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由于配套机组比较多,附属设备比较复杂,技术密集,安装调试难度比较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了解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管理程序,进而更加科学的对物力和人力进行组织,保证机电设备调试工作顺利完成。本文首先对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措施和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管理
前言
现在的机电设备和过去相比,不仅仅体积更加的庞大,并且配套机组以及其他的附属设备也更加的多,更重要的是技术非常的密集,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整个安装调试会变得非常复杂。基于此,机电设备的使用企业,让每个技术人员都对安装调试的方法更加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对之后机械的管理程序也应该有一个非常全面的了解。唯有这样做,才能在物力分配、组织人力上更加合理,这些都是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胜利完成的先决条件。笔者结合一些的机电设备,详细的介绍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
一、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中的问题
诸如运行地位重要、附属设备复杂、配套机组繁多等是设备的主要特征,可见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难度系数也极高,安装与调试的水准和设备后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对于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的问题展开深入剖析是必不可少的。
(一)螺栓、螺母连接问题
在机电设备安装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螺栓与螺母的连接,其是安装过程中最基础的装配程序。长期的施工实践表明,螺母和螺栓等部件间的连接,不能过于太紧也不能过于太松。如果螺母和螺栓间连接太紧,就会导致螺栓在后面长时间的电磁和机械的作用下,发生金属疲劳,甚至产生螺牙脱落等现象[1]。因此,为了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各部件间连接务必保持一定程度的松动。反之,如果螺母和螺栓间连接太松,就会使得两者的未接触面数值增加。当设备长时间处于正常通电时,接触面电阻升高,过高会导致该区域产生升温、发热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导致各部件的接触面发生剧烈氧化,最终可能诱发短路现象。压接位置要注意控制好螺栓的个数,按照规定的压接顺序进行压接,不要出现错误。与此同时,在螺母与螺栓的连接步骤中,应格外关注在传导电流运行的状况下,电热效与其连接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轴承温度过高
其原因有轴承异常、润滑处理或冷却不到位等,可以通过听声、目测、手摸等方式来确定具体原因类型,通过更换轴承、减少加油、设置压缩空气冷却等措施来解决相应问题。
(三)振动问题
从设备安装调试的立场出发,可从如下几点分析造成设备振动问题的原因:①转子和定子之间的接触面过大,产生的较多摩擦;②泵转子无法保持平衡;③壳体和转子的同心度差值超出正常范围;④轴承间隙超出正常范围。上述问题在设备的运转过程中都可能会发生,一旦发生在很多时候都会产生以强迫性振动为主设备部件振动的问题。与此同时,产生的这些振动作用力不仅会传到设备底座部件和管道中,而且会以声波的方式扩散到环境中。
二、调试注意事项
首先,调试是保障机电设备运行状态良好的基本措施,除了初次拆卸、安装机电设备外,更新、新增以及改造等处理的机电设备也需要对其进行调试,来提高机电设备运行水平。在调试前,需要先做好各项检查工作,从安全性、渗透性、完整性等多个方面对已安装好的机电设备进行检查,为调试创造良好基本条件,预防调试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调试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顺序要求进行,评价考核的指标有设备运行是否安全可靠、经济性高低、操作是否方便、工作效率效果等,并要有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的全程参与配合,及时处理调试中出现的小问题,使调试顺利进行,达到良好调试效果;整个调试过程都要有专人进行记录,为遗留问题解决、技术报告撰写等提供数据支持[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调试技术报告撰写是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在撰写中,要将安装、调试过程进行明确详细陈述,做好内容详略、主次的处理,在保证内容专业性的同时,还要增强技术报告的可读性,保证阅读人能够迅速掌握调试情况。
三、机电设备安装管理措施
(一)完善管理相关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对于机电设备管理来说,完善相关制度也是十分关键的。首先,在制度的制定中,需要对机电设备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深入了解,结合其他管理经验,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全面涉及到机电设备运行各个方面,有效确保管理工作的可靠。其次,做好设备更新制度,机电设备在长期运行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磨损,降低其生产性能和安全性,如果不及时更新,会埋下安全隐患。对此,需要制定定期更新制度,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机电设备异常参数、磨损情况,按照要求对其进行提前更新,增强机电设备运行安全性[3]。最后,完善责任和奖惩制度,将机电设备管理的具体责任明确划分到各个岗位、人员身上,避免责任混乱不清的情况,对于出现问题的情况,追究直接责任人,增强人员工作责任心,降低疏忽大意等情况发生率;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选择合理的考核指标,能够有效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来规范自身行为,减少违规情况,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做好设备技术更新
在当前社会中,科学技术发展是十分迅速的,机电设备相关技术更新周期也相对较短,做好技术更新工作,对提高机电设备运行水平至为重要。因此,在机电设备管理中,需要加强对技术的重视,在加大对新技术、新知识、新材料等学习的同时,还要组织技术人员对相关技术问题展开研究,鼓励技术创新,做好设备技术更新工作,及时淘汰落后的老旧设备,使设备处于先进良好的运行水平,提高设备安全性能。
(三)加强机电人员培养
机电工作人员是各项管理工作的执行人,其素质高低会直接决定到机电设备管理水平,所以,必须加强对机电人员的培养,具体有:首先,要提高准入门槛,在聘请新人时,需要对其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水平进行严格考核,保证机电管理人员能力可以满足机电设备管理的基本要求,减少管理失误情况的发生。其次,要增强素质培养,对于机电管理各个岗位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及时掌握先进的管理知识、经验,交流管理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促进管理人员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升,更好地做好管理决策、执行工作,促进机电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对安装工作要总体布置,要按预定计划开展安装
对安装工程,由于设备多,安装环节多,因此对每一项安装都必须有总体布置,做到统一安排。作为管理人员对各项安装要了如指掌,要做到运筹帷幄。这样才不至于在安装工作中造成停工待料的被动局面。另外,一个安装工程的计划排队是经过多方面的考虑,经过技术论证排出的,是有科学根据并有一定指导性的,不要随便改动,以免造成背工窝工。
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中,机电设备运用越来越加普遍,各行各业生产以及人们正常生活都与机电设备有着密切联系,如何保持机电设备运行良好,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安装调试与管理作为影响机电设备运行水平的主要因素,加强对其探讨,了解安装、调试与管理的注意事项,提高各项工作水平,对社会经济发展能够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潘键清.关于新时期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管理技术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7):155.
[2]何威.当前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管理注意事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4):160.
[3]许光驰,鞠加彬,宋奇慧.高职院校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内涵与目标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01):12-13.
论文作者:张博,昌旭,郑小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机电设备论文; 机电论文; 设备论文; 设备安装论文; 螺栓论文; 技术论文; 螺母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