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骨折;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2-0063-02
2006至2013年底年我院共收治21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总结治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8~76岁,平均年龄45岁;非手术治疗102例,手术治疗113例。
1.2 方法非手术方法有三角巾或颈腕吊带悬吊、小夹板固定、支具固定、普通石膏固定、高分子石膏固定等。手术治疗方法有单纯克氏针内固定,钢板螺丝钉,外固定支架固定,克氏针及外固定支架复合固定,术后使用前臂吊带。
1.3 结果 克氏针内固定术46例出现不同程度克氏针松动外移5例,其中至骨折严重移位2例,钢板螺丝钉治疗32例未见异常,外固定支架固定12例未见异常,克氏针及外固定支架复合固定23例未见异常,所有手术患者愈后良好。102例非手术治疗,因软组织嵌入骨折断端间隙保守治疗无效而后期手术2例,合并脑血管意外1例,患者愈合良好。非手术治疗骨折愈合时间5~8周,切开复位骨折愈合时间6~8周。
2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位于距桡腕关节面2.5~3cm内的松质骨骨折。桡骨干皮质骨向松质骨移行部以远部分,为解剖薄弱处,一旦遭受外力,容易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1/6。下尺桡关节为前臂旋转活动的枢纽之一,腕关节是人体中结构最复杂的关节,也是活动频率最高的重要关节。桡骨远端骨折损伤机制复杂,类型多样,治疗方法灵活。如果治疗不当,容易导致腕关节慢性疼痛和僵硬,严重影响手部的功能,给患者造成不便。3.解剖概要桡骨下端关节面呈由背侧向掌侧、由桡侧向尺侧的凹面、分别形成尺倾角(即正位X线片上桡骨纵轴的垂线和桡骨远端关节面的成角,正常20°~25°,)和掌倾角(即侧位X线片上桡骨纵轴的垂线和桡骨远端关节面的成角,正常10°~15°)。此两角度对判断X线片上骨折的复位程度十分重要。桡骨下端尺侧与尺骨小头桡侧构成下尺桡关节,与上尺桡关节一起,构成前臂旋转活动的解剖学基础。桡骨茎突位于尺骨茎突平面以远1~1.5c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尺、桡骨下端共同与腕骨近侧列构成腕关节。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骨折之一,病因分型:
2.1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1814年由A.Colles详加描述。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且常为粉碎骨折,骨折端因嵌压而短缩。粉碎骨折可累及关节面或合并尺骨茎突撕脱骨折及下尺桡关节脱位。
2.2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 较少见,由R.W.Smith在1874年首次描述。骨折发生原因与伸直型骨折相反,故又称反Colles骨折。跌倒时手背着地,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
2.3巴尔通骨折(Barton骨折) 系指桡骨远端关节面纵斜型骨折,伴有腕关节脱位者。由J.R.Barton1838年首次描述。跌倒时手掌或手背着地,暴力向上传递,通过近排腕骨的撞击引起桡骨关节面骨折,在桡骨下端掌侧或背侧形成一带关节面软骨的骨折块,骨块常向近侧移位,并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3.治疗
1.无移位的骨折 用支具、普通或高分子石膏或小夹板固定腕关节于功能位3~4周,于伤后一周拍片复查,调整支具、石膏松紧度,如发生再移位应及时处理。
2.有移位的伸直型骨折或屈曲型骨折 多可手法复位成功。伸直型骨折,非粉碎性未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牵抖复位法;老年患者、粉碎骨折、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提按复位法。复位后,保持腕关节掌屈及尺偏位,石膏外固定2周后调整石膏为腕关节功能位,石膏外固定共4周。屈曲型骨折纵向牵引后复位方向相反,复位后,腕关节背屈和旋前位固定4周。固定后即拍X线片检查对位情况外,1周左右消肿后需拍片复查,如发生再移位应及时处理。
3.粉碎性骨折 复位困难或复位后不易维持者(如巴尔通骨折),常需手术复位,克氏针、螺丝钉或T型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克氏针及外固定支架复合固定。特别强调克氏针及外固定支架复合固定后:克氏针能有效维持关节面平整、外固定支架固定利用其向远端牵引的作用,或掌侧入路置内置物于掌侧和桡骨远端掌侧凹面相匹配,利用其远端支撑的作用,能维持掌倾角及尺倾角位置.此后石膏固定6周。
4.合并症的处理骨折畸形连接 凡导致功能障碍者,应手术纠正畸形及内固定。下尺桡关节脱位影响前臂旋转者,可切除尺骨小头。合并正中神经损伤,观察3个月不恢复者,应探查松解神经,并修平突出的骨端。迟发性伸拇肌腱断裂者,应去除骨赘、修复肌腱。骨质疏松者应给于相应治疗,以防止其他严重骨折(如股骨颈骨折)合并症的发生。
5.功能锻炼预后 一般病例预后较好,少数损伤较重、且治疗不当而引起骨骺早期闭合者,数年后可出现尺骨长、桡骨短,手腕桡偏的曼德隆样畸形。此种畸形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可行尺骨茎突切除术矫正。
骨折固定期间要注意肩、肘及手指的适度活动锻炼。尤其老年人,要防止腕关节僵硬,大多数为间接暴力引起,且多数粉碎骨折,以Colles骨折多见。目前对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指征掌握不严,进行切开复位有所增多。切开复位是在骨折的基础上增加了软组织损伤,破坏骨折血肿,剥离了骨膜影响血供。手术还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我们治疗的113例手术患者中发生克氏针松动外移15例。一些外科医生认为此手术简单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克氏针穿过骨折对侧端0~1mm,固定不牢,针尾埋于皮下不折弯,克氏针相对较粗,反复穿针致针腔扩大使克氏针易松动,尤其是患者上肢缺少外固定时。采取切开复位的几种方法各有利弊:钢板螺丝钉固定很牢固,但骨质损伤大,愈合时间长,且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单纯克氏针内固定术,方法操作方便,但固定不够牢固,如果不加强外固定克氏针易外移。有报道在X线下闭合穿针,但我们认为此方法易损伤周围神经血管,在放射下操作易污染,且接受X线照射;克氏针及外固定支架复合固定(外固定支架远端固定于第二掌骨,近端固定于桡骨近折端),可据拍片复查结果,灵活掌握拆除外固定架时间。综上所述,应该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不做不必要的手术,保守治疗应避免反复整复。在手术切开复位中,单枚克氏针固定,术中掌握克氏针要超过骨折线2~3 mm,针尾折弯埋于皮下,术后适当外固定限制患肢活动,骨折愈合后及时取出内固定物则较少出现克氏针外移。如果使用带螺纹克氏针可减少克氏针移动,此术式和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相比操作简便,避免二次手术之苦,又能为患者节省可观的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实用骨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论文作者:薛建光,陈永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5
标签:桡骨论文; 关节论文; 远端论文; 尺骨论文; 支架论文; 手术论文; 石膏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