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性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观察论文_鲁斌

昌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目的:讨论并钻研规范性治疗方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医治成效。方法:从在我中心成功接收治疗的患者中有针对性地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地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一组均有60例病患,这60例研究对象将接受不同的医治,在这之中,实验组的30例研究对象将接受规范性的治疗方案,即雷贝拉唑加以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与此同时,给予对照组的30例研究对象奥美拉唑的医治方案,在经过特定的时间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医治成效进行对照。结果:实验组30例研究对象产生不良症状的概率是4.3%,对照组30例研究对象产生不良症状的概率是14.5%,前后两者的差异较明显(P<0.05);并且,前者30例研究对象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概率是92.1%,要明显超过后者74.5%的根除概率。结论:有上述研究可知,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方面,相对于一般的治疗方式而言,常规性治疗方案的优势更加明显,可以在临床运用在广泛地推广。

关键词:规范性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引言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目前在医学界较为常见的内科疾病,但是在医学研究上对其发病的原因还在讨论,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果,还需进一步的探究。不过,普遍被认同的说法是各种原因综合起来导致的。在临床上,慢性萎缩性胃炎较容易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主要的症状是胃黏膜的腺体会出现较少和不再存在的现象,胃黏膜出现萎缩和肠上皮化生[1]。根据大量的研究和实际研究表明,选择规范性的治疗方案是医治慢性萎缩胃炎的重要手段,对患者的恢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而,本文以慢性萎缩胃炎为主题,将60例慢性萎缩胃炎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着重讨论规范性治疗方案的医治成效,现将研究过程及其结果综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在我中心成功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胃炎患者中有针对性地抽取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这之中,性别为男的研究对象有38例,性别为男的研究对象有22例,他们的年龄范围在30~65岁之间,且他们的平均年龄在36岁左右;他们患病的时间在3~9年之间,平均患病时间在5年左右。这60例研究对象经过相关的检查并确认为慢性萎缩胃炎,且都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和患病时间等方面的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这60例研究对象将接受不同的医治,在这之中,实验组的30例研究对象将接受规范性的治疗方案,即雷贝拉唑加以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与此同时,给予对照组的30例研究对象奥美拉唑的医治方案。实验组具体的规范性治疗方式是:雷贝拉唑,每天服用两次,每次的用量为二十毫克;左氧氟沙星,每天服用两次,每次用量是0.2克;呋喃唑酮,每天服用两次,每次的用量是0.1克。

1.3评估指标

在经过特定的治疗时间后,提取研究对象体内胃部以及胃窦位置的黏膜,然后实施病理组织学的检查,并对研究对象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概率进行检测。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会时刻对研究对象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给予,状况较严重时,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的相关数据均使用SPSS 17.0的统计软件进行总结分析,其中,P(0.05显示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2结果

在经过特定的治疗时间后,实验组30例研究对象经治疗后总体的有效概率是97.1%,对照组30例研究对象经治疗后总体的有效概率是94.5%,比较发现两者的差异不明显(P>0.05),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此外,实验组30例研究对象产生不良症状的概率是4.3%,对照组30例研究对象产生不良症状的概率是14.5%,前后两者的差异较明显(P<0.05);并且,前者30例研究对象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概率是92.1%,要明显超过后者74.5%的根除概率。对比情况可见下表: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表现是胃黏膜的腺体会出现较少和不再存在的现象,常常还会出现胃黏膜出现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有剑突下压痛、胃口不好、腹部常有饱腹感、恶心反胃等,有些病患还可能会出现四肢乏力、上消化道见血、呆滞等现象[2]。根据查阅的资料表明,慢性萎缩胃炎的发病概率与病患的年龄有很大的关系,即年龄越大,发病的机率越高,具体的情况是:大于六十岁的老年人的发病率在53%~79%之间,而年轻人的发病率为21%。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该引起警惕,注意平时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只有做好防范措施,才有更好地降低发病率。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促成慢性萎缩性胃炎产生的较为关键的因素,其在人身体胃部分布的位置及相关状况大致和胃内炎症的状况相同[3],实施规范性治疗的方式可根除幽门螺杆感染,进而达到治疗胃炎的目的。此外,外部环境、饮食习惯较差等也是促成慢性萎缩性胃炎产生的因素。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要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主治医生要有效地确定医治方案,可以尽早地改善病变部位萎缩腺体的情况,引导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以致恢复患者的身体健康。综合本文的研究来看,接受规范性治疗方式的实验组的30例研究对象无论是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概率还是不良症状的产生概率都要高于接受了一般治疗的对照组的研究对象,这说明规范性治疗方式的成效是非常可观的。

4.结论

综合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医治方面,采取规范性的治疗方式,即雷贝拉唑加以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可以提高患者的回复水平,降低不良症状的产生概率,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慕会杰,宋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治疗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0:1719+1721.

[2]朱锦生,史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21:254-255.

[3]王彦.Hp相关性慢性胃炎证素研究及中医药治疗的疗效评价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论文作者:鲁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

标签:;  ;  ;  ;  ;  ;  ;  ;  

规范性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观察论文_鲁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