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结构变迁效应与产城融合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效应论文,产业转移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6)03-0059-0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承接产业转移给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诸多效应,其中之一便是对经济结构变迁的影响。本文基于产业-空间结构视角,深入分析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空间结构变迁效应,以及这两者的互动共进所带来的产业-空间结构变迁效应。由于产业结构变迁是工业化的本质,空间结构变迁是城市化的本质,产业-空间结构的变迁及其优化,实质上就是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因此,本文进一步探讨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如何通过对主要承接产业、重点承接区域和重要承接平台的选择,以更好地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的结构变迁效应,从而有效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一、产业-空间结构:分析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视角 区域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动态过程。对于欠发达区域来说,不仅要经由增加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方法来加快经济增长,更要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亦即资源的重新配置来促进经济增长。正如库兹涅茨所言,如果没有结构转变,持续的经济增长将不可能实现。[1]实际上,经济发展是由一系列结构性变化所引发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变迁无疑是其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区域产业结构变迁主要是指区域经济活动在产业上由农业主导向由工业和服务业主导的转变,从而引起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向非农产业集聚,这也就是所谓的工业化、非农化。随着产业结构高度化,将会有更多生产要素配置到边际报酬较高的非农产业,从而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区域空间结构变迁则是指区域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由分散向集中的转变,从而引起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亦即所谓的城市化。具体到我国,空间结构变迁将导致生产要素向沿海城市、城市群等少数地区集聚,可称之为沿海化、城市群化。伴随空间结构密集化,将会有更多生产要素转移至边际报酬较高的城市地区,以利于经济增长。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中,二元结构的分析方法最为常见。无论是早期的旧结构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地理学,还是后来的新经济地理学,以及近年来兴起的新结构经济学,均将结构变迁作为经济发展研究的核心,但其分析框架各有不同,研究视角各有侧重。 (一)从旧结构经济学到新结构经济学:产业结构的视角 作为一门专事研究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学科,发展经济学在其早期十分注重对结构性因素的研究。比如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就是在古典主义框架下分析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经典模型。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结构是外生决定的,强调市场失灵从而政府应该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不过,基于旧结构经济学所主张的以政府主导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在许多国家遭受挫败的事实,及至20世纪70年代,发展经济学开始抛弃对结构及其变迁问题的研究,转而以华盛顿共识为主流,强调政府失灵,片面侧重市场的作用。然而,那些因循新古典范式而积极推行经济自由化和私有化政策的国家,大多也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绩效。为此,林毅夫提出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认为经济结构内生决定于要素禀赋结构,并倡导以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结构及其变迁,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而政府的作用主要是解决外部性问题和协调问题。[2] 尽管佩鲁的增长极理论[3]、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4],以及弗里德曼的核心-外围理论[5],均从空间角度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但旧结构经济学所关注的“结构变迁”主要还是产业结构的变迁,对空间结构的变迁关注较少。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旨在将结构转变重新带回经济发展研究的核心,但它与旧结构经济学一样,基本上是从产业结构视角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却忽视了空间结构的视角。 (二)从传统经济地理学到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结构的视角 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一直是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由此发展起来的经济地理学,按照克鲁格曼的理解,具有五大传统理论,即德国区位理论、社会物理学理论、累积因果理论、地方外部经济理论、地租和土地理论。[6]传统经济地理学采用完全竞争、报酬不变或递减以及同质性需求的新古典假设,尽管提供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经济思想,但其研究者没有用一种适合当时已有的建模技术方法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没有清楚地说明市场结构的现实性,只是基于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因而没有被纳入主流经济学。也就是说,旧经济地理学不能将空间因素纳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所以其影响力有限。 新经济地理学的工作旨在运用主流经济学分析方法来分析空间因素的作用,从而将经济地理学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20世纪70年代末,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提出了垄断竞争模型(简称D-S模型)[7]。然后,克鲁格曼、藤田、维纳布尔斯以此模型为基础,用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和市场外部性等概念构建出新的经济地理模型,考察产业集聚、城市集聚以及国际贸易的形成机理,从而实现了主流经济学向空间维度的扩展。[8]新经济地理学由此而产生,它的出现给经济地理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使经济地理学中一系列由于原来不能被模拟而被主流经济学家所不接受的核心思想得到了正式认可。[9]尽管新经济地理学实现了主流经济学向空间维度的扩展,但其在重视空间结构变迁的同时却忽视了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分析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视角:产业-空间结构视角 既往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要么是基于产业结构偏向的视角,要么是基于空间结构偏向的视角。基于这两种不同视角的研究而分别提出的产业政策与空间政策,在实践中难免会有不相协调甚至相互掣肘的情况。实际上,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结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如上所述,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基本上是一个工业化过程,区域空间结构变迁则主要是一个城市化过程。尽管工业化与城市化在理论上可以视作相对独立的两个过程,但产业发展需要空间作为其载体和依托,空间发展需要产业作为其内容和支撑,因此在实践中这两者又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区域的产业结构变迁与空间结构变迁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共同作用于区域的经济发展过程。因而,有必要在理论研究中将二者加以整合,以研究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由此,“产业-空间结构”视角就被作为分析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视角。 胡佛在研究中已经注意到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产业与区位的聚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聚集体。[10](P93)陈岩在论述区域-产业外部经济时,尝试将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11]赵改栋、赵花兰则明确提出了“产业-空间结构”概念,且将其定义为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所形成的生产组合在产业及空间形态上形成的综合物质实体。[12]它不是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简单相加,而是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区域内的微观经济组织,并通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来实现产出的优化,通过不断的升级换代实现其动态化、协调化和高级化发展。由于产业结构与工业化紧密相关,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密不可分,所以产业-空间结构变迁实质上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互动过程。 二、承接产业转移是中西部地区结构变迁的重要外生动力 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变迁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发展和要素流动的结果,受到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两种力量的驱动。内生因素是区域内部滋生的结构变迁力量,分为内部需求和内部供给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指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后者则包括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外生因素是源自区域外部的驱动力量,也分为外部需求和外部供给两个方面,主要是指区域间贸易与投资的发展,尤其是出口和外部投资的增长。对于走先发内生型现代化道路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内生因素是驱动结构变迁的核心力量,外生因素则发挥一种辅助性作用。但对于走后发外生型现代化道路的国家和地区而言,由于内生动力不足,外生动力则至关重要。 (一)中西部地区结构变迁的内生动力不足 相较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在整体上还处于欠发达阶段。目前,中西部地区结构变迁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消费“短板”问题突出。以2014年为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及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3905元、24733元、24391元、25579元和2884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3145元、10011元、8295元、10802元和14089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5954元、16868元、15376元、19604元和20167元(见表1)。由此可见,无论是城镇居民收入,还是农村居民收入,中西部地区不仅低于东部水平,也低于全国水平。 二是投资总水平偏低。2014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232107亿元、143118亿元、140416亿元、40806亿元,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41.71%、25.72%、25.23%、7.33%,而四个区域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8.40%、26.51%、27.07%、8.02%(见表1)。很显然,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低于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亦即其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要低于东部水平和全国水平。 三是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相对缓慢。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自2001年起,每年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五个方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创新能力予以评价。据该研究小组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四大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的基本格局是,东部地区领先,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殿后。 (二)东部地区结构变迁对中西部地区的启示 目前,东部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要表现的产业-空间结构变迁,都走在全国前列。东部地区之所以能领跑全国经济发展,一条重要经验是抓住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沿海接近国际市场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境外转移过来的产业资本。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刚刚改革开放,又恰逢第三轮国际产业转移高潮的兴起。此轮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将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向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自己则重点发展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在第三轮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国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市场容量大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吸引外资,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而东部地区因率先奉行改革开放政策而使本地区成为此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通过引进外资,东部地区承接了大量国际产业转移。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至2015年底,我国吸引的16000多亿美元FDI的80%以上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将外部转移过来的产业资本同内地转移过来的大量廉价劳动力相结合,从而形成“中国制造”,占领全球市场。正是区域外部投资和市场等外生因素的拉动,造就了东部地区的工业集聚和领先优势,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带动了产业-空间结构的变迁。东部地区率先崛起带给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启示是,作为一个欠发达区域,要加快经济发展和结构变迁,比较现实的途径是争取外生力量的支援,尤其是积极承接区域外部的产业转移。 (三)中西部地区迎来第四轮产业转移的新机遇 中西部地区加快经济发展和结构变迁面临的最大障碍是资本积累不足,而仅靠自身来积累资本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最可行的路径是寻求外生力量的支援,尤其是从外部输入资本,而第四轮国际产业转移刚好提供了这样的机遇。2008年以来,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催促下,第四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奔涌而来。该轮国际产业转移调整的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我国中西部内陆以及周边的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进行转移,其中尤以我国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地区的产业转移最具标志意义。中西部地区作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如能通过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将从东部引进的资本、技术与本地丰富的劳动力、自然资源相结合,就可以使中西部地区自身发展融入东部发达地区乃至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从而有力地驱动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变迁和经济发展。 三、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结构变迁效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21世纪初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就出现了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的一个重要效应,就是导致了自身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的变迁,以及由于两者的互动共进所带来的产业-空间优化。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产业结构高度化 中西部地区可以通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带动自身产业结构变迁,进而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这种产业结构的变迁和高度化,主要是由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所引致的(见图1)。 图1 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 承接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是指在产业转移及其承接过程中转出地输出的先进技术被承接地消化吸收所导致的技术进步。由于产业转移一般具有梯度性,即由经济梯度较高的发达区域向梯度较低的欠发达区域转移,这就决定了承接地移入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一般要高于当地产业的平均生产技术水平,从而带动其整体技术的进步。[13](P62)按照宋泓明的观点,技术进步又会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其作用途径包括:一是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量的影响,即技术进步通过作用于需求结构和相对成本来影响产业结构;二是技术矩阵水平对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即技术进步导致技术矩阵水平的上升,而较优的技术矩阵意味着较好的投入-产出关系,也就意味着较高的产业结构水平。[14](P132-134) 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关联效应,是指某一产业的移入引起承接地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效果。具体而言,产业关联效应又可分为后向关联效应、前向关联效应和旁侧关联效应。[15]后向关联效应,是指移入产业的发展会对为自己供给生产资料的上游部门产生影响,从而刺激其上游产业的发展;前向关联效应,是指移入产业的活动能通过降低下游产业的生产成本而促进其下游产业的发展;旁侧关联效应,是指移入产业的发展会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变化,对承接地其他产业的形成和壮大产生积极的影响。总之,移入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承接地该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通过产业关联效应,促进承接地其他产业互动共进,带动产业结构的变迁和高度化。 综上所述,承接产业转移可以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促进承接地产业结构的变迁和高度化。这种产业结构的变迁和高度化,主要体现为: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制造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结构变迁效应:空间结构密集化 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促进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而且由于这种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再加上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助推了中西部地区空间结构变迁,进而实现空间结构密集化(见图2)。 图2 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结构变迁效应 上文已经讨论了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而产业结构变迁必然引起就业结构变迁。卢根鑫认为,产业转移在承接地建立起来的新产业,自然会吸收一定的劳动力就业,或从其他产业流入一定量的劳动力。此外,由于这些新产业通常从事制成品的生产,因此他们吸纳的劳动力一般会增加非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就业比重,使一定的农业劳动力或手工业劳动者进入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从而使承接地就业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就业结构的变化所伴随的劳动力流动,会促使人口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趋于集中。[16] 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注入效应,是指外部产业的移入增加了承接地的要素注入,从而带动了承接地的经济增长。由于产业转移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资本、技术的转移,也伴随着其他无形要素的进入,具有综合性,因而承接产业转移能够使承接地比较快地积累起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为区域经济增长创造条件。而承接地的经济增长,不仅带动了当地的交通通信、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改善,也促进了当地人口的聚集和经济活动的集中。 总之,承接产业转移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和要素注入效应来促进经济活动和人口在承接地的集中,结果就是承接地空间结构的密集化。这种空间结构的变迁和密集化,主要体现为:在区域发展中,城市的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不断攀升,亦即城市每单位土地的经济产出和承载人口越来越高。 (三)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空间结构变迁效应:产业-空间结构优化 前已述及,区域产业结构变迁与空间结构变迁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因此,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结果,不仅导致了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而且由于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促进了中西部地区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见图3)。 图3 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空间结构变迁效应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促进空间结构变迁的机制,是产业结构变迁引起就业结构变迁,进而导致人口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趋于集中,最终使空间结构日益密集化。空间结构的变迁和密集化,就其内容而言,就是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的集聚过程。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将获得三个方面的规模效应[17]:一是分享效应。生产者可以从更大的范围获得广泛的投入品供给,从而发挥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在生产规模提高的同时降低平均生产成本,对于投入品的分享也使得供应商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提供高度专业化的产品与服务。二是匹配效应。在更大的市场范围里,各种生产要素可以更好地匹配,企业可以更好地选择所需要的投入品和特殊技能的劳动力,以满足特定的市场需求。同时,在一个有众多企业的地方,劳动力也更可能找到合适的雇主。三是学习效应。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可以加速知识的传播,方便员工和企业家之间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相互学习。空间结构变迁及其密集化所带来的规模效应,不仅有利于一般产业的技术创新,有利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从而成为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和高度化的重要力量。 以上分析表明,承接产业转移可以借由产业结构变迁和空间结构变迁的良性互动,使承接地的产业-空间结构发生变迁且趋于优化。这种产业-空间结构的变迁和优化,主要体现为:在区域发展中,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空间结构密集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四、产城融合目标下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亦即以城市为空间载体,承载产业经济发展;以产业为经济支撑,驱动城市功能完善,最终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承接产业转移作为一种重要外生动力,促进了中西部地区产业-空间结构的变迁和协同发展,而产城融合体现了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变迁和优化的内在要求。基于产城融合目标,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上,应该也必须有所选择。 (一)在承接产业的选择上,要响应城市化要求,将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高度化,固然具有促进空间结构变迁,尤其是加快城市化的效应,但不同的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的城市化效应也会有所差别。为了充分发挥承接产业转移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中西部地区应该重点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这是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最强,从而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当前,一方面东部地区需要转移的主要是农产品加工、食品饮料、服装鞋帽、玩具、五金工具、体育用品、家具、模具、包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又具有劳动力多且工资相对低廉的比较优势。因此,中西部地区重点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此外,考虑到产业配套的问题,单独承接一家企业转移时,由于中间产品外购成本过高而难于植根。为此,中西部地区对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应该采取集群式承接方式。也就是通过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整体的承接,使得集群内关联产业同时实现地域的转移,包括前向、后向联系的产业,以及相关的辅助部门都一同转移,这样便可消除企业单独转移时对配套产业不健全的顾虑。 (二)在承接区域的选择上,要呼应产业发展要求,将省域城市群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区域空间结构变迁及其密集化,固然具有促进产业结构变迁及其高度化的效应,但不同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布局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也会存在差异。为了使承接过来的产业得到更多城市功能的支持,中西部地区应该选择省域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省域城市群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配套能力强,因而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也更有利于转移产业的生存发展。反之,如果试图在空间上对转移产业进行均衡布局,只会阻碍转移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目前,中部六大省域城市群(湖北武汉城市圈、河南中原城市群、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安徽皖江城市带、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山西太原城市圈)建设正在提速,西部十一大城市群(天山北坡、关中-天水、滇中、兰白西、黔中、酒嘉玉、银川平原、南北钦防、呼包鄂、成都平原城市群、大重庆城市群)雏形已现。这些城市群无论是从产业基础、经济实力还是从承接能力、引资现状来看,都应该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 (三)在承接平台的选择上,要适应产城融合要求,将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城市产业园区是指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手段,专门划出一块区域,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和完善适合于工业企业入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从而聚集大量企业或产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区和实施工业化的有效载体。对欠发达区域而言,产业园区担负着聚集创新要素、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是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在区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产业园区又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平台。但是,过去的产业园区在规划设计时,从产业角度考虑的比较多,而忽略了从业者的生活需求。这样,导致产业园区的城市功能滞后于产业功能,生活功能滞后于生产功能,产生“产城分离”问题。“产城分离”带来职住分离、长距离通勤等弊病,不仅降低了居民生活质量,也严重影响了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产城分离”已经成为一种城市病,严重困扰着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为此,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将产城关系从“产城分离”转变为“产城融合”,也就是将相关产业园区与城市融合在一起,不再做人为的分离。“产城融合”的具体路径是,在产业园区建设中融入城市功能,亦即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产业园区延伸,公共服务向产业园区覆盖。这样通过补强产业园区的服务功能,既能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工人生活,又能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园区生产,使仅具单一生产功能的产业园区提升为集生产、生活、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产业新城。标签:产城融合论文; 中西部地区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城市空间结构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 产业园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