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壮大,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中开始引入大规模的新技术和新材料,有效提升了建筑设计的质量,使其科学技术成为支撑建筑工程的重要支柱。
关键词:建筑设计;新技术;新材料
1 新材料和新技术
综合对我国各地社会生活调查报告来看,我国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普遍得到了提升,人们不在只是局限于满足于当下的享受,已经慢慢的开始认同了可持续的发展。若想要降低建筑能耗,就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节能要求,取材需要多样化,这和建筑检测技术的改革和创新紧密相关。而一般意义上的建筑节能,其实就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要求下,相互适应、相互满足,在建筑的设计规划的过程中,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可以有效的实现降低建筑能耗的要求。
合理有序的设计是建筑开展基本原则,提高制冷、采暖、照明以及通风的运行效率,降低对能源的消耗。科学合理的使用可再生能源,可以有效的实现提高建筑舒适性和节约能源的目的。通俗来说就是尽可能的减少使用能源或者是加大能源的回收利用,生活也要尽可能舒适。节约新材料并不是单纯的使用新型的建筑材料,而是在使用各种新材料的同时,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
2 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新型材料是对传统材料的缺点进行了“修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半改造”和“全改造”,形成新的材料,在设计的过程中,新型材料主要使用在保温环节、隔热环节、通风环节以及结构设计环节等。
2.1 保温新材料
传统的保温材料虽然在建筑中被大量使用,但是由于其厚度较大,在外观上看上去非常不和谐,容易出现窗洞较深,层间距小等现象。而新型保温材料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真空隔热板作为新型保温材料之一,其厚度非常薄,同时真空隔热板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非常小,从外观上看较传统保温材料更加美观,同时也更加环保。在真空隔热板的外面包有金属以及纸质的外壳,在外壳之间的真空部分填充了很多硅酸盐、泡沫塑料以及多孔纤维等物质。通常情况下,真空隔热板的保温效果是传统保温材料保温效果的四倍。真空隔热板作为新型保温材料,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此外,玻璃材料保温新型材料的开发和使用也是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如:吸热玻璃、低辐射玻璃、调光玻璃以及电磁波屏蔽玻璃等。在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师应当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2.2 隔热新材料
隔热与保温一样,都是建筑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隔热新材料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新型隔热材料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玻璃,将玻璃打磨成蜂窝状,以便能够对太阳光进行适当的反射,第二层是空气层,也可以称之为真空层,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或过滤掉来自建筑外部的热量,第三层是吸收层,同时也是隔热材料的最外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阻断或大幅度减弱建筑外部的热量进入建筑内部,与传统的隔热材料相比较,新型材料实际产生的隔热效果会更加明显。
2.3 通风系统新材料
通风系统在整个建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通风系统中使用新型材料能够提高通风系统的实际效果。如:在建筑设计中,在窗框部分采用新型材料,在窗框的底部设置出一定的空气流通通道,使空气能够通过窗框内部到达顶端,然后传入到建筑内部的空间,有效解决了传统意义上的窗口空气流速快、影响人体舒适感的问题。同时,这种新型材料的使用还具有一定的空气净化作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新型材料与信息技术结合到一起,通过计算机来控制窗框的连锁工作状态,提高新型材料的使用效率。
2.4 建筑结构新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结构中的使用,降低了传统材料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的危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传统建筑设计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化建筑的发展,新型技术和材料的使用得以快速发展,在目前的建筑结构设计中,部分建筑设计师已经将膜、充气等融入到建筑设计结构中,并在新材料的促使下,实现了现代化建筑结构的轻量发展,降低了砖石、钢筋等传统材料的使用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的伤害程度。
3 新型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 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设计中融入数字化基础,包括信息处理技术、储存技术、知识经济技术以及信息社会方面的技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建筑已经开启了楼宇智能化设计。建筑设计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在家购物和办公。例如,南昌某建筑中就利用了西方国家的SOHO住宅理念,将数字化技术融入到建筑当中,这种建筑理念主要是办公和居住合为一体的建筑理念,其核心就是在建筑设计中加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该理念打破了传统办公以及群居的方式,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捷性,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城市办公建筑的面积,从而降低了建筑设计和生产中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2 生态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生态技术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节约资源和能源,又能保护环境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它在建筑设计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是为了避免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从而起到优化建筑设计,维持生态平衡的效果。生态技术的具体应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利用生态技术对设计中的资源控制和环境保护进行深化,这种技术的应用需要改进传统技术,使传统技术能够转换为一种新型的技术,从而确保建筑设计中对环境和资源的关注力度,最终使得建筑设计突出生态化的设计理念。其次是引入行业外的生态技术,一般有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引入,这些技术在其他行业中的利用效率较高,实践性较强,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中,不仅可以提升建筑设计的效果,同时还能够解决建筑设计中的生态问题。
3.3 保温节能新技术的应用
屋面保温。通常保温材料都被设置在屋面板与防水层间,然而其自身的吸水性不理想且导热性较差,在容纳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而屋面保温效果不明显。为此在采购保温材料的时候,需要根据相关规定与要求,使得保温隔热材料的保湿效果不断增强,严格地筛选具有较强吸水性与导热性的保温材料。而在保存这些材料的时候,要重视保护措施的合理运用,以免对材料造成负面影响。施工作业要根据规定要求与技术展开操作,如果有必要应进行试配。要想全面提升屋面保温效果,可以采用倒置式的屋面形式。对于倒置式屋面来讲,防水层被放置于保温层下部,而并非是传统防水层的放置位置。另外在房屋绿化过程中,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并节省能源消耗量。
遮阳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夏季期间,天气温度较高,而在高温地区则可以采取建筑遮阳方式来降低温度。这种方式不仅具有环保性,其生态效益和环保效益也十分明显,备受认可。然而,遮阳建筑与普通建筑不同,对于方位、施工材料以及设计等方面的要求极高。站在节能角度分析,室内遮阳系统的效果不及室外遮阳系统。为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点与房屋使用具体要求,同时还有房间窗口方向位置等,都应予以深入地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重要基础,合理地设计遮阳装置。永久性与临时性是遮阳装置的两种形式,前者又可以细化成活动式与固定式两种。其中,活动式遮阳装置能够随时变化来调整遮阳板角度,特别是在季节与时间变化方面,这一特点表现的最为明显。而在冬季期间,要想获得更多光照,需要及时拆除遮阳装置。对于遮阳材料选择,最好使用反射型玻璃。
结束语
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工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降低劳动力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建筑的设计效率与施工质量,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加大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研发及创新力度,将先进的材料与技术科学应用于建筑领域,以此促进建筑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实现环境与建筑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乾.探究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智能城市,2016,01:39-40.
[2]常爱国.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微[J].江西建材,2016,16:23+26.
论文作者:赵一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新材料论文; 技术论文; 保温材料论文; 遮阳论文; 传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