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与特质之分:来自社会创造性的证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分论文,创造性论文,特质论文,证据论文,状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1-4918(2013)05-0483-490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创造性的性质一直是有关研究争论的焦点之一(Mayer,1999)。与创造性认知有关的争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专注于特定的问题是否引发创造性顿悟的必要条件?创造性是跨领域的还是局限于特定的任务或专业的?创造性是随机表现出来的还是以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或表征为基础的?一些研究者认为(Bransford & Stein,1984;Johnson-Laird,1988;Baer,2008),当人们采用“找问题”的态度发现有趣的问题或可能的方案时,其创造性较高;创造性是具有领域特殊性的或者与具体的任务相联系的;而且,创造性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Kaplan & Simon,1990;Ward,1994;Finke,1995),在清晰的目标或问题引导下更可能产生创造性的顿悟;创造性是跨领域的、一般性的;而且,创造性以高度结构化的过程为基础,是由稳定的认知结构和表征产生的。Ward等人(Ward,Smith,& Finke,1999)在创造性认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指出,在做出创造性发现的过程中,随机性和稳定的创造性认知结构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它们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或研究问题。
总体上,关于创造性人格的研究倾向于把创造性看作一种稳定的特质。Runco(2004)总结指出,人们关于创造性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创造性的人(person)、产品(product)、过程(process)和压力(press)展开的。其中,关于创造性的人的研究倾向于把创造性看作创造者所特有的人格特点。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的研究表明(Feist,1999;申继亮,赵景欣,2007),高创造性的人通常具有某些典型的人格特点,如思维开放、求知欲强、独立自主;但不同领域(如科学与艺术)的创造性人格通常又有所差异,例如,与科学家相比,艺术家通常较冲动、焦虑、敏感。Eysenck(1997)将个体所具有的特质创造性(trait creativity)与系统的创造性区分开来,认为创造性成就不是单一的特质创造性就能促成的,而是由一系列认知变量(智力、知识、操作技能、特殊才能)、人格变量(内部动机、自信、非依从性、特质创造性)与特定的环境变量(政治——宗教因素、文化因素、社会经济和教育因素)共同促成的。换言之,在特定的政治-宗教因素、文化因素、社会经济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下,创造性的认知与人格特质一起促成了个体的创造性成就,其中,特质创造性被归于创造性人格的范畴。
Hennessey和Amabile(2010)回顾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从不同层次考察创造性的研究,发现人(而不是产品、过程或压力)的创造性是创造性领域的实验研究、个案研究或问卷调查的焦点,在这些研究的操作定义中,创造性被看作一种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特质。这在以创造性思维为主题的研究中尤其明显。近半个世纪以来,创造性思维能力一直是创造性测量研究的核心,20世纪60年代编制的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TCT)则是最常用的测量工具。很多研究将创造性思维能力看作创造性成就的稳定的预测指标。另一方面,正如很多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的成绩并不能很好地预测杰出的创造性成就(Sternberg,1999)。
近年来,社会创造性成为创造性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主题。社会创造性是在日常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中表现的创造性,是个体以新颖、独特、适当而有效的方式提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创造性。近几年,研究者对小学儿童的社会创造性的发展和培养问题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Mouchiroud & Lubart,2002;谷传华,2011)。在此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儿童在特定时间内对社会创造性任务的反应并不能完全等同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创造性人格倾向。换言之,创造性很可能存在两种形式:长期稳定存在的创造性特质与在短时间内在特定问题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状态。
既然如此,状态性的创造性与特质性的创造性可能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它们与人格、自我以及社会交往的关系也可能有所不同。虽然创造性的发展趋势一直是创造性研究的基本主题之一,但是,有关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Runco & Charles,1997)。那么,研究者所描绘的这种发展趋势是特质性的创造性的发展趋势还是状态性的(或情境性的)创造性的发展趋势呢?研究结论的差异是否与创造性的形式有关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创造性与个体的自我、人格具有密切的关系,而自尊和经验开放性是自我和人格中与创造性的联系至为密切的变量。自尊反映了个体基于自我评价而产生的自我价值感,是自我的核心结构。Thatcher和Brown(2010)总结指出,当个体从事创造性的活动时,尤其是个体产生的新想法有可能不被其他人所接受的时候,高自尊的人更倾向于认同自己的想法,自尊与创造性之间的这种正相关表现在不同的群体中(如学龄儿童、大学生、公司管理者、音乐家群体)。类似地,大量研究发现,经验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对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成就测验的结果有着中等程度甚至更大的影响,与创造性思维有关的变量基本上都与经验开放性有关,它可以预测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创造性(McCrae,1987;Feist,1998;陈少华,曾毅,2003;Silvia,Nusbaum,Berg,Martin,& O'Connor,2009)。既然如此,特质性的创造性和状态性的创造性与自尊和经验开放性的关系是否相同?这也是有待于深入探讨的问题。
此外,社会经验影响着人们的创造性水平,而与其他领域的创造性相比,社会创造性与社会交往经验的关系至为密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交往在儿童青少年中日益普遍。Kock(2007)认为,互联网的信息交流方式具有信息的模糊性,这反而可能提高人们的创造性,因为人们会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努力解释接收到的模糊信息。这是否适用于特质性的创造性和状态性的创造性?
本研究试图从社会活动领域的创造性——社会创造性入手,比较儿童在短时间内对特定问题情境的创造性反应与日常生活中长期存在的创造性特质的发展趋势及其与经验开放性、自尊和网络社会交往(分别代表了典型的人格特征、自我特征和社会交往特征)的关系,以丰富有关状态性的创造性与特质性的创造性的证据,证实既存在长期稳定的创造性特质又存在短时间内对特定的问题情境的反应倾向。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创造性的本质。经验开放性、自尊和网络交往偏好
2 研究方法
2.1 取样
采用整群抽样法,从湖北省普通公立小学选取3~6年级的学生650人。其中,3年级182人,平均年龄8.45岁(SD=0.60岁);4年级188人,平均年龄9.430岁(SD=0.51岁);5年级134人,平均年龄10.27岁(SD=0.48岁);6年级146人,平均年龄11.41岁(SD=0.49岁)。
2.2 研究工具
2.2.1 社会创造性故事情境问卷
采用社会创造性故事情境问卷,考察各年级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即儿童对问题情境的创造性反应倾向。根据谷传华、刘艳、周宗奎(2010)编制的社会创造性情境访谈提纲,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社交情境问题,包括儿童的亲子交往和同伴交往问题,要求被试回答在上述社交问题情境下会怎么做,并要求被试提出尽可能多的办法,尽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
根据对社会创造活动的特点和访谈材料的分析以及有关研究的结果(董奇,1993;周宗奎,2002),从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好奇性、挑战性、冒险性、适当性、有效性八个方面,让8位心理学研究生根据统一的评分标准,对每位儿童在每个问题的回答进行独立评分,最后求得平均值。其中,流畅性用儿童所提出的问题解决办法的数量表示,变通性用儿童提出的问题解决办法的类别表示,其余各指标均按高、中、低进行三级评分。8位评价者对各问题情境的上述指标的评分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81~0.99之间,Cronbach's α系数为0.91,分半信度系数为0.94。
2.2.2 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
采用谷传华、周宗奎、胡靖宜(2008)编制的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测量儿童日常生活中一贯的创造性倾向。本问卷共有24个题目,包括威信或同伴影响力、问题解决特质或冲突解决能力、出众性、坚毅进取性、交往能力或社会智力、主动尽责性6个维度。每个问题后设置有四个选项:完全不同意、不同意、同意、完全同意。测量学分析表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谷传华,周宗奎,胡靖宜,2008),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分半信度系数为0.87。
2.2.3 小五人格学生问卷(开放性分量表)
采用邹泓(2006)编制和修订的适于我国中小学生的人格五因素问卷(简称“小五人格学生问卷”)中的开放性分量表测量儿童的经验开放性特点。本问卷是在周晖、钮丽丽和邹泓(2000)编制的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共包括开放性、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和情绪性5个分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问卷修订后被广泛用于测量中小学生的人格。开放性分量表共包括9个项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从“一点也不像你”到“非常像你”,分别记1~5分,得分越高表示经验开放性越高。本研究中,该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
2.2.4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采用Rosenberg(1965)编制的自尊量表测量儿童的自尊特点。本量表由10个题目组成,每个题目后包括“非常符合”、“符合”、“不符合”、“非常不符合”四个选项,要求受测者自我报告题目的描述符合自己的程度。量表得分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本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自问世以来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被用于50多个国家(Schmitt & Allik,2005)。在本研究中,自尊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
2.2.5 中小学生互联网使用偏好问卷(信息交流偏好分量表)
采用修订版的“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偏好问卷”(程建伟,刘华山,2008)中的信息交流偏好分量表考察网络交往或信息交流偏好的倾向。该问卷参考了雷雳和柳铭心(2004)的“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偏好问卷”以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CNNIC,2007)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统计报告》。问卷共16个题目,包括3个维度:信息交流偏好、娱乐偏好和信息获得偏好。本研究选用了其中的信息交流偏好分量表,所考察的上网活动包括网络聊天、博客、个人空间上写文章、上传图片、浏览他人网页或空间并留言、上贴吧、参与社区论坛发帖子、制作和维护个人主页、收发邮件等。本量表的常模群体为9~14岁的儿童青少年,题目表述均适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实际生活情况。本问卷为4点评分,得分越高表示对网络信息交流越偏好。原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在本研究中,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7。
2.3 数据管理与分析
运用SPSS17.0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社会创造性的发展趋势
为了更好地进行比较,首先以总平均数为参照将问题情境中的创造性倾向总分与日常生活中一贯的创造性倾向总分进行中心化,然后,以两种创造性倾向为因变量,以年级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图1 问题情境与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的发展趋势
3.2 社会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网络交往偏好的关系
相关分析表明,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一贯的社会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及网络交往(信息交流)偏好均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p<0.001),在问题情境中表现的社会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之间的相关系数也达到显著性水平,但它们的相关系数明显较低,而且,其与网络交往偏好不存在显著相关(见表2)。
以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为因变量,以经验开放性、自尊和网络交往偏好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Enter),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是显著的[F(3,646)=118.23,p<0.001,Torrance分别为0.71,0.75,0.89],调整后的=0.35。经验开放性、自尊和网络交往偏好的回归系数均达到极其显著性水平。类似地,以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为因变量,以经验开放性、自尊和网络交往偏好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Enter),结果显示,尽管回归方程是显著的[F(3,646)=3.31,p<0.05,Torrance分别为0.71,0.75,0.89],但是调整后的=0.01,而且,上述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结果如表3所示。
4 讨论
本研究表明,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与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的发展趋势有所不同,前者总体上呈现出“倒Z形”的发展趋势,3年级、4年级和6年级的儿童在问题情境中的创造性得分均显著高于5年级儿童,而3年级、4年级与6年级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而在日常生活中的创造性倾向上,3年级和6年级儿童显著高于4年级和5年级儿童,3年级与6年级儿童之间、4年级与5年级儿童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总体上呈现出“U形”发展趋势。不难看出,两种创造性的发展趋势也有相似之处,即二者都是在5年级出现下降。从总体上看,这一研究结果与Torrance(1962)发现的“四年级下降”现象基本一致,创造性下降的年龄大致相似。这很可能是因为来自群体认同的压力在这一时期增大,导致“趋同”的动机超过“求异”的动机,从而降低了创造性,在社会创造领域尤其如此。本研究结果增进了人们对社会活动领域的创造性发展特点的理解。
Runco和Charles(1997)总结指出,研究者描绘的创造性发展趋势各不相同,有U形、J形和倒转的J形等。研究结果的这种差异既可能与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有关,也可能与研究内容或创造性的不同侧面有关。而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这种差异还可能与研究者所考察的创造性的形式有关。如果研究采用的工具是情境性的,即要求被试在特定的时间内对特定的问题情境(如列举用途)做出反应,那么,研究者描绘的很可能是一种状态性的创造性;如果研究工具测量的是被试在一段时期内稳定的倾向,那么,研究者描绘的很可能是特质创造性。前者是指创造者在短时间内对特定的情境所做出的反应状态或倾向性,由于情绪、动机和情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往往是波动的或不稳定的,但它不同于在特定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问题解决能力(D' Zurilla & Maydeu-Olivares,1995)。后者是创造者相对稳定的人格结构,是一系列创造性特质的综合体,包括相对稳定的性格、气质、认知风格等。从长时间来看,后者可以看作前者在某个时期内的平均值,二者既可能是一致的,即创造性特质高,创造性状态也好;也可能是不一致的,即创造性特质高而创造性状态很差。本研究发现,两种创造性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恰恰说明它们之间的某种一致性。
从它们与人格的关系上,也可以看出这种一致性。本研究发现,儿童日常生活中一贯的社会创造性、在问题情境中表现的社会创造性均与其经验开放性、自尊呈显著的正相关。这与以前的研究结果(Feist,1998;Langer,2007;Silvia,Nusbaum,Berg,Martin,& O' Connor,2009;Thatcher & Brown,2010)是一致的。这个结果意味着,无论是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随着经验开放性的增强和自尊水平的提高,儿童的社会创造性都倾向于提高而不是降低。的确,高自尊的儿童更喜欢展现自己的能力,善于解决各种人际冲突或社会性问题,更认同自己的想法,也更容易得到同伴的拥戴。类似地,经验开放性得分高的儿童更喜欢新的事物和变化,希望获得新的体验,乐于接受环境的挑战,这对于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都是有益的,这类儿童更容易表现出较高的社会创造性。
但是,也应看到它们不一致的一面。本研究表明,经验开放性、自尊和网络交往偏好均可以显著地正向预测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而难以预测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也就是说,相对稳定的人格和自我、基于互联网的长期的社会交往经验可以预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稳定的创造性倾向,而不能很好地预测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的问题情境的反应或创造性状态,因为人们对特定问题情境的反应容易随情境、个体状态(如动机、情绪)的变化而波动。而在日常生活中,儿童的自尊水平越高,经验的开放性越强,基于网络进行的社会交往越多,他们创造性地提出和解决社会性问题的人格倾向和认知能力也就越强。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谷传华等人(谷传华,周宗奎,种明慧,2008;谷传华,刘艳,周宗奎,2010)发现,以情境访谈法评价的社会创造性、社会创造性问卷测量的社会创造性与人格等因素的关系并不完全相同。
因此,可以断定创造性存在状态与特质之分,前者是指个体在特定时间内和特定的问题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状态,而后者是指个体一贯的创造性倾向或特质。正如一些研究者(Kaplan & Simon,1990;Ward,1994;Finke,1995)所指出的那样,在特定问题的引导下更可能产生创造性的顿悟,而顿悟是一种非理性的思维过程,它不同于逻辑性很强的理性思维的过程,而依赖于个体在问题情境中的状态。在回答问题时,要求儿童对特定的社会性问题情境做出反应,这些问题实际上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儿童在这类情境中表现的社会创造性更像是对社会性问题的创造性的顿悟。与此不同,问卷法要求儿童报告自己日常生活中一贯的社会创造倾向或行为方式进行报告,它测量的实际上是儿童稳定的认知能力和人格特质。林崇德(2009)认为,创造性既可以看作一种心理过程,又可以看作一种个性特征。相应地,创造性既可能表现为一种状态,也可能表现为一种特质。状态创造性与特质创造性的联系以及它们与创造性成就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特质创造性可以在特定的情境中转化(情境化)为较高的状态创造性,激发出情境性的创造性成就(如偶然的科学发现或发明),但稳定的或持续的创造性成就往往需要具备较高的、稳定的特质创造性;较低的特质创造性难以产生持续的高创造性成就,但有可能在特定的情境中促成应激性的或偶然的创造性成就;较低的状态创造性既不可能产生出持续的创造性成就,也不能产生应激性的或偶然的创造性成就。一些人在平时未必表现出杰出的创造性,但在特定的场合或应激性情境中却能有出众的表现,而另一些人在创造性测验中得分较高,在现实生活中并无太大的成就。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都可以从上述观点得到解释。状态性的社会创造性与特质性的社会创造性的关系也是如此。当然,具有创造性,只是创造性成就产生的主要的个体条件,创造性成就的产生还需要一系列其他的个体条件(如健康的情绪和动机)以及环境条件(如良好的家庭、学校和人际关系环境)。图2所表示的两种创造性与创造性成就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在恒定或平衡了其他条件的前提下来说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些限时完成的问题情境测验(如列举用途测验)为什么缺乏预测效度,难以预测人们的创造性成就。这很可能是因为人们在这类测验中表现出来的是不稳定的创造状态而不是稳定的创造特质,是状态创造性而不是特质创造性。状态创造性往往受到刺激情境、个体当时的情绪和动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不断波动的。只有当一种测验能稳定地测出人们的特质创造性的时候,才更可能稳定地预测其创造性成就。在现实生活中,创造性的成就(如牛顿提出力学定律和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往往不是在短时间内取得的,而是经过了长期(有时是数年)的持续努力才取得的,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稳定的创造性特质,要做到这一点是难以想象的。而事实上,在多年的创造性研究中,研究者所采用的创造性测验多是情境性测验,要求被试在研究者所限定的时间内(通常是几分钟)对问题给出答案(Hennessey & Amabile,2010),难怪这类测验缺乏预测效度。
Revelle(2007)指出,人格状态代表了个体目前的活动性水平,人格特质则代表了从长期来看个体行为逐渐接近的一般水平,正如气候是长期的天气状态(温度、湿度等)的平均值一样,人格特质也是长期的人格状态的平均值。状态创造性与特质创造性的关系亦然。特质创造性可以看作长期内表现出来的状态创造性的平均值。在特定的情境中,特质创造性可能充分地表现出来,使个体显示出较高的状态创造性,也可能不表现出来或不充分地表现出来,使个体显示出较低的状态创造性。因此,特质创造性与某个特定情境下的状态创造性之间并不一定存在显著相关,而更可能与多种情境下的状态创造性呈显著相关。
就未来的研究取向来看,由于本研究主要是基于社会创造这一领域开展的,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多个领域(包括艺术、科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寻求更多的证据。其次,由于本研究的对象是学龄初期儿童,未来的研究还可以扩大取样的范围,深入考察不同年龄段特别是成年人的状态创造性和特质创造性的性质及其关系。再次,本研究只考察了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这类人格变量的关系,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展到其他人格特征,或者从多种人格理论出发,探讨它们与创造性的状态和特质的关系。类似地,还可以从更广泛的环境因素(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或组织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出发,探讨它们对创造性的状态和特质的影响及其差异。
图2 状态创造性与特质创造性的联系及其与创造性成就的关系
5 结论
(1)状态社会创造性与特质社会创造性的发展趋势有所不同,前者总体上呈现“倒Z形”的发展趋势,而特质创造性总体上呈现“U形”发展趋势。
(2)两种社会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及网络交往(信息交流)偏好的相关不同,特质社会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及网络交往偏好均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状态社会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之间具有显著但较低的正相关,而与网络交往偏好无显著相关。
(3)经验开放性、自尊和网络交往偏好均可以显著地预测特质社会创造性,而难以预测状态社会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