疗人员服务的作用探讨[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8(01):187.

[5]李海凤.普外科静脉滴注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对策[J].北方药学,2018,15(05):166-167.

论文作者:张国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  ;  ;  ;  ;  ;  ;  ;  

普外科静脉滴注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策略论文_张国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