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的理论分析_孙中山论文

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的理论分析_孙中山论文

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的理论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西部开发论文,理论论文,思想论文,孙中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5;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91(2000)05—0026—03

孙中山一生致力中华民族的振兴,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建设十分重视,其著述中多有涉及,特别是在《实业计划》中,他对西部地区的开发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构想。在进行西部大开发的今天,重新研究孙中山的西部开发思想,意义十分重大。

一、“民生主义”是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的理论前提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体系中,民族主义是基础,民权主义是动力,民生主义则是目的和核心。正如《东方杂志》所评:“先生终生所努力者,其目的全在建设。”[1 ]《实业计划》实际上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一)民生主义的深层内涵是“生产”、“建设”和“发展”。一般认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其实,“生产”和“发展”是民生主义更深层的内涵,“民生主义要以发展生产力为物质基础”[2]。孙中山曾说:“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3 ]虽然他在多处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但是,他总是先讲工业革命,讲生产力发展,讲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生产问题。在《民生主义》第一讲中,他一开始就谈到“这几十年来,各国的物质文明极进步,工商业很发达,人类的生产力忽然增加”[4]。 然后用很长的篇幅来论证使用机器取代手工所带来的生产力出现“几百倍或几千倍的差别”,充分肯定“机器发明了之后,世界的生产力便走出一个大变动,这个大变动,就是机器占了人工”[4]。因此,孙中山热情地赞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现代化。至于谈到现代化中出现的诸如剥削问题、两极分化问题,孙中山说:“我们要完全解决民生问题,不但要解决生产的问题,就是分配的问题也要同时注重的。”[4 ]“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都是“分配”问题,不能因为平均地权解决“分配”等社会问题,就忽视“生产”,忽视“发展”。孙中山明确指出“现在我们讲民生主义,就是要四万万人都有饭吃,并且要有很便宜的饭吃。”[4]要“吃饭”, 首先就要“生产”,就要“发展”。因此,“生产”和“发展”是前提,是基础,是灵魂,民生主义是在发展生产的前提下解决“平均地权”等“分配”问题的。因而把民生主义仅理解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把民生主义归结为“分配”问题是非常片面的。

(二)民生主义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食衣住行问题。民生主义“生产”,“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食衣住行等方面的生活需要。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和资本主义“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资本主义是以嫌钱为目的,民生主义是以养民为目的”[4]。 他说:“吃饭就是民生的第一个需要。”民生的需要“应该有4种,于衣食住外, 还有一种就是行”[4]。于是他花很多篇幅来讲食衣住行的民生主义。 他在《建国大纲》中明确指出:“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4 ]而在他的《实业计划》中,第五计划专门讨论“工业本部”(生活资料部类)问题时,把它分为粮食工业、衣服工业、居屋工业、行动工业和印刷工业,这正是他的民生主义根基食衣住行问题。

(三)民生主义的实践突破口是“废手工采机器”的工业革命。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指出:“中国今尚用手工为生产,未入工业革命之第一步,比之欧美已临第二革命者有殊。故于中国两种革命,必须同时并举,既废手工采机器,又统一而国有之”。[4]可见,孙中山民生主义实践的突破口,首先就是“生产”,就是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在《实业计划》中六大计划正是其在中国全面推行工业化和现代化“生产”的具体实施计划和发展蓝图。

由此可见,把民生主义理解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是片面的,民生主义既是“分配”的民生主义,更是“生产”的民生主义。作为“生产”和发展生产力的民生主义,其核心内容是要解决人民的食衣住行问题,根本办法是“废手工采机器”的“生产”。因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也是其西部开发思想的理论前提。

二、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中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对于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建设,进行了周密的规划。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其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即区域经济的梯度发展和均衡发展。

(一)先沿海、后内地,以港口为“策源地”的梯度发展战略。港口在《实业计划》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六大计划中就有三大是港口计划。孙中山设想以港口为龙头,联结西部地区的西北、西南、高原三大铁路系统,开发西部资源,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既有资源禀赋、自然条件的非均衡性,又有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性。当沿海已开始沐浴欧风美雨,开始步入近代化时,西部大部分地区还停留在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社会,甚至有些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尚处于刀耕火种时代。中国的自然地貌呈西高东低型梯度形态,而由于历史、地理、交通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却呈现反向的东高西低型梯度形态。这种差异决定了中国经济的非均衡性。非均衡经济大国在经济发展过程决定了不能采取“齐步走”的策略,而只能采取梯度发展战略。孙中山开发西部的构想,既是采取了先沿海、后内地,以沿海带动内地的区域经济梯度发展战略。以北部经济发展区为例,孙中山拟在渤海湾建一世界级大海港——“北方大港”,“用为国际发展实业计划之策源地”,[4]连结西北铁路系统,治理黄河及其支流,开浚运河,形成一个交通网络,在此基础上,“开采直隶、山西两省之煤铁”,“殖民蒙古、新疆”,“发达羊毛工业”,开发西部地区矿藏资源,使各部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使“一需要即以发生更新之需要,一利益增进较多之利益。”[4]

现代经济学证明,区域经济的梯度发展总是与“发展极”发展战略相联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通过极化的方式,集中人财物以优先发展有条件的地区或城市,“形成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贸易、金融、信息、交通、服务、决策中心(发展极development poles)。”[6]然后逐步向周边落后地区辐射,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这个“发展极”,就是一个辐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孙中山提出的“策源地”概念,正是要发挥港口的辐射源和发展极的作用,采取区域经济的梯度发展战略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孙中山的“策源地(发展极)思想,比法国经济学家佩鲁1955年提出同样的观点早26年,我们不能不佩服孙中山的先见之明。

(二)区域经济开发的均衡发展观。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中,还包含和渗透着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观。西部地区经济上的贫困并不等于自然资源的匮乏,它恰恰是矿产蕴藏的集中带。孙中山西部开发设想中,为挖掘西部地区资源潜力,拟加强必要的政策干预,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他在谈到北方大港的建设时,十分强调对中西部地区的直隶、山西及黄河流域、新疆、蒙古的开发。[7]在谈到铁路建设时, 强调西南铁路系统“非特为发展广州所必要,抑亦于西南各省全部之繁荣为最有用者也”[7]。在涉及西北铁路系统对蒙古、新疆开发的重要性时, 特别指出“此两铁路系统,于中国人民为最必要”[7]。与此相关, 孙中山还借鉴美国、加拿大、澳洲、阿根廷等国的经验,提出向蒙古、新疆等地移民实边,以安置军队裁员,“消纳长江及沿海充盈之人口”,[7]同时又可以使移民成为“筑港、 建路及开发长城以外沿线地方之先驱者”[7]。这实际上是向西部落后地区输送带有新观念的劳动力。而“劳动力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如果把向落后地区投资比作“输血工程”的话, 那么向落后地区移民不啻“造血工程”。孙中山这一系列的构想,都体现了他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观。

三、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中的系统观

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和其相关联的事物构成一定的系统关系。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就明确主张“用系统的方法,指导其事”。[4]事实上, 孙中山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这种“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使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起来”的系统方法设计《实业计划》,构想西部地区的开发。

(一)港口、铁路、城镇、资源的系统关系。关于这个系统关系现以西南铁路系统为例来加以说明。西南铁路系统包括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和广东、湖南与四川三省的一部分,面积约六十万平方英里,人口超过一亿,孙中山设想以广州港为终点作扇形分布的铁路干线有七条,全长约七千三百英里,经过一百一十六个大小城镇,沟通珠江与长江两大水系,贯穿八九座大山,联结四川盆地和广大的西南丘陵,并与其他铁路系统和国外铁路相接。这个铁路系统所经之处,都是“地旷人稀”、“地皆险峻”,“工程之困难,比西北铁路系统,乃至数倍”,其“建筑之费,当为中国各路之冠”[7]。但这里自然资源丰富, “以建设此项铁路之故,种种丰富之矿产可以开发,而城镇亦可于沿途建之”,[7]“则其获利必极丰厚”。有便利的国际交通,“桂、滇两省,将来在国际上必见重要。”[7]“再如孙中山设想把北方大港、 西北铁路系统、移民蒙新、疏导运河、灌溉改良沙漠、开发冀晋等省煤炭、设点炼铁制钢等方面,组成一体,自成系统,“铁路、都市、商港等之建筑……就附近原料,谋相当之供给”,“使彼此相互关联,举其一有利其余。”[7]这样,孙中山把港口、铁路、城镇、 资源作一系统规划,在缩短产销空间距离、扩大国内市场、开拓国际贸易、促进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刺激人口集中和城市的形成与扩大等方面,以求获得整体的最佳效益。

(二)农、矿、工、商务业的系统关系。孙中山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农、工、商、矿,繁然待举而不能偏废。”[3 ]可见这四种行业在实业振兴中居于何等重要而又关联的地位。孙中山西部开发设想中,对农工商矿亦有系统的策划。以农业而言,它是立国之本,工业原料的供给者。农业不兴,则动摇国计民生基础。若“开放废地,改良农地,以闲力归于农事,则农器之需要必甚多”,[7]必然刺激工业的发展。至于矿业,乃“工业之本根”,如无矿业,则实业不兴。因为“矿业原料以供机器”,[7]它是奠定工业的基础。因而, 孙中山强调:矿业对工农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为物质文明与经济进步之极大主因也。”[7]他把矿业的采掘当作振兴实业的第二种方法,在第六计划里对蒙、新、川、陕、甘等西部省份的煤、铁、油、铜和特种矿的开采用了大量的论述。农矿业发展了,“凡百事由之而兴矣。”[9 ]机器能“以营其巨大之农业,以出其丰富之矿产,以建其无数之工厂,以扩张其运输,以发展其公用事业”,[7]“辅助中国巨大之人工, 以发达中国无限之富源。”[7]所以把机器当作近代工业之树, 就是由于它是“近代工业之足以转移人类经济之状况者。”[7]如果农矿、 制造业发展了,“则十年之间,可以养其民。”[3 ]孙中山强调:“中国工业非要赶快振兴不可”,[4]并把它列为振兴实业的第三条办法。 至于商业,它和农矿工三业关系密切,是建立其发展基础之上的。只有农、矿、工、商四业并举,系统规划,协调发展,实业才能振兴。

孙中山的西部开发计划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没有实现,也不可能实现,但其科学性和前瞻性是不可否认的。当然,这种科学性和前瞻性是局限于特定的时空,并不等于历史现实性。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重新探讨孙中山的西部开发思想,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标签:;  ;  ;  ;  

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的理论分析_孙中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