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论文_李冰,范明阳,刘真

论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论文_李冰,范明阳,刘真

(国网德州供电公司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当前的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节奏,对城市中各行各业都要求以节能环保为目的,节能降耗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的电力企事业单位,对我国城市中供电系统的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时,也应降低线路损耗,这也顺应了当今时代节能环保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措施

1 引言

在供电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加强了对线损管理的重视。在电力的传输过程中,一定的损耗是难以避免的,损耗的多少将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利益,所以在电力企业中,损耗便成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如何降低线损成了企业永恒不变的重点。为了降低线损,供电企业工作人员需要对造成线损的因素进行全面充分的了解,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降损措施,从而保障地区配电电网的经济、优质、稳定运行,推动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因此线损率的高低也就是供电企业经济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综体现。 对于电力传输中的消耗以及网络是否合理等问题,不可能像其他商品一样用废品率、运输成本等指标来评价,而只能通过比较购售电量的差额来衡量,显然,线损率就是唯一能全面反映电力传输与营销过程中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

2 供电线损概述

供电线损就是指电力企业在供电过程中产生的电能损耗,主要体现在电力管理、输送、分配方面,供电线损根据情况的不同能分为统计线损、定额线损、理论线损等。以下就统计线损、定额线损、理论线损进行具体介绍。

2.1统计线损

统计线损又能称为实际线损,统计线损主要指根据电力企业所供电量和所售电量之间的差值,计算出实际电量的损耗结果,该结果不仅能作为电力企业电能耗损的基本指标,还能作为判断电力企业线损计划指标的主要依据。

2.2定额线损

所谓定额线损主要是指,电力企业设定一个既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又能达到企业节能降耗目的的线损目标,该线损目标的设定不仅应考虑既定区域内电力网线损历史水平与现今的实际水平,还应充分考虑影响电力网正常运行的各方面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降损措施得出线损考核目标。

2.3理论线损

理论线损主要指电力企业在输送电力和分配电力过程中所造成的电能损耗,但是在实际电力输送过程中是必定会产生一定的耗损,而这类耗损通过计算电力网运行负荷情况和供电设备实际参数,从而能够得出电力输送过程中实际耗损结果,因此,又能称为技术线损。

2.4线损管理

线损管理能分为两种,分别是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前者是线损的实际结果的反应,后者是线损管理所努力争取达到的目标,互不涉及线损管理的具体措施。技术线损能通过计算电力网运行负荷情况和供电设备实际参数得出,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电网结构和供电设备参数进行不断优化,从而使电力企业进一步实现节能降损的目标。

3 电力企业供电线损管理

电力企业的供电线损损根据情况的不同能分为统计线损、定额线损、理论线损等,这些线损情况将对电力企业供电线损管理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对这些线损情况的了解,针对这些线损情况所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为电力企业供电线损管理的顺利、有效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下文主要就理论线损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3.1理论线损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线损的实际情况的了解,从技术方面来看,当前的电力企业在存在电网结构不合理,线损过高、电源与配网不协调、电压等级不匹配、设备老化更新不及时等等。其中造成电网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是电网规划不当、主干网架能力不足、输电设备老旧超负荷情况严重等,这些情况致使输电线路产生了过高的损耗。此外,由于配电线路过长,电源点与负荷中心的距离也极远,这就增加了输电线路的耗损。电源和电网结构建设存在不合理,导致部分输电线路处于极限送电状态,使输电容量极易出现矛盾,从而增加输电线路的耗损。电力企业没有合理进行电网分配,将对电网负荷的分布造成严重影响,增加电能损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损耗的老旧设备仍普遍存在,导致输电设备损耗过高情况仍无法得到有效改变,不仅造成主变压器没有合理按照经济区间运行,还直接增加了主变压器的运行负荷。

3.2理论线损的有效减损措施

3.2.1完善电网建设,优化电网内部结构

根据我国的国情,并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完善电网建设,以此带动电源发展,不断优化电网内部结构,合理规范主干网架,使其均匀分布,从而使电源建设和配电网建设共同协调发展,以此加强输电环节,进一步确保电力企业的供电安全,同时还应提高电网运行的灵活性,以此增强电网的负荷平衡能力和相应调整能力。电力企业在建设电网时,应具备良好的预见性和超前性,对区域内电网的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考虑,合理设计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从而确保电网正常运行质量。

3.2.2提高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

电力企业应不断完善电网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电网经济运行方式,并不断进行优化,以此确保电网的经济运行在规定的范围内,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电力企业还应重视电力用户的无功补偿等问题,制定一系列相关的考核制度,对于电力用户存在的无功补偿问题,进行严格考核,并根据实际情况需求加大考核力度;还应不断完善无功补偿的措施方法,例如自动监测手段,变压器有载调压手段等,以此有效解决电力用户无功补偿问题。

3.2.3老化电力设备更新换代

电力企业应结合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对电网进行合理改造,尤其是对电网技术的改造。通过对电网进行合理的改造来降低电网损耗,例如改造电网升压、对变电电压等级进行简化、更换性能优良的导线等。电力企业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耗能老旧电力设备的更新换代计划,逐步对高耗能老旧电力设备进行更新,采用新型的低耗能电力设备以此来降低电能损耗,并不断提高自身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水平,从而合理设计电能计量,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精确性,减少电能的计量损耗。

4 降损的技术措施

针对电网电能损失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就能以少的投资取得最大节电效果,实现多供少损,提高电网经济效益的目的。

4.1 改善电网结构

比如农村特殊地理环境,超供电半径供电,线路迂回供电,在网改后并没有全部解决。而电网结构对线损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在电网的规划建设与改造过程中,要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电源应设在负荷中心,线路由电源向周围辐射。农村由于住户分散,相隔较远,更要使配电变压器安装在负荷的中心位置。合理布局,缩短供电半径,避免近电远供和迂回供电。10kV线路供电半径应不大于15km,0.4kV线路供电半径应不大于0.5km。农村配电变压器设计应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要求进行设置。

4.2 科学选择导线截面

增加导线截面会降低导线电阻,减少电能损耗和线路压降。但考虑到经济原因,在选择导线截面时,应按从线路首端到末端,从主干线到分支线由大到小的顺序选择阶梯型导线截面。低压主干线按最大工作电流选取导线截面,禁止使用单股、破股线。

4.3 使用节能型变压器,并合理选择容量。在配电变压器容量选择上,应按配电变压器容量与用电设备容量之比。

4.4 因地制宜提高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的高低对电能损失的影响非常大。功率因数降低,则有功功率将随之降低,使设备容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功率因数低会增加输、配电线路中的有功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功率因数降低,还使线路的电压损失增加,结果在负载端的电压下降,会严重影响电动机及其他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别在用电高峰期,功率因数太低,会出现大面积电压偏低,用电设备不能启动。

5 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线损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组织、管理和技术三方面着手。随着社会事业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广大勤劳、智慧的电力工作者也不会局限于现状,他们将会有更多、更好的节能新产品问世,更多合理、可行的节能降损措施实行。这使得电力企业将会得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国家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编. 县级供电企业管理.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2014年

论文作者:李冰,范明阳,刘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8

标签:;  ;  ;  ;  ;  ;  ;  ;  

论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论文_李冰,范明阳,刘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