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快速展,为了保障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在项目开发设计的时候,需要对施工质量的检测标准进行规范管理,以确保质量检测工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从而为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下文就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测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规划管理
引言:
在建筑项目开发的时候,施工项目的质量检测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开展严格的检修,确保每一项施工都达到了项目设计的标准。在施工质量检测的过程中依据工程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及时的发现隐藏的安全风险与施工质量缺陷,做出相应的解决处理,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材料质量检测工作问题
在建筑工程建设的时候,施工材料的质量安全直接影响到了项目的整体可靠性,因此在项目建设的时候,必须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杜绝劣质材料流入施工现场。但是由于项目施工材料可以占到总投资的百分之六十左右,为了确保项目开发可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建设企业会合理的控制施工材料的成本,在降低施工材料预期成本的时候,就容易发生施工材料不合格的事件。
如陕西西安市地铁三号线项目建设的时候,由于对施工线缆的质量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检测,导致了采购工作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不法企业通过权钱交易获得项目施工材料的供货权限,在供应施工材料的时候,降低施工材料的性能与质量,以获取巨额的经济暴利,给西安市地铁三号线的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在该事件处理的时候,对项目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追责处理,对不法企业的法人代表依法判处了无期徒刑,震慑市场的不法分子[1]。
在施工材料采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关的监管机制,以及数字化的管理机制,从而使得采购工作存在较大的风险。在施工材料质量检测的时候,若是没有应用最新的检测仪器,容易造成检测数据的不真实,从而增加了项目建设的风险。在施工材料检测管理的时候,应当构建数字化的管理体系,通过对每一个施工材料进行有效的施工过程追踪,确保从施工材料采购到最终的施工检测,有完整的数据检测记录,这样可以很好的保障施工项目的质量与安全。
(二)没有编制项目统一的施工规范
通过对实际项目开发的情况分析可知,在项目开发的时候,施工人员对图纸的理解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了施工质量出现了一定的偏差。随着施工误差的不断加大,最终项目的衔接位置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为了很好的控制该问题,项目开发之前应当依据项目设计的方案,编制相关的施工手册,并将其下发到每一个中标单位,确保施工人员可以严格遵循施工手册的标准规范,进行相关项目的施工建设,以提高项目建设的可靠性。但是一些项目在建设开发的时候,侧重于施工图纸的管理控制,没有编制统一的施工规范,使得施工质量的误差增加,最后量化影响到项目施工的质量[2]。
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检测规划化管理策略研究
(一)检测项目的确定
建筑工程项目的检测主要有施工项目的质量检测与施工的原材料的检测,由于项目设计施工量的巨大,因此需要检测数目较多。为了确保项目检测工作的质量与可靠性,需要对施工检测的项目进行确定,并且制定完善全面的检测工作制度,依据我国检测工作的法律法规,完善优化项目的检测系统。
在检测项目方案编制的时候,需要的项目的建设企业、施工企业、监理部门、设计单位等,多个企业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以确保检测项目方案的可靠性与全面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项目开工建设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进度对检测项目方案进行相应的修正与补充,以确保可以对所有施工项目进行安全可靠的检测[3]。
(二)施工职责的界定
随着我国建设项目开发步伐的不断加快,项目市场更加多样化,由于市场企业的鱼龙混杂,在项目开发的时候,需要严格的依照我国行业的相关规定与制度进行,以确保项目检测工作的质量与安全。
在项目开发的时候,首先就是进行招标制度的制定与完善,招标制度的严格性与可靠性,直接影响到了招标工作的质量。在招标工作进行的时候,为了规避权钱交易与权色交易的恶劣情况出现,需要对招标工作进行透明公开的管理运行,每一家投标的企业都需要接收市场的公开监督,提高招标工作的质量。其次就是项目建设各方职责的明确界定,主要包含了设计方、监理方、建设方和施工方。在具体检测工作开展的时候,可以根据检测的具体问题追寻到具体的责任方。如检测施工项目的时候,发现了设计结构的缺陷,则需要设计单位进行负责。在检测的过程中若是发现施工质量不达标,则需要向监理方与施工方进行问责,通过两者的责任划分,确定出是由于施工人员的问题导致的项目问题,或者是由于监理人员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工作职能,从而导致了相关问题的出现。在出现一些重大施工问题的时候,需要对建设方进行问责,调查相关的工作人员是否存在失职的情况。
在项目开发的时候,通过严格的职责界定,可以很好的提高施工的效率与安全。在一些施工项目检测的时候,可以进行交叉检测,并在监督管理部门的督促下,严格的执行复检与抽检等工作,确保最终检测报告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为项目施工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石。
(三)样本的代表性
在项目施工检测工作开展的时候,由于施工人员较多、涉及工艺复杂、施工单位交错,因此在项目检测时主要进行抽样检测,抽样检测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并且可以保障整体施工的进度不受影响[4]。
在项目施工进行抽样检测的时候,检测样本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最终的检测数据信息,因此在检测取样的时候,需要确保取样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如项目的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时候,可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项目浇筑之前,对混凝土进行取样,通过专业的设备检测混凝土的质量,从而得到权威可靠的数据信息。在对样本数据分析的时候,需要进行科学的比例预算,即根据检测的数据判断出数据覆盖的施工项目范围,从而更好的开展相关的施工管理工作。
(四)科学的检测体系
在项目检测工作开展的时候,为了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序进行,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以行业规定维护检测体系的权威性与独立性。通过有效的管理,可以确保每一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履行自己的检测工作职责,更好的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能[5]。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项目检测工作开展的时候,为了更好的保障检测工作的可靠性与真实性,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检测工作进行权责的明确界定,以此推动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毕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测规范化管理[J].河南建材,2018,01:187-188.
[2]程美兰.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测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J].河南建材,2018,03:354-355.
[3]郭汉丁,李韵婻.论建设工程质量政府阶段监督管理[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04:1-3.
[4]朱福训.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J].建筑知识,2016,15:110.
[5]赵永华.市政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中“6S管理”的应用策略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07:239.
论文作者:何兴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项目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检测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材料论文; 可靠性论文; 施工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