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建筑行业也逐渐向绿色建筑发展,而在建筑业行业里灌输生态理念,并运用到建筑设计方面,不但提高了建筑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拆除或再使用的全寿命过程中的绿色程度,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1. 建筑设计的生态概念
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构筑物。谈到生态建筑,必然涉及的两个关键概念,即生态技术和生态设计概念。
所谓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无谓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丰厚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设计,其所采用的材料应该是很少产生并能有效控制污染,设计主导思想是采用古代建筑技术和现代建筑技术,取长补短综合筛选;建筑物的形式和内涵必须充分体现出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在具体功能上,必须节约能源显著、降低建筑造价和使用费用,强调实用性和对人体及环境有益而无害等等。因此是否属于“生态”型建筑,也有其独特的评估属性。关键要素是建筑物在不影响环境前提下,合理地利用地球资源,确保地理地貌的和谐协调;关键功能是确保能源的需求,应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热能、光能、风能、潮汐能,包括自然降落的雨水利用、太阳能的利用,通常达到85% 的供能需要。屋顶设置太阳能电池装备,具有存储性能,供电不足时作为补充,盈余时可纳入供电部门输出;建筑物不论住宅还是办公楼,设计中应用自然通风、采光,尽量达到在人员密集条件下,也能较好地保持空气的新鲜;此外,人体健康是首要标准,强调建筑材料无污染、无害,不产生过敏性疾病等。
2. 建筑设计中体现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
2.1 要尊重自然环境,优化设计,节约资源,提高建筑的环境物理条调研设计地段的各种气候条件,例如温度、相对湿度、日照强度、风力和风向等地域因素;充分考虑建筑场地,如朝向、定位、地势地貌、布局;评价阴影范围、引导空气流动;顺应自然环境及保护环境;利用自然能源、再生资源,如太阳能、天然冷源、风能、水能等。可在屋面架设太阳能集热器、风力微型发电机。
2.2 保护土地和植被,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确保一定的绿化覆盖率,在建筑内外创造田园般的舒适环境。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环境材料,形成当代乡土建筑。
2.3 要增强自然环境与使用者的联系,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中介,应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入使用者身边,这是生态设计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尽可能增加自然采光系数,建立高品质的自然采光系统;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建立自然空气循环系统;创造开敞的空间环境,使使用者能更加方便地接近自然环境,如利用退层设计屋顶花园。
2.4 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要留有一定的余地,节约资源、减少建筑以及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使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足够的面积以备将来发展。再生能源的利用:沼气、水循环系统、垃圾资源化;建筑的再利用:比起拆除新建既可大量减少建筑垃圾,又可减少资源的浪费;近20 年在欧美有许多成功作品问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 要体现对使用者的关心,不管建筑如何进行设计、处理,最终都应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也就是作为人类每日起居、生活、工作的微观环境,建筑环境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质量。生态建筑在注重环境的同时还应对使用者以足够的关心。如:建立立体的多层次绿化系统,净化小环境,改善小气候;利用自然的方法创造适宜的温度、安静环境,保证舒适感。
3. 加快生态建筑设计的建议
3.1 提高认识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众多的人口却没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我国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使原本就匮乏的资源在大幅度的再度减少,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的平衡。所以人们要提高思想意识,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意识到推行生态建筑设计的必然趋势,为了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为了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推行生态建筑设计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3.2 创新理念
进行环境的改造,必须从技术入手,光有设计;理念也是不行的,要充分把握场的需求,加大先进技术的学习力度,使更多的先进技术能够为我所用,进行系 统化得研究,发现施工当中的困难,进行有效地整改! 技术人员的创新理念是最重要的一项,我国地大物博,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不断的创新,使更多的好想法、好思路能够不断的呈现出来。
3.3 重复,循环利用
生态建筑应从节约能源和材料的角度出发,并尽可能的实现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既有效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可降低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减少环境污染。
4. 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生态设计人类享受到生态平衡的自然更能让人体会到人居环境的清新与高雅。 没有人会驳斥这样一种对人类如此有益的建筑设计理念。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小到个人家庭装修大到国家级建筑设计及装饰无不设计到环保再生这一设计理念,环保型生态建筑空间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理想式空间形式。北京奥运会提出的口号是“绿色奥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就提出了生态环境不是一个国家人民的事情,大家相互影响,生态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作为拥有世界最大人口数量的国家,我们应该在生态建筑空间设计上走得比现在更远。相信不久的将来生态建筑空间设计在中国会有突破性的进展,这将会带给当代中国人一个真正健康舒适、和谐优美的花园世界。
5. 结语
生态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今后的研究与探索之路将会是漫长而艰辛的。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随着机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将成为21 世纪的主旋律。可持续发展思想是我国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生态建筑则是建设领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由于生态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角度加以把握和思考。因此,对生态建筑的研究应该从设计阶段延伸至施工、检测、新材料研发以及相关的管理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同时,生态建筑的发展需要进行许多跨学科的研究与合作,需要规划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以及建造师协同建筑师,共同履行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共创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 夏云,夏葵,施燕. 生态与可持续建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周曦,李堪东编著. 生态设计新论.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 方海. 芬兰新建筑.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 李海英.“ 清华超低能耗示范楼”智能型围护构造技术设计. 华中建筑,2005(3):42-44
[5] 朱馥艺. 生态建筑的地域性与科学性: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东南大学建筑系,2000
论文作者:蔡梓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自然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自然环境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