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李常悦
摘要:中国古人将头发看做身体的一部分,重发之装饰多。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古代关于头发的观念和风俗以及梳篦首饰的形制定义、造型材质、发展历史等内容。以古典发饰之一隅,一窥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伦理、艺术和手工艺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头发;意义;梳篦;文化
中国古代历经近4000年的历史,积淀下厚重的民俗文化和传统,长久以来形成的民族审美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留下了印记,而发饰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头是人身体最顶端最重要的部分,是人与人交流过程中注意力最集中的部分,一个人头面的外在形象,可以反映出众多的个人信息,所以人们对于头面装饰的兴趣也远远大于身体的其他部分。中国自古有蓄发的传统,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所以不会轻易剪短头发,这种情况下,能够有一些既轻便实用又具装饰性的发饰,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是以这种珍重头发的文化传统为土壤,孕育了古代丰富多彩的发饰,那么这样的传统又是从何而来?
一是头发与生命的关系。头发在人的一生中生长不息,甚至在人死后经年不腐,既是生命存在的印证又是生命力的一个标识。元代医学家滑寿注《黄帝内经?素问》:“水出高原,故肾华在发。发者血之余,血者水之类也。今方家呼发为血余,盖本此义也。” 由此可知古人又将头发叫做“血余”,认为头发是血液的变化物。是身体重要的一部分。
二是头发与灵魂的关系。小孩儿出生的时候天灵盖上的囱门还未闭合。古人认为囱门就是灵魂出入之门,而头发则可以有效地保护这里,所以又将头发看做灵魂的守护甚至栖息之所。因此帮小孩子剃发的时候一般不全剃光,而是在额前头顶的地方留一撮,便是盖住囱门保护灵魂的意思。还有在小儿脑后留一条小辫儿的,是认为当小孩遇到危险,要被鬼魂勾去魂魄的时候父母只要牵住他的小辫儿,就能将他的魂拉回来。并且古人认为头发与自身之间永远存在一种同感关系,故而自古就有用人须发做法害人的习俗。夫妻结发也是缘于此,将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头发交到对方手中,表现了完全的信任和亲密。
三是儒家文化传统。《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便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例如婴儿出生后的胎发被看做是母亲精血所化,是很珍贵的,所以为了表示对母亲的尊敬,胎毛不能全部剃去,要留一部分,叫做留“孝顺发”。中国人自古重孝,在这样的儒家文化熏陶下,男女成年之后皆蓄长发,不会轻易剪发。
四是头发发式,关乎华夷之大防。汉族成年后都会将头发束成发髻,戴冠插笄,而周围民族则不然。《史记?吴太伯世家》中记载百越民族“文身断发”,其他一些如东夷北狄等民族则是披发。因此留什么样的发式绝不仅仅是个人喜好的问题,而是十分严肃的政治问题,关乎民族气节和风骨。元朝的时候汉族因为受到其长期统治,已经习惯着胡服,改胡名,辫发椎髻。而明朝建立后立马禁止了此类现象,“上久厌之至,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士民皆来束发于顶……其辫发、椎髻、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 至于清朝,汉族与满清政府关于剃发的斗争就更加激烈了,因为不愿剃发而丢命的义气之士数不胜数,甚至有因为不愿剃发而发生的屠城行为。史载一个名叫马纯仁的生员,剃发令一下,便用袖子装满石头自沉河中,襟间书十六个大字“朝华而冠,夕夷而髡,与死乃心,宁死厥身。” 不可谓不壮烈。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出现了玲琅满目的发饰,笄、簪、钗、冠,不一而足。这些发饰形态各异,用法不一,盛行的时代也不尽相同,但其中有一样沿用至今,与现代人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最为人们熟悉的,就是梳子。
不同于现代的梳子只是用于梳头,梳子在我国古代是非常常见的首饰之一,古人常常将梳插在发髻中,露出精雕细刻的梳背作为装饰。梳子还有一个非常相似的近亲,即篦子,因为卫生条件的改善,也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只有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能偶尔见到篦子的身影,梳和篦也可以合称为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者主要的区别是篦的齿比梳要密,《释名?释首饰》中解释:“梳,言其齿疏也,数言比,比於梳其齿差数也,比言细相比也。” 梳一般梳用来梳头,而篦则用来去除头发上的污垢和寄生虫。
梳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而关于梳子的发明,有两种传说,一说是黄帝的第二个妻子方雷氏发明的,另一个说法是黄帝的俘虏赫胥氏发明的。篦则传说是春秋时一个叫陈七子的犯人,因狱中卫生条件极差,头发脏污不堪,头虱肆虐而发明的。
春秋以前的梳篦齿很长,梳把较高,整个梳子呈长条形,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了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的梳篦有骨质、玉质、象牙等各种材料,商周和战国出土的梳篦梳背上已经出现了双虎形的雕刻。篦有两种造型,一种类似于梳子,一边有齿,还有一种篦子两边都有齿,呈“非”字形。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梳篦形制与之前比较有明显的改变,梳背变宽,梳齿变短,更接近于现在的梳子。在当时的延陵,今天的常州出现了比较有规模的制梳产业,延陵所产的梳篦用料考究,需几十道工艺精制,是当时宫廷御用的上品,流传至今,依旧有“宫梳名篦”之称。
到了唐代梳篦就变得更加精致了,梳背上的雕刻更加精美,题材也更多样如富贵的牡丹,象征爱情的同心方胜等,造型雍容华贵。同时唐代的梳篦材质也更为多样化,金、银、玳瑁等材质的梳篦都有出现,这样的梳篦更突显了其作为首饰的特征,也更得女性喜爱。元稹的《恨妆成》中写道“满头行小梳”,王建《宫词》也有“归来别赐一头梳”的记载,显示了当时女性将梳篦插在发间作为装饰的风潮。
宋代算是一个插梳的高潮,而且无论男女。男人用梳来固定弁冠,女子则是为了装饰。相比唐朝的插梳风格,宋朝女性在梳子的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在质量上不逊丝毫。宋朝的梳子整个演变为半圆形,梳背半包裹住梳齿。宋朝女子所插的角梳,通常都在一尺以上。此外,北宋还流行一种冠梳,用金银珠玉和漆纱,做成高冠,从前面将角梳插入。因为这种冠梳又高又宽,再加上大角梳,极为冗繁,几乎妨碍了当时妇女的正常生活,于是当时的皇帝宋仁宗看不下去了,下令禁止了这种夸张的角梳。“皇佑元年,诏妇人冠高毋得逾四寸,广毋得逾尺,梳长毋得逾四寸,仍禁以角为之。先是,宫中尚白角冠梳,人争仿之,至谓之内样。冠名曰垂肩等肩,至有长三尺者;梳长亦逾尺。议者以为服妖,遂禁止之” 。
但女子爱美乃是天性,宋仁宗一死,插梳之风更加变本加厉,角梳换做象牙、玳瑁的材质,愈加奢靡。到了南宋,当时的都城临安中已经有现成的冠梳卖,还有以接梳染梳为生的工匠。
南宋之后,插梳的风俗逐渐式微,元朝的梳篦也继承了其草原民族粗犷质朴的风格,虽然也有质地比较名贵的,如包金的梳子,但梳背上装饰很少,朴素大气。
到了明清时期,梳篦已经发展成套,大大小小,疏密不一,造型各异,装饰精美,可以分别用来梳不同部位的头发。
一头青丝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忠孝观和对生命的理解,而这些丰富多彩的梳篦饰品,不仅装饰我们的云鬓,更装点出了中华民族绚烂精致的生活,承载着众多的历史风俗,反映了劳动人民非凡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极其娴熟高超的工艺。制作这些首饰的工艺包括了累金、鎏金、错金、泥金、炸珠、掐丝、镶嵌、錾刻、镂雕、点翠、烧蓝、锤鍱、琢磨、焊接、铸造、制胎、范铸等上百种,有些已经失传,就是以现代技术来复制这样精妙绝伦的首饰也绝非易事,很难想象当时的工匠们是以怎样专注投入,费尽苦心的态度来完成这一件件作品的。同时我们又不禁思考,今天的人,是否还有这样一份耐心与闲心,是否还有这样一份时间与手艺,是否还有这样一份情趣与志趣,来追求这样细致优雅的,曾经独属于中国人的生活。
在这些传承千年的梳篦首饰虽然已经破旧损坏,但其正真的价值并不在本身,而在于它们包含了一个智慧的民族几千年来的思想和辛劳,一个优雅的民族几千年来对美的认识和追求,一个感性民族几千年来用这些首饰倾诉出的爱与恨。
作者简介:
李常悦(1992.3.7——):女,24,汉族 籍贯:云南省昆明市,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2015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郭银辉(1992.3.6——):女,24,汉族 籍贯:湖南省邵阳市,暨南大学华文学院2015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论文作者:郭银辉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2
标签:梳篦论文; 头发论文; 梳子论文; 汉族论文; 民族论文; 首饰论文; 暨南大学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