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模式定位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上海论文,金融中心论文,模式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立国际金融中心首先要考虑的是模式定位问题。金融中心的模式定位,综合了金融中心及所属国家地区的宏观管理模式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只有模式定位和管理模式,经济发展特点相协调,国际金融中心才能形成并迅速发展。
香港在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模式特点,上海在重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也是模式定位问题。这里,我们将上海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模式定位进行比较寻找两者模式定位方面的差异,探究香港与上海及中国大陆宏观管理模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一、需求型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供给型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
国际金融中心在其形成过程中,有两种类型:需求型和供给型。需求型又称需求反应型;是指金融中心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自然反映,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上,产生对完备的金融体系和灵活的金融市场的需求,进而形成国际金融中心。供给型,又称供给引导型,是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形成促进经济的发展,金融中心的形成具有先导性。供给型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政府具有主导性和推动性的作用。
香港经济的自由化程度很高,港府对经济实行“积极的不干预主义”政策,这就为需求型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创造了先决性的条件。香港是一个法治的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法律的规范与协调,这也为金融中心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有利于市场竞争,有利于国际金融机构对市场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
香港经济自六十年代开始起飞。1960~1969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3.6%,1969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757港元。七十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促进了香港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多个经济部门成为香港经济的支柱。1970~198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平均每年的实际增长率超过8%。经济的发展对资金和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 为适应这种需求,香港的金融业很快发展并繁荣起来。七十年代,金融业在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14.9%,80年代增至25.9%。港府在这一时期也积极推进香港市场的自由化和国际化。1973 年解除了外汇管制,1974年开放黄金进出口,1977年设立了商品期货市场,1978年逐步开放了银行牌照等。这一时期,国际大银行纷纷进驻香港并以此作为开拓东南亚和中国内地业务的基地,这使得香港金融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之由一个以本地业务为主的市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国际金融资本为主体,以银行业为中心,包括黄金、外汇、证券、期货、共同基金和保险等金融业务多元化的国际金融中心。
由此可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形成过程中,走了一条需求反应型之路,港府的作用仅仅局限于推进香港经济的自由化和国际化。
上海于1992年确立了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经济获得了长远的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增长,1981年~1990年,上海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们通常把沿海省市的长江流域比做弓和箭,长江流域好比一支箭,而上海正处于箭首。我们又把长江比做一条龙,上海正处于龙首。上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说明,上海经济的发展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上海的发展,可以带动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上海的发展,可以为沿海经济的繁荣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因此,国务院于1990年宣布了“开发开放浦东”的新政策,以浦东开发带动上海经济的发展。1992年,中共十四大又确立了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利用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吸引外资,融汇内资,促进上海经济以及长江流域经济的新发展,继而推动全国经济的增长。
由此可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不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而恰恰相反,即通过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促进经济的发展,这说明上海金融中心的形成具有先行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供给型的金融中心。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政府较多的干预和支持,以促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目前来讲,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外商在上海的投资,提供比五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更加优惠的政策。
2.将中央银行的全国宏观金融政策的操作平台放在上海,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金融政策的运作。
3.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将试点地点更多地放在上海。1996年,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试点就在上海的8家外资银行实行。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外资银行在上海投资,把分行或办事处建在上海,促进上海金融体系的完善。
4.政府要打破国内银行设立分行的地域分割,使上海金融的影响力扩大至长江三角洲以至整个华东地区,使上海能够执行区域性的金融管辖权和控制权。
二、吸收——转移式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融资式国际金融中心——上海
依据资金聚集的流动方向,可将国际金融中心分为吸收式的、融资式的以及转移式的、吸收式的国际金融中心是指中心吸收境内资金向境外散出;融资式的国际金融中心是指吸收境外,资金大量进入该中心后向境内扩散流动;转移式的国际金融中心是指吸收海外闲置资金而向境外需要资金的地方再流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兼吸收和转移两种功能,既吸收本地资金向境外流出,也吸收海外资金再向境外流出。上海与香港不同,上海的目标是建立融资式的国际金融中心。
首先看香港。香港具有发达的经济基础,其境内有大量的闲置资金。1985~1995年,香港经济继续以6.5%的速度快速增长。1990年, 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达到116166港元,1995年达到179552港元,折合成美元,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相比,现在香港的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已超过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而仅次于日本和文莱,居世界第三位。已进入成熟阶段的香港经济孕育着大量的资金,但是目前香港本地的经济已基本饱和,投资机会少;远远满足不了资金投资的需要。这样一来,香港强大的经济实力孕育的大量的资金便成为闲置资金,在香港本地无用武之地。为追求利润,香港的闲置资金向港外流动,这就使得香港成为吸收式的国际金融中心。
除此之外,香港的外资银行还吸收了大量的海外资金进驻香港;并同本地闲置资金一起再向港外流出,使香港成为吸收—转移式的国际金融中心。快速增长的经济和香港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资银行进驻香港,至1995年底,香港根据银行业务条例经营的持牌银行、有限持牌银行和接受存款公司这3类认可机构, 以及海外银行驻港代表处共有549家之多,其中有380间接受存款机构是由37个国家和地区在香港设立的,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银行在香港设立了159 家办事处。在香港,除了本地银行和少数外资银行同时经营存款和贷款业务外,大部分外资银行不经营储蓄存款业务,而主要是使港外资金流入香港后再贷放出去。 这样, 就出现了香港银行业贷款大于存款的现象。1992年底,香港的总存款为15030亿港,而贷款为24700亿港元,贷款比存款多出9670 亿港元; 1995 年底存款达到22090 亿港元, 而贷款为37380亿港元,贷款比存款多出15290亿港元。银行吸收的大量资金除贷给当地港商外,也向境外流出。据统计,香港银行的贷款60%以上属于境外贷款,对外债权占总债权的比重已升至近70%,目前,银行业资产总额已达82107亿港元,其中对外资产53867亿港元,占65.6%,其中,大陆是香港资金的流出一个主方向。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一直是大陆外资的最大输出者。据港英当局出版的《香港1996》一书的统计资料显示,从1980年至1996年12月,香港的三级金融认可机构对内地金融机构的债权,平均每年增加30%,共计约3000亿港元。据我国外经贸部公布的数字显示,从1979~1995年,香港对内地的投资实际金额为768.1 亿美元,其中仅1995年就达200亿美元。
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其本地的闲置资金和海外转移而来的资金会越来越多;而大陆经济的蓬勃发展,将产生对香港资金的更大需求。旺盛的资金供求将使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吸收—转移式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再看上海。现在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但资金和外汇的“双缺口”问题一直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内地省份,经济发展一滞后使资金问题更加紧张。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首要的目的就是为国内经济建设融通资金,吸引外资,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因此,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内地经济发展对资金的强烈需求,决定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当是一个融资式的中心。从目前情况看,上海金融中心的融资功能还仅仅局限于上海,尚未扩展到内地。但仅就上海而言,其发展所需的投资也是巨大的。上海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要达到国际化标准,仅电力一项,从1994年至2000年,就需要投资250亿元,2001 年至2005年需要资金300亿元。而目前上海可用于电力建设的资金每年仅6.5亿元,与未来平均每年需要的30~50亿元的水平相差甚远。此外浦东开发的资金需求量更大,据估计,浦东开发每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投资平均约在2~3亿美元之间,开发过程中,动迁费用安装费用就需要2000亿元。此外,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也需要投入资金2500~3000亿元。如此每年近千亿元的资金需求,单靠国内资金是不够的,必须发挥上海金融中心的融资功能,吸引外资,支持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三、混合型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分离—渗漏型国际金融中心——上海
根据离岸业务与在岸业务的经营特点,我们可以将离岸金融市场(境外居民之间进行金融交易的市场)分为四种类型:
(1)内外混合型,又称伦敦型。 其特点是银行的离岸业务和在岸业务没有严格的界限,可以交叉并存,居民与非居民的存贷款业务交织在一起;对居民、非居民;本币和外币的管理不加区别。
(2)内外分离型,又称纽约型。 其特总是离岸和在岸业务相互平行,互不交叉,在岸与离岸业务分设两套帐户,离岸业务帐户只处理境外交易,禁止非居民经营在岸业务,资金不能在两个帐户间转移。
(3)簿记型,也叫避税港型。 这种国际金融中心没有实际的金融交易;国际银行只是因为这里没有外汇管制,不征收有关税费才在这里开立帐户,达到逃避管理和税收的目的。
(4)渗漏型, 这是在分离型基础上开放了一条国内企业利用离岸帐户外资的渠道。即允许境外帐户的资金贷给需要外汇的所在国国内企业。
香港离岸金融市场主要通过市场内部机制自发调节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自发地形成了内外混合型的国际金融中心。
内外混合型的国际金融中心,其内部市场容易受到国际性投机活动的冲击。因此,这种国际金融中心对中心的金融机构和宏观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有关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目前,上海的金融机构尚不及香港的成熟,有关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因此,上海不适合建立内外混合型的国际金融中心,而应该建立可以有效地防止国际投机资金冲击国内市场的内外分离型的国际金融中心。前文指出,上海应建成融资式的金融中心,吸引外资以支持国内建设,因此建立内外完全隔离型的金融中心不符合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目的,上海应该允许离岸帐户上的资金贷给国内企业,以满足国内资金不足的需要。这就是说,上海要建成以内外分离型为主,渗漏型为辅的国际金融市场模式。
总之,由于香港和上海及中国大陆的宏观管理模式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决定了上海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不同模式定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了需求型,混合型和吸收—转移式的模式定位,而上海则应该选择供给型,分离—渗漏型和融资式的模式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