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必须要厘清的几对属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厘清论文,属性论文,哲学论文,必须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生活与哲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物质性和客观性、普遍性和客观性、同一性和依赖性、能动作用和反作用这四个属性的理解最容易出现错误,有必要加以厘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性和客观性
物质性是什么?物质性就是指客观实在性。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这告诉我们,世界的物质性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恩格斯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物质性是物的共性,是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的共同性质,是社会意识现象所不具有的,而只有物质现象才具有的特性。物质性不仅是在内容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其表现形式也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
客观性又指什么呢?一是指真实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真实存在的事物首先包括客观实在的物质现象,但人的意识产生后也有其相对存在的独立性,如前人的思想也会继承下来成为一个社会的文化或思想遗产。因此,真实存在中还应包括人的意识现象,而人的意识现象的存在是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已经不因后人的意志而转移”,因而有其客观性。所以客观现象还包括已经产生的意识现象。因此,教材在第36页描述意识的本质时,是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表达的,并没有用“意识是客观实在的反映”。这就说明,人的意识既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又是对“业已客观存在的意识现象”的反映。二是指意识内容的客观性。意识的内容追根溯源都是对“客观实在的复写、摄影和反映”,但这个客观内容是通过形式上是主观的人的意识反映的,因而不具有“客观实在性”,只能说从本质内容上讲是客观的。所以,教材在描述真理的根本属性时,用的就是客观性,而不用“客观实在性”;在讲联系、发展、矛盾等问题时,也是说明其具有客观性,因为这里的“联系、发展、矛盾”是存在于包括意识现象在内的整个世界中的,所以不能用“客观实在性”。
物质性和客观性是相通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构成的客观世界具有物质性,人类思维构成的主观世界又是物质世界决定的,因而,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性决定了世界的客观性,客观性就是物质性的体现。但物质性就是指“客观实在性”,而客观性既包括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客观实在”,又包括形式主观、内容客观的“真实存在”,我们在表达时还是要严格加以区别的。
普遍性和客观性
普遍性和客观性也是学生经常混淆的问题,学生总以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就是普遍存在的事物。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教材在讲一事物客观性后接着谈其普遍性。如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矛盾客观性和普遍性等。这样,学生往往认为具有客观性的事物一般也具有普遍性。其实这两种属性虽是形影相随,却也有着严格的区别的。
客观性是指客观存在的性质,意思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强调的是人不能创造、消灭它,更不能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志臆造它。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人们就不能创造、消灭它。客观性还表现为“人们不能把自己想象的内容强加给事物”,如乌鸦叫丧、喜鹊叫喜等。所以说事物的客观性更强调的是事物和人的主观意志的关系。
普遍性是指事物普遍存在的属性,意思是说“某一哲学属性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共性”,它要说明的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一般来说,在判断某一观点究竟说明哪个属性时,还是有明确的标志的,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强调的就是人和规律的关系,是客观性;“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也。君子有常体矣”,说明规律无处不在,揭示的是共性存在的规律和具体事物的关系,说明规律的普遍性。因此,区别普遍性和客观性,关键要看其揭示的是事物与人的关系还是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即使是两个方面都有所反映,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自然界喜欢矛盾”这句话,从“自然界”喜欢而不是“人”喜欢,揭示的是矛盾和人的关系,即不是人喜欢就存在的,而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这一层说明的是客观性;而自然界“喜欢”矛盾,又告诉我们自然界充满矛盾,这又说明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
同一性和依赖性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包括相互依赖和相互贯通两层含义;依赖性是指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同一性强调相互依赖,而有的关系只是决定和依赖的关系,是单向依赖,这个单向依赖就不能等同于同一性。比如,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规律性和能动性的关系,它们都是前者决定后者,后者的产生和作用必须要依赖于前者,而没有物质依赖于意识、规律依赖于人的说法,否则就会自相矛盾,走向唯心主义。但是高中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只要谈到辩证关系,就认为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就认为两者之间具有同一性,所以经常有学生认为“意识依赖物质、规律依赖人的意志”等说法是正确的。为何经常出现这样的误区?问题在于在他们的印象中,只要谈依赖就是相互依赖(即同一性),把依赖性和同一性混淆起来了。
能动作用和反作用
能动作用和反作用也是学生在学习时难以区别的一对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谈意识对物质的作用时,用的就是“能动作用”,而我们的许多题目经常用“反作用”一词,如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等。是不是“能动作用”和“反作用”是一回事呢?不搞清这一问题,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时,往往就会出错。比如,有这样一个问题,“茶杯在镜中形成影像”,比喻意识的能动作用还是意识的反作用?不少学生搞不清楚。再如,马克思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工程师从一开始就比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句话是说明能动作用,还是说明反作用?学生练习时错误率很高。
“能动作用”是什么?能动作用即能动性,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动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具体的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和选择性四种意识活动,这一能力仅仅表现为人在外部世界的刺激下作出的意识反应,没有人的实践活动的加入,更没有对外部世界的改变产生作用。如学生的学习、教师的备课、工程师的设计及简单的对外部刺激的思维反应等。二是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具体的如人控制自身行为和生理活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产生改造作用,这是人的能动作用的高级形式,是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归宿,这才是“反作用”。所以,“反作用”是能动作用的一个方面,是能动作用的高级形式,是目的和归宿。如工程师设计只是能动地认识世界,用工程师的设计指导人们建筑房屋才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当我们在学习中见到“谁对谁的能动作用”时,马上要有“认识和改造”两个方面的理解。如“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要在规律面前发挥主观能动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作用”等,都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见到“谁对谁有反作用”,就应理解成通过实践活动对人自身和客观世界产生了改变作用,如“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价值观的反作用”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给人以聪明才智的学问,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博大而精深。因此,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研究钻研,在学习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同时,对其细节的表述进行深入的考量和厘清。只有这样,才能更进一步地把握其精髓要义,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