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转向:心理学发展的新契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契机论文,心理学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03)03-0100-07
一、文化转向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把文化因素放在心理学研究的框架之中,透过文化这一视角洞察心理学的发展,揭开了笼罩在人的心理与行为表面的文化面纱,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启发了心理学的研究思路。
(一)文化转向促成了心理学中“第四力量”的形成。所谓“第四力量”,是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之后第四个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做出解释的维度。美国心理学家皮特森明确指出,“以文化为中心的观点提供了除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对人的行为进行解释之外的第四个解释的维度,它的意义就像三维空间之后发现的作为时间的第四个维度。”[1](p.18)可见,文化转向受到了心理学家的高度关注与积极评价,甚至被誉为心理学中平行于认知革命的一场“文化革命”。
文化转向的意义不在于开辟了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重要的是它为当代心理学家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人类行为的新视野,为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成的人的心理与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者也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是一种文化的存在。顺理成章,心理学的研究必须重视文化因素,把文化放在研究的架构之中,充分考虑文化与人的心理、行为之间的辩证关系。有鉴于此,提倡以文化为中心的心理学家,高举文化主义的大旗,向主流心理学推崇备至的实证主义方法论提出了大胆的质疑与挑战,突出了文化因素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影响。
文化转向至少在以下三方面推动了心理学研究对文化的接纳、吸收、包容与重视。(1)从漠视文化研究到重视文化研究。西方主流心理学以自然主义法则研究心理学,所建构的理论追求的是实证性、普适性、跨文化性,没有把文化放在研究的设计之中,是一种无文化的研究。在文化转向的推动下,这种状况正在改变,文化因素已经走进心理学研究的视野之中。(2)从单一文化研究到多元文化研究。以往心理学的理论大多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研究得出,以绝对的权威传播到世界各地。多元文化思潮的启示,使人们意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心理学理论的多样性与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跨文化心理学及本土心理学的流行即是明证。(3)从外在文化论到文化生成论。以往的研究如果注意到了文化,也只是将文化视为一个外在的变量,随着文化观的渗透,人们日益认识到文化与心理彼此共生,密不可分。
文化转向促成了心理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以文化为中心的观点,为心理学引入了一个新的范式,与旧范式相比,新范式突出了这样几个特点:理解、描述重于测量;预测结果重于因果推论;社会意义重于统计意义;语言和话语重于数字还原;整体观而不是原子论;重视特殊超过重视一般;主体释义重于客体意义。”[1](p.16)
(二)文化转向强化了对心理学文化特性的认识
心理学与文化的关联源远流长,早在1879年冯特创立科学心理学之初,他就提出了两种类型的心理学,即实验的个体心理学与文化的民族心理学。前者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研究,主要研究个体的低级心理现象,而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只能由后者通过民族文化的传统加以审视与研究。虽然冯特意识到了存在两种类型的心理学,并分别对两类心理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呕心沥血地进行研究,然而遗憾的是冯特在有生之年并未能将两类心理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之后的心理学发展放弃了心理学的文化传统,尤其是西方的主流心理学为了追求心理学的科学化,紧步自然科学的后尘,效仿自然科学的法则,力图将心理学建设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采纳了传统自然科学安身立命的法宝:机械主义与实证主义。坚持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和研究任务的可描述性,恪守以方法为中心的原则,采取元素分析和机械还原的立场,注重客观方法和量化研究。依照这种模式,心理学的知识、心理学的原理和规律,是独立于任何文化和历史影响的,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不受任何文化历史影响的、一般的、抽象的和普遍的心理机制。心理学也正是靠排斥或跨越文化历史来保证自己研究的合理性和普遍的适用性。
金(U.kim)和伯里(J.w.Berry)认为:“严格地依附于自然科学传统,阻碍了心理学作为科学的发展。”[2](p.21)美国心理学家格根(Gergen,k.J)在《作为历史的社会心理学》一文中,指出了自然主义模式的弊端,认为人的心理不同于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质,随时间、地点、文化、历史的不同而不同。再者,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家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圈中,他们了解和认识心理行为的途径、解释心理行为的原则、干预心理行为的手段及其在他们的探索中隐含的理论框架或理论设定无不体现出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因而,将特定的时间、地点、文化历史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强调为跨文化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带有明显的欺骗性。
(三)文化转向促进了心理学的多元发展
西方心理学一直处于世界心理学的中心,其他文化背景中的心理学总是处于边陲地位,前者主动、后者被动;前者进取,后者跟进;前者制造理论,后者应用理论,有人形象地将这种情形称为“文化霸权主义”或“文化殖民主义”。
文化转向的出现,帮助人们厘清了心理学的文化性质,认识到任何心理学,包括西方主流心理学都是特定文化历史的产物,也只能适用于特定的文化范围,对西方心理学的唯一合理性和普遍适用性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心理学本土化的潮流,世界各地的心理学家在反思与诘难西方主流心理学的基础上着手建立适合自己文化传统的本土心理学。自此,拉开了心理学多元发展的序幕。
文化转向的影响,加上危机论、后现代主义思潮、释义学的助势,动摇了西方主流心理学的霸权地位,文化殖民主义正在冰释与消解,心理学发展的多元化走向已像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皮特森在《多元文化论与咨询范式的转换》一文中指出,心理学已经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去中心化的趋向,如:美国之外的心理学的出版物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由于技术的进步,心理学领域出现了全球化趋向;社会科学的多元化运动增强了对文化问题的关注;在心理学的会议与出版物中,文化及多元文化主题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在心理学的应用中对文化偏见给予了重新审视。
二、文化转向为心理学的统一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心理学研究中文化的荒芜与缺失,造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散乱、零碎,出现了严重的分裂与对峙。文化转向的出现带来了心理学研究中文化的回归,也带来了心理学研究中以文化为主线实现统一与融合的新曙光。
(一)文化转向促进了不同文化传统心理学的交流与融合
在文化多元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实现处于主流的、中心的、西方的心理学文化传统与处于非主流的、边缘的、非西方的心理学文化传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需要源于不同文化传统的心理学流派之间相互宽容,取长补短。可喜的是,不同心理学流派之间建立在文化理解基础上的积极互动、相互包容已初露端倪。
在文化转向的启示下,不仅是非西方的心理学家也包括西方的一些心理学家均意识到了心理学的文化性质,任何一种流派的形成、理论的产生、研究取向的出现都与特定的文化背景有关,即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与文化的局限性。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学的研究与其说是对永恒真理的探求和发现,毋宁说是对特定的社会文化状况的反映,应随历史时代的演变和社会文化的变迁而改变其模式和姿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心理学都应是多元的。西方著名心理学史家墨非也深刻地意识到“西方心理学的大多数问题只有在西方历史——西方的地理的、经济的、军事的和科学的背景的范围内才是有意义的问题。”[3](p.19)
这样的共识促进了不同流派、不同文化背景的心理学家开始由对立、分裂逐步走向融合、共生。心理学的第四势力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就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超个人心理学注重超越自我和超越个人,追究人的终极潜能和潜能实现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探讨转换的意识状态和相关的意识训练。为实现这一研究目标,超个人心理学家大胆地突破了西方实证心理学的界限,突破了西方传统文化的围墙,热切地吸收了东方的心理文化,吸收了东方文化传统的智慧。正如林方先生所说,超个人心理学家的研究目的是要把西方的科学和东方的智慧结合起来,用西方的心理学概念和实证方法研究东方的意识观和意识训练所提出的深邃问题。
以文化转向为契机,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心理学家从事心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一改变的核心主要表现为:与主体原则相对,强调了“他者原则”;与确定性“普适原则”相对,强调了不确定的“互动原则”。强调对“主体”的深入认识必须依靠从“他者”视角的观察和反思;不同文化传统心理学的积极互动有利于扬长避短、相得益彰。
(二)文化转向激发了心理学家对心理学长期分裂的文化学思考
心理学从诞生到现在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历经沧桑,饱尝分裂之苦,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丰硕的成果,然而,纵观全局,心理学的科学化水平还相当低,甚至对一些心理学的最基本问题,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尚存在严重的分歧与尖锐的对立,理论冲突、观点对峙、学派纷争,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科学主义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争可以作为心理学发展的缩影。科学主义心理学将人的存在等同于物的存在(行为主义将人贬低为动物,认知心理学将人喻为机器),将人的心理视为纯粹的客观,顶礼膜拜的方法就是严格的自然科学传统的实证方法。人本主义心理学承认人的存在的特殊地位,承认人的主观性的真实性质,把人的心理体验放在研究的中心位置,因而,进行研究时就主张以质化研究为主。追根求源,其争论的实质依然聚焦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一步分析,两种研究取向均忽略了人的文化属性,进而漠视了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文化特性。对此,苛费尔精辟地指出: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将人从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中抽取或者抽象出来,行为和意识都与其内容无关,即与人类行为的有意的目的无关。这样一来,文化的内容便被视为偶然的、局部的,心理过程则成为本质的、普遍的了……所以,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应超越。[4](p.50)
文化转向推动了这一超越的实现。从文化视角分析,心理学逐渐显现出了其本真面目,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理学家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首先是“人”的概念的界定。心理学家所拥有的“人”的概念是其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并决定了资料的收集、解释以及理论的建构。文化主义昭示,文化是人的属性的本质特征,人的存在不仅是一种生物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历史的存在。人类正是借助遗传信息和文化影响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遗传信息使人具有了人类的大脑和躯体,文化环境的滋润则使人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社会的人,在人类身上,遗传信息和文化信息互为因果,交织在一起共同规定了人的存在。可见,片面强调人的生物性或抽象谈论人的文化性都不是对人的属性的完整把握,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可能真正理解人的存在。
其次是对人的心理的理解。既然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的心里也必然具有文化的属性。遗传信息决定了人类个体大脑与躯体的成熟,文化则提供了人类适应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建构世界观与自我观的工具,换句话说,遗传信息与文化信息交织在一起决定了人的心理发展的过程。事实上,人的心理与文化历史背景是相互建构的。一方面,人的心理是遗传信息和文化信息交互作用的结果,如此,文化历史背景就参与了人的心理的建构,从社会方面建构了人的心理。另一方面,文化本身就是人类与其心理相互作用的产物。
再次是对心理观的理解。心理学的科学观是对如何构造和发展心理科学的基本认识,它决定着心理学家采纳的研究目标,以及为达成该目标而采取的研究策略。以往西方主流心理学所持的心理观是一种实证科学观或称小心理观,是从近代自然科学中继承而来的物理主义或机械主义的科学观。这种心理观分离了人类心理,只将某一个部分或某一个侧面确定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把许多重要的部分或侧面排除在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外。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以方法为中心,并竭力追求方法的客观化和精致化。小心理观的致命弱点主要是忽视了人的心理的文化性。以史为鉴,科学心理观的确立,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上要突出整体性,既要重视人的心理的生物制约性,更要重视人的心理的文化生成性;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要突出多样性,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以上分析警示心理学家,在界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确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规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的时候都必须充分考虑文化这一关键因素,任何脱离文化、忽视文化、超越文化的理论与方法最终只能成为过往烟云,昙花一现。用文化这根红线贯穿心理学的研究,有望使心理学的发展从实然走向应然。因为“我们无论持有哪一种心理学观点和站在哪一个心理学流派一边,心理学的面孔都会是一团迷雾。只有把现有的心理学努力看作是文化传统,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去透视,也许才能俯瞰到心理学的全貌。”[5](p.3)
(三)文化转向为心理学多样化的统一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可能
文化转向敲响了西方主流心理学霸权地位的丧钟。人们看清了心理学的文化性质,明白了西方心理学的许多发现都是基于西方的文化价值和出自对西方人的研究考察,因而无法用来描述和解释产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心理行为。由于对西方心理学的不满,由于对现存心理学的局限性的认识,在许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日益高涨的心理学本土化呼声和逐渐深入的心理学本土化努力。
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改造西方心理学,使之更好地适合当地文化传统;挖掘整理自身文化传统中蕴含的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建立适合研究当地人心理活动的心理学知识体系。可以说,“本土化的目的在于考察本土文化中的特定的心理行为,在于考虑到反映本土文化传统的心理生活的意义,在于找到适当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在于选取适当的假设和概念,在于发展能够解释特定心理行为的模式和理论,在于建立本土的知识体系。”[6](p.1)可见,心理学本土化是建立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的,文化的影响投射到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从而促进了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
心理学本土化的直接后效就是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本土心理学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本土心理学具有双重的功能[7](p.49),它一方面可以更有效的描述、分析、解释及预测当地民众的心理行为,可以更有效的预防和解决当地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又可据以建立真正的人类心理学或世界心理学。正是本土心理学的这两种功能为心理学的多样化统一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可能性。回顾历史,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长期分裂忧心如焚,对心理学的融合统一梦寐以求,并进行了前赴后继地尝试与探索。如科学心理学曾企图以实证方法为依托建立统一的心理学,结果好梦难成,事与愿违,反而使心理学的理论更散乱、更零碎。经过多次的尝试与失败,心理学家们终于明白,心理学与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文化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心理学的多样性,因而心理学的统一只能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诚然,人作为一个类的存在,确实拥有许多共同性,然而这种共同性总是通过差异性表现出来,也只能通过差异性予以把握。不同的“人”不可避免地成长及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里,因而使各个社会文化中的人以不同的形式及内容来表现他们的心理与行为,所以要揭示“人”的基本心理历程及结构,各地区、各文化的心理学就必须推行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深入当地个人所表现的行为形式及内容去挖掘它们下面的“深层”意义,以便找出那些支配“人”的行为的基本心理要素。
随着各地本土心理学的深入开展与日臻成熟,随着对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完整把握和深入分析,加之以本土心理学之间的横向比较,发现人类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建立一种全人类的心理学,实现心理学的宏观统一必能由梦想变为现实。
三、文化转向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契机
文化转向以关注文化为中心在心理学园地里吹进了一股清新的变革之风,开辟了以文化为主线的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文化因素从深度、广度两个维度全面渗透进了心理学的研究之中,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契机。
(一)就深度而言,文化因素对心理学理论的渗透越来越深入
文化对心理学的影响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实证主义心理学所持的是物理主义的世界图景,采纳的是客观实证的方法论哲学,关注的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推论,追求的是抽象的、普遍适用的心理学理论。文化仅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因素而没有被纳入研究的设计之中。这样的研究实质上是一种跨越文化的或无文化的心理学研究。跨文化心理学将文化从众多的环境变量中突出出来作为一个核心的自变量,文化因素作为被关注的焦点进入了心理学的研究视野。跨文化心理学是以不同文化环境的个体或群体为对象,分析比较其心理或行为的相似与相异之处,从而判断文化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程度。通过跨文化研究,把单一文化背景中提出的概念、假设和理论引入不同的文化背景,查明文化结构是如何影响人类行为的,单一文化中的心理学理论是否也适用于其他的文化。跨文化心理学大胆地把文化变量引入了心理学的研究之中,拓宽了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当然,近年来跨文化心理学受到强调文化因素的心理学家的批评[8](p.272),认为大部分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都是以西方心理学为基调,采纳的是西方心理学的理念、框架、课题、理论及方法等,只是把西方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放到其他的文化背景中加以检验,目的还是在于寻找一个适合于所有文化的普遍的心理学理论。也就是说,跨文化心理学仅仅将文化作为一个外在的变量,文化因素依然游离于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外。
现代文化心理学突破了跨文化心理学的局限,重点研究个体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建构、象征行动及社会实践的文化内涵。文化不仅是决定人的心理行为的背景,而且是人的觉知、理解和行动的结果,正是人建构了社会文化的世界,同时也建构了自己特定的心理行为的方式。可见,文化已不仅仅是一个外在的自变量,而是内在地融入到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为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航向。
(二)就广度而言,文化因素对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广泛
从宏观方面考察,文化因素成了世界心理学发展潮流的枢纽,轰轰烈烈的世界范围的心理学本土化运动的兴起就是最有力的明证。从微观层面考察,文化观已经广泛渗透到了心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之中。
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文化被视为人的属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苛氏玛(Kashimma)指出,“文化提供了物质与符号工具,人类正是通过文化去适应他们所处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并建构关于世界与自我的观念。也就是说,遗传信息与文化信息交织作用在一起共同形成人的心理发展过程。”[9](p.20)事实上,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即是个体习得文化思想与行为规范的过程。个体一出生,就处于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所受的养育方式传递着特定的文化价值。个人在未来的发展中是形成个人主义价值取向还是具有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育人环境传递的文化价值。心理学家苛勒在展望发展心理学的未来时指出,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只有全面整合到跨文化心理学之中,才能取得重大的进展。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那场危机之后,非常关注文化的作用。危机给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深刻的教训,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并旗帜鲜明地提出:所有的社会心理学都具有文化性。社会心理学关于自我的研究充分体现了这一转向。西方传统的自我概念遭到了来自文化的或跨文化的研究方法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心理学家形成了普遍的共识:自我与文化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自我的形成依赖于文化背景,另一方面,自我又通过个人知觉、评价等一系列途径有力地影响社会行为。
在健康心理学领域,关注文化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人们意识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相同的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含义而不同的行为可能表达相同的含义,甚至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的划分、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都与文化因素紧密相关。有鉴于此,1996年召开的全美心理健康咨询大会突出了文化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中心地位[1](p.17),重点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跨文化研究已经证明了文化信仰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精神疾病的诊断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个体身上疾病症状的显示方式不同,等等。
总之,文化转向再次吹响了心理学向科学化进军的号角,文化在心理学研究中广泛而深入的渗透,使心理学生机焕发,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