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在大力发展地下交通中,面对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其采用的施工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在隧道工程建设中,浅埋暗挖便是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施工技术之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结合具体工程项目,重点针对浅埋暗挖隧道分体式组合台车二衬施工技术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浅埋暗挖隧道;分体式组合台车;二衬;施工技术
引言
传统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劳动强度相对较大,且因其机械化程度偏低使得整体施工效率也相对较低。为此,针对浅埋暗挖隧道的具体施工特点与施工要求,采用分体式组合台车二衬施工技术,则可以有效突破既有浅埋暗挖施工技术的局限性,确保隧道施工工程的顺利完工。因此探究浅埋暗挖隧道分体式组合台车二衬施工技术可以有效为隧道工程施工建设提供必要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一、工程概况
为有效说明墙面与分体式台车二衬施工技术,本文选择以某城市的隧道工程项目为例。该隧道工程全长超过1700m,区间使用矿山法与明挖法相结合的施工方法,运用矿山法施工区间总长度超过700m,采用单洞双线马蹄形断面,线间距为5m。隧道覆盖厚度控制在5m到10.5m之间,其穿越地层众多,包括粉质粘土、碎石土以及中风化石灰岩等等。该城市隧道施工工程的围岩等级达到了V级,由于工程地质条件、施工环境均较为复杂,因此如何有效落实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工作也成为该工程项目中最为重点的问题。
二、浅埋暗挖隧道分体式组合台车二衬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一)规范安装端模系统
在浅埋暗挖隧道分体式组合台车二衬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中,施工人员首先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并依照相关标准要求对端模系统进行规范安装。即首先需要在衬砌台车模板的边缘位置处牢固焊接固定模长端,并统一令其短边朝外。在实际使用时相邻内贴合式边模首端与末端的两个外贴合式边模叠压其上,此时贴合式边模将受到对应的伸缩装置控制,紧贴隧道内壁,相互叠压的边模将构成一个拱形外缘,其牢牢贴紧隧道内壁环向[1]。在安装伸缩装置时,则需要在衬砌台车龙门架的指定位置处铰接悬臂伸缩油缸,在其活塞端位置处安装悬臂,悬臂的上部左右伸出翼架,而在贴合式边模中间位置的上方部位,则需要施工人员牢固铰接悬臂顶部,但此时悬臂应当呈向内弯折状态。同样在衬砌台车龙门架位置处,施工人员还需规范安装内外油缸,目的在于对悬臂内倾角与外倾角进行精准控制。
在安装限位滑移结构时,在滑动模以及滑动配合模当中,统一设置对应着伸缩装置限位滑移的限位滑移结构。按照施工标准要求,将直长孔沿着长度方向设置在对应着滑动配合模、滑动模悬臂位置处,在悬臂内设置限位螺母,用以对滑动配合模和滑动模进行有效控制。此外,在滑动模、滑动配合模上分别设置两长螺杆,要求螺杆与滑动模、滑动配合模均呈90°,要求所有长螺杆均需要从直长孔中穿过,并需要通过螺母和介于螺母、悬臂中间的压缩弹簧限位滑动于直长孔内。
(二)二衬台车准备就位
在该浅埋暗挖隧道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分体式组合台车,利用跳打法将单数循环分体式台车,组合成一个完整台车后即可进行二衬施工。而在偶数循环中,则首先需要将临时仰拱混凝土彻底破除后,将搭建起的临时仰拱钢架拆除,从而“开辟”出可供分体式组合台车正常行走的通道。随后对竖向中隔壁进行充分保留,使之可以为隧道提供有效支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时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计划要求,令所有分体式台车电动机处于启动状态,从而使得衬砌台车可以准确就位,最后牢固固定台车液压连接模板,相互连接左侧、右侧的分体式台车,即可获得完整的二衬台车。
(三)端头钢模合模定位
当二衬台车已经行至设计断面时,施工人员应立即启动悬臂伸缩油缸,此时与该伸缩装置相对应的内贴合式边模、滑动配合合模,将会受到控制悬臂的带动作用朝着轨道内壁方向运行[2]。当滑动配合模已经彻底超过固定模时,内外油缸启动控制悬臂,以达到将内倾角消除的目的。当持续伸出的悬臂伸缩油缸可以牢牢紧贴内贴合式边模、隧道内壁时,即可停止运行悬臂伸缩油缸。在螺杆和弧形孔滑移的相互配合下,翼架可以令隧道内壁与贴合式边模外缘实现紧密贴合。
(四)混凝土的泵送施工
在台车的左边模与右边模当中,分别设置了9个浇筑窗口,拱顶位置处则有浇筑孔2个。在实际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要求施工人员从模板天窗中,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进行均匀对称地分层浇筑。在该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工程中,施工人员在使用分体式组合台车二衬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为了有效避免台车出现偏压、位移等情况,最终影响泵送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施工人员量变浇筑的混凝土高度差需严格控制在1m以内,通过利用专门的振捣设备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振捣,并在完成所有混凝土浇筑施工后,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技术规程要求及时对其进行养护即可。
(五)端头组合钢模脱模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并且已经基本成型后,衬砌台车模板向内收缩,此时固定模也需要随之进行相应收缩。内外油缸向外倾斜,对外贴合式边模以及滑动模的悬臂伸缩油缸进行有效控制,使其向回收缩后再对外贴合式边模、滑动配合模的悬臂伸缩油缸进行相应控制,同样令其向回收缩直到所有模板均被收回[3]。此时,施工人员在确保组合端模已经彻底脱模后,即需要及时打磨各个钢模端并在其表面均匀刷涂一层润滑油,为后续二衬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六)二衬与中隔墙施工
在该隧道工程中,施工人员在完成所有单数循环隧道二衬施工后,需要依照既定施工顺序,对剩下的所有偶数循环竖向中隔壁混凝土进行破除,并及时将竖向中隔壁钢架拆除。按照反方向运行分体式组合台车,规范进行偶数循环二衬施工,直到所有隧道二衬施工彻底结束后,将此时剩下的竖向中隔壁混凝土与钢架依次拆除即可。而在中隔墙施工过程中,则要求施工人员使用预留套筒有效连接拱顶中隔墙预留钢筋,将仰拱中隔墙预留钢筋与拱顶中隔墙预留钢筋下部进行牢固焊接后,运用双侧立模和拉丝对拉的施工方式。在预留模板顶部位置的浇筑孔内进行混凝土浇筑即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当中,运用分体式组合台车二衬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施工的机械化程度,帮助加快施工速度并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对全面提升工程施工成效意义重大。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充分结合浅埋暗挖隧道工程实际,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程规定,规范运用分体式组合台车二衬施工技术,落实好各项施工关键技术点,以此充分发挥该施工技术的优势效用,使得浅埋暗挖隧道工程可以具有较高施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志田.富水地层隧道浅埋暗挖施工技术[J].城市住宅,2019,26(04): 153-154.
[2]周启宏.小净距浅埋暗挖深回填隧道进洞方案比选与施工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0):102-103.
[3]夏艺峰.浅埋暗挖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9(08):110.
论文作者:潘智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台车论文; 隧道论文; 组合论文; 悬臂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分体式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