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视域下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研究论文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视域下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研究论文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视域下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研究

李娜

(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5)

摘要: 马克思指出,现代性的批判最终要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全面的发展”,乃至最后进入共产主义的大同社会。进入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同样要求我们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十九大报告中就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作出了相应的战略安排。本文先以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视域为着力点,进而阐释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并根据我国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在此基础上科学分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条件与路径,并尝试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探索出较为可行的现代性困境之路。

关键词: 马克思 现代性批判思想 新时代 共同富裕的实现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效率的快速提高,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充分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逐渐追求文化、精神生活的提高,同时也更加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现代化发展过程背后所蕴含的“现代性”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分析,指出要用整体性的方法来认识资本主义现代性,同时他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揭示了现代性的本质。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借鉴其共同富裕思想来建设中国、发展中国,力求早日实现共同富裕。随着国内两级分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及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追求,科学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要求我们认真理解并运用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

中国在一般服务支持方面主要集中于农业基础设施与农产品储备建设上,在服务结构上存在着明显不足。而从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劳动力老龄化、生产方式滞后等问题十分明显,因此在一般服务结构上应当适当做出调整,增大在新技术培训、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工作,从而有效提升现阶段中国农业生产力,让农业生产者具备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

而五年规划作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无所不包”总体政策(王绍光,2014),对中国省级五年规划的了解将极大地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国家治理和地区治理的全面性把握。因此,我们认为,对中国省级五年规划进行全景性的定量数据整理、分析和研究是极为必要的,将为未来中国的国家治理、政策体系乃至区情研究奠定重要的基础。

一、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

马克思在青年时,便关心人类的命运,关心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马克思曾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因此,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是建立在他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上的,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压迫与剥削的事实。资本主义所宣扬的要实现人的自由就是一个假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谓的自由不过是资产阶级的少数人的自由,他们的自由是建立在对没有生产资料,只能够出卖自己的劳动来获得少量报酬,以实现生活温饱的无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之上的。因此,这种所谓的现代性所体现的自由思想,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虚假的,虚伪的。马克思就是在认清了这一事实之后,开始了对现代性的批判。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是通过对人的生存、发展、自由、解放的分析,从唯物史观出发,建立的系统的全面的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反思。

马克思在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时候,首先分析了人的本质概念,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通过对人的发展的分析,马克思逐步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存在的内部矛盾,并揭示了现代性问题出现的本质。他指出我们要通过对社会中的人的物质生活状况及他们所处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两方面来分析现代性并探寻解决方法。

马克思指出,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商品经济与工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劳动人民并没有实现更好的就业与生活,反而,他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贫困,甚至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他们迫切需要得到应得的报酬,拥有他们本该拥有的权利。于是便出现了罢工,阶级矛盾,阶级斗争,造成社会动荡不安。这也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就需要我们变革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二、共同富裕的内涵

最后,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共同富裕的实现不是敲锣打鼓、吹吹打打、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它不仅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做好当下,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物质和精神条件。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距离最终到达共产主义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努力。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共同富裕也还是初步的共同富裕,我们对于共同富裕的具体要求也还较低。而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时候,我们对于共同富裕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

当前,现代性能够被社会成员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矛盾。人们关注的如何更好地促进社会成员的“解放”与“自由”没有得到更好的解决。马克思在对现代性问题进行批判时,也指出关键是要通过认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重新构建新的社会生活世界。

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是我党的初心和使命,经过中国共产党五代领导集体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目标。

从毛泽东对共同富裕的开创性探索开始到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要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共产党人便始终在不断探索如何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最终实现马克思所提出的共同富裕。

三、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依据

其次,社会主义是共同富裕的本质特性,共同富裕所追求的核心是要促进劳动者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所要实现的就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通过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努力缩小城乡差距、降低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

选取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95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见表1。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和批准。

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首先需要我们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并且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只有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条件下,实现共同富裕才有其必备的物质基础,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对于物质生活的各项需求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才能实现从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的过渡,这是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出现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实现共同富裕,要求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不断探索,逐步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使我们朝着共同富裕前进的步伐更加稳健、更加自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快发展,取得了令世人感慨的伟大成就。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总量突破90万亿元;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的较低水平;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6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数据表明,我国目前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提高,为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最终达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高速发展的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新时代,新形势下,解决我国在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扬弃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异化”的生产关系、剥削的生产方式,并不断推进社会变革。

四、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性困境路径探索

同样,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我们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物质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当前发展中,我们不仅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区域协调发展程度不够、乡村振兴有待加强,城乡居民的就业质量不高、收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打赢三大攻坚战的目标依旧艰巨等现代性问题也还需要我们继续稳扎稳打。此外,在公共服务等高层次的发展方面,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医疗救助、教育强国等,依旧需要不断努力,补齐短板。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中华民族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积极向往,我们期待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实现。但我们也必须深刻认识到我国在目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及时进行纠正,查缺补漏,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实现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历史的过程,需要我们根据我国具体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实现不同阶段的共同富裕,最终实现马克思所提出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相统一的共同富裕。就中国的具体实际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领导集体以明确的目标在不断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七大报告进而要求“要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八大报告明确“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九大报告更是确定了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纵观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其中具有鲜明主线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懈探索、不懈追求。

显然,阿廖沙的痒处跟地下人不同。 有追求分裂、腐蚀、分解、崩溃的“瘙痒”,也就有追求粘合的“瘙痒”。 世界就是这样保持了动态的平衡,保持了生命。

最后,实现共同富裕要求我们不断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阶段性问题。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论述,并对实现共同富裕也作出了具体的战略安排:不仅重申了我们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对于小康社会之后的发展也作出了具体的安排,指出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终到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社会主义美好蓝图。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萌生了现代性批判思想。我们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同样需要运用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警惕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端,防范现代性问题的出现。我们需要了解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我们要在取得不同阶段的成就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最终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作出了一个又一个顺应时代要求,体现人民诉求的重大论断。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全社会上下一心,共同努力。

“混”是手段,“改”是目的。“新一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仅要‘混’,更重要的是‘改’。”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很多国企在顺利完成“混”的任务后,还要纵深推动“改”的攻坚,不能只停留在“混”的表象,更不能“混”与“不混”一个样。

参考文献:

[1]徐国来.市民社会批判与现代性困境的超越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

[4]赵学清.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探讨[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4).

[5]陈盈.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共同富裕思想探析[J].中国市场,2016(12).

[6]权宗田.中国共产党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制度设计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07-0214-02

作者简介: 李娜,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标签:;  ;  ;  ;  ;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视域下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