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四川唐代魏墨的变化与唐代悬崖浮雕的盘问经文_维摩诘经论文

四川唐代摩崖浮雕维摩诘经变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摩崖论文,浮雕论文,唐代论文,维摩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佛教经变故事的流行是唐代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景观,其中维摩诘经变颇为抢眼。表述大乘佛教义理的维摩诘经变在唐代盛极一时,两京和四川地区(含重庆,以下简称川地)诸多地面寺院曾有相关画作,而今仅能从画史中得窥一斑。所幸河西与四川两地石窟寺院尚存遗迹,使我们得以目睹唐代维摩诘经变图像的真实状况。

      唐代维摩诘经变的基本遗存,主要包括河西地区三十四铺壁画和川地六铺摩崖浮雕,前者久已成为学界研究热点,后者虽内涵丰富又具浓郁的民俗气息,但研究却相对薄弱,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厘清,故本文以川地摩崖浮雕维摩诘经变为考察对象。

      一 维摩诘经变图像遗存及其研究状况

      1.维摩诘经变遗存状况

      四川所存六铺唐代摩崖浮雕维摩诘经变,均属中晚唐前后遗迹,分布在川中仁寿、邛崃、资中和夹江四县[图一],分别为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邛崃石笋山摩崖第20龛、邛崃天宫寺摩崖第46龛和第74龛、资中重龙山摩崖第23龛、夹江千佛崖原编号第2龛。

      (1)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

      该龛龛口呈纵长方形[图二],面阔190厘米,通高210厘米,进深110厘米①。龛内主体图像呈“品”字形布局,形成立体化空间。画面左侧(以物象自身为基准,下同)文殊坐须弥高座,与右侧亭屋内维摩诘遥相呼应,听法众人环列于文殊座下。画面正上方嵌一佛国,两侧分置借狮子座及七宝供养等佛国关联内容。譬喻说法等故事场景散置于经变空隙处。此龛及附近龛像均无造像记,但其人物造型与牛角寨唐贞元十一年(795)第9龛风格相近,据此推测该龛应开凿于中唐前后。

      (2)邛崃石笋山摩崖第20龛

      该龛作双层边框[图三:1、2],外龛面阔310厘米,通高210厘米,进深135厘米②。内龛横断面呈“凹”字形,三面造像,文殊与维摩诘端坐左右侧壁,听法人分层排列于二者周围。龛台上楼道及栏楯雕饰繁复,正壁中间耸立一城门,用以象征毗耶离城的存在。正壁上方两侧有空中佛国内容置祥云之上。此龛与第28龛、第26龛处同一崖面,且后两龛大小形制相仿,为所在崖面主要龛像,其中第28龛刊刻唐大历三年(768)造像记。而此维摩诘经变龛位于崖面右下端,尺寸较小,开凿时间当晚于前两者,但龛内菩萨造型及背光形状与第28龛相近,年代跨度应不会很大,推测此龛约开凿于中唐前后。

      (3)邛崃天宫寺摩崖第46龛

      

      [图一]四川唐代摩崖浮雕维摩诘经变分布图

      

      [图二]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及线图

      此龛作双层边框[图四:1、2],外龛面阔113厘米,通高126厘米,进深64厘米③。内龛三壁造像,文殊、维摩诘分别置左右侧壁,体态闲适,相向而坐,三壁上层散布佛国等内容,热闹非凡。龛台上维摩诘帐榻前,二人五体投地礼拜一宝座。龛台下以格状浮雕数幅小场面。天宫寺摩崖龛像缺乏造像记资料,此龛之龛形、布局及人物造型,与上述中唐龛像无大差异,推测为同时期遗存。

      (4)邛崃天宫寺摩崖第74龛

      该龛面阔94厘米,通高80厘米,进深35厘米④,造像残损严重,仅隐现轮廓及少许细部图像[图五]。其三壁浮雕造像,左右侧壁分别残存文殊桃形背光、维摩诘帐榻,文殊背光右上方一狮子座乘云下行。正壁中间耸立一城门,门洞下设阶梯,两侧分列数身立姿人物。城门两侧上方各残存一圆形轮廓,或为空中佛国内容残迹。龛下排列数幅格状浮雕,原初应有故事情节。此龛造像风格与邛崃石笋山第20龛相似,推测为中晚唐前后作品。

      (5)资中重龙山摩崖第23龛

      

      [图三:1]邛崃石笋山摩崖第20龛

      

      [图三:2]邛崃石笋山摩崖第20龛展开线图 采自《成都考古发现(2003)》页516

      

      [图四:1]邛崃天宫寺摩崖第46龛

      

      [图四:2]邛崃天宫寺摩崖第46龛展开线图 采自《成都考古发现(2004)》页498

      

      [图五]邛崃天宫寺摩崖第74龛及线图

      

      [图六]资中重龙山摩崖第23龛及线图

      该龛龛口呈横长方形[图六],面阔213厘米,通高162厘米,进深65厘米⑤。横断面呈浅“凹”字形,三面造像,两侧壁较窄。正壁左侧文殊垂足而坐,左手扶膝,右手举如意,似在发问,周围听法众人云集,右侧维摩诘手扶隐几,盘坐于瓦屋内,侧脸与文殊对视。壁面中上方悬置一舟形云团,云中隐约可见五人。右侧壁自上而下高浮雕狮子座三方。龛台下层两侧立听法人半身像数身。周围龛像多处刊刻晚唐时期造像记⑥,且造像风格与此龛相类,由此推测其为晚唐之作。

      (6)夹江千佛崖原编号第2龛

      此龛毁于“文革”期间,现仅见于早年调查报告[图七]。龛约一米半见方,细部多风化⑦。龛内左侧文殊垂足倚坐,右侧维摩诘盘腿坐于瓦屋内,诸多云中人物悬浮于壁面上层。夹江千佛崖造像记见有盛唐开元(713-741)及晚唐会昌(841-846)、大中(847-860)、咸通(860-874)纪年,此龛像与晚唐造像大体相类。

      2.研究状况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胡文和先生、滨田瑞美女士曾专题讨论川地维摩诘经变⑧。前者通过实例描述大体勾勒出川地维摩诘经变概貌,而未考察细部图像及其深层内涵。后者就邛崃石笋山第20龛、邛崃天宫寺第46龛、资中重龙山第23龛图像,分别从龛正壁、帐榻上方及龛床三部位画面分析,认为天宫寺龛像正壁图像以一佛国象征三世界(娑婆世界、妙喜世界、须弥灯王佛世界):天宫寺及石笋山龛像维摩诘帐榻之上为七宝供养场面,含维摩诘以七宝供养释迦佛之意;邛崃天宫寺第46龛龛台上人物系小乘弟子舍利弗礼拜须弥座场面。上述认识颇有深度,但某些观点过于武断。总体而言,川地维摩诘经变研究还有诸多欠缺,如十分重要的仁寿牛角寨第2龛未引起足够重视,各实例细部图像分析不甚充分,没有仔细挖掘图像内涵及文化意蕴。

      

      [图七:1]夹江千佛崖第2龛

      采自《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4期

      

      [图七:2]夹江千佛崖第2龛线图

      本稿基于实地调查及学界披露资料⑨,利用唐代流行的后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解析图像,并与河西地区同类图像比较分析,以期明晰川地唐代维摩诘经变之时代共通性和地方性特征,进而揭示经变表现意图。

      二 维摩诘经变细部图像

      川地六铺唐代摩崖浮雕维摩诘经变,内容刻画及布置与河西地区实例比较多有差异,进行图像细部分析是阐明其时代共通性、地域性特征以及表现意图的根本手段。以下将图像内容分为维摩文殊与听法众人、诸佛国关联图像、譬喻说法图像三类来论述。

      (一)维摩文殊与听法众人

      川地维摩诘经变的维摩诘、文殊与听法人配置形式有两种。一种于画面中间雕刻毗耶离城门,文殊、维摩诘及听法人于城门左右两侧均等配置。另一种为维摩诘坐帐榻或瓦屋居右侧,文殊坐狮子座居左侧与其对置。

      第一种表现见于邛崃石笋山第20龛、邛崃天宫寺第74龛,画面构图对称、均衡。此种以毗耶离城门为中心的构图,是河西地区中唐至宋代维摩诘经变的典型特征,河西中唐及其以后实例与川地此二铺维摩诘经变或许有共同粉本来源。

      第二种表现在图像配置上呈现三种特殊现象,分别出现在剩下的四铺经变中。其一,突出维摩诘坐具体量,简单表现文殊。以资中重龙山第23龛、夹江千佛崖第2龛最为典型。维摩诘所坐瓦屋约占画面三分之一比重,而文殊仅饰背光,所坐狮子座体量较小,这在川地其他实例中也稍有体现。北朝隋代维摩诘经图像之维摩诘,若有帐榻或华盖等坐具,文殊也必有与其相当坐具,二者基本对等表现。在河西地区唐宋维摩诘经变中,维摩诘多坐帐榻,文殊则坐须弥座、顶悬华盖,二者坐具体积相若。相对而言,上述两铺川地图像维摩诘、文殊坐具体量相差较大。

      其二,众多听法菩萨、弟子等密集地配置在文殊一侧。典型实例如仁寿牛角寨第2龛、资中重龙山第23龛。与上述维摩诘坐具所占画面较大情况关联,维摩诘一侧仅简单表现天女等个别人物,而文殊一侧往往布满无数听众,以示众多听法人随文殊前来听法。在河西地区唐代维摩诘经变中,听法人亦多表现在文殊一侧,但为了寻求图像均衡,维摩诘一侧常刻画几身天龙八部众形象,至五代、宋时期,维摩诘一侧也绘制听法菩萨。川地此二铺经变与河西地区实例比较,有刻意强调听法人群集于文殊一侧的特征。

      其三,在维摩诘、文殊之间散布若干乘云人物。实例如邛崃天宫寺第46龛和夹江千佛崖第2龛。此二龛中除维摩诘室内天女外,其他听法人数量不多,也雕刻在文殊身旁。值得注意的是,经变中间常浮雕若干组乘云人物,悬浮于空中。夹江千佛崖龛像所表现物象已难辨识,从邛崃天宫寺第46龛来看,乘云人物除与空中佛国相关外,还有前来听法的宝积等长者子以及多个禅定僧。河西地区维摩诘经变中不见禅定僧,乘云菩萨也多与其他场景内容组合绘制,如树木、毗耶离城门等。乘云禅定僧可视为川地特色,在经变像龛正壁布满乘云人物的表现形式,也明显有别于河西地区。

      上述内容为维摩诘、文殊及听法众人的整体布局情况,听法众人中天女与舍利弗、菩萨弟子及诸天人、中土帝王及外族王臣的表现也各具特色,笔者将在下文一一分析。

      1.天女与舍利弗

      有关川地维摩诘经变之天女与舍利弗,诸考古报告仅作简略记述,即使以往的专题研究也未给予充分解释,且部分判断有商讨余地。本文认为,邛崃天宫寺第46龛、仁寿牛角寨第2龛和邛崃石笋山第20龛维摩诘经变,都着意表现了天女、舍利弗形象。

      邛崃天宫寺第46龛正壁下层高浮雕一女装人物,位于维摩诘帐榻前方,体态丰腴,左手举扇,右手向外下方伸展,掌心朝上[图八],应是维摩诘方丈室内天女。其对面立一僧装比丘,与天女呼应配置,应为舍利弗。

      

      [图八]邛崃天宫寺摩崖第46龛正壁下层

      

      [图九]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中层右侧

      

      [图十]邛崃石笋山摩崖第20龛正壁右侧及线图

      仁寿牛角寨第2龛维摩诘左侧亦见一女装人物,头部残缺,双手外展,左手持羽扇,右手置维摩诘前[图九],应为散花天女⑩。此女近前不见僧装人物,但文殊右侧表现一比丘,大体与天女对应,推测其为舍利弗。

      邛崃石笋山第20龛相关报告未述及天女与舍利弗,而实际亦有表现。维摩诘帐榻前方,高浮雕立姿人物七身[图十]。前排三人,自左而右,第一女者双手合十,第二女者头部缺失,躯干及两手臂略有残余,第三者身着袈裟,肩部以上残损。其中,第二女者左臂袖口自肘部下垂,可见其左手应作折肘上扬之姿。且第一女者腰腹以下残存一袖口与第二女者肩部能够对接,应为第二女者外展之右臂。由此,第二女者又呈现前述天女双臂外展,一手下垂一手上扬姿态,应为散花天女。第三者为比丘,立于天女左前侧,从残存部分可见其着装、姿态与天宫寺龛像舍利弗如出一辙。由此推测,此二人应为《观众生品》描述的天女与舍利弗。

      以上可见,川地维摩诘经变中天女形成固定表现,亦即配置在维摩诘前方,左手上扬举扇,右手朝外下方伸展。南北朝时期维摩诘经图像,天女未形成统一姿态,保存完整者无一执扇表现。至隋代,滑县开皇二年(582)造像碑(11)之天女亦作一手上扬,一手下垂表现,是否持扇已难辨认,其姿态刻画则具川地天女之雏形。初盛唐时期莫高窟维摩诘经变天女多作一手上扬举扇,另一手上扬外展或捏持花瓣,与川地相较仅未持扇之手表现略不同,应有强调散花之意。

      维摩诘经《观众生品》未提及天女姿态及手中持物,而川地维摩诘经变天女身姿形成统一表现,且与初盛唐莫高窟维摩诘经变天女大体一致,应有其共同来由。

      维摩诘经以外,摩利支天相关经典曾述及天女姿态。如《佛说摩利支天经》描绘摩利支天之天女法相,左手把扇,右手下垂扬掌向外,展五指作与愿势等细节,与川地维摩诘经变天女表现吻合,又特别指出其所持之扇“如维摩诘前天女扇”(12)。类似描述在摩利支天相关经典中多处可见,内容雷同。摩利支天信仰始自南梁,入唐以后盛行,时间节点亦相符。就现有文献及实物资料推测,川地天女的表现可能受摩利支天经影响。另外,日本镰仓时代的吉祥天女像(13),亦作左手上扬,右手下垂外展姿态,仅手中持物不同,由此亦可见此种天女形象流传甚广。

      

      [图十一]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左侧

      

      [图十二]邛崃天宫寺摩崖第46龛左侧壁

      2.菩萨弟子及诸天人

      听法菩萨、弟子及天人在维摩诘经中着墨甚少,不见情节性描述,在维摩诘经图像中多采取整体性表现,由北朝隋代至唐,一方面图像刻画愈加细腻,另一方面菩萨弟子及诸天人数量不断增加。

      川地唐代维摩诘经变中部分听法菩萨与文殊一样也附头光或身光,六铺图像中三铺听法菩萨手中持物。牛角寨第2龛文殊身后两人附头光、一人附身光[图十一],其中一人戴菩萨冠饰,另两人有发髻,都应为菩萨表现。邛崃天宫寺第46龛文殊右侧偏上立一菩萨[图十二],双手合十,饰头光与身光。另外,成都西安路出土南梁背屏式造像,背面线刻维摩诘经图像(14),其文殊左侧听法众人中亦有一人附身光。此种表现在其他地域几乎不见,可看作川地特征性表现。这些附头光、身光及持物菩萨身份无从考证,用意似乎在于制作多样的菩萨造型。

      川地维摩诘经变听法众人,较北朝隋代又增加了诸天人形象。如资中重龙山第23龛和仁寿牛角寨第2龛,听法众人中多杂有面目狰狞者,应为天人表现。且牛角寨龛像维摩诘经变文殊身后浮雕三头共一,高髻者,应为阿修罗[图十三](15)。阿修罗为天龙八部之一,说明川地维摩诘经变听法天人有表现天部众意图。同期河西地区实例常完整刻画天龙八部众,川地表现则相对含糊且简略。

      经典所述文殊问疾及众人听法情节中,除菩萨弟子外,还述及释梵、四天王、天人,并未提及天龙八部,笼统而言天人亦涵盖八部众。如敦煌藏经洞出土维摩诘经讲经文,叙述文殊率领众人前往毗耶离城场景,就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天龙八部吹箫奏乐情节(16)。川地唐代摩崖造像中天龙八部图像十分流行,释迦说法图龛像后壁往往都雕刻其图像,维摩诘经变可能借用了当地流行已久的天龙八部图像因素。

      

      [图十三]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左侧中上部及线图

      3.中土帝王及外族王臣

      川地维摩诘经变中,仅仁寿牛角寨第2龛刻画了中土帝王及外族王臣听法场景(17)。文殊座下高浮雕一群俗装人物,其中一者为众人簇拥,左右二侍者为之擎羽葆,应是中土帝王表现[图十四]。与之对应图像右下角立六人,装束及相貌有异于中土人物[图十五]。前排二者皆着窄袖侧襟长袍,头部残缺,可见靠左侧者蓄浓密髭须,靠右侧者肩部残留风帽下摆。二者身后有一着交领衣者,其冠帽竖起双翅。在莫高窟相应图像中也见类似人物,此六人应为前来听法的外族王臣。

      

      [图十四]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左侧下部

      

      [图十五]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右侧下部

      

      [图十六]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左侧下部

      

      [图十七]敦煌莫高窟第335窟北壁东侧下部

      采自《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三》图版61

      仁寿牛角寨第2龛中土帝王群像人物众多,队列于文殊前方,并朝维摩诘走去,而外族王臣仅六人且置于画面右下角,似有尊卑之别。同期河西地区维摩诘经变中土帝王及外族王臣,分处文殊、维摩诘之下,且对称配置,与川地不同。维摩诘经变在论辩场景中添加帝王及王臣因素,应与《方便品》所述国王臣属前来探病情节相关(18)。但图像往往强调中上与异族人物的对比性,并非完全符合经文描述,应有现实因素参与其中。

      另外,仁寿牛角寨第2龛中士帝王及臣子队列中,有你人手执麈尾[图十六],内着交领衣,外披广袖衫,作典型居士装束,但其身后附头光,应非普通居士。如此表现并非孤例,莫高窟初唐第335窟维摩诘下方表现异族王臣,人群外侧立一披黄色披风者[图十七],着装与同铺经变其他维摩诘相同,此人应是维摩诘。《方便品》叙述维摩诘深入大臣、王子、内官各色人中施以教化(19),此处图像可能是维摩诘说法教化王子、臣民的表现。经典中除维摩诘之外没有身份显耀居士登场,仁寿牛角寨龛像所见附头光居士应也是维摩诘教化臣民的表现。

      (二)诸佛国关联图像

      维摩诘经分别描述了香积佛国、须弥灯王佛国、妙喜佛国景象,在开篇《佛国品》中还以娑婆世界为此土净上,且《法供养品》与药王佛国关联。以下逐一阐述五方佛国及关联场面,即释迦说法及宝盖供养场面、香积佛国及送香饭场面、须弥灯王佛国及借狮子座场面、妙喜佛国场面、七宝供养场面。

      1.释迦佛说法及宝盖供养场面

      川地维摩诘经变仅仁寿牛角寨第2龛及邛崃天宫寺第46龛表现了这一场面。

      仁寿牛角寨第2龛中上方高台上,一佛结跏趺坐于须弥宝座,胁侍弟子、菩萨、力士,两侧露出菩提枝叶[图十八]。说法图之上悬浮三宝盖,说明未表现释迦佛将诸宝盖合而为一情节(20)。高台左下侧排列五人,俗众装束,领头者双手奉持一小型华盖[图十九],应为宝盖供养的简略表现,可知此铺说法图是为《佛国品》内容。

      邛崃天宫寺第46龛正壁左下方,有三人各持举一长柄物,顶端呈尖锥状[图二十]。此三人着俗装相继而来,与河西地区所见宝盖供养场面相似。但此长柄物较罕见,不同于一般宽扁伞状宝盖。考察河西及川地佛教图像不难发现,入唐后宝盖逐渐变窄,常将多层伞盖叠加,高耸如塔,且顶端置宝珠,如莫高窟第138窟东壁南侧文殊顶上之华盖[图二十一](21)。川地图像此种倾向更为显著,如夹江千佛崖第137龛主尊之华盖[图二十二],上下叠加四层不同部件,大体呈锥状。可见,上述长柄尖状物当为宝盖,持宝盖三人应为前来供养的宝积等长者子,但未与佛国一起表现。

      

      [图十八]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上部

      

      [图十九]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上部

      释迦说法及宝盖供养情节源自《佛国品》,记述释迦佛于庵罗树园说法,并宝积与五百长者子持七宝盖前来供养(22)。《佛国品》内容曾见于北朝单体造像,或表现维摩诘与舍利弗相谈,示维摩诘能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之相(23),或以含螺髻梵王的释迦说法图示意。自初唐始,河西地区维摩诘经变《佛国品》场面多以一方佛国形式表现于上空,作一铺五尊式或作众人环绕式说法图,于释迦佛下方表现五身或两侧各五身持宝盖人物,表述宝积等长者子持宝盖前来供养内涵。仁寿牛角寨第2龛《佛国品》场面之说法图周围树木掩映,以示庵罗树园场景。菩萨、弟子环绕在释迦佛两侧,前来供养的宝积等五百长者子表现为五身俗装人物,亦强调宝盖供养情节,与莫高窟表现相仿。

      

      [图二十]邛崃天宫寺摩崖第46龛正壁左下侧

      

      [图二十一]敦煌莫高窟第138窟东壁南侧

      采自《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四》图版193

      

      [图二十二]夹江千佛崖第137龛中部

      2.香积佛国及送香饭场面

      川地维摩诘经变皆涉及此内容,多数表现了化菩萨送香饭或倾倒香饭情节。由于画面空间限制,仅邛崃石笋山第20龛和邛崃天宫寺第46龛维摩诘经变表现了香积佛国[图二十三]。

      《香积佛品》描述化菩萨到达香积佛国之时,香积佛与众菩萨共坐而食,化菩萨见香积佛便礼佛足,求取香饭(24)。邛崃石笋山第20龛于正壁右上角表现一佛国,佛趺坐于须弥座,胁侍弟子、菩萨。座下刻画几身跪坐捧圆形物菩萨,与莫高窟晚唐第138窟香积佛国菩萨表现相仿,或为化菩萨和进餐菩萨。现存图像不甚清晰,但亦未显示其他佛国特征,大体可确认为香积佛国表现。

      邛崃天宫寺第46龛维摩诘经变正壁中上部表现一佛国,其左上方及右下方各表现一乘云狮子座,正下方可见一手捧香饭菩萨自佛国内乘云而下,左下方为前述三持宝盖长者子。滨田瑞美女士认为狮子座、宝盖供养、送香饭等情节共用上述一佛国,此说法有待商榷。左上方狮子座腾空而下,暗示其上方隐藏着须弥灯王佛国;左下方三供养宝盖长者子与此佛国也无直接对应关系;捧香饭菩萨所乘云团则明显由正壁中上部佛国分化而出。由此可推断该佛国应为香积佛国表现,与狮子座及宝盖供养情节无关。

      川地维摩诘经变常表现化菩萨送香饭或倾倒香饭场面,其中后者尤为显著。如资中重龙山第23龛,龛台正中着意高浮雕一菩萨,弯腰前屈,双手倒扣圆钵倾倒香饭,饭自圆钵内倾泻而出,堆积如山[图二十四]。仁寿牛角寨第2龛维摩诘经变中此化菩萨立于维摩诘左前方[图二十五],头部残缺,躯干部位显示菩萨装束,饭钵已难辨识,其倾倒香饭姿态与重龙山龛像大体一致。邛崃石笋山第20龛维摩诘经变文殊右前侧亦有一女者,曲腿前倾[图二十六],也应为倾倒香饭化菩萨。经中本无倾倒香饭描述,而以上三龛化菩萨倾倒香饭表现形成固定模式,入唐以后莫高窟维摩诘经变也是如此。

      《香积佛品》记述化菩萨返回方丈室后将饭钵呈给维摩诘,未有倾倒香饭之举,此衍生情节的突出表现耐人寻味。经文以香饭为喻引申论述,以其香饭取之不完、食之不尽,表明大乘佛法不可称量之义(25),倾倒香饭正是此内涵的形象化表现。

      

      [图二十三]邛崃石笋山摩崖第20龛正壁右上角及线图

      香积佛国关联内容还常表现捧饭钵飞行的化菩萨。莫高窟唐代维摩诘经变之捧钵菩萨与香积佛国密切关联,刻画详尽,易于辨认。而川地维摩诘经变此项内容不连贯,且常出现飞翔的供养菩萨、飞天等,其持物亦多为圆形,易与捧钵化菩萨混同,认定更须谨慎。

      川地天宫寺第46龛、石笋山第20龛、牛角寨第2龛维摩诘经变,都刻画了捧物飞行者。除天宫寺龛像正壁中部捧物者确为送香饭菩萨外,另两龛此类表现皆有存疑。石笋山者外龛右上角,一天女双手捧持盛满供品的盘状物,此物不同于化菩萨所捧饭钵,应是一般供养菩萨。牛角寨龛像上部左右侧各一双手捧物天人,二者位置及身姿呈对称表现,突出了装饰功能,也不能笼统地判定为送香饭菩萨。

      香积佛国品内容表现始自北魏晚期,直至隋代多表现为一菩萨捧钵飞行,非图像必要内容。入唐后内容趋于丰富,尤其是莫高窟维摩诘经变,详尽地描绘了化菩萨前往香积佛国求取香饭,返回维摩诘居室及倾倒香饭全过程。相对而言,川地香积佛国及送香饭场面则有意突出化菩萨倾倒香饭情节,与莫高窟同类图像有所不同。

      

      [图二十四]资中重龙山摩崖第23龛中部

      

      [图二十五]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右侧中部

      

      [图二十六]邛崃石笋山摩崖第20龛正壁左侧下部龛台上

      

      [图二十七]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右上角线图

      

      [图二十八]资中重龙山摩崖第23龛右侧壁

      3.须弥灯王佛国及借狮子座场面

      川地仁寿牛角寨第2龛、资中重龙山第23龛、邛崃天宫寺第46龛与第74龛都表现了相关内容,四者皆省略须弥灯王佛国,仅表现须弥座或连同狮子飞行至方丈室,各实例宝座所处位置略有差异。如仁寿牛角寨第2龛狮子座位于维摩诘亭屋上方[图二十七],最前端狮子座外侧雕刻一奔腾狮子与之相随。资中重龙山第23龛三台狮子座置维摩诘瓦屋前[图二十八],每台座下并置两头小狮子,表述狮子驮须弥宝座前来之意。邛崃天宫寺第46龛正壁上部、中部各表现一台狮子座,二者乘云而来,行将进入维摩诘室。邛崃天宫寺第74龛狮子座位于文殊背光右上方,呈下行之势。

      须弥灯王佛国及借狮子座场面为《不思议品》内容,叙述维摩诘以神力请须弥灯王佛遣狮子座前来(26)。北朝隋代维摩诘经图像多以一两方狮子座示意性表现,河西地区唐代经变同时描绘化菩萨在须弥灯王佛国求取宝座场面(27),偶有狮子匍匐于文殊宝座壶门内,有别于川地表现。

      

      [图二十九]邛崃天宫寺摩崖第46龛龛台

      

      [图三十]大理国《维摩诘会图》

      采自《南诏大理国雕刻绘画艺术》页240,图版252

      

      [图三十一]大理国《张胜温画卷》

      采自《南诏大理国雕刻绘画艺术》页215,图版238

      此外,在邛崃天宫寺第46龛龛台上,浮雕二人于维摩诘帐榻前跪拜一须弥座[图二十九],滨田瑞美女士认为此处系小乘弟子礼拜须弥宝座情节(28),言之成理。然而,此须弥座正前方即是维摩诘,此二人除跪拜宝座外亦不排除同时礼拜维摩诘的可能。维摩诘经《弟子品》记述富楼那为新学比丘讲法曾遭维摩诘呵斥,维摩诘入三昧,令比丘自识宿命,还得本心,于是诸比丘稽首礼维摩诘足(29)。南宋法云曾提及“方丈僧拜维摩”正为上述《弟子品》内容之引申,其内容描述或有强调大乘之意(30)。又,大理国《维摩诘会图》、《张胜温画卷》之维摩诘经变[图三十、三十一](31),均在维摩诘前刻画跪拜比丘,后者比丘右侧还绘制一方宝座,可能内涵礼拜维摩诘和宝座双重含义,邛崃天宫寺第46龛比丘跪拜宝座场面,可能也兼有跪拜维摩诘之意。

      4.妙喜佛国场面

      邛崃天宫寺第46龛维摩诘经变,维摩诘帐榻左上侧伸出一长茎莲蓬状物,其上表现一坐佛、二胁侍[图三十二](32)。邛崃石笋山第20龛左侧壁立于最外端者,头顶亦伸展出一佛国,其上表现说法图[图三十三]。在维摩诘经变中,凡一人幻化出云中人物场景,均为维摩诘显神通力表现。天宫寺龛像此内容可理解为佛国由帐榻内维摩诘所幻化,石笋山龛像内头顶佛国者也当是维摩诘。以上两处都以一佛及诸胁侍象征佛国,且蕴含维摩诘幻化佛国之意,与《见阿閦佛品》维摩诘断取妙喜佛国内容基本契合。

      

      [图三十二]邛崃天宫寺摩崖第46龛右侧壁线图

      采自《成都考古发现(2004)》页498,图5

      

      [图三十三]邛崃石笋山摩崖第20龛左侧壁

      

      [图三十四]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中上部

      

      [图三十五]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中上部局部

      再者,前述仁寿牛角寨第2龛《佛国品》画面前方拱桥上,一人手捧佛像朝说法释迦佛走去[图三十四],应与释迦佛于庵罗树园说法相关。唐代相关释论著述曾将《见阿閦佛品》手接大千情节概述为维摩诘“掌运如来”(33)。手接大千虽常表现为断取妙喜佛国场面,但既有“掌运如来”一说,图像亦可刻画为手捧如来。牛角寨龛像表现此人双手捧三角形龛状物[图三十五],其内刻画一坐佛,大体与“掌运如来”描述吻合。且经典记述手接大千与《佛国品》情节内容皆发生在庵罗树园,由此将二者组合表现亦合乎情理。

      妙喜佛国内容源自《见阿閦佛品》,维摩诘以右手断取妙喜世界,置于掌中。妙喜世界包括山川铁围、日月星辰、如来菩萨弟子众、三道宝阶等(34)。此情节表现始自唐代,莫高窟相关图像表现尤其详尽,川地则仅强调妙喜佛国之不动如来,并未突出佛国景象。

      

      [图三十六]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左上部及线图

      5.七宝供养场面

      经典仅《法供养品》述及七宝,系释迦佛为帝释天阐释法之供养内容。释迦佛例举七宝具足的转轮圣王宝盖及眷属,供养药王如来满至五劫,尔后其子月盖王子于药王如来处寻得最上法之供养(35),明示护持并传承佛说之经典(此处应指维摩诘经)为法供养。经典但说宝盖王七宝具足,并未言及何人以七宝供养事情,而法供养概念难以形象化,这里应是利用七宝供养表述法供养内涵。

      川地三铺维摩诘经变刻画了七宝关联内容(36)。仁寿牛角寨第2龛七宝供养场面位于文殊背光之上云团中,白象当先,马随其后,另有桃形珠宝和六角形轮宝随行,其间有三人相伴[图三十六],应分别为玉女宝、主兵宝、主藏宝(37)。邛崃天宫寺第46龛及邛崃石笋山第20龛相关内容皆置于维摩诘帐榻顶部,前者仅表现一怀抱棍状物者引马宝前行,后者则可见马宝、象宝、轮宝飞腾于维摩诘帐榻之上。

      在河西地区维摩诘经变中七宝供养见有三种表现形式。其一,七宝自维摩诘帐榻上方随狮子座一起下行。其二,表现宝盖王持七宝供养如来,且伴有骑马出行场景。其三,个别实例表现七宝从两侧环绕坐佛等内容乘云下行,其间出现维摩诘及帝释天等人物。

      据笔者掌握资料,第三种表现仅见于莫高窟五代第61窟[图三十七],滨田瑞美女士曾将其判定为维摩诘以七宝供养释迦如来,进而赋予川地七宝供养图像同样内涵。此论述有两处疏漏,第一,莫高窟第61窟题记所示持七宝供养释迦如来的是帝释天而非维摩诘,这与经典《法供养品》以帝释天与释迦佛对话为主体的内容相契合(38)。第二,与河西地区其他实例比较,莫高窟五代第61窟维摩诘经变细部表现较为独特,且创作年代远远晚于川地维摩诘经变,不足以成为川地七宝供养内涵的判定依据。

      此外,与川地七宝供养表现方式相似度最高的为第一种表现,多见于莫高窟初盛唐洞窟。如初唐第332、335窟。第332窟七宝供养图像[图三十八],七宝之马宝、象宝、轮宝与三人相伴而行,此三人也应为玉女宝、主兵宝、主藏宝。七宝之旁还表现一佛诸胁侍,从图像上看与其他内容无从属关系,应是七宝供养关联内容。但因持七宝者及供养对象有多种可能,而此种表现象征性较强,本文以为不可轻易下结论。川地三铺维摩诘经变七宝供养场面,从表现形式及表现方位来看都与上述莫高窟初盛唐实例相同,两者可能存在共同的图像渊源。

      

      [图三十七]敦煌莫高窟第61窟东壁南侧

      采自《敦煌石窟全集·法华经画卷》页248,图版245

      

      [图三十八]敦煌莫高窟第332窟北壁东侧上部线图

      

      [图三十九]邛崃天宫寺摩崖第46龛下部

      

      [图四十]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右上部

      

      [图四十一]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左上部

      (三)譬喻说法图像

      邛崃天宫寺第46龛、第74龛及仁寿牛角寨第2龛,皆浮雕多幅手持长棍老者对他人说教场景,此棍状物是为筇杖或藜杖。据何剑平先生分析,此物产于四川,入唐以后常替代麈尾与文人居士相伴,维摩诘经讲经文中亦多描述维摩策杖形象(39)。上述三铺经变表现的持棍老者当是维摩诘。

      川地持棍维摩诘所处位置与河西地区维摩诘经变譬喻说法图像方位相仿。天宫寺两处维摩诘经变龛皆将其表现在龛外下部,以方格形式排列,与莫高窟晚唐五代时期该经变下方横向排列或以屏风组画形式表现譬喻说法故事相似。牛角寨龛像将此类图像表现在主体情节空隙处,且多集中在经变下端。莫高窟第9窟维摩诘经变譬喻说法内容,不仅表现在维摩诘、文殊之间的空地上,更多绘制在整幅图像之下,并以连环画形式逐个排列,与牛角寨龛像类同。可见,川地持棍维摩诘关联场景应为譬喻说法图像。

      川地譬喻说法图像可辨者有三种,一者众人围桌而坐,二者数人围绕一人作供养状,三者数人围绕一塔。

      邛崃天宫寺第46龛及仁寿牛角寨第2龛,均表现一持棍维摩诘与他人围方桌而坐图像。天宫寺第46龛下方组画右起第一幅图像之维摩诘居右侧,左侧三人坐于桌后,其中两人双手平置桌面,左侧末端一人抱头伏于桌上[图三十九]。仁寿牛角寨第2龛中上部说法图左、右则分别表现一幅数人围桌而坐图像[图四十、四十一],右侧图像维摩诘右手持棍,左手置于桌面,桌前跪一女子,左侧图像维摩诘立于长桌右侧,并以长棍指划桌面,桌外环绕四、五人,或坐或立。类似场景在河西地区莫高窟维摩诘经变博弈图或酒肆图中频繁出现,如中唐第159窟东壁北侧博弈图,五人环绕一方桌而坐,维摩诘于右侧作说教之态[图四十二]](40)。五代第61窟酒肆图,表现七人围长形桌而坐,桌上摆满酒菜,维摩诘手举麈尾坐于右侧桌角,他人或举杯欲饮或奏乐助兴[图四十三](41)。类似场景源自经文“若至博弈处辄以度人”或“入诸酒肆,能立其志”。上述邛崃天宫寺第46龛此种表现及仁寿牛角寨第2龛左侧场景与此二例相仿,维摩诘均位于右侧角落处,因桌面内容不明,仅能推断二者或为博弈图或为酒肆图。牛角寨龛像右侧上部图像则难以确认。

      

      [图四十二]敦煌莫高窟第159窟东壁北侧屏风

      采自《敦煌石窟全集·法华经画卷》页233,图版229

      

      [图四十三]敦煌莫高窟第61窟东壁门南侧

      采自《中国敦煌壁画全集9·敦煌五代宋》页69,图版68

      

      [图四十四]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右下角

      

      [图四十五]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左下角

      

      [图四十六]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左下角

      仁寿牛角寨龛第2龛左下及右下角浮雕三幅维摩诘与他人组合场景。第一幅图维摩诘立左侧,其前坐两人,一人双手供奉一尖状物,另一人举止不辨[图四十四]。第二幅图维摩诘坐方形台座,右手前举,似对下方人群说教[图四十五]。第三幅图维摩诘扶棍而立,其前两人粘附在一起,动作难辨[图四十六]。据考古报告,邛崃天宫寺第74龛下方亦刻画持棍维摩诘及禅定、跪拜人物(42)。莫高窟也有类似实例,如中唐第360窟多处表现维摩诘受供养或讲法场面。川地维摩诘经变此类维摩诘与他人组合场面表现简略,具体所指难辨,但图像内容应大体相同,皆为维摩诘说法教化场景。

      此外,仁寿牛角寨第2龛右下角还见一覆钵形佛塔,周遭数人围绕,其中有两人手置塔刹处,若劳作状,左侧还见两人,一人屈膝供养,另一人姿态难辨[图四十七]。在莫高窟五代第61窟亦可见类似表现,该窟此场面佛塔高耸,左右两侧分立俗装男子和比丘各一,皆双手合十作供养状[图四十八](43)。比丘身后红地墨书题记:“时善男子等或于一劫或减一劫恭敬奉诸供养,佛灭后一一全身舍利,起七宝塔纵广一四天下,高至梵天妙刹庄严。”该题记源自《法供养品》记述(44),以起宝塔供养作譬喻,宣说法供养高于起七宝塔供养。上述两处图像年代不同而内容相似,且经典中仅《法供养品》涉及佛塔内容,起七宝塔之说亦与牛角寨龛像二人似乎在修筑塔刹表现契合,由此可推定牛角寨此表现当为起七宝塔供养内容。

      

      [图四十七]仁寿牛角寨摩崖第2龛右下角

      

      [图四十八]敦煌莫高窟第61窟东壁窟门北侧

      采自《敦煌石窟全集·法华经画卷》页249,图版246

      (四)四川唐代维摩诘经变的时代共通性和地方性

      同时期维摩诘经变遗存几乎仅见于河西地区,因此川地图像所体现的时代共通性只能以河西地区实例为参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图像内容布置方式大体相仿,均以维摩诘、文殊对坐为主体,听法众人环绕于四周,上方配置佛国关联内容,譬喻说法情节穿插表现在主体情节空隙处或图像下方。其次,皆以经变形式表现,情节内容丰富。川地六铺图像空间有限,然表现内容达九品之多(45)。河西地区维摩诘经变更是如此,除主体故事情节外,多点缀刻画小场面。第三,图像细节表现多具相似性。如川地维摩诘经变天女与舍利弗的配置方式、毗耶离城门的刻画,倾倒香饭菩萨的姿态、中土帝王及外族王臣的表现等,都能从莫高窟找到对应图像。

      川地维摩诘经变处于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空间,由于载体和表现方式差异,以及当地文化因素所施加的影响,使得其图像呈现出强烈的地域性特征。

      其一,川地维摩诘经变为适于崖面龛形往往三面配置图像,图像布置呈现立体化空间。如邛崃石笋山第20龛、邛崃天宫寺第46龛及第74龛,维摩诘、文殊分别于龛内两侧壁相向而坐,正壁表现听法众人及空中佛国内容。

      其二,受当地净土类经变影响,川地维摩诘经变在维摩诘、文殊之间空地上,往往表现楼道及栏楯等装饰。如邛崃石笋山第20龛于平台上雕刻繁复交错的栏楯及阶梯,仁寿牛角寨第2龛于后半部刻画水上建筑,资中重龙山第23龛则在经变中间刻画波形建筑台面。此等表现不见于北朝隋代维摩诘经图像及河西地区唐宋维摩诘经变,而更接近川地唐代净土类经变中的楼阁水榭。川地摩崖浮雕西方净土经变,阿弥陀佛及胁侍四周设置的阁楼建筑,与维摩诘经变中的楼道及栏楯表现大体相仿。

      其三,川地维摩诘经变受浮雕表现方式制约,内容刻画相对简略。手接大千场面尤为典型,如仁寿牛角寨第2龛仅以手捧佛像形式表现,同时借用了《佛国品》场景。邛崃天宫寺第46龛,妙喜佛国自维摩诘帐榻一角伸出,维摩诘则兼有与文殊论辩及手接大千内涵。另外,诸多实例仅在空中表现一佛国而省略其他佛国,且佛国关联内容表现极其简略。

      其四,图像细节表现呈现独特面貌。如在维摩诘、文殊对坐论辩场景中,维摩诘坐帐榻或瓦屋与文殊相对而坐,听法众人多随从文殊一侧,部分听法菩萨亦附身光或头光加以突出。在手接大千场景中,维摩诘掌中幻化的妙喜佛国仅以阿閦佛,或附加胁侍作象征性表现。

      上述共性及地域性特征交错出现在不同图像中。也就是说,川地维摩诘经变未形成既定图式,除个别图像与河西地区维摩诘经变有较大共性外,其他图像具有将地域性及时代共性杂糅于一体表现的倾向。

      三 余论

      (一)图像布局与讲经和俗讲仪式的关联

      据经典,维摩诘、文殊论辩本发生在室内,且维摩诘病卧于床。但除少数实例外(46),北朝隋代以来图像多表现二者于室外相对而坐,川地此六铺经变亦如此。仁寿牛角寨第2龛、邛崃石笋山第20龛、邛崃天宫寺第74龛尤为典型。如仁寿牛角寨第2龛刻画树木、池塘、桥道场景,邛崃石笋山第20龛及天宫寺第74龛正壁中央表现毗耶离城门,龛台上布置楼道及栏楯等。邛崃天宫寺第46龛及资中重龙山第23龛维摩诘经变虽无明显室外特征,但图像布局与上述实例大体相类。这些实例皆表现为维摩诘、文殊相对而坐,听法众人环绕四周。此场景布置与佛教讲经仪式多有相似之处,以下分别从主体人物对应关系、座位配置、道具三方面加以分析。

      讲经、俗讲仪式的主要人物主讲、都讲与维摩诘、文殊呈现对应关系。讲经活动始于曹魏时期(47),相关文献多强调都讲设难辩疑、督导讲经循序渐进的功用(48)。维摩诘经讲经仪式亦遵循此程序,梁慧皎记述东晋高僧支遁讲维摩经即以许询为都讲,都讲主动设难论辩(49)。维摩诘经以维摩诘、文殊论辩为主要内容,经中文殊不断发问助讲,套路与讲经仪式相仿。俗讲为唐及其以后由讲经活动衍生而来,多用于劝人行善、布施钱财,讲说内容更通俗化,都讲以唱经为主要职责,仪式特征与讲经大体一致。

      经变中维摩诘、文殊配置方式与讲经、俗讲仪式相仿。东晋谢灵运《山居赋》曾叙斋讲之事,“启善趣于南倡,归清畅于北机”,其后自注“南倡者都讲,北机者法师”(50)。《高僧传》卷十二《诵经·晋河阴白马寺释昙邃》记载昙邃睡眠中被请去讲经,“自尔日日密往,余无知者。后寺僧经祠前过,见有两高座,邃在北,弟子在南,如有讲说声”(51)。晚唐时期日僧圆仁描述登州“新罗一日讲仪式”,讲师登北座,都讲登南座(52)。上述三处事例皆强调都讲和讲师以南北对坐方式配置座位(53),这种情况下北方为正位,南方为辅位,讲师、都讲为主辅关系,自然应分别处在北、南座位。可见,都讲和讲师南北对坐已成为讲经仪式的一般化配置,这与维摩诘文殊相对而坐,众人列于座下的配置形式相同。

      不仅如此,维摩诘所用道具也与讲师相同。据北宋道诚记载,讲者所执之麈尾具指麾之意(54),圆仁记载登州“赤山院讲经仪式”中讲师亦手持麈尾,并在讲经过程中发挥特殊之用(55)。南宋志磐记述宋代法师道生于庐山升座说法,其后麈尾散落,隐几而化(56)。可见,维摩诘所惯用之道具麈尾和隐几皆与讲经仪式密切关联,手持麈尾具有象征主讲人身份之意。

      作为旁证,河洛地区北齐造像碑维摩诘经图像之中常刻画一敲钟人,敲钟也是讲经仪式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圆仁记述唐开成四年(839)十一月“赤山院讲经仪式”、“新罗一日讲仪式”、“新罗诵经仪式”,在仪式进行之初都有打钟环节(57)。此敲钟人表现在维摩诘、文殊对坐论辩场景之中,似乎说明图像设计者有意使画面形成讲经仪式场景。

      (二)维摩诘经变与净土信仰的关联

      现存川地维摩诘经变多与净土类图像组合,资中重龙山第23龛与仁寿牛角寨第2龛尤为显著。资中重龙山第23龛与观无量寿经变并列浮雕,二者在崖面共用一外框围绕,龛形及大小一致,明显有组合关系。仁寿牛角寨第2龛左侧连续浮雕两铺西方净土变,皆据观无量寿经制作而成,观其外形应在相近时间开凿。邛崃天宫寺第46龛和石笋山第23龛维摩诘经变,并置或邻近龛像皆表现茎叶相连的莲花坐佛图像,此类图像亦具净土性质。

      入唐以后净土信仰盛极一时,净土师常援引维摩诘经以完备净土教义。维摩诘经中净土因素也得以强调,甚至在某些相关衍生文稿中以净土教思想来转译维摩诘经(58),维摩诘经呈现与净土信仰羼合趋势。

      同时,维摩诘经又被编入净土仪轨。中唐以后,有关净土经典的研究有所弱化,而更注重净土实施仪轨。唐法照所撰《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和《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都将维摩赞纳入仪轨范畴。法照系净土四祖,其所创“五会念佛”在佛教仪式中影响深远。他将维摩赞列入净土轨仪,且详细叙述了颂赞方式,其间具体讲到将维摩赞与宝鸟、相好、五会等净土赞一起念诵(59)。且其观行仪附五会念佛法门缘由及释疑,开端即援引维摩诘经说厌生死、观无常等观念,并由此导入净土信仰,脱离六道轮回(60)。可见,唐代净土信仰已将维摩诘经纳入净土信仰行列。如此看来,川地维摩诘经变与西方净土经变组合雕刻,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四川唐代维摩诘经变存在的文化背景

      入唐以后维摩诘信仰再度兴盛。初唐玄奘重译维摩诘经,名《说无垢称经》,系维摩诘经第七译。其弟子窥基及湛然、道液、道因等八人都曾注疏维摩诘经(61)。研习维摩诘经者比比皆是,维摩诘经讲经仪式频繁举行。造像之风亦盛,除现存石窟遗迹外,据画史文献记载,当时至少有12所地面寺院曾绘制过维摩诘经变,其中不乏名家之作(62)。

      川地是唐代佛教文化发达之乡,寺院林立,数十县市分布摩崖造像。安史之乱以后玄宗、僖宗先后入蜀避难,大批文人、画家、工匠随之而来,寓居川蜀,“标格楷模,无处不有”(63)。入蜀画家中范琼、孙位、杜齯龟、释贯休等都曾作维摩图(64),且益州大圣慈寺及圣寿寺,曾设维摩诘堂并绘维摩诘经变。

      据上文分析,川地维摩诘经变多为中晚唐作品,面貌与河西地区莫高窟同类经变相像之处甚多。而莫高窟与之雷同因素主要见于初盛唐,是否河西地区影响川地造像,抑或唐两京长安、洛阳维摩诘经变粉本分别传至河西与川地,因中原地区已无遗迹可寻,又缺乏相关文献记述,实际情况难以厘清。

      附记:本文写作有赖于导师李静杰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谨致谢忱。

      ①邓仲元、高俊英:《仁寿县牛角寨摩崖造像》,《四川文物》1990年第5期。

      ②丁祖春、王熙祥:《邛崃石笋山摩崖造像》,《四川文物》1984年第2期。又,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邛崃市文管所:《邛崃石荀山摩崖石刻造像调查简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成都考古发现(2003)》,科学出版社,2005年。

      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成都市考古研究所、日本早稻田大学:《邛崃天宫寺摩崖石刻调查简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成都考古发现(2004)》,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④前揭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等:《邛崃天宫寺摩崖石刻调查简报》。

      ⑤王熙祥、曾德仁:《四川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文物》1988年第8期。

      ⑥该龛右下方第49、54、57龛等刊唐咸通年间(860-873)造像记,左上方第19龛刊唐大顺二年(891)造像记。

      ⑦曹恒钧:《夹江千佛崖》,《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4期。

      ⑧胡文和:《四川摩崖造像中的“维摩变”》,《考古》1988年第6期;[日]滨田瑞美:《四川地域の摩崖にみられる維摩変相龕の図像》,奈良美术研究所编:《アジア地域文化学叢書5·仫教美術からみた四川地域》,东京,雄山阁,2009年。

      ⑨李静杰师2006、2007年考察了川地四处维摩诘经变,笔者2012年考察了资中重龙山、邛崃石笋山维摩诘经变。

      ⑩邓仲元、高俊英认为,此人“身穿U形领袈裟”应为舍利弗,见前揭邓仲元、高俊英:《仁寿县牛角寨摩崖造像》。本文认为,此人腰间系带,衣前U形物更类于帔帛,且着装类于维摩诘亭屋右侧乘云而下的女子。

      (11)现藏河南博物院。

      (12)(唐)不空译《佛说摩利支天经》(《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卷一:“刻作摩利支菩萨像,如天女形,可长半寸或一寸、二寸已下,于莲花上或立或坐,头冠璎珞种种庄严,极令端正。左手把天扇,其扇如维摩诘前天女扇,右手垂下扬掌向外,展五指作与愿势,有二天女各执白拂侍立左右。”(页261上)

      (13)如,京都净琉璃寺镰仓时代(1185-1333)木雕大吉祥天女,以及纽约洛克斐勒基金会藏约镰仓时代卷轴画大吉祥天女,二者皆右手下垂外展作与愿印相,左手上扬并托举一宝珠,与川地天女表现相仿。

      (14)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西安路南朝石刻造像清理简报》,《文物》1998年第11期。

      (15)川地唐代佛教龛像后部频繁出现三头人物,多附六臂,常与其他天龙八部一起表现,学界认定其为阿修罗,牛角寨第2龛此者应不例外。

      (16)潘重规编:《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页641:“由是文殊受敕,为使毗耶,将传圣主之言,垂问维摩大士。(中略)帝释梵王之众,捧玉幢于师子座前,龙王夜叉之徒,执宝幢于菩萨四面。虽即未离于佛会,威仪已出于庵园,螺钹系(击)琤枞之声,音乐奏嘈囋之曲。阿修罗等调飋玲玲之琵琶,紧那罗王敲驳荦荦之羯鼓,乾闼婆众吹妙曲于云中,迦楼罗王奏箫韶于空里。是时庵园会上圣众无边,文殊将别于世尊,大众咸言于传(侍)从。”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1983年。

      (17)资中重龙山第23龛维摩诘经变龛下两侧各高浮雕数身比丘及面目粗狂者,胡文和先生认为这些是前来听法的异族人,见前揭胡文和《四川摩崖造像中的“维摩变”》。笔者认为此种表现罕见,人物性质难以断定。

      (18)(后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卷一《方便品》:“以其疾故,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诸王子并余官属,无数千人皆往问疾。”(页539上)

      (19)前揭《维摩诘所说经》卷一《方便品》:“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若在内官,内官中尊,化正宫。”(页539上)

      (20)河西地区维摩诘经变《佛同品》中释迦说法图上常置一巨大宝盖,示意释迦佛以神通力将宝积等五百长者子供奉之宝盖合为一体。

      (21)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四》图版193,文物出版社,1987年。

      (22)前揭《维摩诘所说经》卷一《佛国品》:“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下大千世界。”(页537中)

      (23)此种表现见于北魏永熙二年(533)赵见憘造像背屏后面,图像刻画维摩诘与一比丘相对而立,维摩诘戴尖顶帽,扬手作说话状,二者之间表现莲蕾及花朵,象征清净之意。其旁附题记:“此是维摩诘见舍利弗,我见释迦牟尼佛上清净时。”此内容与经典记述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经典记载为螺髻梵王与舍利弗对谈,言能见此土清净相。赵见憘造像维摩诘经变线描图及题记参见金维诺:《敦煌壁画维摩变的发展》,《文物》1959年第2期。

      (24)前揭《维摩诘所说经》卷三《香积佛品》:“于是维摩诘不起于座,居众会前化作菩萨,相好光明,威德殊胜蔽于众会,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上,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与诸菩萨方共坐食。’(中略)时化菩萨即于会前升于上方,举众皆见其去到众香界,礼彼佛足。”(页552上)

      (25)前揭《维摩诘所说经》卷三《香积佛品》:“化菩萨曰:‘勿以声闻小德小智称量如来无量福慧,四海有竭,此饭无尽。使一切人食,抟若须弥,乃至一劫犹不能尽’。”(页552上)

      (26)前揭《维摩诘所说经》卷二《不思议品》:“长者维摩诘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三万二千师子之座,高广严净,来入维摩诘室。”(页546上)

      (27)经文并无化菩萨前往须弥灯王国内容。但莫高窟部分实例表现化菩萨在须弥灯王国借狮子座场面,应是借用《香积佛国品》表现方式。

      (28)滨田瑞美女士引北宋智圆《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关于此情节有小乘弟子礼座后方得入座的记述,颇具说服力,经变表现与记述契合。前揭滨田瑞美《四川地域の摩崖にみられゐ維摩变相龕の図像》。

      (29)前揭《维摩诘所说经》卷一《弟子品》:“(富楼那白佛言)忆念我昔于大林中,在一树下,为诸新学比丘说法。时维摩诘釆谓我言:‘唯,富楼那!先当入定,观此人心,然后说法。(中略)此比丘久发大乘心,中忘此意,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导之?我观小乘智慧微浅,犹如盲人,不能分别一切众生根之利钝。’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识宿命,曾于五百佛所植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时豁然,还得本心。于是诸比丘稽首礼维摩诘足。”(页540下)

      (30)(南宋)法云编:《翻译名义集》(《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卷四:“何故方丈僧拜维摩?故彼经曰,‘维摩居士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识宿命,发菩提心’。于是诸比丘稽首礼维摩诘足。天台问曰,‘出家何以礼俗’?答,‘入道恩深,碎身莫报,此诸比丘方行大道,岂存小仪’。”(页1124下)小乘佛教教义比丘不可顶礼居士,大乘则无此禁例,引文所言“行大道”正是大乘之道。

      (31)李昆生编:《南诏大理国雕刻绘画艺术》页240、215的图版251、238,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32)滨田瑞美女士认为此处是为须弥灯王佛国,此说假想成分较多。前揭滨田瑞美《四川地域の摩崖にみられる維摩変相龕の図像》。

      (33)(唐)复礼《十门辩惑论》(《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卷一《通力上感门》:“稽疑曰,窃见维摩神力掌运如来,但十地之观,如来尚隔罗縠,如何一掌之内能容十号之尊乎?”下文释疑说:“净名之迹藉无动而方明,(中略)神足甫运持妙喜于花鬘。”(页551上)

      (34)前揭《维摩诘所说经》卷三《见阿閦佛品》:“于是维摩诘心念,吾当不起于座接妙喜佛国、铁围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须弥诸山,及日月星宿、天龙鬼神、梵天等宫,并诸菩萨、声闻之众、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无动如来,及菩提树、诸妙莲华,能于十方作佛事者。三道宝阶从阎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宝阶诸天来下,悉为礼敬无动如来,听受经法。阎浮提人亦登其阶,上升忉利见彼诸天。”(页555上)

      (35)前揭《维摩诘所说经》卷三《法供养品》:“(释迦佛告天帝)‘是时有转轮圣王,名曰宝盖,七宝具足,王四天下。’(中略)‘尔时,宝盖与其眷属,供养药王如来,施诸所安,至满五劫(中略)。于是千子受父王命,供养药王如来,复满五劫,一切施安。其王一子,名曰月盖,独坐思惟,宁有供养殊过此者?(中略)即时月盖王子,行诣药王如来,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诸供养中,法供养胜。云何名为法之供养?“佛言‘善男子!法供养者,诸佛所说深经,一切世间难信难受,微妙难见,清净无染,非但分别思惟之所能得。(中略)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页556上至557下)

      (36)胡文和先生与滨田瑞美女士亦注意到此内容,其中胡文和先生谈及石笋山维摩诘帐上之象和马,认为是代表众生在凡器世界永无休止地坠入轮回的“欲念”,忽略了雕刻在一起的六角形轮宝。滨田瑞美女士则认为此场景含维摩诘以七宝供养释迦佛之意,似误解了图像内涵。前揭胡文和《四川摩崖造像中的“维摩变”》及滨田瑞美《四川地域の摩崖にみられる維摩変相龕の図像》。

      (37)转轮圣王七宝之玉女宝、主兵宝多分别表现为女性和武将形象,易于辨识。主藏宝则有时以男子形象出现,有时又表现为宝器。

      (38)五代第61窟七宝供养内容相关题记,左边云气处题记:“从帝释宫将现七……下□来诣……前供养象、马……。”右边云气处题记:“天释帝梵众诸宝……文殊时,维摩诘化现如事。”两边云气下端汇集处题记:“尔时维摩诘以释梵天王持七宝众于阎浮提界供养释迦如来,请说法化根本因缘令开情惑。”参见贺世哲:《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敦煌研究》1982年第2期。由此可获两点信息:一者七宝从帝释天宫来,释梵天王持七宝供养阎浮提界释迦如来。二者维摩诘以释梵天王持七宝供养之事来说法化根本因缘。滨田瑞美女士正是误读此处题记,才认为图像内含维摩诘持七宝供养释迦佛之意。《法供养品》主体内容为释迦佛与帝释天对话,其中转轮圣王宝盖持七宝供养药王如来及月盖王子相关事迹,都是释迦佛对帝释天所举事例,帝释天在实施法供养之前以七宝供养释迦佛亦合乎情理。为突出法供养为最上供养,图像又将维摩诘作为主体引入,示意七宝供养仅是方便法门。

      (39)何文引用大量文献证实此物为入唐以后文人居士持物,且多与麈尾相提并论,至关重要的是维摩诘讲经文中,维摩诘多以持杖形象出现。何剑平:《中国中古维摩诘信仰研究》页845至849,巴蜀书社,2009年。

      (40)贺世哲:《敦煌石窟全集7·法华经画卷》页233,图版22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41)段文杰:《中国敦煌壁画全集9·敦煌五代、宋》页69,图版68,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42)前揭《邛崃天宫寺摩崖石刻调查报告》。

      (43)前揭《敦煌石窟全集7·法华经画卷》页249,图版246。

      (44)前揭《维摩诘所说经》卷三《法供养品》:“(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以一劫,或减一劫,恭敬尊重,赞叹供养,奉诸所安,至诸佛灭后,以一一全身舍利起七宝塔,纵广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刹庄严。’(中略)佛告天帝,‘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闻是不可思议解脱经典,信解受持,读诵修行,福多于彼。””(页556上)所谓信解受持不可思议解脱经典(即维摩诘经),也就是法之供养。

      (45)分别为文殊问疾品、观众生品、香积佛品、不思议品、佛国品、法供养品、见阿閦佛品、方便品、弟子品。

      (46)如北魏晚期王龙生造像碑、西魏董汝玉造像碑、泾川隋开皇元年(581)造像碑等,刻意表现维摩诘半卧的姿势,且场景刻画强调室内空间,与经典描述基本吻合。

      (47)(北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卷一“僧讲条”:“(朱)士行,曹魏时讲道行经,即僧讲之始也。”(页239中)

      (48)前揭《大宋僧史略》卷一“都讲条”:“故梁武讲经,以枳园寺法彪为都讲,彪公先一问,梁祖方鼓舌端,载索载征,随问随答,此都讲之大体也。”(页239下)

      (49)(南梁)慧皎:《高僧传》(《大正藏》第五十册)卷四《支遁传》:“晚出山阴讲维摩经,遁为法师,许询为都讲。遁通一义,众人咸谓询无以厝难,询设一难,亦谓遁不复能通。如此至竟,两家不竭。”(页348下)

      (50)(梁)沈约撰:《宋书》第六册,页1769至1770,中华书局,1974年。

      (51)前揭《高僧传》卷一二《诵经·晋河阴白马寺释昙邃》,《大正藏》第五十册页406中。

      (52)[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页74:“大众先入列座。讲师、都师入堂之会,大众同音称叹佛名长引。其讲师登北座,都讲登南座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53)也有个别例外情况,如(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卷二六载梁武帝《断酒肉文》注云:“(普通四年[523]五月)二十三日旦,光宅寺法云于华林殿前登东向高座为法师,瓦官寺慧明登西向高座为都讲,唱《大涅槃经·四相品》四分之一,陈食肉者断大慈种义。法云解释,舆驾亲御,地铺席位于高座之北。僧尼二众各以次列坐。”(页299上)此例之讲师与都讲东西对坐,目的在于将北方正位留给作为听众的皇帝,这显然是一个特例。

      (54)(北宋)道诚集:《释氏要览》(《大正藏》第五十四册):“(麈尾)音义指归云,名苑曰‘鹿之大者曰麈,群鹿随之,皆看麈所往,随麈尾所转为准。’今讲者执之,象彼盖有所指麾故。”(页279中)

      (55)前揭《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页73:“讲师把麈尾,一一申举施主名,独自誓愿。誓愿讫,论义者论端举问,举问之间,讲师举麈尾,闻问者语。举问了,便倾麈尾,即还举之,谢问便答。”

      (56)(南宋)志磐:《佛祖统纪》(《大正藏》第四十九册)卷二○:“(法师道生)元嘉十一年十一月庚子,于庐山升座说法,将毕,众见麈尾纷然坠地,隐几而化,宛若入定。”(页266上)

      (57)前揭《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页73-74:“赤山院讲经仪式,辰时,打讲经钟,打惊众钟讫。良久之会,大众上堂,方定众钟。(中略)新罗一日讲仪式,辰时,打钟。长打拟了,讲师、都讲二人入堂。(中略)新罗诵经仪式(大唐唤作‘念经’),打钟定众了,下座一僧起打捶,唱‘一切恭敬敬礼,常住三宝’。”又,佛教之晨钟暮鼓,以及广泛用于各种法事活动的击钟行为,本不见于印度佛教,而是中国佛教的发明,因而,在维摩诘经中也不见击钟情节。

      (58)据何剑平分析,《维摩诘十四品诗》载“无量诸佛国,随方现不同。最称十念速,生向四花中。八难重开闭,三千一盖通。从来取净土,架屋岂于空?”此“十念”之说,是典型的净土修行方式。前揭《中国中古维摩诘信仰研究》页647。

      (59)(唐)法照:《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卷一:“坐道场时,或有两坐、三坐乃至多坐。其弥陀、观经,一坐一启。(中略)诸宝鸟、相好、维摩、五会、大小般若、般舟、涅槃等赞,一坐两句,为声打磬。”(页475上、中)

      (60)(唐)法照:《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卷二:“故净名曰,‘诸仁者,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是身如聚沫,不可撮磨。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是身如草木瓦砾。是身不净,秽恶充满。(中略)唯有依此净土念佛教门,即能永离轮回,长辞五浊。幸有缘者努力依行,毕命为期,同生净国。’”(页1252下)

      (61)这八人是窥基、湛然、道液、慧觉、道因、神楷、智该和韦渠牟,其中又以湛然和道液所著《维摩经略疏》和《净名集解关中疏》流传最广。

      (62)(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页30至31载,成都大圣慈寺、圣寿寺都有两铺以上壁画维摩诘经变,为李洪度和左全等名家所作,且此二寺东廊下皆设维摩诘堂。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又,(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记两京外州寺观画壁》页60、64、67、72、74载,长安荐福寺、安国寺、定水寺,洛阳敬爱寺、圣慈寺,浙西甘露寺等都曾绘制维摩诘经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又,(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五《寺塔记上》页251、252载,安邑坊玄法寺、平康坊菩提寺亦绘有维摩诘经变。中华书局,1981年。又,(北宋)陈舜俞:《庐山记》(《大正藏》第五十一卷)载,洪锴曾于庐山古寺绘维摩居士像。(页1029至1030)又,(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九《广福寺经幢记》页44载,安徽凤台广福寺曾绘维摩诘经变一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63)前揭《益州名画录》页1:“盖益都多名画,富视他郡,谓唐二帝播越及诸侯作镇之秋,是时画艺之杰者,游从而来,故其标格楷模,无处不有。”

      (64)(北宋)《宣和画谱》页52、55、82载:“范琼,不知何许人也,寓居成都,(中略)今御府所藏九,(中略)维摩像一。”又,“孙位,会稽人也。僖宗幸蜀,位自京入蜀,(中略)令御府所藏二十有七,(中略)维摩图一。”又:“(贯休)后入两川,颇为伪蜀王衍待遇,(中略)今御府所藏三十,维摩像一。”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标签:;  ;  

浅析四川唐代魏墨的变化与唐代悬崖浮雕的盘问经文_维摩诘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