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问题,找出差距,再创辉煌——谈我国青年研究的现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差距论文,辉煌论文,现状论文,青年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的青年研究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术刊物相继涌现,一大批学术著作和论文不断问世,实证性的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在全国和各省、市地区的范围接连进行,与国外青年研究组织的学术交流日趋频繁。这些都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的青年研究从整体上讲,与国外青年研究的成果和层次相比,仍处在较低的非学科化的水平,存在着许多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和差距,才能够明确我们的努力方向,为我国的青年研究在下个世纪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打下基础。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青年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请教于各位先哲同仁。
一、关于青年研究的学科地位问题
大凡一个学科的创立,都是要经过“先竖碑后立传”的路子,先为自己度身订做一块学科招牌,然后再构造这个学科的理论体系,最后才在这块学科招牌和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研究工作。青年研究也没有例外。八十年代初期青年研究兴起时,不是脚踏实地针对当时的青年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而是热衷于创建各种以青年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于是“青年学”、“青年社会学”、“青年心理学”、“青年组织学”、“青年文化学”、“青年伦理学”、“青年人才学”、“青年教育学”等诸多学科犹如颗颗繁星,闪烁在青年研究这块空旷的夜空中。一时间,似乎青年研究涉及的一切问题、一切方面,都可以冠以“学”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种貌似繁荣的“学科建设”热不仅不能丰富青年研究的理论体系,确立其应有的学科地位,反而造成了其理论体系的肤浅和混乱。青年研究至今还没有被接纳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大家庭中的一员,没有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首肯和承认。图书分类中找不到它的名字,甚至连被公认为学术权威杂志的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也不可思议地把青年研究类的文章收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个非学术性社团组织的门下。青年研究的学科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其实细究起来,青年研究初创时期的“学科建设”热皆源于一个“学”字。在人们看来,一门学科之所以成为学科,必冠以“学”字,而“青年研究”恰恰没有这个可以立为招牌的“学”字。于是人们又另辟蹊径,去发明一些带“学”字金牌的学科,如“青年学”、“青年工作学”等。其实,中国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一门学科之所以要冠以“学”字,完全是当时近代的译者的主观偏好和语言本身的约定俗成功能所致。有人这么译,大家都觉得这样好听,就这么承袭下来了。所以有了philosophy哲学, 也就有了sociology 社会学, psychology心理学,economics经济学,statistics统计学, politics政治学,law法学,等等。二十世纪以来, 大量的新兴学科被介绍到中国,其中许多学科没有译成什么什么“学”的,如social work 社会工作,area studies地区研究(包括Latin American Studies拉丁美洲研究,South-East Asian Studies东南亚研究等),Cultural studies文化研究,Women's Studies 妇女研究, 也包括我们现在所讨论的youthstudies青年研究。可是人们照样承认它们的存在。反过来看, 既然“学”是从西方语言翻译过来的,那么我们自己发明的“青年工作学”、“青年组织学”、“青年人才学”等,其对应的西方语言(如英语)词汇又该是些什么“-gy”“-ics”“-science”呢?
青年研究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社会学最为接近,但同时又包括社会工作、心理学、教育学、犯罪学、精神病理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所以不能看作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或干脆用“青年社会学”去代替青年研究。承认并确立青年研究的学科地位的确非常重要,但这不是靠争论和自我标榜得来的,而是要通过自己所做出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样学科地位的确立就是水到渠成的了。目前我们所缺乏的,恰恰是后者。而且越是没有人承认你,便越是没有人愿意做踏实的研究工作,而研究成果少了,水平低了,又越是得不到别人的承认,如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二、关于青年研究队伍的主体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青年研究的队伍大致可分为共青团系统、社科院系统和高校系统三大系统。其中以共青团系统的研究队伍最为庞大,不仅包括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为核心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共青团院校的青少年研究所、各级团委的研究室,还包括以中国青年研究会为核心的,遍布全国的各级青年研究会组织网络。其次是社科院系统,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青少年研究室,以及上海、四川、广西等省、市、自治区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并拥有中国青年社会学研究会这样的全国性青年研究社团。而高校系统的青年研究力量比较薄弱,主要是德育研究系统和学生工作系统,以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德育教育、生活学习状况、恋爱、心理问题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其次是相关的系科,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系、专业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队伍。高校系统的青年研究队伍无论是在人力的投入、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来看,都远不及其他学科。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与政府决策密切相关的重大社会问题,如小城镇研究、流动人口研究、外来劳动力研究、城市化研究等,或者宁愿关在实验室里进行心理学、教育学的纯理论性的实验科学课题,而对占全国人口1/3的青少年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问题都不屑一顾,不愿做扎实深入的研究。迄今为止,我国的高校至今没有举办一次全国性或国际性的青年研究会议,没有组织一次全国性的有关青年的调研课题,没有主办过一本公开发行或省市内部发行的青年研究刊物,即便是由高校主办的其他学科的刊物,也极少涉及到青年研究的课题,有关青年研究的高质量的学术专著更是凤毛麟角。在许多大学教授、讲师们看来,青年研究似乎只是“小儿科”,难以登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大雅之堂。这种奇怪的现象与国外的大学对青年研究和青少年问题的热情关注形成了鲜明反差。
目前国外青年研究队伍的主体是大学的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他们来自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如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政策、法学、犯罪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研究、妇女研究、社区研究等。1995年7月我应邀去英国参加“青年2000国际大会”, 亲眼目睹了青年研究在国外学术界受到高度重视和热情关注的辉煌场面。这次高水平的学术盛会是由英国梯赛德大学成人生活学习中心发起并组织举办的,来自世界26个国家的200多名学者中, 绝大部分是大学的教授、讲师、高级讲师和研究者,其中不少是国际学术界知名的学者,他们来自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领域。东道主英国更是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有学者与会,BBC广播公司专门进行过报道。 即使是像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派出了以圣保罗大学为主体的阵容强大的研究队伍参加了大会。相比之下,我国的6名代表中,没有一人来自大学。 青年研究在国外和国内两种截然不同的地位和命运的确值得我国学术界,尤其是高校的学者深思。
青年研究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应该由学术研究机构为主体组织协调全国的研究工作。就研究力量和研究水平来讲,高校和社科院系统具有不容置疑的优势,责无旁贷地应该在青年研究的舞台上唱主角,挑大梁。而共青团系统,由于它是个非学术性的社团组织,尽管它也有自己的院校和研究队伍,但远不能与高校和社科院系统相比。而目前以共青团系统为主体组织协调全国的青年研究工作,由于自身研究力量和层次的局限,使青年研究的课题设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水平等都受到一定的限制,青年研究从整体上讲,落后于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否则对本世纪乃至下个世纪的青年研究的发展将是十分不利的。
三、关于青年研究的课题范围
目前我国青年研究的课题范围,主要是围绕着阶段性的中心任务,配合当前形势而展开的,结果造成选题范围过窄,出现简单性、雷同性和重复性的局面。如团中央提出培养21世纪的创世纪人才,于是这几年各省市的青年研究学术会议几乎都是以“跨世纪人才”、“提高青年素质”为主题,许多调研项目也是围绕这个主题而进行的。这两年提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青年的道德修养,于是大家又一拥而上,以这个主题为核心的研讨会、论文充斥了整个青年研究领域。纵观10多年青年研究的课题范围,多集中在青年的价值观、人生观、婚恋观、心理问题、素质问题、道德状况、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等几个有限的方面,再加上研究方法的肤浅、研究者的水平较低,使青年研究的学术成果也出现了简单、雷同、重复和低层次的状况,同样的课题、同样的方法、同样的结论,同样的档次的论文几乎同时出现在全国几十份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的青年研究刊物上。
青年是最具有活力、最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是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因此,对青年的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研究应该是丰富多彩,课题范围应该是广泛多样的。还是以“英国2000国际青年大会”为例。大会组织者对论文的选题提供了多达几十种的选题参考,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限制。而大会收到的论文更是无所不及,大会组织者根据论文的主题分成几十个小组进行论文宣读和讨论,而与会者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由选择参加不同的分组会议。短短的三天会议时间同时进行几十个主题的立体式的分组会议和讨论会,其效率之高、与会者的收益之大,是可想而知的。这里不妨举出其中部分的选题,以供参考:
青年与社会政策,政治与青年公民意识,失业与犯罪亚文化,时尚与生活方式,英国的危险青年,巴西的街童,南非的青年与公共司法体系,青年(青春)偶像、青年下层阶级、青春期卫生、性卫生、性教育,向成年人生活过渡,青年与电视,青年与电影/科幻杂志,青年人与体育,暴力形象,种族主义与青年工作,对文化艺术的破坏/涂鸦行为,童年与青年史,少年父母,同辈欺侮行为与逃学,年轻人与公共/私人场所,儿童性虐待研究,作为性虐待者的年轻人,青年人与公民身份,青年文化与亚文化,青年人与家庭,代际关系,女孩与女孩身份,足球与青年,消费与闲暇,青年人与爱滋病,年轻人早逝现象,少年法庭审判等等。这些选题中有很多可以值得我们参考借鉴,假如我们的选题也能做得这么细,涉及范围也有这么广泛,我们的整体研究水平肯定会提高一个档次,研究成果肯定会丰富、厚实得多。
四、关于青年研究的方法问题
90年代以来,我国的青年研究由80年代的“学科建设”热渐转到比较务实的实证研究,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不管是全国性的宏观研究(如《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2年》、《中国青年发展报告》,还是地区性、局部性的微观研究(如散见于各种青年研究学刊中的各种规模大小不等的调研报告等),都无不折射出实证研究方法的光芒。但由于研究者自身的理论素质较差以及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某种特殊偏好,导致目前的青年研究出现重定量分析、轻定性分析,缺乏理论架构和宏观理论指导,研究成果出现简单化、重复化、低层次的现象。只要能够设计一套问卷,再做些统计分析,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结论,就可成为一种“学术成果”。这种肤浅的、缺乏普遍意义和理论根据的调查报告充斥着各种学术研讨会和青年研究刊物,对青年研究的方向起着一定程度的误导作用:在青年研究中,似乎只有实证研究的成果才真正有价值,而定性分析和思辨性的理论研究则“统统可以扔掉”。事实上,青年研究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学科一样,需要将定性分性、定量分析和思辨研究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局部的调查研究上升到整体的普遍意义,具有宏观的理论指导作用。况且,青年研究是一门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研究,它不仅需要借用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更需要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多维视野的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而跨学科、综合性研究已是当今社会科学研究中所广泛采用的方法论,成为一种共同的发展趋向。如果我们在青年研究中“罢黜百术,独尊实证”,不仅会造成理论上的偏差,而且更可怕的是会将青年研究引入一个狭小的、自我封闭的天地。
在国外青年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即是对一个很小的课题(如社区儿童照顾),作者也进行了充分的理论探讨和多种方法(如半结构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文献分析法等)的深入调查研究。首先回顾社区儿童照顾的各种理论,然后总结作者在前几年中对这个问题所进行的两次调查,最后再介绍本次调查中所依据的理论构架,采用的方法,提出的问题,进行的分析,最后的结论等。我们很少见到用大量的数据和表格堆砌起来的统计语言,而是在对调查结果经过高度提炼、概括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多层次的理论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这里特别提到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分析法的运用。在西方学者的青年研究论文中,许多人采用了这些方法。因为这些方法需要要进行反复的追踪、深入的参与和大量的广博群览,是非常辛苦、细致、麻烦的工作,而正是这些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弥补或避免了问卷调查中抽样不全面,缺乏普遍代表意义的不足。但我国的许多青年研究者往往为了图方便、省事,大都采取问卷调查,而不愿做艰苦深入的追踪访谈、参与观察和广泛的理论考证工作,由此得出的结论、产生的结果往往带有片面、偏颇、肤浅的局限性。这应是我们引以为戒的。
以上是目前我国青年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
1.我国的青年研究要走“先立传后竖碑”的道路,即先进行大量扎扎实实的理论探讨和调查研究,多出一些高档次、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以此来引起学术界和政府决策机构的重视,确立青年研究的学科地位。
2.高校相关的系所和社科院系统要承担起组织和协调全国青年研究的主体作用,并大量、深入地参与青年研究,形成一支以高校、社科院系统为核心的研究队伍,从而提高我国青年研究的整体水平,缩短与国外青年研究的差距。
3.青年研究课题的选择,要尽量开拓更广泛的空间,做到细致、广泛、深入、具体,切忌大而空而无实际应用价值的选题和跟形势、一拥而上的“短期效应”的课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以下面几个方面的课题可以考虑:
向成年人过渡期(即青年期)中青年所遇到的各种心理压力、产生的心理障碍以及形成机制的调查与分析;
社会政策对青年成长发展的影响,尤其是要注意当前的应试教育体制、就业体制、以及因法律监督机制、税收制度等社会机制的不健全而造成的贪污腐败、分配不公、金钱至上等不良社会风气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
青年生活方式的现状研究,尤其是注意青年的消费方式、时尚、闲暇生活等方面的现状和趋势;
大众传煤对青少年的影响,包括使用传煤的时间,对传煤的依赖程度,传媒对生活方式的影响等;
青年文化研究,尤其注意消费文化、体育文化、个体本位文化、流行时尚的研究;
青年群体研究,包括同辈群体、兴趣群体、老三届知青群体、黑社会、外来流动人口中的帮派组织、大学生同乡会等组织。
4.青年研究的方法,要尽量采用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做到定量、定性分析和思辨性研究的有机结合,避免单一化实证研究。即使在实证研究中也要避免清一色的问卷调查方法,提倡做深入的观察、访谈、追踪调查,对调查的数据避免只做简单的统计分析,而要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在总结分析以往的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本次研究的理论框架。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应该是数年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的结晶,而不是一次问卷调查就可以草率充就的。在这方面,青年研究的学术刊物,尤其是权威性的核心期刊,更应该把好论文的质量关。避免以劣充优、粗制滥造、千篇一律的学术次品的发表出版。建议设立优秀论文奖,鼓励创作高质量、高档次的学术精品。在这方面《青年探索》杂志已经作了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