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浅析
颜庭梅
(深圳市坪山区马峦街道办事处,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 舞蹈作为人民群众在业余生活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对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文化馆作为服务人民群众的文化机构,有着提升人民文化修养以及生活水平的责任,所以基层文化馆必须对人民群众的舞蹈活动加以重视。基于此,笔者在文中结合实际情况,对群众舞蹈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几点相关的编排策略,希望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群众舞蹈;基层文化馆;舞蹈编排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精神上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的行为习惯逐渐跟随精神需求在发生变化,部分人在业余时间更关注生活中的艺术文化。舞蹈是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人民群众在业余时间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基层文化馆作为服务人民群众精神层面的机构,有着指导、引领人民群众精神发展的义务,所以基层文化馆应该对群众舞蹈活动加以重视,加强群众舞蹈的编排工作,以此促进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建设。
1 群众舞蹈解析
1.1 群众舞蹈的内涵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载体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经过合理的编排以及艺术加工,舞蹈不仅能够表达出艺术元素,还能够起到锻炼身体以及陶冶情操的作用。舞蹈的形式多种多样,群众舞蹈又成为业余舞蹈或者大众舞蹈,此类舞蹈相较于专业舞蹈,专业舞蹈更注重艺术性。而群众舞蹈更注重舞蹈的娱乐性、随意性。但是群众舞蹈并不是完全随意的舞蹈形式,依然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编排,这样才能够发挥舞蹈艺术应有的作用。专业舞蹈中的艺术也是由群众搭建的,所以群众舞蹈虽然艺术性较低,但是群众舞蹈却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艺术体现,在欣赏价值方面并不弱于专业舞蹈。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将目前基层的舞蹈分为了两种:第一种称为娱乐型舞蹈,比如广场中经常出现的交谊舞、广场舞、集体舞就是娱乐型舞蹈,这类舞蹈主要以娱乐、健身为主要活动目的。第二种成为表演型舞蹈,相较于娱乐型遇到,表演型舞蹈更具有专业性以及艺术性,但是从专业的角度分析,此类舞蹈还是比较“业余”,这类舞蹈的活动目的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自娱自乐”,通过舞台表演能够娱乐更多的人民群众。但是这两种舞蹈形式,都是基层人民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是被基层群众广为接纳的一种娱乐活动[1]。
1.2 群众舞蹈的特征
群众舞蹈是一个不分年龄、职业、性别的娱乐活动,人民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求,从舞蹈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并且群众舞蹈的内容以及风格会随着社会文化的改变而改变,而群众舞蹈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所以群众舞蹈具有较强的社会性。群众舞蹈中的参与人员大多数都是来自基层,只有极少数的专业人员会参与到群众舞蹈中来,群众舞蹈的实质也就是一种爱好活动,所以群众舞蹈也具有业余性。我国的国土面积大,各个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新成了特有的地域文化,因此各个地区的群众舞蹈也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从而形成了风格不同的群众舞蹈,所以群众舞蹈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2]。
2 群众舞蹈的编排思路
2.1 群众舞蹈的选材
群众舞蹈的选材应该遵从群众舞蹈的特征,将符合人民群众审美以及生活习惯的材料作为编排舞蹈的核心元素。举个例子,人民群众在业余时间经常会观看电视剧,而我国的电视剧内容就正好抓住了人民群众的情感需求,纵观我国的电视剧内容,大多都是婚姻、家庭、职场等等题材,这些题材都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能够有效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所以群众舞蹈的编排选材可以借鉴这一方式,将基层人民群众的生活、情感融入到群众舞蹈中。人民群众在舞蹈活动中找到共鸣,就能提升在舞蹈活动中的参与感。“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群众舞蹈是基层人民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所以群众舞蹈的选材一定要注重群众方面的元素,通过提炼情感元素,让群众舞蹈能够面向更多的群众[3]。
此外,选材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考虑群众舞蹈的“地域性”,根据当地的文化特点、民族习俗选择适合该地域人民群众的舞蹈题材,从低于层面上对舞蹈进行构思,才能够编排出更适合人民群众的舞蹈作品。
2.2 舞蹈的形象塑造
舞蹈的编排工作其实和写文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编排舞蹈的过程中既要选好题材,也要思考舞蹈中的人物形象,还要组织规划好舞蹈中的表达结构。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清晰的表达结构能够让人民群众更直观的了解舞蹈内容。所以在编排舞蹈的过程中,编排人员首先要确定舞蹈编排的主题,然后根据选材以及人物形象规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确定舞蹈中的艺术基调。在这一点上,编排人员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作品表现的是什么?舞蹈中通过什么方式表现?表现的意义是什么?这和写文章的过程一样,要详细阐述时间发生的开始、过程、结尾。举个例子,中国艺术节中的《做军鞋》这一舞蹈作品,在作品中以抗战时期为背景,将妇女作为舞蹈中的人物,然后通过舞蹈表现方式,将故事的开展、过程、高潮、结尾详细的叙述,从一人为军人做鞋,到后来共同为军人做鞋,再到后来一起送鞋到军队,这样清晰的故事结构更能够打动人心[5]。
2.3 舞蹈的结构组织
群众舞蹈中的活动主体是“群众”,所以群众舞蹈的编排不仅仅要注重选材,还要注重舞蹈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因为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艺术修养也普遍比较低,所以群众舞蹈中的任务形象塑造一定要遵守“通俗易懂”的原则,过于注重内涵的舞蹈编排反而会适得其反,人民群众对舞蹈表达的意思不能理解,就不能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所以群众舞蹈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要遵守贴近生活的原则,形象塑造一定要贴近群众[4]。举个例子,在我国的舞蹈艺术节上,《选村官》这一舞蹈以大学生村官为题材,展示了农村在现代环境下的新风貌,接地气、贴近生活的题材受到了观众的好评,该作品也在比赛中获得了“群星奖”。
2.4 舞蹈的动作编排
肢体动作是舞蹈表演中的主体,相较于专业舞蹈,群众舞蹈的技巧更简单,更容易被人民群众接受、掌握、理解。群众舞蹈的动作编排,可以将生活中的简单动作作为参考,这些动作能够清楚反映动作表达的内容,充分展现舞蹈中的人物形象,再根据一定的节奏、力度、幅度将这些动作内容加以深化,就能够凸显出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6]。“少而精”是确保群众舞蹈简单且富有表达力的重要原则,群众舞蹈的动作还要结合人物的表情、外表等等元素,这不仅能够增强群众舞蹈的表现力,还能够进一步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
3 群众舞蹈编排的创新
3.1 结合生活实际
《中国经济周刊》对此刊发《KTV版权争议中的音集协》一文,引发网友对版权保护、行业协会设立等话题的热议。
群众舞蹈编排中的难点,就是如何在舞蹈作品中展现出平凡素材的独特之处。艺术作品的创作要本着扎根生活的原则,群众舞蹈编排也是如此。“从群众中来”本就是群众舞蹈的特征,编排人员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收集大量的生活素材,然后再对其进行筛选,在编排舞蹈的过程中,这些素材就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3.2 结合时代发展
我国的国际化接轨程度在逐渐提升,所以群众舞蹈的编排也要从理念上进行创新,在编排的过程中融入国际化的理念,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的创新意识在舞蹈中得以发展。并且,舞蹈编排还要遵守“取其精华、去其糟迫”的原则,这样才能够提升群众舞蹈的表现魅力。
3.3 创新编排思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群众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要体现方式。所以群众舞蹈的编排要能够体现时代的变化,而不是一味的固守传统观念,从选材、动作编排、结构组织上展现出时代精神。
芥川的“中国趣味”的破灭也影响了他之后的创作风格。陶凤、靳明全就曾指出:中国之行“对他后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作品从古文诗词里的中国转向现实中的中国,诗化的中国人形象逐渐解体,……渐渐从乌托邦化的中国人形象转向意识形态化的中国人形象。”(陶凤,靳明全2014:105)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众舞蹈在基层精神文化建设中有重要作用,基层文化馆要对其加以重视,在编排舞蹈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为人民群众编排出高质量、喜闻乐见的作品,这样才能够将群众舞蹈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根据回归方程计算不同烤制时间下的烤鸭品质得分,4s条件下,鸭肉b*为18.05,鸭皮L*为39.85,鸭肉弹性为0.69,鸭皮弹性为0.68,综合品质得分为54.58,在2~6s条件范围内得分最高,且该试验组烤鸭关键指标参数均在烤鸭关键指标参数范围内,因此,适宜的蒸汽喷射时间为4s。
(1)年龄≥18岁,<70岁;(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痔临床诊治指南》内痔诊断标准者;(3)符合2006版《肛瘘临床诊治指南》中低位单纯性肛瘘的诊断标准者;(4)无遗传性、传统性疾病者;(5)良好的依从性,签定知情同意书。
参考文献
[1] 唐佳丽.关于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探讨[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6):113.
[2] 向锋.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浅谈[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2):59-60.
[3] 王铭芬.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浅析[J].大众文艺,2016(20):4.
[4] 覃珍珍.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探讨[J].才智,2017(14):247.
[5] 孙梓晶.群众舞蹈的编排研究[J].大众文艺,2017(3):33.
[6] 李宁.群众舞蹈的编排与创新研究[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8(5):104.
中图分类号: J7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8(C)-0155-02
作者简介: 颜庭梅(1986.08—),女,安徽淮南人,中级馆员,本科,研究方向:古典舞表教合一
标签:群众舞蹈论文; 基层文化馆论文; 舞蹈编排论文; 深圳市坪山区马峦街道办事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