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应用镇痛泵常见不良反应的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_马志娟

腹部手术后应用镇痛泵常见不良反应的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_马志娟

马志娟

(青海省互助县医院 810500)

【摘要】手术后疼痛几乎是每一位手术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是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表现为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一系列反应及情感的一种不愉快经历,这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可不同程度的影响各个系统功能,影响术后康复。近年来,作为手术后镇痛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但手术后应用镇痛泵部分患者有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笔者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分析总结了镇痛泵的主要副作用,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以解决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镇痛泵;不良反应;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4-0043-03

1.镇痛泵的使用

自控镇痛泵是由患者自行控制的仪器,它是根据患者的镇痛需要,将镇痛药物科学的输注到患者体内,以发挥较长的时间的镇痛作用。

1.1 常用药物及给药途径

镇痛药物的选择根据病情和给药途径决定。常用药物:(1)阿片类药物:吗啡、哌替啶、芬太尼、阿芬太尼、曲马多等。(2局部麻醉药物:布比卡因、罗派卡因等。(3)神经安定药物:氟哌利多、等。给药途径可分为经硬脊膜外腔给药和经静脉给药两种,根据麻醉方式及对麻醉效果的评估选用术后镇痛方式。效果较好的硬膜外麻醉选用硬膜外自控镇痛,药物多选择吗啡复合低浓度的局麻药,而麻醉效果欠佳或未行硬膜外穿刺置管者选用静脉镇痛自控镇痛,药物多选用芬太尼复合氟哌利多。镇痛液的配方各个医院不尽相同,在阿片类镇痛药的基础上,辅以神经安定和局麻药,可减轻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1.2 本院药物配方

硬膜外自控镇痛:罗派卡因200mmg+舒芬太尼50ug(或芬太尼0.4mg),用0.9%氯化钠液稀释至100ml。静脉自控镇痛:舒芬太尼3ug/kg+氟哌啶2.5mg,用0.9%氯化钠液稀释至100ml.或诺扬8~10mg+芬太尼0.2~0.4mg,用0.9%氯化钠液稀释至100ml。

1.3 方法

镇痛泵连接在静脉留置针上,或者连接在硬膜外麻醉留置管上,以2ml/h的速度给药,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自控追加药量,镇痛泵按钮必须由本人控制,家属不能代替患者参与给药,患者自控0.5ml/次,锁定时间15min,使用时间视病情而定,大约可持续使用48h。整个操作过程包括药物配置、镇痛泵安装、护送患者回病房及拔管均由麻醉师执行,留置镇痛泵时间预定为40~72h或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控,观察并记录用药后的反应情况[2]。

1.4 镇痛泵的优点

经镇痛泵给药不同于传统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镇痛泵具有如下优点:(1)镇痛泵给药符合药代学的原理,更容易维持稳定的最低有效镇痛药浓度。(2)镇痛药的使用真正做到及时、迅速,基本解决了患者对镇痛药需求的个体差异。(3)有利于患者在任何疼痛强度下活动最佳镇痛效果。(4)减轻疼痛所致的不良反应,如应激、心急缺血、肺不张、延迟功能锻炼等。(5)给药及时,定时观察病情变化,可减轻医护的工作量。(6)便携式设计,治疗是不受体位及空间的限制。

1.5 镇痛泵导管的护理

患者术后回病房时应将镇痛泵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认真检查硬膜外导管或静脉通道与镇痛泵连接管是否固定妥当,确保给药途径畅通,镇痛期间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时要严格,小心保护导管,防止滑脱与扭曲,尤其是帮助患者翻身或坐起时更要注意,确保镇痛药持续的发挥作用,使患者安全渡过镇痛期。对穿刺点严格按要求换药,每天认真检查,观察置管处有无液体渗出、有无红肿及分泌物,以防止硬膜外腔感染,同时做好术后的宣教,说明保护好导管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合作[3]。

2.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对术后疼痛都具有畏惧心理,变现为紧张、焦虑、情绪消极等,术前应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每个患者的特点,有针对性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解释工作,说明镇痛泵是一种安全的自我止痛法,认真讲解应用阵痛泵的目的、阵痛效果及使用方法,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减轻或消除患者对手术后疼痛的恐惧心理,这样有助于形成一种患者自控阵痛的气氛,形成以患者为主的治疗风格,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安慰和关怀,从心理上感觉有了障碍,消除其不良的心理反应,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对策[4]

3.1 生命体征及疼痛的观察与护理

由于麻醉阵痛药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去甲上腺素释放,使血浆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下降,从而可使机体的痛阈提高,同时也使心率减慢,血压降低。所以在使用镇痛泵过程中,特别是在术后6~12h,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脉搏、呼吸及血压,注意呼吸频率与深度,随时发现患者神志、表情变化,如出现嗜睡、表情淡漠、呼吸减慢或小于10次/min、血氧饱和度低于90%,则应立即停止使用阵痛药物,报告医生,并采取急救措施;同时供氧,加强观察护理,必要时设专人护理。当发现血压比基础血压下降10%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加快输液速度。当血压继续下降时,则应暂时停止使用镇痛药,继续补充血容量。此外,镇痛泵使用过程中护士应给予患者经常的关心并定期评价镇痛的效果,如患者感到镇痛效果不理想,应查看导管装置是否完好,并及时报告医生做好相应处理,必要时通知麻醉医师调整麻醉药剂量并加强巡回。

3.2 恶心、呕吐的护理

腹部手术后引起恶心、呕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胃管刺激咽喉部引起、术中牵拉内脏使胃肠功能受到抑制、术中补液不足、术后体位变化过早或过于剧烈、麻醉因素等。如出现恶心、呕吐应及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预防误吸;保持胃肠减压的通畅,尊医嘱肌注胃复安;对体液损失较多,术后发生低血压引起的恶心、呕吐,通过监测血压并及时补液,恶心、呕吐症状多可缓解。

3.3 皮肤护理

术后患者长期平卧,不改变体位,容易出现腰骶部红肿、硬块现象,尤其是镇痛的患者在镇痛效果较好的情况下感觉不到特别的疼痛,活动量少,较少更换体位,局部受压过久,血循环受阻,如果护理不到位会出现压疮。因此,要提醒患者要更换体位,对能下床活动患者鼓励离床行走。由于麻醉药诱发组胺释放,部分患者可能有皮肤瘙痒症状出现,其一般在停药后1-2d消失,因此,要及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要保持皮肤清洁,禁用碱性肥皂,避免使用过烫物品以免损伤皮肤,必要时根据遗嘱给予抗组织胺药物治疗,甚至夹闭镇痛泵。

3.4 导尿管的护理

由于持续使用镇痛药镇痛,加上心理因素的影响,致使用镇痛泵患者易出现尿潴留。因此,患者需要保留导尿管,故要做好导尿管的护理,保持导尿管的通畅,严防感染。

3.5 观察肠蠕动情况

由于手术后镇痛药的作用,使患者的肠蠕动减慢,胃排空延迟因而易产生腹胀、便秘。所以应指导患者应早期活动并告知其重要性,以促进肠蠕动,尿管拔出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不能下床者,为其定时翻身或床上运动。排气后应多喝水及适量进食含纤维素的食物。

3.6 嗜睡的观察与护理

如果术后镇痛选用麻醉性镇痛、镇静药,患者会有轻度的嗜睡,老年及体弱患者嗜睡程度可能要重一些。所以在护理上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变化,轻度嗜睡对患者休息有益。但一定防止中度以上嗜睡,患者持续嗜睡,可唤醒或不易唤醒,这反映患者体内镇痛药血药浓度已超过疼痛治疗需要,需立即通知医生适量减少泵注药量,以防止嗜睡而掩盖其他病情。另外,嗜睡影响必要活动,导致胃肠蠕动缓慢,肠粘连发生率及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增加,需注意防范。

3.7 肺部护理

因为患者易睡眠,不愿咳嗽,术后排痰不好,护理上强调患者勤翻身、叩背,刺激咳嗽,雾化吸入,促使痰液排出,以防术后肺不张。

3.8 肢体麻木的护理

出现一侧肢体持续性麻木的感觉,此为镇痛药物在硬膜外流向一侧的结果,可将肢体向不麻木一侧倾斜,若出现双侧肢体持续性麻木,可将背景剂量适当调小,症状即可缓解。

镇痛泵的应用为术后疼痛治疗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了使患者得到一个满意的镇痛治疗效果,护理人员不断加强知识更新,拓宽知识面,在护理工作中要做好术前心理指导,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和观察镇痛泵运行情况,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手术患者实施疼痛服务,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罗爱伦.病人自控镇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1-4.

[2] 沙素莲.硬膜外接镇痛泵在腹部手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9):1580-1581.

[3] 谢妙芳,佘佩吟.腹部手术后留置硬膜外自控镇痛泵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1:):62-63.

[4] 李迎梅,张庆生.镇痛泵的使用与不良反应及其处理[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8):78-79.

论文作者:马志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

标签:;  ;  ;  ;  ;  ;  ;  ;  

腹部手术后应用镇痛泵常见不良反应的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_马志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