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与服务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需求论文,对策研究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对决策信息需求调查方法的思考在现代化的决策体制中,领导决策者对信息有着强烈的需求,而这种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的变革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同其它种类的信息用户相比,领导决策者属于一类特殊的用户,他们地位显要、责任重大,拥有众多的信息服务者,也拥有本系统内的信息服务网络。领导决策者同其他类型信息用户的不同之处在于:多数情况下,他们主要不是自己亲自去获取信息,而是通过其领导班子给他们的汇报或提供各种文字材料。
为了解领导决策者对信息需求情况的实际看法,我们曾尝试通过党校系统与省市领导学习班的领导接触,了解他们对信息需求调查的看法,得到的回答是:他们不了解这些情况,因此也就无法填写调查表。由此,我们得出的认识是:领导决策者实际上是信息服务的“间接”用户,他们有时对信息有巨大的需求量,但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或者从未考虑过从哪些渠道、通过什么方式去获取什么类型的信息,他们的确是信息的需求者,但他们不了解我们学术界所说的“信息需求情况”。也许真正了解这些情况的是给领导提供信息的人们,包括各种来源的信息提供者及领导的助手们。
因此,研究决策信息需求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沿袭传统的方法,直接让决策用户本人参与信息需求调查,并不能取得如同其他类型用户调查那样好的效果。这是我们分析决策信息用户的特殊性而得出的结论。
2决策信息需求的调查
根据对领导决策者信息需求研究方法的分析,我们采取了将文献调研、社科院为领导决策服务情况的调查以及协助领导决策者收集利用信息的领导者身边的工作机构和人员的调查相结合的方案,采取将文献调研、召开座谈会、专访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决策信息需求的情况进行了解。
2.1 社科院为决策服务情况的调查
社会科学信息为决策服务的方向在我国社会科学信息工作形成之时就已确定下来。长期以来,许多社科院信息机构都一直从事为领导决策者报送信息的工作,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社科信息工作在为决策服务方面也存在着相当大的不适应性。为此,我们对北京市社科院情报所、天津市社科院信息所、湖北省社科院情报所以及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进行了调查。
中国社会科学院长期以来都通过《要报》、《信息专报》等向党中央和国务院报送重大的对策性科研成果和重要动态性信息。这些信息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围绕中央的中心工作,涉及领域广泛,综合性强,并着重抓住影响全局、关系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突出问题,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近几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都在详细占有上一年度的各种经济指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为国家下一年度的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发表著名的《中国经济发展预测》的“兰皮书”、《中国农村发展预测》的“白皮书”,这些分析成果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参考信息。
北京市社科院情报所主要通过《北京社科情报》和《社科要报》等刊物向北京市委和市政府报送信息。在提供决策信息时,他们注意选择热点、难点、盲点、实点问题,这样的信息容易得到领导的注意。但由于身处决策层之外,往往不能确切了解领导在想什么、做什么、需要什么信息,提供信息基本上采取的是无计划的自由提供方式,有时只能靠摸、蒙、猜、碰,比较盲目。
天津市社科院信息所利用多种刊物作为传递信息的渠道,他们除编有《专报》、《社科信息》、《献计献策要报》、《党建信息导报》外,还与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合办《理论要闻》、《城市集体经济》,与电视台、电台建立了业务关系,提供理论、动态、快讯等信息。他们不满足于关门提供内部的、学术的信息,而是更多地走出院外,与领导决策机构合作、与大众传媒合作,不仅使信息工作有目的、有方向、有重点地开展起来,还锻炼了人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湖北省社科院情报所从成立之初,就将为决策服务与为科研服务作为同等地位看待,该所也是全国同类机构中最早开展为决策提供服务的单位之一。他们认为:为领导决策服务,社科院只是众多的信息源之一,不可能包办代替别人;社会科学领域为决策服务的优点和长处是社会科学研究方面,这也是别人代替不了的。省委省政府获得信息有先进的信息手段、完善的信息系统,而我们要提供自己具有优势的东西,必须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领导最关心的不是学术深层的问题,他们需要了解意识形态的发展动向,我们要提供面上的、萌芽的、综合性的信息,提供建议、宏观经济形式分析、超前性的预测。
2.2 对领导机构内部信息工作的调查
近年来,领导决策机构内部的信息工作有了明显加强,拥有相当完善的信息网络和一大批从事信息加工、处理和提供的人员。我们采取专访的形式,访问了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省长秘书、武汉市市委政策研究室、河北省委宣传部《决策参考报》主编,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决策信息需求情况。
河北省早在1984年就提出要在党政机关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使领导能及时掌握需要的信息。领导对信息重视程度高,要求信息工作能够规范化、制度化,提供内容好、数量大、传递速度快的信息。河北省在省委办公厅专设信息处,专门负责信息收集、筛选和提供,并编发《每日重要信息》、《每日汇报》、《河北快报》等刊物,定期向中央办公厅、省委省政府及下属机构发放,达到向中央汇报情况、让各地了解横向情况、向下属传达省领导精神的目的。他们认为:信息工作要起作用,首先要领导重视,其次信息要解渴。目前他们在筛选信息时,除日常的公文、批示外,有很多小报、刊物,最头疼的是信息零散、不权威,综合性、时效性不够,没有一个经常性、追踪性的东西,连续性、系统性不强。
武汉市委政策研究室的同志认为:市委、市政府得到的信息中,图书馆、情报所受到的注意程度比较低,但并不等于对社科信息没有需求,领导对社科信息最需要的是社科专家提供的咨询。此外,需要纵向的对比的和历史性的信息,横向的全国省级的对比、可借鉴的信息。目前信息需求量大,信息提供零散、不及时是主要问题。市委领导有专门的部门筛选信息,就政策研究室而言,最重要的信息源是统计局。
河北省委宣传部《决策参考报》的同志谈到了他们办报的目的是“代领导读报”。要了解领导决策者的信息需求内容,可以通过读报了解中央在想什么、打算做什么,可以参加各种有关会议了解上级精神,要注意从各种渠道了解领导在办什么事,只有自己了解得多,才能对信息作出选择。《决策参考报》对大家都知道的、文件普遍传达的信息采取忽略的方式,而选登不广为人知、专门、实用、角度新、能操作的信息,要精选、对口、有补充作用。
3领导决策信息需求与提供情况调查分析
通过对社科院信息机构的调查,我们得出的印象是:
(1)社科信息系统为决策服务的工作开展得较早,有一定的经验,并且曾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决策信息系统的逐步完善,社科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在决策中所占的份额很小,而且依据发展的趋势看,这种状况还会继续下去。但这并不是说社科信息系统在为决策提供信息方面就没有发展前途了。
(2)社科信息系统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主要形式仍为办刊办报向上报送,这种做法在改革开放初期信息源少、信息量少的情况下,的确起到了帮助领导者开阔视野、了解全局的作用,而今天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信息手段先进,决策内部信息系统获取、处理信息能力强大的形势下,领导者及一般工作人员每天都有大量上传下达的信息,本身就是信息过量,社科信息系统报送的这种形式的信息影响力就很有限。
(3)社科信息机构为领导决策者提供的信息多为短小精悍、文摘型、浓缩型的二次信息产品,这类产品除少数受到较大关注外,多数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社科信息系统而言,首先,应有完整、系统、科学、可靠的信息源,这是保证信息产品质量的关键;其次,需要提供对信息进行高质量、高智力加工后的产品,智力加工可由信息机构组织专家、学者与信息工作者共同完成;第三,要在信息的连续性、权威性上下工夫,信息产品也可以包装,用信息产品的质量使其具备号召力和影响力。
通过对领导决策机构内部的信息提供调查后得出的印象是:改革开放后,省市领导层对信息的需求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表现在:
(1)领导决策者不仅十分重视信息,对为数不少的信息给予批示,有些领导还亲自研究信息工作。不少省市领导班子都组建和加强了决策咨询班子和决策参谋班子的建设。省市委、市政府拥有不断完善的信息网络,并加强了现代化手段的建设,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
(2)领导决策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来自社会,具体包括由报纸、广播、电视、出版等部门构成的大众传播媒介,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专业信息机构所形成的信息渠道,各种信息交流会、学术讨论会、咨询论证会,民众对政策的评论、国际交流渠道;另一部分来自党和政府内部,包括党和政府领导者的谈话,领导机关所属的各个部门和工作机构、咨询机构,所属的数据库及信息机构,挂靠的学会、协会、研究会,所属的执行层,所属的调研机构,定期不定期地报送大量信息。据在河北省办公厅的调查分析,领导内部纵向信息来源占总信息量的56%,横向信息来源占37-38%,其他报纸、刊物、内刊摘选信息占6-7%。由此看来,领导决策者从量上说并不缺乏信息,但他们的内部信息多,行政层次之间的纵向交流渠道非常畅通,但不相隶属的行政实体之间的横向信息交流渠道相对堵塞。比如省委、省政府两套班子,各有自己的信息源和信息提供人员,他们之间的交流不够,在信息内容上两处雷同的很多,造成了很多重复浪费。此外,对领导决策者提供信息的质量仍然有待加强,其中内部信息较具针对性,适合领导者的口味,但有局限性;外部信息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够,信息零散、不权威,综合性、长远性不够。
4提高信息机构为领导决策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
社科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在所关心的问题、思考的角度、提供信息的内容类型以及对策建议上,与其他渠道对领导者提供的信息有所不同,一方面,它的盲目性使其不易针对领导需要的现实问题提供信息,不容易受到领导重视;但另一方面,它在理论性、学术性、超前性、宏观性等方面有独到之处。社科信息系统在为决策服务方面应扬长避短,具体的做法有:
4.1 社科信息系统应发挥自己作为外部信息源的长处,提供理论、学术、宏观的信息,要紧密联系实际,提供权威性、综合性的有观点、有分析、有建议的信息,围绕当前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理论上实践上难以弄清的难点问题、众说纷纭的疑点问题、被忽略掩盖的盲点问题、同现行提法做法不同的异点问题等提供客观的、具有独立性的信息,供领导决策参考。
4.2 目前社科信息系统通过办刊办报的形式向领导决策部门提供信息,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经验自己选题,收集信息,整理分析向上提供;另一种是先根据领导的意见立项,然后组织人力调研,写出调查分析报告上报。这两种方式前者比较盲目,针对性不强,但有时能以其新颖、独立、客观的视角和观点方法取胜;后者能切合需要,但对及时性要求很高,了解上级意见要及时,调研报告要及时,否则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社科信息系统在保持自选课题为领导决策者服务的同时,应学习某些地方社科院的做法,多争取上级定题,再组织人力、物力调研并提出建议的方式。具体的实施办法:(1)社科院可同省、市、中央办公厅的有关信息机构挂钩,定期向他们了解领导决策者所关心、思考的问题,立项进行研究。(2)可定期邀请有关领导发布有关本地建设和宏观决策相联系的信息。
4.3 实行开放办刊。可同省、市领导机构办公厅或信息处合作,共同探讨、研究、解决当前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加强决策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同时提高社科信息系统为决策服务的地位和作用。
4.4 加强与大众传播媒体合作,利用大众媒体对民众及政府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达到为领导决策者服务的目的。具体采取的方式为:(1)可在电视台或电台增设固定栏目,由社科院专家和信息人员定期就社会热点和实际问题发表理论研究成果。(2)可采取在报纸上开设专栏的形式。(3)可同已有的有关决策信息的报纸合作,除摘选有关的决策信息外,同时提供专家提出的新论、专论。
4.5 社科信息机构应努力丰富为决策服务的信息产品。在提供简讯、摘要及其他二次文献的同时,重点开发高质量的、权威性的三次文献产品,提高决策信息的智力加工水平。应在分析、预测和建议的基础上多下工夫,使领导者既能了解情况,又能得到启迪,使科研成果更有效地应用于决策实施过程中。这也许正是社科信息系统体现信息优质的最好渠道。
4.6 社科信息机构还可组织信息员队伍,负责收集、编写、通报、贮存信息,同时根据领导意图,组织协调科研人员提供动态信息和对策性研究成果。各地社科院系统还可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及与领导决策机构之间定期联系,确定信息参考要点,定期发布,以便将有利用价值、针对性强的信息集中收集,及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