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变革与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部控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和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效益。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内部控制如何变革与创新,通过外部约束、控制和监督与企业内部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的内部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承担起建立科学严密的公司治理机制、完成公司治理任务的重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内部控制治理逻辑:基于契约的视角
公司治理作为一种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制度安排,本质上是维系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创造和分配准租金的一种契约,这种契约强调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内部经理人进行权力分配和制衡,同时保证其科学决策,提高治理效率。从不完全契约角度分析,如果公司治理是一种契约,那么内部控制就是旨在弥补关系契约的不完全性,确保公司取得比较优势,实现这种契约的一项执行机制。企业作为不同类型的资源所有者参与组成的一系列契约组合,存在明显的不完备性和代理问题,而内部控制就是一种产生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和企业雇员之间的不完备契约和委托代理关系的持续均衡利益关系的治理机制,其关注的是企业所面临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风险或威胁,希望能够通过提高或保证内部控制系统质量,实现管理者自身风险/预期收益组合的最优化。
内部控制演进路径:“合规”与“自觉”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内在需求,也是在因分权管理而产生的不同代理问题下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不断博弈的均衡集合点,是对公司治理契约的执行机制。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在初期的交易过程中为了交易继续进行,就会有动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这种动力来自于交易双方的互动和促进。博弈过程中的制度是由参与人在策略互动过程中内生的,存在于参与人的意识之中,是可自我实施的。当然,这在现实中需要相当严格的条件,市场竞争要能达成良性竞争均衡状态,且能以较低的成本发现具有机会主义行为的企业,这时无需第三方干预,各企业主体也会“自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将会随着交易双方环境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协作演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司范围的不断扩大,股权结构的不断分散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程度的加深,公司利益相关主体不断增加,“帕累托改进”的契约时间一长,各种机会主义行为也会不断出现,影响对代理企业契约的有效执行,这时就必须由能代表社会公众利益的第三方以正式方式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进行强制要求,同时,需要一种强制性的契约执行机制,由国家提供一个统一的法律制度安排履行治理契约。这种执行机制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可以避免较高的交易成本,内部控制就从“内生性”的自律特性向“强制性”的合规特性演进。
内部控制发展路径:“改进”与“创新”
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和委托人之间为实现作为专业化结果的交换收益,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一项契约执行机制。内部控制沿着内生的自律,向法律要求的“合规”再到“创新”阶段的螺旋式路径演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与规范运作依赖企业治理层的主观认识。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与规范运作是治理层的首要任务。只有治理层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规范运行,才能约束管理层经营行为,才能降低经营风险与保证投资者投入的资产能够保全与增值。企业管理层应当充分认识其权力边界,即管理层的任何经营行为都必须受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同时要在“合规”的法律要求基础上自主性地根据公司自身特征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