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EPC项目管理模式分析与优化论文_程颖

建筑工程中EPC项目管理模式分析与优化论文_程颖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22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EPC项目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大力推广。国外EPC项目管理模式发展得更加完善,得到了充分应用。然而,在中国,EPC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起步较晚。基于EPC项目管理模式的优点,进一步探讨EPC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困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EPC项目管理模式概念和特征的阐述以及对EPC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势的分析,进而对EPC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困难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进一步促进EPC项目管理更加完善。

关键词:建筑工程;EPC项目;管理模式分析;优化

导言:

EPC模式下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大幅提升,进而提高整个工程的效率,我国建筑业一直追求拥有国际先进的管理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建筑管理取得明显的成效,但仍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不论是功能实现、管理者综合素质还是管理水平都有待提高。

1 EPC项目管理模式概念及特征阐述

1.1 EPC模式基本概述

EPC模型主要指的是一些公司已经收到业主的委托,按照合同对整个过程进行相应的合同工作,或者在建筑工程中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车等多个环节。在正常情况下,公司必须遵守规定,对合同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以及相应的成本和具体进度负责。

在EPC项目管理模型中,设计工作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相应项目的设计,还包括整个建设项目内容的规划,以及相应的建设项目的规划和组织管理。EPC项目管理模式中的采购也不限于一般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而且还包括更专门的材料和设备的采购。EPC项目管理模式中施工工作的主要内容除工程建设外,还包括相应的测试和技术培训。

1.2 EPC项目管理模式基本特征

EPC项目管理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工程承包模式。EPC项目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在EPC项目管理模式下,业主不应严格向建筑项目承包企业和承包商空运。为使承包商或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有更大的工作自由,承包商或承包商应清楚掌握施工项目的实际进度和质量,以了解项目的实际进度和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第二,在EPC项目管理模式下,业主通常采用两种管理模式:流程控制模式和事后监督模式。

2 EPC项目管理模式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充分发挥设计的主导作用

事实上,这种主导作用与传统的合同模式有一定的区别。原业主自用的选择,导致设计成为一般合约的高风险,故业主的假设有所改变。根据EPC模型的变化,这种设计风险从业主改为总承包商。

根据资料分析,已知在项目决策的设计阶段,是项目成本的30%以上,在实施阶段影响成本的可能性不超过25%。在项目的决策和设计阶段,必须更全面地控制项目成本。

项目质量的总体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的决策和设计阶段,这也是EPC项目总体管理的关键部分。好的设计是对功能、流程、设备选择、物料采购和投资控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比较。满足施工特点和工程质量要求。设计的质量将在整个项目的投入和产出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总承包商有必要发挥更大的设计作用。

2.2 抓住采购管理的关键环节

项目采购管理也是整个EPC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建设的基础。通过对多个项目合同总价的分析,设备和材料的价格占合同总价的一半以上。材料和设备采购范围广泛,种类繁多,技术水平高,工作量大。对材料和设备的要求因项目而异。对于总承包人来说,采购过程质量差将影响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我国建筑工程总承包的模式分析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总承包的模式一般具有以下五种类型:

3.1 设计、采购、施工一体承包模式

这种综合承包方式,是指承包方将建设项目主要环节的工作承包出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工作,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这一合同模式的范围更广,因此更加全面和完整。

3.2 设计、施工承包模式

这种承包模式相对于一体化承包模式来说只是涉及到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这两个方面,虽然说涉及的面相对较小,但是应用的也比较广泛。

3.3设计、采购承包模式

这种合同模式主要是合同的设计和采购建设项目。与综合合同模式相比,它也涉及一个小的领域,但也被广泛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不仅要为业主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咨询服务,而且要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3.4设计、管理承包模式

这种承包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对建筑工程中的设计和管理两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承包,承包商不仅要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同时也应该协助其他的承包商进行相应工作的处理,这种模式相对一体化承包模式来说所涉及到的面也较小,但是也被广泛应用。

3.5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承包模式

这种模式和上述的四种模式相比其承包工作的范围最广,几乎涉及到了建筑工程中的各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包括整体的规划、工程设计、工程招标、资源采购和实际施工管理等等,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这种模式的运用也比较广泛。

4 优化EPC项目管理的措施

4.1 提高对EPC项目管理模式的认识

如果业主或施工承包商不能正确理解EPC一般合同模型,则不能充分利用该模型的应用效果。为了反映EPC模式的效率,业主在选择本合约模式及建筑合约仍在运作本合约模式时,必须充分了解其相关知识。业主及建筑承办商应多出席有关部门举办的建筑工程管理研讨会,不断学习及研究EPC一般合约模式的管理元素及管理程序,以便全面了解管理模式,在未来选择这个模式时,可以平静地处理各种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怀疑模式。在推广该模式时,有关单位应注重该模式的优势,因为业主和施工承包商都会考虑他们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并让他们了解在整个项目中正确应用EPC一般合同模型的好处,对该模型的开发有一定的帮助,激发了该模型的积极性。

4.2 完善相关管理体系

我国的EPC一般合同模式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我国的EPC一般合同模式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如果要优化这种合同模式,必须首先优化施工承包商的工作系统。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施工承包商需要改变现有的工作体系,在EPC一般合同模式下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由于我国这种模式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施工承包商可以参考国外的有关文件和优秀的实际工程,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完善的工作体系。

4.3丰富EPC项目管理人才储备

目前,我国建筑优秀施工管理人员并不缺乏,但优秀的EPC项目管理人员却不充裕,提高EPC项目管理能力,归根结底是要做到“以人为本”,在储备人才、提高人员的EPC项目管理水平方面下功夫。为此,企业一方面应积极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取经,加强经验学习交流;另一方面应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进行EPC方面专业知识培训,或是积极吸纳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做好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为EPC项目的推进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4.4 提高对EPC项目的支持力度

各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落实国家政策文件,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加大对EPC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扶持力度,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或指导;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要在资金方面予以支持、适当倾斜,与EPC工程总承包企业一起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4.5加强联合协作和沟通机制

EPC一般承包项目对企业的设计和施工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无论是设计企业主导的工程项目总承包,还是建筑企业总承包,在某些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或经验不足。因此,在EPC模型项目中,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加强联合协作,建立统一作业的确定。无论是在总承包人之内,还是在承包人与业主之间,都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如委任专人联络或成立环境保护署专责小组,共同推动项目健康发展,达致双赢。

5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建筑工程将得到更好的发展。目前,建筑工程总承包模式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方式,对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为了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必须重视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总承包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毛丹.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门窗,2018(12):78-79.

[2]苏琪.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3):297-298.

论文作者:程颖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EPC项目管理模式分析与优化论文_程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