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教学应以育人为第一要务,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独立学习、合作学习、质疑点评、师生互动掌握知识,实现育人目标。在新课改下,历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人文素养、公民素养为目标,形成求真、求实、严谨、创新的科学态度,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 合作学习 育人策略
一、历史学科育人的基本理念
真实的教育来自学生深刻的体验。育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去培养,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掌握自主发展的能力。从历史学科担负的教育使命来说,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历史教学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提高人文素养,进而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认识和总结过去的过程中找出历史的经验教训,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解决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历史学科的学科素养
1.掌握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吸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学会在批判中继承。
2.分析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培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了解世界发展大势,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和高瞻的世界眼光。
4.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关注自身、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命运。
三、历史学科育人创新点
1.历史学科的课堂定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历史课堂就是让历史课中充斥真历史的感觉,变得好玩、有趣,让学生会学、愿学、乐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历史课堂就是跳出知识看能力,真正提高学生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课堂就是在高考中看人文,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历史意识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实求是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历史就是跳出历史看世界,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大历史观、开放的世界意识。
2.历史学科育人课堂的亮点。
(1)课堂是智慧引领智慧、思维碰撞思维的课堂。
(2)课堂是生活化的课堂,从历史中来落脚到现实生活中去。
(3)课堂是富有人文特色的课堂。
四、构建历史育人课堂的有效策略
教师要练硬基本功,提高综合素养:
1.充满激情,民主和谐。
(1)教师激情到位,专注学生,目光炯炯有神,动作规范到位;语音清晰,语速适中,有感染力;要热情洋溢、激情四射,打造自己心灵的力量,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2)课堂因生成而精彩,确保目标生成到位,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质疑,小心呵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和谐安全的课堂。对于课堂突发事件或新生成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解决,避免因预想不到、避而不谈或仓促应对影响课堂实效,坚决杜绝罚站等体罚现象的发生。
2.规范、紧凑、高效。
(1)课上应富有激情;一笔一划书写,板书设计科学;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大方、热情。
(2)注意每一层学生的落实与规范的指导,时刻提醒学生勾划、整理。每点评完一类题型都要将方法规律的总结展示在大屏幕上,加以强调阐释,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整理的时间。
3.联系生活,自然新颖。
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挂钩,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例如感恩等活动,让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情感得到升华。
4.能力立意,开放合作。
(1)放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精神,通过高效课堂把学生的认知能力、质疑能力、分析研究能力、知识构建能力、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能力、合作能力和运用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课堂引领到位,对于学生的点评、质疑,教师要学会聆听,根据情况给与恰当帮助。可以在学生争论不休时给出一个肯定的结论,可以帮助学生修正完善答案并总结方法技巧,可以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联想质疑,也可以就某个问题启发学生拓展深化并提炼出规律性结论,引领课堂走向自主合作、开放高效。
论文作者:刘元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7月总第1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历史论文; 课堂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学科论文; 素养论文; 意识论文; 《教育学》2019年7月总第18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