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对我国退休职工养老保险收入替代率影响的实证分析_养老保险论文

企业年金对我国退休职工养老保险收入替代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养老保险论文,企业年金论文,收入论文,退休职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到2020年在中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发展目标。全面小康不仅意味着中国的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以上,还将使那时的中国人民能享受到比较充分的经济和社会保障,而充分的养老保险将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我国必须在努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以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了建立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三位一体的养老保险体系的设想。1997年,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但就目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不足以为未来的退休职工提供比较充分的经济保障。据我们初步测算,如果目前的社会养老金发放政策不变的话,2020年当年退休(假定平均退休年龄为57岁)的职工从社会养老保险中拿到的养老金的收入替代率平均为49%(见本文下面的测算),这离国际上公认的70%~80%的替代率尚有很大的距离,也离我国政府预定的58%的替代率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如何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体系的问题,特别是对作为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即通常所说的企业年金(又称职业年金)的研究,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多支柱的、全面的养老保险体系。

企业年金是指在雇佣关系基础上,由雇主或行业建立的为退休雇员提供收入保障的一种形式。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年金已经获得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支柱。在我国,企业年金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2000年年底,全国参加企业年金的从业人员仅为560.33万人,企业年金对城镇从业人员的覆盖率仅为2.63%,全国企业年金基金滚存结余191.9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0.2%(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2)。我国城镇职工个体对作为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究竟有多大需求,企业年金在我国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这是我们在研究发展企业年金时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本文采用模拟和情景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企业年金的微观需求及其对未来退休职工养老保险收入替代率的影响进行了多角度的定量分析。

一、基本养老金和企业年金给付及替代率的模拟方法

(一)基本分析方法

基本分析过程如下:选取在代表性年份退休、不同收入水平的典型职工个体,在当前既定的养老保险制度下,给出有关变量的分布假设,模拟在代表性年份退休的职工个体的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以及职工个体在参加了假定的企业年金计划后的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金构成的综合替代率。

模拟(Simulation)的步骤为:首先建立概率模型,并对解释变量的概率分布进行假设;然后,根据电脑程序生成的随机数生成服从分布假设的随机变量,得到相应的被解释变量值,此过程一般模拟500次或1000次;最后,用统计方法给出估计结果。本文采用的模拟软件是Crystal Ball 5.0。

1.代表性年份及典型个体的选取

由于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仍处于过渡时期,“中人”(1997年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职工)和“新人”(1997年之后参加工作的职工)所享受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将分别选取“中人”和“新人”的典型个体进行模拟测算。

当前我国的退休年龄规定为男职工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其平均值在57岁左右;再假设我国城镇人口参加工作的平均年龄为20岁,那么“中人”的退休时段是在1998~2033年。由于2020年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年,因此,本文把2020年作为一个代表性年份,在该年退休的个体为“中人”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人口统计学方面的预测分析表明,我国城镇人口老龄比例的峰值年是在2041年(李建民等,2000),该年前后将是基本养老保险负担最为沉重的时期,因此本文把2041年作为第二个代表性年份,在该年退休的个体为“新人”的典型代表。

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本文对低收入者、平均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的定义分别为工资收入低于(含等于)社会平均工资60%的职工、工资收入等于社会平均工资的职工以及工资收入在社会平均工资300%以上的职工。测算中分别选取各年工资收入等于该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100%以及300%的职工作为低收入者、平均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的代表。

综上所述,本文共选取了6个典型个体:1983

年年满20岁参加工作,1997年开始加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建立个人账户,2020年年满57岁退休的低收入者、平均收入者和高收入者;2004年年满20岁参加工作,同年加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建立个人账户,2041年年满57岁退休的低收入者、平均收入者和高收入者。

2.基本养老金给付及替代率的计算

其中,m为职工参加工作的平均年龄,n为平均退休年龄。根据前文的假设,m=20,n=57。

“中人”的社会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法与“新人”一致,区别在于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本文对过渡性养老金采用指数化调整法计算,公式如下:

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计发系数×1997年之前的本人缴费年限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中人”退休时当地上年平均工资×缴费工资指数

缴费工资指数=退休前各年缴费工资占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之和/缴费和视同缴费年数

从统计意义上说,当社会平均工资较稳定时,有:

缴费工资指数=退休前各年缴费工资总额/所有缴费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总额(王晓军,2000)

本文采用上述在统计意义上得出的公式以简化计算,并对计发系数取规定范围1%~1.4%的平均值1.2%。

3.企业年金给付及综合替代率的计算

(1)企业年金计划方案假设。假定典型个体参加的企业年金计划是为员工建立个人账户,由其所在企业和员工共同缴费,缴费率各为员工工资总额的4%,员工年满57岁退休时双方停止缴费,退休员工开始于每年年初领取年金直至死亡。员工工作10年以上即获得对个人账户所有积累金额100%的既得权益(Vesting)。暂不考虑员工在企业之间的流动带来的给付变动。“中人”从现在即2003年开始参加该企业年金计划,“新人”从2004年工作之日起开始参加该企业年金计划,因此本文选取的典型个体在退休时都能取得对自己个人账户100%的既得权益。

(2)企业年金给付的计算方法。分别用表示“新人”和“中人”的企业年金年养老给付,有:

(二)关键变量的估计和相关假设

1.我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预测

上述估算的关键之一在于对预测期内我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进行预测估计。

在合理的实际工资增长率和价格指数分布假设下,利用上面的递推方程可以逐年估计出人均工资水平的分布,并成为进一步计算的基础。

2.基本养老基金及企业年金计划的投资收益率假设

根据《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个人账户中的存储额每年参考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基本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日渐成熟,这一规定今后可能有所变化,但稳健仍然会是基本养老基金投资的首要原则。因此,我们假设2002~2040年各年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投资收益率都服从[3%,5%]上的均匀分布,这个收益率略高于长期国债的收益率。

表1 2000~2050年节点年份死亡率下降比例

年份

 51~89岁男性死亡率

  51~89岁女性死亡率

 比上一节点年份降幅比上一节点年份降幅

2000 8.7%

 14%

2010 8.6%

 13%

2020 8.5%

 12%

2035 8.4%

 11%

2050 8.0% 

10%

表2 2020年城镇人口分年龄组预测结果(单位:万人)

年龄

 城镇男性人口 城镇女性人口 小计

55~592472

  2350

 4821

60~641935

  1848 

3783

65~691710

  1721

  3430

70~741066

  1097

 2164

75~796177051323

80+  6218961519

资料来源:李建民、原新、王金营,《持续的挑战:21世纪中国人口形势、问题与对策》,科学出版社,2000年。

表3 2040年城镇人口分年龄组预测结果(单位:万人)

年龄

 城镇男性人口 城镇女性人口小计

55~5925512412

 4965

60~6423532289

 4643

65~6926922751

 5443

70~7424812675

 5157

75~7916981973

 3672

80+  15762283

 3860

资料来源:李建民、原新、王金营,《持续的挑战:21世纪中国人口形势、问题与对策》,科学出版社,2000年。

表4 2020年及2041年城镇退休人口混合生命表

年龄 2020年 2041年

57

0.00643

 0.00551

58

0.00743

 0.00637

59

0.00930

 0.00796

60

0.01013

 0.00866

61

0.01182

 0.01010

62

0.01347

 0.01151

63

0.01505

 0.01286

64

0.01794

 0.01532

65

0.01937

 0.01654

66

0.02178

 0.01860

67

0.02465

 0.02106

68

0.02816

 0.02406

69

0.03349

 0.02862

70

0.03892

 0.03318

71

0.04328

 0.03689

72

0.04927

 0.04200

73

0.05384

 0.04589

74

0.06080

 0.05183

75

0.06896

 0.05891

76

0.07307

 0.06241

77

0.08271

 0.07064

78

0.09533

 0.08143

79

0.10649

 0.09097

80

0.11694

 0.09980

81

0.12489

 0.10661

82

0.13506

 0.11528

83

0.15447

 0.13180

84

0.16016

 0.13659

85

0.16715

 0.14256

86

0.17864

 0.15230

87

0.17876

 0.15244

88

0.20497

 0.17499

89

0.14702

 0.12568

90

1.00000

 1.00000

和具有社会统筹性质的基本养老保险不同,企业年金属于私人养老保险,虽然也强调稳健性,但更注重基金的投资收益,同时投资风险更大,投资收益率的波动更剧烈,因此本文假设企业年金各年的投资收益率服从[6%,10%]上的均匀分布。

3.代表性年份城镇退休职工的生命表预测

计算企业年金计划养老给付的关键是计算“中人”和“新人”代表的,而计算的关键在于预测

相应年份城镇职工的生命表。

目前可以利用的全国范围内城镇职工生命表只有《全国城镇从业人口生命表(男性),1989~1990》和《全国城镇从业人口生命表(女性),1989~1990》。但本文考察的典型个体退休的年份都在数十年以后,人口的寿命状况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不能直接利用上述生命表中的数据。

《中国养老金测算与管理》给出了一个可行的思路:根据发展中国家每10年平均寿命增加1岁的国际经验,以及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死亡率构成特征,假定节点年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死亡率变动比例,在上述城镇职工生命表的基础上预测出相应年份退休人口的分性别生命表。然后依据相应年份、相应年龄组的城镇男女人口比例预测值,估算出退休人口的混合生命表。本文在测算中采用了这一思路。

选取2000、2010、2020、2035、2050年为节点年份,确定每一节点年份比上一节点年份死亡率下降的比例,如表1所示。2020年和2040年城镇分年龄组人口预测结果分别如表2、表3所示。

据此可以得到2020年及2041年57~90岁城镇人口混合生命表,如表4所示,其中对2041年男女各年龄层的性别比采用最接近的2040年预测数据。以该生命表为依据,再加上投资收益率假设,即可计算出各典型个体的

二、模拟结果及分析

(一)基本养老金给付及替代率模拟结果

对所选定的典型个体的基本养老金给付及其替代率期望值模拟的结果如表5所示。以典型个体中的平均收入者作为相应时期的平均水平代表,模拟结果表明:“中人”的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有95%的可能性在46%~54%之间;而“新人”的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有85%的可能性在31%~38%之间。显然,不论“中人”还是“新人”,平均替代率水平都低于我国基本养老金给付的目标替代率58.5%(注:黄贻芳(2002)认为目前我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在全国范围内过高,但原因是1997年前退休的“老人”待遇过高以及现在已经办理退休的“中人”过渡性养老金计算不合规定。而本文考察的对象不包括“老人”,对“中人”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也以国家规定为准。)。

表5 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期望值

表6 企业年金养老给付与基本养老金综合替代率期望值

表7 不同缴费率水平下典型个体的综合替代率期望值

(二)企业年金给付及综合替代率模拟结果

对企业年金给付及综合了基本养老给付和企业年金给付后的综合替代率的模拟结果如表6所示。从平均水平来看,基本养老金给付和企业年金两大支柱对“中人”提供的综合替代率的期望值在59%左右,并有80%的可能性在56%~65%之间;对“新人”提供的替代率的期望值在49%左右,并有75%的可能性在44%~56%之间。

比较对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和加入了企业年金后的综合替代率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出:

1.企业年金能够显著补充退休收入,改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过低的状况

根据养老保障方面的国际经验,职工退休后总收入的替代率在70%~80%时,退休员工的生活水准才能得以较好地维持。在多支柱养老体系发展充分的国家,在70%~80%的总替代率中,通常有40%左右来自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20%左右来自于企业年金,其余的10%~20%来自于员工或雇主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替代率大体相当于国际上第一、第二支柱的替代率之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我国的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尚未充分发展,多层次养老体系尚未真正建立,退休员工对基本养老金的依赖程度还很高。如果我国能积极发展企业年金计划的话,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替代率便可以参照国际经验而降低,只要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这两个层次的综合替代率达到60%左右即可。

上面的结果是在企业年金的总缴费率为工资总额的8%的假设下得出的(注:总缴费率为职工和所在企业的缴费率之和,例如职工与企业各自的缴费率都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5%时,总缴费率为5%。)。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发展企业年金计划,适当增加缴费率的

话,则各典型个体的综合替代率期望值的变化如表7所示(注:低收入者最后2种缴费率水平下综合替代率数值空缺的原因是:(1)该缴费率对低收入者而言过高,不具备现实意义;(2)前4种缴费率水平下的替代率已经很高,没有必要考察更高缴费率水平下的情况。)。

从表7可知,平均来看,当“中人”的总缴费率为

9%或10%时,基本养老金给付和企业年金给付两个层次所提供的综合替代率期望值在60%左右,与国际经验中第一、第二支柱提供的替代率之和吻合。由此可以认为,如果从现在开始为“中人”建立不间断的企业年金,9%~10%的总缴费率即可使“中人”的第一、第二层次养老保险达到比较合理和充分的水平。

同样,平均来看,当“新人”的总缴费率为13%~15%时,综合替代率期望值在60%左右。由此可以认为,如果从参加工作开始为“新人”建立不间断的企业年金,13%~15%的总缴费率即可使“新人”的第一、第二层次养老保险达到比较合理和充分的水平。

2.“中人”与“新人”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之间存在明显差别,企业年金汁划能够改善这种差别

从模拟结果来看,无论处于哪一收入层次,“中人”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期望值都比“新人”的高出15个百分点以上。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中人”除了社会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外还享有过渡性养老金,因此虽然个人账户的积累时间短,但总的基本养老金给付替代水平却比“新人”要高。如果扣除过渡性养老金,则各收入层次上“中人”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期望值分别为45.54%、32.52%和19.18%,都比同一收入层次上的“新人”低。应该说,向个人账户积累时间不足的“中人”提供过渡性养老金的本来意图是为了体现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公平性原则,但其设计上的缺陷却给“新人”造成了新的不公平(注:黄贻芳(2002)对此进行了详细说明。)。

表8 企业年金的不同缴费率对综合替代率的贡献(单位:百分点)

表9 不同投资收益率假设下企业年金对替代率的贡献

(企业年金缴费率为8%)(单位:百分点)

把企业年金计划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后,“中人”如果从现在开始参加该计划,无论处于哪一个收入层次,到退休时替代率都可以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而“新人”如果从开始工作时起开始参加该计划,无论处于哪一个收入层次,到退休时替代率都可以提高约15个百分点。由于“新人”替代率的增加幅度大于“中人”,他们之间替代率期望值的差距会得到缩小,原因是企业年金在提高退休职工收入替代率方面所呈现出的放大作用。

(三)企业年金在提高退休职工收入替代率方面的放大作用

在前面给出的工资增长率分布假设和企业年金收益率分布假设下,我们看到:企业年金总缴费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所引起的典型个体综合替代率期望值的增长都超过了1个百分点。表8以“中人”和“新人”的平均水平为例,列出了不同缴费率水平下企业年金对替代率的贡献(即综合替代率期望值的增加)以及总缴费率对替代率的边际贡献(即总缴费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所引起的综合替代率期望值的增加)。

从表8可以看出,各种总缴费率水平下企业年金对综合替代率的边际贡献都大于1,这说明企业年金在提高退休职工收入替代率方面呈现出放大作用。这种放大作用是企业年金在长时间内进行有效投资、不断积累的结果:有效的投资能够使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的投入不断增值、累积的效果超过工资水平的增长幅度,从而使替代率的增加大于缴费率的增加。显然,当投资收益率一定时,总缴费率对替代率的边际贡献只与积累时间有关,相同积累年限的总缴费率对替代率的边际贡献相等,积累时间越长放大效用越显著。这就解释了不同缴费率水平下“中人”与“新人”企业年金总缴费率对替代率的边际贡献为何保持不变,以及“新人”与“中人”之间的替代率差距为何能够缩小。这一特性体现了企业年金有别于基本养老保险的原则,即注重个人公平性。

以上的结果是在假设企业年金的投资收益率服从[6%,10%]上的均匀分布时得到的;如果改变企业年金收益率假设,并假设总缴费率仍定在8%,得到的模拟结果如表9所示。表9说明,只有在企业年金的假设收益率较高的情况下,“中人”和“新人”的企业年金总缴费率对综合替代率的边际贡献才会大于1。也就是说,只有当企业年金收益率较高时才能呈现出在提高综合替代率方面的放大作用;而当企业年金的投资收益率较低时,得出的是相反的结论。因此,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企业年金的投资收益率是企业年金能够提高保障作用的决定因素。

(四)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的效率比较

我们以总缴费率对替代率的单位贡献作为衡量某一养老保障制度效率的指标,对基本养老金的缴费率也进行了替代率贡献分析,并对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计划在保障退休员工的退休收入方面的效率进行了比较。根据前面的假设,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贡献的分析如表10所示。

表10 基本养老保险对替代率的贡献

注:(1)实际操作中,总缴费率高于或低于28%的情形都有,但在本文的假设不影响结果。(2)这一替代率数值扣除了过渡性养老金对“中人”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贡献,因此不等于前文计算出的49.32%。(3)当总缴费率增加的这1个百分点全部投入个人账户时,总缴费率对替代率的边际贡献最大,为1.12个百分点;全部投入统筹基金时,边际贡献最小,为零。“新人”同理。

由表10可知,当基本养老保险增加的缴费率全部投入个人账户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对替代率的边际贡献也大于1,这说明在既定的基本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假设下,基本养老金在替代率的提高方面同样也可以呈现出放大作用。但结合表9我们会发现,当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较低时,即在[3%,5%]或[4%,6%]上均匀分布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的放大作用要优于企业年金;而当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较高时,即在[6%,10%]或[8%,12%]上均匀分布时,企业年金更有优势。

上述结果表明,只要企业年金计划的投资收益率能够持续超过基本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一定水平(本文中是平均4%左右),企业年金计划在为退休员工提供收入保障方面就比基本养老保险更有效率,这将会成为企业年金计划吸引职工加入的优势。

三、结论

(1)在投资收益率有保证的前提下,我国城镇职工对企业年金有潜在的巨大需求。原因在于企业年金在保障人们退休后的生活水准方面比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更有效率,而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给付水平目前不足以把第一、第二层次的养老保险都涵盖在内,给企业年金留下了发展空间。

(2)从建立有效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角度来看,应该从政策取向上积极鼓励企业年金的发展。由于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性质更注重的是社会公平性,因而过多地依赖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势必会在老年人口比例继续增加的未来,给当时的劳动人口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企业年金更注重个人公平性,可以在防范老年经济无保障风险方面对基本养老保险起到极好的补充作用。

(3)企业年金计划可以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后工作的新员工作为重点目标市场,它能弥补现行制度下基本养老金待遇的代际差别,会对新员工群体更有吸引力。

(4)投资收益率是能否把对企业年金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市场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企业年金的投资方向、投资比例等方面的监管应该与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有所区别,以保证企业年金计划对潜在参加者的吸引力。

标签:;  ;  ;  ;  ;  ;  ;  ;  

企业年金对我国退休职工养老保险收入替代率影响的实证分析_养老保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