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在电气工程中,自动化的应用可以说涉及到了各个方面,其不仅提高了对电气工程的管理,同时也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下面就对电网调度、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以及变电站电对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希望该技术在以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
前言
业内人士都很清楚,在电气工程中使用自动化的控制技术,实质就是在原有基础上,安装可以进行控制和自动检测的装置,这种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进行电力系统的远程调节和管理,同时还有效保证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对其有深入的了解,同时提高电气自动化的水平,下面就先对电气自动化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的特点进行阐述。
1电气自动化的设计原则和特点分析
1.1电气自动化的设计原则
电气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在电子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其使用范围非常广,一个电气开关设计都会使用到该项技术,而这两种技术的完美结合,就是下面所论述的内容。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水平的要求,首先要清楚发展自动化的原则。第一点,在设计电气自动化的过程中,其基本要求是可以实现对产品的有效生产,同时生产工艺要自动化,在此基础上,设计自动化的使用中,一定要简单实际,同时还要考虑企业对成本的控制上。第二点,在技术方面而言,就是把机械原理和电气设备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不仅保证其外观要大方美观,而且在实际的操作和控制中,有非常好的可操作性和工作稳定性,这种在控制各种设备,进行各种牲产中,才能保证其整个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解决了故障频发而寻找故障点困难,以及工作量大的问题。因此在设计中,一定要从工艺方面,生产的成本方面,以及结构复杂程度,维护使用方便性方面进行研究,这样其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产使用价值。
1.2电气自动化设计的思想和特点
在传统的电气工程中,生产过程中的计量,各种动作的操作,以及配套的保护措施都是相对独立的,如果需要使用到话,通过对各个部件进程串联,而后其功能就发挥出了。但是这种情况下的自动化,不仅自动化水平不高,生产过程中故障频出,而且整体性能很一般。但是在引入了微型计算机后,有了一个控制系统和控制平台,该模式可以把设备的硬件模式和软件模式都相互结合到一起,这样无论是控制还是管理,其可操作性和效果都有了本质的提升,完全可以满足工程生产操作的目的。
2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2.1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使用,其作用是非常大的,不仅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同时也盘活了整个的电气系统。一般情况下,构成电网调度的设备元件主要有打印设备,计算机,服务器,以及调度中心的大屏幕,经过有效的联系和配合,就形成了一个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经济方面的调度工作。比如在电力市场中,可以对电网的安全情况,电力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再生问题可以收集数据,同时做好对应的分析整体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监测电网数据的结果,可以自动控制发电,电网运行中如果状态有问题,其可以实时进行反馈,这种自动化的科学调度,可以准确的预测电力负荷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电网运行过程中,如果有安全问题出现,其可以及时进行处理和分析,比如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故障会经常性的发生,由于工作人员监管不到位,以及事后处理不当,再加上事故比较复杂,发生的时间比较快,因此所造成的后果也比较严重。但是如果引入了自动化系统,电网在安全运行方面能做好24小时监控,在问题发生后,立即找到故障点,自动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这些新功能不仅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同时降低了危害和损失。
2.2自动化在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在发电厂发电过程中,其涉及到很多的设备和元件,如果控制不当,或者监测疏忽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电厂分散测控系统中必须使用自动化技术。经过有关技术人员的研究,通过过程控制单元,工程师工作站,人员工作站,以及以太网,还有高速数据通信网组成了该系统的自动化系统。其结构是分层分布的,而其中的过程控制单元,就是能直接在生产中使用,同时还能接收热电偶、现场变送器、热电阻、以及开关量和脉冲的信号,在完成运算之后,可以在画面上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24小时呈现,再加上配套的打印功能和信号输出功能,达到了直接对执行机构进行管理,实现了自动化在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中的应用,不仅传统方式做不到的检测操作,联锁保护功能其都能完成,还可以准确对故障进行辨别和处理,其工作效率是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
2.3电气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变电站工作的效率,降低故障的发生率,从而在变电站中引入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和配电自动化技术。这两种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其需要变电站先使用上自动的控制技术,对信息处理的技术,以及可以传输信息的技术,然后再结合这两种自动化技术。其设计原理是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或者是计算机硬件系统,替代了传统人工的操作方式,避免了变电站运行中,由于发现故障慢,或者发现不及时,以及研究对策不科学等一系列弊端,加强了对整体的协调管理性,提高了自动化控制水平。也就是说,在使用了自动化的控制技术之后,变电站的工作变得全方位,多层次,进而保证了系统电力工作的安全稳定性。这种技术的结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微机化设备取代了电磁装置,也就是在机械中植入了人的大脑一样,不仅有力思维,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把各个操作和问题都能系统化和智能分析化,而表现出来的就是可视化和智能化。由于变电站的设备非常庞杂,微机监控技术已经使用到了继电保护装置中,在自动检测设备中也有体现,而且在设备故障的自动记录中也加以了应用,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该技术使用的范围和深度都是不断扩大的,那么未来将会是一个综合的自动化发展之路。
2.4自动化在远程控制的应用
在远程控制中也涉及到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远程观察中,可以通过自动化手段,把反馈的信息图像化,这种在管理的界面中,各个设施和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都能准确而及时的在这个可视化的信息平台上反应出来,如果发生了故障,其能智能对故障进行排除,同时发出预警信号,而及时发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能及时通过界面反馈到操作人员,操作人员针对具体问题,及时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这种远程控制和24小时的监控作用是传统方式无法想象的。自动化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不仅节省了大量的电缆开支,同时其工作状态稳定,有很高的可靠性,拥有非常灵活的组态,因此可以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3结语
我国经济在稳步的提高,而自动化技术的全方位应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为了提高我国的经济地位,满足人们对新时期的生产要求和生活要求,提高我国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定要在现有的自动化技术基础之上,对其不断的完善和创新,让我国的自动化技术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
参考文献:
[1]郑悦,么宝鑫.探讨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1)
[2]张亚宁.分析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23)
[3]楚力.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广东科技,2012(9)
[4]梁苏友.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控制[J].科技向导,2011(21)
论文作者:王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8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7
标签:技术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网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变电站论文; 故障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8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