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管腔内镜器械清洗方法改进的临床观察论文_杨晓莹黄登会

杨晓莹黄登会通讯作者朱翠蓉

(四川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部手术室四川646000)作者简介:杨晓莹(1962-),女,本科,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手术室护士长,从事临床管理、教学、科研工作。

基金项目:泸医附院课题基金项目,编号:11135【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清洗方法对非管腔内镜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术后的非管腔类器械根据其不同清洗程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规范》标准流程清洗:粗洗→多酶浸泡→超声清洗→水洗→检测。实验组按改进清洗流程清洗:粗洗→多酶+超声清洗→漂洗→检测。对比观察两组清洗后器械残留蛋白质含量和微生物含量。结果:实验组清洗后器械残留蛋白质含量和微生物含量的阳性率和清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多酶+超声清洗的内镜器械清洗方法缩短时间,提高清洗质量。

【关键词】非管腔;内镜器械清洗方法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luminal endoscopic instrument cleaning method improvement

Yang XiaoyingHuang DenghuiZhu Cuirong(Department of Inpatient Operating Room,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Abstract】Obiective: Observe different cleaning methods on the cleaning effect of luminal endoscopic instruments.Methods: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ation standard process to clean: coarse washing to immerse more enzymes to ultrasonic cleaning, washing, detection.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improve the cleaning process cleaning: rough washing and enzyme + ultrasonic cleaning - rinse - testing.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cleaning equipment residual protein content and microorganism content.Result: Experimental equipment after cleaning residual protein content and microorganism content of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in cleaning time.Conclusion:More enzyme + ultrasonic endoscope equipment cleaning method of cleaning to shorten tim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eaning.

【中图分类号】R318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001-02

  近年来,有文献报道[1~4],非管腔内镜器械常规清洗方法不能彻底清洗轴节、齿槽内等隐秘部位的热源、血迹和微粒,导致器械热源、细菌、病毒残存,从而引起医院感染。鉴此,作者于2012年6月~2012年12月对非管腔内镜器械的清洗方法实施改进,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

11纳入标准:选择腹腔镜手术所使用后的非管腔类器械(即带齿槽、有轴节、可拆卸的器械),使用后器械清洗前在室内放置时间限在30分钟内。且接受该手术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病毒4项检查(简称BTR)结果为阴性。

12排除标准:腹腔镜目镜;不符合纳入标准和不耐湿耐温的腹腔镜器械。

13对象分组:将纳入标准的手术使用后非管腔类器械(带齿槽、有轴节、可拆卸的器械)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每次清洗器械15件,重复30次。

14材料:杰力试纸,PI-102型荧光光度计(英国Hygiena公司生产),1%韦格博士多酶低泡清洗剂(德国生产),WUC-600内镜器械超声波清洗机(上海威尔逊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2方法

21清洗方法固定专人清洗,对照组和实验组每次清洗器械均为15件,两组均采用手工清洗和超声清洗机清洗,超声清洗机内水温恒定45℃,两组初洗和漂洗时间相同。

211对照组:按照2004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中器械清洗流程进行清洗:手工粗洗一多酶浸泡10min(按多酶使用说明)一超声清洗15min一水洗一检测。

212实验组:取消多酶单独浸泡时间,将多酶液浸泡和超声机清洗步骤重叠清洗:实验组清洗程序:手工粗洗一多酶+超声清洗15min一水洗一检测。

22清洗质量检测方法和判定标准

221残留蛋白测试:采用杰力试纸上的显色试剂块蘸取清洗后器械表面或轴节处表面水珠,1min时观察结果。显色试剂块不变色者为“-”,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绿色均视为“+”。全部变为绿色为“++”。“+”和“++”表示有残留蛋白,颜色越深表示残留蛋白质越多,需要重新清洗或测试。

  222ATP生物荧光检测:采用PI-102型荧光光度计检测器械清洗前后残留器械的微生物ATP发光值(RLU)。

在裂解液的作用下,细菌裂解后释放的ATP参与上述酶促反应,用荧光检测仪可定量测定发光值,从而获知ATP的含量,进而反映细菌含量。采样与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每次清洗前后分别检测样本3件,重复检测30次。操作:清洗后沥干水分,取5ml洗脱液加入到无菌离心管中,然后加入5ml裂解液,混匀后室温下放置10s后,加入400荧光素酶,迅速混匀,用pi-102型荧光光度计测定其光单位值(RLU)。

23观察指标:观察清洗后器械残留蛋白质含量和微生物含量。

24数据统计与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31两组杰力试纸检测结果比较:两组残留蛋白比较,对照组轻度蛋白残留高达30%,实验组10%;对照组重度蛋白残留5%,实验组无蛋白残留。见表1。

超声清洗后、水冲洗后、干燥后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医疗器械使用后进行彻底的清洁处理,去除附着在上面的去除致热源、血迹和微粒等有机物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而腹腔镜手术器械由于结构复杂、多有轴节、齿槽、管腔等特点,手术过程中大量的血液、黏液粘附于这些结构复杂的腔镜器械的表面,这就给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伊金贵[1]等报道,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清洗程序对有轴节、齿槽及管腔的器械清洗后采用目测检查合格率达90%~91%,再做潜血检测,残留污血阳性率高达13%~20%。本次实验观察过程中,通过改进清洗程序后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残留蛋白测试阳性率和ATP生物荧光发光值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表2),说明实验组取消多酶单独浸泡器械时间,将多酶液浸泡和超声机清洗步骤重叠能发挥较好的清洗协同作用,这与贺吉群,李思等有关研究的结果相一致[2~4]。同时两组清洗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改进清洗程序后能有效缩短非管腔内镜器械清洗时间,提高器械清洗工作效率。综上所述,对非管腔内镜器械清洗程序实施改进后,取消多酶单独浸泡时间将多酶浸泡与超声清洗步骤相重叠能有效提高器械清洗质量、缩短清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这对确保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和预防医院感染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尹金贵.不同清洗方法对医疗器械洗涤效果观察。现代护理,2007,13(1):33-34

[2]李思.手术室内镜器械清洗方法改进与评价.护理学杂志,2010,25(14):10-11

[3]华九月,郑润香,王彩娟。腔吸引管清洗方法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8,43(4).

[4]贺吉群,李思.湖南省手术室硬式内镜器械清洗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51(7):652-654.

论文作者:杨晓莹黄登会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3年4月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7

标签:;  ;  ;  ;  ;  ;  ;  ;  

非管腔内镜器械清洗方法改进的临床观察论文_杨晓莹黄登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