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人的发展与培养——中国教育学会第20次学术年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下人论文,中国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年会论文,背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07)11-0011-04
在党的十七大圆满闭幕之际,为在教育领域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配合教育部当前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探讨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培养模式的变革问题,中国教育学会于2007年10月27-28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了“中国教育学会第20次全国学术年会”。
本次年会的主题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与学、人的发展与培养模式”,多位专家学者就此问题进行了大会主题发言,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交流思想、互通有无,会议还专门设立了4个分论坛进行专题研讨,研讨主题分别为“思想观念”、“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和“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结合”。此次年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广大教育工作者踊跃参与,形成了一线教师、政府官员与专家学者对话、沟通的良好态势,与会人员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本次会议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一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素质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离不开教育,离不开人的培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优先发展教育的观念,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本次年会恰在党的十七大圆满闭幕之际召开,为教育工作者及时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沟通思考自身使命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会长指出,刚刚闭幕的十七大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教育问题千头万绪,说到底是人的发展问题。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正处于转折点,素质教育并没有完全实现,如何推进教育从数量发展向质量提高转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素质教育主要是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尊重人潜能的差异,正确理解因材施教,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王定华副司长指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加快建设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一个鼓励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和贡献。
素质教育并不是新问题,1985年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文件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体现了我们国家长久以来对于素质教育的一贯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新的时代赋予了素质教育何种使命、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是与会专家、教师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叶澜教授指出,党和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是具有一贯性的,变的只是不同时期的工作抓手和重心。素质教育最早强调的是全体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然后把重心放在评价改革、考试改革上;接下来加入了信息技术现代化;后来课程改革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随之而来对人的描述上增加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近来强调两个方面,一个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另一方面是全民体育,即强调身体健康。只有正确理解“变”与“不变”,才能把握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上海中学唐盛昌校长指出,素质教育的推进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和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创设了学生素养全面发展的良好空间,在当前背景下,素质教育需要加强对有创新潜能的学生进行培养,这与构建创新型国家的任务也是相匹配的。
二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是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形成最基本的共识,那么素质教育的内涵就不是多样化意义的五花八门,而是泛化意义的五花八门。而且,素质教育最终是落脚到人的培养的,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这些都是素质教育认识上的重要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目前基础教育在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还有缺失。可以说,大会关于素质教育思想内涵的探讨紧扣主题——素质教育背景下人的发展和培养模式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都谈到,当前我们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创新型人才包括哪些呢?中国教育学会谈松华常务副会长指出,创新人才并非仅限于科学领域,共包括4种类型:具有全局驾驭能力的战略性人才;在科学领域有突破、攻坚能力的科学家;具有科学家和企业家双重素质的高层管理人才;各种发明创造能手。这4种人才在我国是最紧缺的,覆盖在各个领域中。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着力点是以人为本,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让学生得到最为自由和充分的发展。影响人才培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复杂的、长期的过程。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具体包括哪些层面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查有梁教授认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立美素质。要通过“强调和谐、追求有效、重视激发、要求行动”的十六字方针来实现素质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中英教授认为素质包括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陶冶和社会性培养。素质教育的全民性和终身性取得了与会者的共识。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梁威研究员从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角度提出了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的问题,差异教育包括4个策略:基于发展性评价关注差异,基于认知科学关注差异,基于现代化教育培养模式关注差异,关注实践性的差异研究,以此来共同解决教育中的共性问题。石中英教授指出,差异教育主要应体现在认知水平上,价值不能有差异,而查教授认为,价值也可以有差异,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是不同的。
叶澜教授谈到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时强调,第一,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的宗旨性追求,目的是实现民族素质的提高,而不是某种单一模式的寻找;第二,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必须把握当代人类社会及我国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要求,不能只停留在抽象地讨论“什么是人的素质”等问题上;第三,素质教育的对立面是教育的“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对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叶教授指出,教育中的“以人为本”与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不同,即我们要培养有主动发展意识和能力的人。
在怎样实施创新教育方面,石中英教授指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整个教育系统提出的历史性任务,是指导整个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价值原则和目标追求。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副厅长指出,创新教育就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是人的生命发展的本质,创新教育是唤醒人的生命活力的教育,活动建构是学生创新发展的基本方式,应该为学生发展创设适宜的生态环境。唐盛昌校长指出,素质教育为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改革探索打开了一扇窗,条件成熟的学校、地区应该在这方面成为先行者,在“面”与“点”的结合上取得探索性的经验。
三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改革最终的落脚点
素质教育改革是否成功,最终的落脚点就在于是否真正改变了课堂教学。张志勇副厅长指出,我国的教育从整体上还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窠臼,课堂教学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学生主体地位缺失,学习途径窄化。
生本教育实践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面对很多没有学习动机的孩子,在九年前就提出了生本教育的改革实践,在分论坛讨论会上,郭教授向与会者展示了生本教育的实践片断,同时指出,素质教育的提出至少在两个方面使教育回归正确轨道,一是它的本体性,即使得教育回归到学生发展这一本体,二是它的生命性,使教育回归到提升生命、尊重生命、依靠生命的机制上来。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坚决地从以师为本的教育转向以生为本的教育,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作为当前解决教育问题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策略。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原所长文喆研究员指出,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教学的前提,又是教学的结果,从整体上看,成长中的学习者是从“他主”向“自主”的转化过程。文喆研究员提出了在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应该关注怎样充分发挥班级授课制、怎样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怎样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怎样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等问题,同时认为,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很多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真正、真实发生学习互动是忽视的,这和一些学者在新基础教育运动中的反思是一致的。
华东师范大学杨小微教授结合大会主题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教学观念的演变以及在当代的重建,我们或重教轻学,或重学轻教,这种观念的摇摆主要在于把教学过程当作要素,而非把教学互动整体作为关系单位。课堂教学是师生共有的人生经历,对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意义,要发挥各个学科间共通的育人价值,从知识价值提升到个体生命整体的主动健康成长价值,要把以互动生成为特征的教学日常化。
有很多中小学教师参与了此次年会,关于课堂教学的讨论也非常热烈。大家对于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比如在低年级如何开展生本教育的问题,生本教育、主体教育、新基础教育等的概念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些讨论反映了中小学实践工作者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
四 学校变革实践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性的改进与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心逐步下移,学校在教育现代化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学校作为政府决策和课堂教学的中观层面,其在素质教育的推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叶澜教授指出,学校需要主动探索实现素质教育的途径。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其最根本力量是在学校里面,学校改革的核心是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和学校管理,日常实践是学校改革的舞台,千千万万校长和老师是改革的主体。可以说,学校变革实践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北京小学在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中取得了实效,吴国通校长在介绍学校改革经验中指出,北京小学非常重视人才模式变革下的学校管理,其工作的突破点就是以教师的自我发展促进教育管理的变革。管理的基础是自我管理,管理的实质在于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如何创造有利于教师自我管理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校长的天职就是为教师发展搭台铺路,为学生发展奠基指路。
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作为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实验学校迄今已有8年,在新基础教育研究中逐步形成了以“自主—合作”为核心内涵的校本管理理念。何学锋校长指出学校管理变革的核心是管理理念及其价值取向的变化,要更多地关注老师和学生的体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何校长同时强调的是,学校里的很多工作都基于校长带着团队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努力,在学校实践变革中并不存在内、外环境自然充分的情况。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校长怎样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力也是学校管理分论坛讨论的重要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褚宏启教授重点阐述了校长领导力的提升问题。他从领导和管理的区别入手,分析了我国目前校长的4种类型,结合学校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提出校长应该做教学领导者,褚教授认为,一切教育改革最终必须落实到课堂上,否则实际意义不大。校长应当“跳出来”做领导者,“扎下去”做教育者,总的来说,校长应该做内涵发展型校长。制度建设对于学校发展非常重要,要建立能给教师和学生更多自主权的制度。
总之,学校作为改革的主体和策源地,在改革过程中更应该主动发挥首创精神,主动改变自身面貌,沿着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其工作思路应该从等政策、靠领导向主动实践、主动创新发展,从被动执行者发展为创造型执行者。在现有条件下,我们需要一个积极的期待的过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改变自身来创造有利于创新、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文化、机制、制度、氛围,通过自身的有为来促进教育的创造性,促进教育的发展,最终促进人的发展。
五 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三结合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也是人才成长规律的内在要求。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各有优势和特点,应该优势互补,三位一体,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优势创新人才。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谭虎研究员指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首要的、共同的责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其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家校合作不是教育改革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改革,需要有力的党政行为,需要刚性的制度安排,需要可行的操作体系,需要有效的管理模式,需要正确的推进策略和创新的工作思路、方法。学校教育要坚守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家庭教育要充分认清自身地位和作用,社会教育应该提供优良的社会环境和必要的社会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学校对于家庭教育具有指导作用。
山东省泰安市教育局桑新华局长提出,当前的状况是学校教育错位、家庭教育不到位、社会教育无序无作为,他们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泰安市的做法。中央教科所学校教育研究部李继星副研究员指出,中小学民主管理委员会是由教职工、学生家长、社会(社区)人事、学生等方面的代表为主组成的,对学校事务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咨询的学校最高一级自治性组织。如何建立民主管理机制是当前社区、家庭力量参与学校管理实践的主要问题。唐盛昌校长指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涉及到教育行政部门、社会与学校等方方面面的力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当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有意识、有责任地在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上给以必要的认可并开展实质性探索时,建立创新性国家才会有牢固的根基。
关于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结合讨论非常热烈,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上:
第一,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究竟哪个更重要,结论是这个很多人争论的问题实际上并不重要,三者应该各司其职;
第二,学校应该承担家庭教育指导责任,应加强师范院校给师范生在家庭教育方面知识的培养;
第三,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引起了很大关注,我们要重视留守家庭儿童家长的教育,要普及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可以利用现代技术解决空间距离造成的问题,要通过寄宿制学校让学生感受到集体活动的温暖;
第四,学校、家庭、社会都存在德育失效的问题,应倡导德育方法、内容、方式等的更新;
第五,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之间的整合有待于政府的统筹,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学校作为办学主体,应该努力争取家庭、社会教育的资源。
[收稿日期]2007-11-02
标签:素质教育论文; 中国教育学会论文; 家庭教育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学校管理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