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翻转课堂,推动了课堂教学从“单纯知识导向”向“综合素质导向”的转变。翻转课堂教学关注自主构建,是对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性回归。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既强化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益,它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构建学习型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翻转课堂;自主构建;实践生成;个体差异
翻转课堂就是通过课堂时间的再调整,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兼顾学生的群体需要与个性要求,同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为真实的学习。可以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既是大教育背景下的一部分,具有其他教育方法普遍的工具性意义,同时又更为灵活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它是一项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新型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结构与流程的一次改革。
一、翻转课堂教学关注自主构建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到:“任何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只会让人们头脑空空、一无所获。”只有在早期教育中融入寓教于乐的成分,我们才能更快地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在现行学校教育体系下,教师站在学生和知识的中间,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在翻转模式下,学生可以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自主设定学习目标、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进度、学习方式,直接进行知识学习;教师通过网上了解分析、课上巡回观察,从以往“讲台上的圣人”,转变为课堂教学前学生自主学习的远程帮助者,课堂教学中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者。
学生在家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学习进度,边看边思考,通过按平面图形种类或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等不同整理方式,用画图、表格、集合等不同的展现形式整理概括小学阶段的平面图形面积知识,完善认知结构,建立知识网络体系。显然,翻转课堂凸显了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自主性,是对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重新审视,是对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性回归,是对以学生为教学本位的重新构建,它带来的是教学组织形式的重构、教学具体内容的创新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翻转课堂中的短视频,学生无论是在等车、坐车还是户外休闲时,都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一堂微课程,轻松自在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这种教学模式适应了终身学习的需求,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翻转课堂教学注重实践生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应该说,这种教学理念无疑是重大的历史进步。但客观地讲,实践探索等学习方式是需要耗费一定时间的,在现行的学校教育体系下,由于受教学时间、空间、进度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学习方式实施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
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下,学生在课堂教学前已经进行了有目的、有方向的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时间大大减少,这就为学生的实践探索等学习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同时,由于在课前对一些学习难点进行了学习,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实践探索过程也会随之大大缩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对他人观点进行批判,从而在思维的碰撞、意见的分歧、情感的交融中,相互启发,彼此激励,共同进步。
《纳税――生活中的百分数》一课的教学,以往大多数教师一般都采用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即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生硬地套用公式。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理解力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笔者先制作了一个微视频,以学生表演的纳税小短剧,引发“我们是否该缴税”的讨论,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热情。有的学生提出:生活中都有哪些税?税收都为我们做了什么?笔者顺势让学生观看一个在网上非常受欢迎的微视频《五分钟让你读懂中国的税》,然后学生自学课本,完成微习题。同时使用Moodle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谁看了视频,并完成了习题,这样更容易地锁定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平台发贴或语音视频向同学发难和挑战,或向老师求助。笔者要求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既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独立学习的表现、协作学习的表现等方面,并且要求至少有两位同学对自己进行评价,再对他人的评价进行小结。学生结合老师的评价,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使学生在更加合理的评价方式中迅速地成长。因此,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点评者、学生探究兴趣的激发者和参与积极性的调动者,必须构建实践性、生成性、开放性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从“预定式”向“生成式”的转变。
三、翻转课堂发挥互助小组的学习合作
在利用翻转课堂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仍旧要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在利用互助小组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充分表现出教师对于学生的袭人,将课堂交给学生。首先教师要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有秩序的交流,因为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清晰的思路,如果不能够保持有序的交流环境,那么学生思考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代替"教师讲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奖励,小学生的好胜心都比较强,这样一来,利用奖励制度来吸引学生便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而且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而言,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领悟能力与表达数学思维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例如,在讲述"梯形面积的求法"的时候,教师在提出必要的引导之后,让组员之间相互交流,阐述各自对于面积求法的思考,这种有效的交流方式,不仅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构建了桥梁,更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值得广大教师深入研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这一模式也势必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任建英.“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浅析[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6):35-35.
[2] 周婷婷.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12):90-90.
[3] 王晓梅.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6(3).
[4] 高楠.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
论文作者:杜寒强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知识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