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视阈下高校后勤标准化建设的探索-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论文

“双一流”视阈下高校后勤标准化建设的探索-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论文

“双一流”视阈下高校后勤标准化建设的探索——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张 凯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摘 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作用。高校后勤作为一个兼具管理和服务双重属性的职能部门,推进后勤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要保障。北师大在建设“双一流”大学进程中高度重视提高学校后勤管理保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从标准化教室、标准化食堂、标准化校园、标准化公寓、标准化管理五个方面探索实践后勤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深化了后勤综合改革,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关键词]高校后勤;标准化建设;北京师范大学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要分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高等学校[[1]]。“双一流”大学建设旨在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其本质是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后勤保障必须先行,必须将高质量、严标准的后勤支撑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摆在战略全局的高度。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标准化创建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高校后勤标准化公寓、食堂和物业创建工作是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宗旨,以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服务广大师生为目标。应把后勤标准化创建工作摆在学校全局工作中统筹推进,整合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和手段,凝聚工作合力,搭建统一的创建平台[2]。后勤是一个兼具管理与服务双重属性的职能部门, 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之下, 服务属性也在不断地强化,通过加大高校后勤标准化建设,提高高校后勤管理保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英语作为语言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内容丰富多彩,它不单单是语言教学,更是文化的教学。互联网+时代,学生不管在课内课外还是线上线下,都会接触到大量的西方文化。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倘若没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的引导,就会让西方的一些不良消极思想侵蚀,甚至会导致思想政治素质低下。因此,英语教学要真正发挥人文学科的课程思政作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和职业人文素质的培养。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把握好英语课程思政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把思政工作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

北京师范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为此,学校高度重视后勤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后勤工作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全方位提升后勤队伍的素质能力,建成了一批高效、质优、深受认可的服务品牌,凝练形成了“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劳动育人”的后勤核心价值理念,通过推进标准化教室、标准化食堂、标准化校园、标准化公寓和标准化管理等方面建设, 全面提升后勤管理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一、标准化教室,服务教学科研

教室是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环境,具备着交互性、智能化、针对性、开放性等特点,具有上述各种性能不仅意味着教室的重要性,还意味着教室管理的复杂性。北师大积极开展标准化教室建设,通过教室管理标准化、工作机制标准化、设备管理标准化保障教学科研有序开展。

(二)优化校园环境。规划建设并正式启用教学步行区,统一规范管理共享单车,打造优美舒适的教学环境。扩建学生生活区智能快递柜,有效缓解收发快递区域管理混乱、高峰期取件难等问题。作为试点单位,建成新型密闭式垃圾处理站,为实施全校层面的垃圾分类工作奠定基础。作为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能源管理体系第二批建设试点单位唯一一所高等院校,率先启动全校层面的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通过能源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为节约型校园、绿色校园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获得双边匹配方案:云服务需求企业X1和云服务供给企业Y1匹配,云服务需求企业X2和云服务供给企业Y4匹配,云服务需求企业X3和云服务供给企业Y5匹配,云服务需求企业X4和云服务供给企业Y2匹配,云服务需求企业X5和云服务供给企业Y6匹配,云服务供给企业Y3和Y7未匹配。

二哥非常自立、自律、自强,他时刻想着单位和别人,不管什么时候都不愿意给任何人找麻烦。2016年全年只请过一天假,这次拆迁搬家很多事都是在下班后一早一晚自己干。人无完人,不要过多地苛求自己,步入老年就是要学会放下、舍弃、宽容与宁静,我相信,快乐与健康一定会相伴二哥。

遵照北京市学校学生食堂成本核算指导标准,加强食堂成本核算,建立每月营业额和每月毛利率的“双指标控制”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良性的经营管理模式。学校食堂大宗原材料均来自“高校联采”,同时落实“农校对接”机制,确保原材料采购质优价廉。组织开展国内学生和留学生美食文化节,组织举办“名厨味道”“校际厨艺交流”等特色活动,形成品牌化的餐饮文化活动。建立“饮食服务意见簿”、设立“价值质量监督台”,邀请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监督餐饮服务,促进服务水平提升。推出限时“半价菜”活动,鼓励学生错峰用餐,缓解用餐高峰期食堂拥挤问题。

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支撑服务保障体系,其中餐饮服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标准化食堂是改善师生就餐环境、提高餐饮质量、确保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举措。北师大从提升“软”服务和改善“硬”设施两方面着手,拨付专项资金推进标准化食堂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建立健康、安全、高效、优质的餐饮服务体系,满足广大师生对高质量、高品质餐饮的需求,提供师生满意、学校放心的餐饮服务。

学生公寓作为大学课堂教育延续的第二课堂,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公寓的标准化建设应包括基础建设、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北师大后勤以为学生服务为核心,从住宿服务、安全管理、卫生环境管理、维修养护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打造核心竞争力,逐步实现标准化建设。

二、标准化食堂,满足多样需求

(三)多元的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蕴含着深层的价值体系,校园文化的建设应突出学校内涵和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楼内干净整洁,提供了良好舒适的育人与学习环境;教学楼的文化主题走廊,展示校史照片、天文星象、人文历史等作品,让师生在闲暇之余拓宽视野,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升审美。

(一)提升“软”服务。随着后勤市场化、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餐饮员工队伍建设方面出现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文化程度偏低、技术水平有限等问题。北师大通过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培养技术骨干,带出一支优秀的一线员工团队,为学校餐饮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二)先进的设施设备。通过对教室设施、设备和环境的改造,以空间规划带动课程发展。创新型教室可以实现同时与多个校外课堂连线互动;讨论教室则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微格教室除了具备师范专业培养的基础功能外,还将教学系统、网络资源、录播平台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满足多种教学模式,为“教”与“学”的授课模式改变提供了条件保障。

茶园地:1974年左右在原坡度为10°的坡地上进行水平整地并起垄,开始种植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行距150 cm,丛距30 cm,每年施用复合肥和饼肥各1次。

(二)改善“硬”设施。以创建标准化食堂为契机,进行食堂后厨全面修缮,更新全部灶具、更换排烟系统,配备新型洗碗机等智能设备,全面优化餐饮环境,提高就餐品质,学校新乐群食堂、清真食堂顺利通过标准化验收,荣获“食品卫生量化A级标准”。同时,注重智慧食堂、阳光厨房建设,更新、增设“阳光厨房”摄像头和显示屏,全面建成“阳光厨房”,实现明厨亮灶标准。

三、标准化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在新能源布局方面,WEY品牌将继续扩大Pi4平台的实力,不断丰富PHEV /EV产品,纯电动概念车型WEY-X的各项功能也将升级迭代。在智能战略布局方面,WEY品牌将加大研发投入,到2020年,WEY品牌将投入300亿元,打造全球化的研发体系,在主被动安全技术、智能互联、自动驾驶等方面进行突破,同时为产品的研发提供后台动力。

(一)美化校园景观。校园绿化不仅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而且在滞尘、降噪、制氧、调节温湿度、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4]。结合原有地形、地貌及绿化,对校园十余处绿化区域进行改造,根据不同植物四季生长规律,适时摘种和养护,使景观植物生长茂盛,逐步形成理想的艺术构图和景观特色。目前建成樱花园、玫瑰园、海棠园、牡丹园、腊梅园等十四大风景园。努力实现“一步一景、移步换景”。近年来,累计种植郁金香20余万株、向日葵2万株、秋菊50多个品种3100盆、月季25个品种2万株等多种绿植,形成月月有花讯,四季花常开的校园美景。

这套铜餐具由耳杯、小碟、盘、盒、碗组成,外加罍形的餐具外壳,按照大小依次叠放整齐后可全部装入铜壶之中,共达60件。

校园环境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学精神具有良性互动关系。校园文化的建设应突出学校内涵和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为学生提供行为的参照系[3]。校园环境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为师生打造了更加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通过举办各类学生参与校园环境建设的活动,优化育人环境,实现环境育人。

(一)规范的管理模式。标准化教室的服务保障,遵循“三标一体”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建立了三级管理制度:楼管员巡查巡检日报制、物业服务中心服务质量月评制和内控部门服务效果监督测评制。按照制度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为师生提供优质、环保、安全、规范的教室服务。

(三)探索育人新途径。积极探索“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途径,践行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劳动育人的“五育人”理念。联合学生会、研究生会等学生社团组织,举办义务植树、校园绿化维护、种植郁金香等美化校园环境活动;组织开展全校层面的“学生进后勤”“后勤进院系”主题活动,每年提供后勤40余种岗位,与学校13个部、院、系签订共建协议,让学生们在后勤工作中学习服务、磨练意志、历练耐心、收获成长,近三年来共有近2万人次参与上述活动。

四、标准化公寓,细化管理服务

我们满心欢喜地回到了家,来到阳台上赏月,此时的月亮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蒙了一层薄薄的头纱,看着这朦胧的月色,我不禁遐想起来:美丽的嫦娥姐姐此刻在月宫里干什么呢?她是否跟我们一样过得幸福、快乐呢?

(一)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下设学生组织——自管会,通过学生自我管理,提高学生参与宿舍文化建设积极性。自管会注重制度建设,规范事务处理流程,明确相关责任到人。与学校留学生办公室联合开展了“留学生楼层长选举”活动,每层留学生公寓楼选派一名留学生作为楼层长。通过楼层长制度,及时获知留学生对公寓软、硬件方面的需求,对公寓管理方面存在的意见与建议,从真正意义上搭建了学生与服务单位的沟通桥梁。

(二)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公寓文化是学生公寓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与学校学生工作部开展宿舍文化季活动,成功举办了“健康在我动”——风筝节、21天早餐打卡、“温暖在我心”——宿舍全家福、蛋糕设计大赛、“卫生在我行”——绿植兑换、格林宿舍、宿舍美化设计大赛等活动,丰富学生宿舍文化和课余生活。

(三)节约环保循环使用。为留学生免费发放毕业生留赠物品是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为留学生服务的一项主要活动。每逢毕业季,留学毕业生都会留下大量不便携带的生活用品,转交中心赠与留学新生。中心将毕业生留下的可用生活用品收集整理并彻底清洁,从中筛出品相完好、可再度使用的物品发放给留学新生,这项活动不仅节约环保,也为初来中国的留学新生提供便利。

五、标准化管理,保障改革发展

标准化后勤建设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作保障,内部控制是保障组织权力规范运行、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北师大后勤成立内控建设办公室,启动后勤内控体系建设。通过深入梳理后勤各项业务的管理体制机制与主要流程,抓住关键环节,提出归口管理、授权控制、优化资源管理模式、完善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等一系列措施。落实“6T”管理实践工作,加强后勤管理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后勤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保障后勤改革发展。

(一)积极发挥风险防范作用。内控建设办公室根据后勤各单位经济活动特点,梳理组织架构及岗位工作流程,落实各类不相容岗位与职责。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控制是加强内部控制的基本手段,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5]。形成相互监督、互相制衡的工作机制,从而降低员工犯错或舞弊的可能性。

(二)梳理流程图及控制矩阵。内控建设办公室协同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详细梳理各单位工作职能和工作流程,完成“后勤管理流程图及控制矩阵工作”,内容涉及修缮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物资与采购管理、商户管理、能源管理、物业服务、招标管理和车辆使用管理等八大方面,进一步规范了后勤各项工作流程。

(三)“6T”管理实践为抓手。为让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流动性大,承担繁琐劳动的一线员工有参与管理的职责和荣誉感,充分调动一线员工积极性,以“6T”(天天处理、天天整合、天天清扫、天天规范、天天检查和天天改进)管理实践为抓手,充分落实细心、耐心、真心、诚心、用心的“五心”服务理念,推动原“自上而下”管理转变为“自下而上”管理。经过近两年的推广使用,取得显著成效。

深化后勤综合改革,旨在以高校“双一流”建设为目标,服务高校整体事业发展,建立起一套系统完备、学校满意、师生放心的支撑服务保障体系。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高校后勤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后勤应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精准把握发展机遇,凝聚推进后勤发展的强大合力,以“一流意识、一流标准、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为目标建设与“双一流”匹配的一流后勤,助力“双一流”建设。

参考文献

[1]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19-2-23]. http://www.gov. cn/xinwen/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2]2017年4月.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标准化创建工作的通知.[2017-4-7].http://jw.beijing.gov.cn/gxhq/zcwj/201707/t20170705_24082.htm.

[3]叶蓉.论隐性课程建设与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培育[J].文教资料,2013(17):147-148.

[4]张卫.校园绿化管理标准化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0(06):78-80.

[5]邢慧敏.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措施的理解与运用[J].中外企业家,2018(29):57.

(责任编辑:赵相华)

标签:;  ;  ;  

“双一流”视阈下高校后勤标准化建设的探索-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