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提英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审计局 546899
摘要:工程造价是我国各个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贯穿于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应从项目的立项决策阶段就开始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因此,为了更好的对项目的决策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本文对决策阶段的流程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这一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这些因素研究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从项目决策阶段就开始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的管理。
关键词:项目决策;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项目决策阶段是整个建设项目的开始,建设单位根据自身实力判断建筑项目的可行性,判断自身技术是否能够达到项目要求。另外,在这一阶段,建设单位要判断项目是否具有一定的可盈利性,就要对这一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的预算编制与管理,进而确定具体的经济方案。因此,在项目决策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是非常重要的。为更好的控制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就要研究其影响因素。
1.项目决策阶段的步骤与流程
在项目的决策阶段,主要分为五个重要的步骤。第一步是项目的机会进行研究与分析,即研究建设单位有没有建设这一项目的基本机会,即要研究两个方面,一是现代社会是否需要这一项目的建设;二是建设单位是否具有开展这一项目的能力与基本条件。第二步是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是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初步的研究,是对项目框架的初步设想,为以后的可行性报告的编制打下基础。初步可行性研究如果可行,就进入详细的可行性研究中,如果不可行,就终止项目的建设。第三步是详细的可行性研究,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是整个决策阶段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项目决策中,要对项目的技术与经济条件进行基本的评价,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并对建设方案进行提出与确定,研究项目的最终可行性。第四步是对项目进行评估,这一过程并不是由建设单位来进行的,而是需要较为专业的咨询评价机构对项目的技术经济等进行综合的评价。第五步是项目决策的审批,项目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根据专业的咨询评价单位给出的评价结果等条件对项目建设与否给出结论,并对项目的建设时间地点等进行决策。
2.在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分析
2.1项目建设单位的决策影响
项目建设单位会在决策阶段对项目的施工地点、项目的建设规模与建设标准等进行一定的决策,这三方面对于整个项目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是项目施工地点的选择,包括对施工的地区与具体施工地点的选择。对于项目工程地区的选择需要根据地区的具体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地区对项目的市场需求来决定的,对项目工程地区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未来建设过程中的成本与进度管理状况以及项目的未来发展状况,决定了项目的未来收益。另外,对于项目建设的具体建设地点,则决定了项目建设中的土地成本费用以及建设过程中的水电等费用,如果土地费用较高,无疑大大增加了项目的工程造价。项目建设具体地点的地质情况、交通情况等对于临时建筑的搭建与施工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项目建设规模的决策对工程造价的高低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项目建设规模来说,建设规模直接决定了项目的原材料等的成本投入规模,间接影响了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项目规模较大或者较小都会使得收益与成本投入不成比例。因此,选择合理的项目施工规模对于调整收益与生产比例来说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来说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最后,项目建设的具体要求与施工标准的确立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建设单位对于项目的建设要求较高,其在建设过程中必要要增加对于建设材料、设备、人员等的成本投入,直接增加了项目的预算。项目建设的质量与工程造价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对于建设项目的要求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
2.2政府决策的影响
对于一个项目来说,从项目的立项决策到项目的竣工结算,与政府的管理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对于某些市政工程项目而言,需要政府对项目的费用进行支付。另外,政府对于项目建设的人员劳动保护、社会保障、保险等各方面都有相关的政策支持,极大的促进了项目的顺利进行,有效保障了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尤其是在政府对相关政策进行改变时,会引起项目土地费用、建设人员、材料、设备等的成本改变。政府部门为提高项目的建设质量,往往会通过提高施工标准、规范施工设计来完成,提高项目在抗震、防水、保温等功能方面的要求,使得项目的建设施工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与技术成本,造成工程造价的提高。
2.3施工环境的影响
对于项目的施工环境而言,具体的项目建设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条件地对工程造价有影响的。一方面,是施工周边的社会环境,包括原材料、设备等的市场价格与资源的调配等社会条件,以及对于施工材料的需求是否能得到市场的满足等影响了成本与工程造价管理。另一方面,施工地区的自然条件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如果项目的建设是在交通不便、地质情况较差的地区,需要克服种种困难进行项目的建设施工,无疑增加了工程造价管理的负担。
3.在项目决策阶段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3.1根据可行性报告选择最优项目建设方案
在最优方案的选择上,首先应选择建设规模合理的设计方案,促进资源的合理调配,选择合理的投入产出比。其次,根据项目的预算选择合适的施工地区与具体的施工地点的相关设计。使得施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能够为后期项目发展带来足够的收益。同时,施工地区要满足交通较为便利、原材料易得等的条件。最后,根据可行性报告选择合适的生产施工技术与设备,有效提升施工质量的同时,满足降低工程造价的需求。
3.2建设单位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对预算进行合理预估
在工程项目的投资阶段,对项目预算进行合理的预估对于提高对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能力十分重要,只有对预算进行合理的预估,才能提升项目决策的科学性,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对整个预算编制体系进行完善,明确项目工程中的各个预算指标,并对可能发生的意外进行预估,提前做好准备。建设单位对预算进行大概的评估,对项目有准确的定位,才能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
3.3分析评价可行性报告
对可行性报告进行完善,还需要对可行性报告进行分析与评价。建设单位应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手段,对项目的经济等进行分析与评价,最大限度的降低项目投入产出比。对项目决策中的经济指标分析与评价,有利于项目建设单位的正确决策,选择建设施工中的最优方案,避免决策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通畅与经济分析不充分造成的决策失误。
4.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现阶段的项目工程决策阶段是整个项目的开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对项目的技术经济等进行分析,对可行性报告进行完善,能够有效提升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其中项目建设单位的决策、项目的周边环境、政府等因素都会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因此,项目建设单位应充分对项目进行分析,提升决策的科学性,进而控制项目的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张承鑫. 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的分析与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7.
[2]刘欢. 基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铁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3]甘智龙.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J].科技视界,2013(25):112.
[4]徐良德,陶学明,项健.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分析[J].四川建材,2009,35(05):228-230.
论文作者:叶提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项目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阶段论文; 项目建设论文; 这一论文; 地区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