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居住建筑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时间最长,接触机会最多的建筑类型,已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向质量提高型模式转变。本文阐述了当代居住建筑设计中一系列亟待改进的设计缺陷和问题,剖析了问题的存在带来的使用不便,并结合实际列举相应的设计失误和产生原因。
关键词:当代建筑;居住建筑;建筑设计
1导言
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以及持续高温的市场需求之下,我们看到的却是建筑设计水准的每况愈下。21世纪初,城市中还不乏许多对城市空间有追求的楼盘,也不乏业界公认的经典之作。但自从营销测算成为了开发商逐利的指挥棒后,多数项目沦为了利润加日照计算的产物。宜居的城市空间、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怀与我们渐行渐远。
纵观我国大江南北,小高层、高层、花园洋房、叠拼、连拼排、双拼等六种楼型已然固化,设计任务书也业已模式化。有些开发商还以标准模式的产品线为原型不分地域特征地进行着千篇一律地“创作”,极大地忽视了环境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当代,不论从整体规划还是建筑设计,甚至是景观设计,居住建筑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种被固化模板深深烙印的模式感。但是在这看似“系统性”和“范式化”建筑设计背后,其通病却依然存在,反复出现。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笔者简单梳理了当代居住建筑常见的错误,并总结归纳现阶段居住建筑单体设计中存在的通病,以期为日后的设计提供前车之鉴。
2居住建筑户型设计的问题
户型设计作为居住建筑的基础往往承载着大量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设计元素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和畅想。从玄关到客厅到厨房再到卧室,户型设计蕴含了大量与日常生活起居相关的内容。但正是在这与居住者密切相关的设计环节中仍存在着一些设计上的不足和缺陷。
首先,入户门作为开门见山的第一印象,在一些实践项目中存在着宽度达标,但是高度不足的弊病。这样的非前瞻性设计往往会给后续的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影响日常的生活。诸如在大户型的设计中(面积超过140m2)入户门的高度若参照过往2.2m的标准则在当下的使用中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而作为承载日常生活最为重要的起居室和客厅,在设计中通常会出现厅室比例不当,从而影响家具的摆放,流线的组织以及必要的采光需求。例如,厅室的进深过大,面宽过小常会导致采光日照非常有限,对于生活在湿热地区的居民而言,这将是未来生活的一大隐患。其次,在一些小户型的产品中,由于过度追求户型的卖点,而过分压缩厅室的尺寸导致主卧室难以放置1.8m的大床。而在儿童房内,床、书桌、衣橱等必要家具也无法实现同时放置。
另一大户型设计缺陷的高发地则是厨房。或由于设计中各专业配合不协调,或由于施工质量未把控到位,厨房外墙的门、窗、排烟孔、排气孔、暗柱等关系常不明确,对居住者的使用产生不便。例如,厨房间排气竖井的位置设计不当会影响回止阀的安装。在居住建筑设计中,一、二层常作为非标户型,与楼上标准户型的厨房位置常以上下相错方式处理。此类情况的存在也容易导致排气无力从而引起串味。
除此之外,户型设计中常被人忽视的是电梯厅(包括大堂)和楼梯的设计。前者作为高层住宅日常出入的使用空间,其对居住者而言非常重要,而后者则最为消防疏散的必备设施,承载着居住建筑防火安全的重要责任。
在这之中最常见的问题即过渡防护下的美感尽失。笔者通过实际观察认为包括大堂在内的电梯厅除了单元门以外不应加设可开启窗扇,其不仅是过度的防范措施更是影响整体美观的败笔。同时也应考虑可开启窗扇的高度位置,因为凡可开启窗扇均需增加防盗栅栏,如果处理不妥当就会产生尴尬局面。
而在另一些设计中,电梯与疏散楼梯并不直接相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不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电梯采用贯穿式电梯门设计,实现独门独户,以提高溢价率,提升使用感。但是当电梯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则必须穿越户内才能进行维修。起初彰显尊贵感的电梯厅设计反而成为了影响居住者日常隐私的罪魁祸首。同时由于电梯与疏散楼梯并不直接相连,在安全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3精装修带来的居住建筑设计新挑战
从2016年起,杭州、上海等地逐步开始实行居住建筑精装修交付的标准。这一方面将有利于废弃物、噪音等的控制,但另一方面也对居住建筑设计的协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高度要求各个专业协调配合。精装修交付的挑战也催生了一系列过往不曾有的设计缺陷和弊病。
例如,建筑设计与精装修设计配合度不够导致的家具和使用不一致等问题。在实际项目中,笔者曾发现由于窗扇开启方式以及分割方式的不合理而引起窗扇开启不便,厨房家具摆设不宜等问题。此类问题的出现正说明了由于精装修的加入,对设计过程中各专业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大多数项目尚未能达标。
此类门窗与室内家具碰撞的问题,在卫生间也屡见不鲜。窗扇的开启与站立式淋浴间的开启门碰撞或是卧室的展示床偷梁换柱,刻意缩小尺寸,导致居住者实际使用中无法实现良好使用等。而这种种问题的暴露正是给当前的居住建筑设计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4室外空间设计的人性化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以往的室外空间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在现在的设计中更加强调人性化的设计,让人们感受身心愉悦的自然环境,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减少负面因素和消极观念的规划,室外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应该从游憩规划、车辆停泊、厕所设置、儿童游憩空间、水上游憩场所、综合性场地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游憩规划
室外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注重游憩规划,室外作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担负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职责,因此更应该注重游憩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游憩空间的设计应该致力于不同人群的行为心理划分不同的游憩空间,强调功能分区。老年人与幼儿的心理需求不同所需要的活动场所在行为方面的需求差异化非常大,老年人活动场所应该以安静,运动为主题;幼儿活动场所应该以符合不同年龄段的心理需求为主要参考依据进行规划设计以便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2)儿童游憩空间、水上游憩场所
以张家口为例儿童游憩空间较少、水上游憩场所在冬天主要以冰上项目为主,张家口市公园内部关于儿童的游憩空间人性化设计有进一步改善,在一些较为坚硬的游乐设施周边附着橡胶保护带,幼儿活动场地有为他们专门设计的沙坑和必要的健身设施以及看护人员的休憩座椅;在公园内部水上区域设置很多亲子项目以增强人性化设计。
室外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考虑邻里交往、居民游憩、儿童游戏、老年人休闲、安全防卫、绿化美化、以及物业管理等各方面的要求,从而达到设计的目的。
结束语
当代居住建筑人性化设计已经在各个方面有所体现,为了满足我们的日常生活建筑师以人性作为出发点,以人体工程学作为手段建造符合人们居住生活的空间,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因此在建筑设计时人性化的设计手段必不可少。我们在人性化的设计思维中讲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各种设计的空间就应该加入人性的理念,使我们的生活可以以我们为主体。
参考文献
[1]周晏,赵波.居住建筑设计的催化剂[J].时代建筑,2016,(06):72-77.
[2]刘淑娟.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41(08):25-29.
[3]闫俊文,刘庭风.居住建筑设计中传统风水学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6,43(03):36-37.
[4]张煜.浅析与居住建筑设计相关的课程教学改革[A]..中国职协201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6:6.
论文作者:陈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窗扇论文; 空间论文; 居住者论文; 电梯论文; 室外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