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营企业组织创新与空间布局演进研究_温州论文

温州民营企业组织创新与空间布局演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温州论文,民营企业论文,组织论文,空间布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和市场经济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之初就创造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小城镇为依托和以农村能人为骨干的“温州模式”。目前温州的民营经济在温州国内生产总值中占了85%左右,在工业总产值中更高达90%以上。可见温州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和最具活力的部分。(注:本文所指的民营经济包括城乡个体私营经济、股份合作经济、股份制经济以及以自然人投资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

在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温州民营企业进行了两次重要的组织创新,即从家庭工业到股份合作制,进而发展到无区域的现代企业,这两次重要的组织创新主导着两次企业空间转移及其布局态势,也影响着企业所在地的城镇性质、规模以及空间结构。因此,温州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速度、水平、模式、路径与空间布局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营企业的发展与创新。

2 第一次创新过程与空间布局演变

2.1 从家庭工业到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创新

2.1.1 根植农村家庭的原发模式

改革开放初期,分散在农村的、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家庭工业成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先导力量。到1986年,温州家庭工业从业人员就已达到30万人,并创造了超过半数的农村工业总产值。这个阶段中的市场活动大多数是行商类型,即由供销人员外出寻求产品市场,形成了百万大军跑供销的独特风景。这种以生产资料的家庭或个人占有为基础,依靠家庭自身的劳动力辅之以少量帮工,并利用住宅为生产场所的生产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市场机制强有力的作用与以家庭经济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的密切结合,构成了原发时期民营经济发展最鲜明的特色。

2.1.2 模式转变的动因

虽然温州的民营经济是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但家庭工业在农村大分散的布局却严重阻滞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首先,传统的家族制管理只利创业,不利发展。温州的家庭工业大部分都是以血缘、地缘和情缘为纽带投资合作创业发展起来的,财产所有权人与企业经营者往往集于一身。虽说在发展初期,这种管理方便企业筹措资金,降低内部管理成本,利于加强企业凝聚力和保密性,但随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家庭企业权责不清和经营管理封闭性、不规范的弊端就愈加明显。其次,地处农村的企业交通不便,信息团塞,人才匮乏,技术落后,没有适于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迫于产权制度、管理体制的落后和农村区位条件的弱势,民营经济发展模式产生转变的需求。

  2.1.3 过渡阶段的发展模式

2.1.3.1 股份合作的产权制度。由于以家庭为单位的产权制度已经不再适合企业的发展,一场家庭私营或合伙企业走向股份合作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成为必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的兴起,其本质是对资本市场和要素市场的替代。它既是出自对要素市场发育滞后的自然回应,也是对挂户经营约束下的家族工业组织的提升和扩展,极大地提高了外部资金和人力资源的集聚程度。

作为一种新的民营经济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企业由于自身具有的特殊功能而对工业化的推进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使民营企业从前店后厂式的家庭生产组织形态经由挂户企业发展到家庭之间的合作,基本上完成了对家庭经济形式上的超越。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兼并企业、吸纳新股来推进股份合作企业的战略性改组。自1985年苍南创办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企业以来,各类股份合作企业在温州城乡应运而生,一年后就急剧发展到10,413家[2]。在股份合作制企业鼎盛的1993年,全市共有此类企业近4万家,工业产值192亿元,占温州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6.2%。虽然到1997年回落到31,200家,但企业的平均规模有所扩大,工业产值达到86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3]。

2.1.3.2公司化的管理机制。伴随着产权制度的变革,温州民营企业的管理运行机制也同时发生了改变。从最初粗放的家庭工厂家长制管理到兼并、联合同行小企业后的总厂式分层垂直管理,进而发展到股份合作制的公司化管理,管理机制愈来愈科学有效。

2.1.3.3 自主开发的生产技术。温州民营企业的产品多以小商品和零配件为主,早期曾一度存在较为普遍的质量问题。在遭遇到严重的信誉危机后,企业及时引进先进的装备和工艺,力求摆脱以仿制为主的假冒伪劣商品。随着企业自身条件的改善和素质的提高,在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加大科技投入、研发新产品,实现了从仿制到自行开发的飞跃。1997年底,温州共有民营科技企业688家,其中科技人员4,613人,全市的科技投入也从1978年的58.8万元提高到1997年的2,707万元[3]。

2.1.3.4 专业市场的营销模式。发展到股份制阶段的温州民营企业,其营销模式也有了质的转变。以往以购销员为核心的行商模式逐渐被坐商所取代,集贸型的专业市场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如乐清市柳市镇的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市场、永嘉县桥头镇的远东第一纽扣市场等等。这些专业市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它们的蓬勃兴起把市场化改革的体制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1998年温州全市专业市场发展到了248个,它不仅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产物,更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依托。

2.2 从大分散布局到小城市块状集聚的空间布局特征

2.2.1 块状集聚的企业布局

一般而言,专业市场的发展都要以大大小小的城镇为依托,而企业为了更有效、便捷地接收市场信息,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益,也必然要依托市场和城镇扩大规模和竞争能力。因此在空间布局上则表现为家庭工业和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股份制企业逐步向一些条件较好的重点城镇或小城市转移。

对此,我们就温州市经济实力较强的柳市、白象、虹桥和乐成四个镇的民营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回收的110份有效问卷的研究表明:在1980和1990年代里,110家企业共进行了77次迁移扩张(包括多次搬迁),其中迁往上一级城镇或小城市的共有48次,占迁移总次数的62.3%,且96%的企业第一次迁移都发生在1990年代里。由此,温州民营企业在空间上开始进入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形态。

此时,出现了同个城镇区内几百家甚至几千家大小规模不一的同类企业聚集在一起同时组织生产,并通过企业的原位膨胀形成一个总量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的现象。在大部分地区,本地产业集群和专业性产品市场互为依托,联动发展“一镇一品、一县一业”的特色工业,即“区域块状经济”。块状集聚的企业布局最显著的优势是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在资源、产业以及其他与产业相关的各种比较优势,通过集聚,使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优势,克服内部规模经济不足,既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又能为区域发展提供内生增长机制。2000年温州全市特色产业产值超过10亿元的建制镇就多达30余个,经济总量占全市的70%以上,区域块状经济成为推进温州经济腾飞的先导。

2.2.2 快速发展的小城市建设

城市化作为与工业化共生的一种经济与社会发展现象,可以说是工业化的伴生物,而工业化则是城市化的原动力。在第一次创新过程中,温州块状集聚的民营企业在地域上一般以重点城镇或小城市为依托,在集聚和整合中实现产业融合、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有效地促进了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区域中心城镇的集聚。民营企业不仅给城镇创造了可观的工业产值,还有效地吸纳了剩余劳动力,提高了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而城市旺盛的人气,又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服务行业就业机会,进而形成了第二、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推进的良性互动循环。

在这个推进过程中,民营资本与借助民营企业发展起来的集镇和小城市对温州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首先,一些发展速度快、开放程度高的集镇由于民营企业快速发展,非农人口不断集聚和建设用地的迅速扩展,得以升格为建制镇,正式跨入城镇的行列。温州全市的建制镇由1978年的18个增加到1996年的172个,形成了稠密的小城镇网络(图1)。与此相应,温州全市乡建制数量也从1986年的424个减少为1996年的142个。

其次,民营经济发达的小城市快速发展,壮大了温州城市的总体实力。瑞安和乐清分别于1987年和1993撤县设市,瓯海也于1992年撤县设区并入温州,从而形成了目前温州3区2市6县的格局。

图1 温州市建制镇数量变动图(1983-1996年)

Fig.1 The change of town's quantities in Wenzhou(1983-1996)

此外,在国家投资较少的情况下,争取民营资本成为城市建设资金筹措的主渠道。民营资本不断流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以及新区开发项目,使得温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温州市的建成区从1992年的28扩大到1998年的76,龙港建成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金温铁路是全国第一条合资建设的铁路……。温州民营资本对城市建设做出的成绩令全国为之侧目。

可以说正是温州民营企业第一次创新使得小城市(镇)的增加及其规模的扩大成为当时温州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路径。

3 第二次创新过程与空间布局演变

3.1 从股份制到无区域现代企业转变的动因

在与市场的激烈摩擦中,面对国内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局势,温州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日渐显露。

首先,温州的民营经济增长仍是粗放式的外延扩大,资本和技术的密集度低,对适应工业结构高度化进程还有困难。而且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民营企业规模小,现代化大集团少;传统的家族式经营比重大,管理落后;核心技术和国际竞争力弱,国际知名品牌不多,市场质量不高以及企业所在城镇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具备大企业的成长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此外,以产品经营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经营模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早已显得黔驴技穷。

其次,由于股份合作制在融资规模和发展专用型人力资本之间的合作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只适合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中经济规模不大的小型企业。一旦企业进一步发展,则经济责任的无限性和企业内部分工的有限性就会带来严格的制约,不利于企业的成长。

再次,温州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比较优势正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如在土地价格和劳动力工资成本等方面中西部具有绝对的优势。而且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后,温州和中西部地区的政策落差也表现得不甚突出。这些都对温州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比较大的制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温州企业又一次变革产权制度、创新管理制度、整合营销模式,从股份制企业走向无区域现代企业的“新温州模式”。

3.2 新温州模式的特点

3.2.1 公司制的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的变革,一直以来就是温州民营经济制度创新的主线,一部分发展较快的企业在1990年代中期就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开始变股份合作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起了符合国际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离、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2000年底温州全市公司制企业已发展到20,864家[2]。

与此同时,温州民营企业把握住国有企业改革的大好时机,在组建企业集团的同时,敢于打破所有制界限,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资本大重组,实现跨区域大规模延伸。不仅盘活了国有资产,保障了职工的利益,也使民营企业自身实现了生产能力的低成本快速扩张,取得了“双赢”的结果。这种民营与国有混合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道路,迈开了资本经营战略的新步伐,使温州企业努力走向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全球性无区域企业集团。1998年温州全市的企业集团就已发展到182家,这也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3.2.2 唯才是用的管理机制

迈向现代化的管理机制是温州民营企业的一次关键性变革,是企业管理全方位、深层次的蜕变。新的管理决策机制一改过去狭隘、偏见和传统的意识,实行事业部制扁平式管理模式,大大缩短了管理直径,提高了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将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彻底分离,采用外部专家董事和内部执行董事互补结合的办法,并向社会重金聘请总经理,实行企业家企业化和市场化。温州柳市、白象、虹桥和乐成四个镇的民营企业抽样调查研究显示:43.8%的企业以董事会作为经营中的决策机制,32.4%的企业依靠主要管理人员来作决策,家族管理的色彩已逐渐淡化。在人才的管理上,温州民营企业推崇不唯亲、只唯贤、不讲情、只讲能的作风,通过竞争,选贤举能,并积极把外部的优秀人才引到企业当中去,参与高层管理。如德力西集团的四能机制“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机构能设能撤”成功地提高了每个人的风险意识,增强了责任概念,激发了奋进活力,充分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

3.2.3 依靠科技的创新体系

构建全方位的科技创新体系,是有效提升民营企业的产品档次和质量的重要途径。目前,温州全市民营科技机构或科技型企业已发展到上千家,几个领头的企业还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科研—开发—生产一体化的格局。这些企业积极应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开发,生产某些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零配件,从而逐步实现从手工劳动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的转变,从中低档传统产品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和专利产品的转变。至2000年底,民营企业占了全市8,335件累计专利授权公告数的约90%,有500余家民营企业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其中还创造了29个浙江名牌和4个中国驰名商标[2]。

随着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温州民营企业的产业类型也由劳动密集型、传统大众型产业朝着技术密集型、智能化、电子化和模块化的方向发展。2001年温州民营企业占了全市7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中的92%,并正在引入网络、软件、信息等新经济以适应今后更激烈的竞争。

3.2.4 网络与品牌协调发展的营销模式

伴随着产权制度的变革,民营企业的营销方式也不断地升级。传统销售方式和现代营销方式并存、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并举的高度发达的市场营销网络已经开始出现。代理销售和连锁专卖的形式逐步取代了原来由供销员和专业市场所发挥的功能,再加上互联网电子商务的作用,企业选址已不再受到专业市场的局限。

目前,温州的大企业几乎都已形成了总部营销中心、省级销售总公司、地市级分销公司的三级销售与管理体系,以及人才、品牌、市场、质量、服务和策略等要素联动的整体营销模式,建成了整体推进、规模经营的态势,实现了销售职能社会化。并在全国几百个城市构建起企业的营销网、服务网、广告宣传网,极大地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树立了名牌形象,提高了市场竞争力。除了在国内实施网络营销与品牌营销协调发展来快速推动企业产供销的良性循环外,在国外也以代理制为主设立了营销机构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逐步实现产品覆盖国际市场的全球性贸易的战略目标。

3.3 空间布局特征

3.3.1 异地孵化的企业布局

伴随着新温州模式的产生,温州民营企业在空间布局上初步显示出新动向:

3.3.1.1 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公司总部向大城市集聚。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企业间的竞争更多的是对信息和人才的竞争;大城市以其快速大量的信息交换、便利的交通条件、优越的教育人才资源、较为规范的制度和低廉的交易成本、宽松的政策环境以及城市的品牌大大吸引了民营企业公司总部、研发基地、营销网络中心的迁移。我们对温州的调查也表明:1990年代以来,110家受调查企业中有15.5%的企业曾往上海或其他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进行过迁移扩张,而且1990年代中期以来迁移量持续增加。110家企业中还有1/3的企业打算在未来的5年内往更大的城市迁移。

3.3.1.2 民营企业的生产基地扩张开始离开所根植的块状经济地域迁往消费地。温州民营企业的产品大多属于加工配套型,由于近年来整机生产对这类产品提出另库存要求,以及出自避免产品运输损坏和减少交易成本的考虑,许多企业也倾向于把扩张的生产基地建在靠近消费地的大城市。我们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趋势,110家企业中有36家进行过生产基地的迁移,占了32.7%。

3.3.1.3 在西部大开发的宏观背景下,温州的民营资本已出现向中西部地区多元化扩散的趋势。不仅涉及到工业和建筑业,而且还开始涉足第三产业,诸如服务业、教育业和物流业等。据不完全统计,到2002年上半年,在中西部从事工商经济的温州人已超过100万人,投入资金超过200亿元[9]。

3.3.2异域城市化与推进大城市建设

民营企业空间布局新动向影响着城市化的模式与对迁入、迁出城市的影响。主要包括:

3.3.2.1 资本转移带来的部分企业及业主家庭的迁移,不仅影响温州当地重点城镇和小城市持续高速的工业发展动力,也影响到第三产业的发展。2001年温州人在外总数约为154万人,在外累计投资额高达1,050亿元。而温州本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的增幅则分别从1993年42.6%、66.5%和29.6%的最大值下降到2001年的12.3%、12.4%和13.8%,中间虽有小幅波动,但其总体趋势仍处于下滑当中。

图2 温州市建制镇数量变动图(1996-2002年)

Fig.2 The change of town's quantities in Wenzhou(1996-2002)

3.3.2.2 影响城镇体系的格局。由于企业外迁削弱了原所在地城镇的实力以及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温州的建制镇从1996年的172个减少到2002年的125个,共撤销了47个之多(图2)。

3.3.2.3 有效地利用大城市资源,促进大城市发展。具体表现在公司总部以单点形式的转移帮助了大城市塑造CBD的形象,并使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在开发区内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建设。如此小分散、大集中、点面结合、双管齐下的契入,使得大城市产业结构和科技含量得到调整和提高,充分发挥大城市在接轨国际中的先导作用。

3.3.2.4 温州民营资本注入中西部地区,显然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民营化、市场化的新鲜血液和新观念,加快当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增加非农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对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起到拉动性的效果。

4 结论与启示

在经历了1980年代初期的农村家庭工业和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的以股份合作制为典型形式的过渡阶段后,温州的民营经济于1990年代中期又进入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的新的快速发展轨道。相应地,企业空间布局特征也从农村大分散经由小集中、大分散的小城市块状集聚,最后发展为契入大城市的小分散、大集中的异地孵化。正是温州民营企业这种不断和自身情况相匹配的创新,促使温州经济一次又一次地腾飞,也使得城市不断得以发展。在温州民营企业组织创新过程中,资本趋利性引起企业空间布局变化以及与此相伴随的城市化路径也发生转变。其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①公司总部、研发基地、营销网络中心或生产基地落户大城市有助于企业利用城市资源,获取最新的资讯、网罗顶尖的人才、减少企业各项成本;②有利于异地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市场化;③有利于在本地发展环境改善过程中引入新观念,建立新规范。其中需要研究的主要影响是:①企业扩张外迁后留在温州本地的生产产品过于单一,区域内部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对当地主导产业培植产生的影响。②资本外流趋势引起人才的外流,对温州社会经济和城镇持续发展的影响。③建制镇的减少对城镇体系分布格局产生的影响。

收稿日期:2003-10-08;修回日期:2004-02-02

标签:;  ;  ;  ;  ;  ;  ;  

温州民营企业组织创新与空间布局演进研究_温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