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产业组织与区域发展的结构变迁与调整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区域论文,结构论文,组织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乡镇企业产业组织结构变迁
(一)引言。
研究乡镇企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其核心是为了实现乡镇企业的规模经济和竞争效益。按照产业组织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从竞争的角度划分,市场结构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1)没有其他竞争者、只有一家企业生产的垄断型;(2)四家企业控制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的垄断寡头型;(3)集中度较低的寡头垄断型;(4)企业相互竞争、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市场的完全竞争型。
市场的结构可以用三个指标来测量: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及市场进入条件。市场份额是指一个企业所拥有的市场份额,它通常用总销售收入在市场中所占的市场份额来测量(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它可以用资产额、增加值等测量)。市场份额是测量企业垄断力量的最重要的单项指标。具有高市场份额的企业总是伴随着较高的垄断力量,而较低的市场份额则通常垄断力量较小、甚至没有。因此,在一个市场内,垄断力量是与市场份额的变化相一致,而非其他。在通常的情况下,当市场份额达到15%时,就会出现垄断力量。当达到25%~40%时,垄断的程度就变得相当明显;而当市场份额超过40%~50%时,通常具有强大的市场力量。市场份额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源泉。通常,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市场份额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企业盈利率=a+b×市场份额。其中,a是资本回报率,b是市场份额的斜率,斜率越高,市场份额的回报率越大。集中度是几家主导企业所占有的市场份额,通常是以最大前四家企业来测量。集中度直接体现了寡头垄断的程度。
市场进入条件,主要是指企业进入市场是否存在着障碍,在可能出现进入障碍的市场边缘,将阻碍潜在的竞争者进入。市场障碍分为内生和外生两类。外生障碍的来源包括在市场的潜在条件中:对大规模资本的要求、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产品的差异性、沉淀成本、研究开发密集型、专用性资产、纵向一体化、多样化、转移成本(高)、信息有限(搜寻成本高)、以及来自政府的产业政策限制等;它们是在企业的控制范围之外,它们从根本上讲是无法改变的。而内生条件和策略是由主导企业的自我决定的,它可以控制新的进入者是由于其选择了一系列的严厉行动来阻碍进入者,它反映了市场的不完善。内生的市场进入障碍具体包括:控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如最佳人才、最佳地点)、提高潜在竞争者的市场进入成本、占领产品空间(可以增加消费者的选择但是阻碍了进入)、知识技术保密等。
由于市场进入条件在定量测量中有许多困难,在对市场结构的分析中,主要是针对市场集中度和市场份额的分析上。其中,进行产业集中度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首要研究对象,国际上对市场结构的分析大多集中在制造业。其理论假设是:(1)在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上,企业规模的利润差额倾向于较高。(2)在进入壁垒较高的市场上,企业规模的利润差额倾向于较高。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市场结构中产业集中度高的产业和市场结构中规模大的企业与利润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20世纪50年代,贝恩通过对美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认为,这种差异主要来自大企业间的共谋所制定的价格,勾结和垄断产生更高利润(1951年)。70年代,以哈罗德、德姆塞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贝恩的“共谋”理论提出了挑战,提出了产业集中度与企业规模与利润率之间正相关关系的一种新解释。他们认为,成本差异是不同利润率的决定因素,强调企业的特征比产业的特征对决定利润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共谋”理论和“效率”理论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并且所有的研究都是集中在发达国家的市场结构上。
有学者对中国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与效益的内在联系进行过实证分析,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企业的规模是呈现正向相连的关系,即工业集中度与经济效益存在着一种正相关关系。那么乡镇企业的经营规模以及其内部的规模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如何?本部分将利用有关乡镇企业的统计数据和全国工业普查资料以及乡镇企业的专项调查数据资料进行初步的分析。
(二)乡镇工业企业生产规模的变迁。
表1列出1980~2000年乡镇工业企业规模的变化。可以看到,乡镇工业企业的平均规模无论在投入规模上还是在产出规模上都有了程度不同的提高。1980年,乡镇工业企业的平均职工规模不足3人,是典型的家庭作坊式工场,到1985年,一下增加到8人以上,这以后的十几年间虽有所提高,但是相对有限,到2000年,乡镇工业企业平均职工人数是11人。从总体水平看乡镇企业仍然是超小规模企业,与职工人数的增长相比,乡镇工业企业的产出规模提高较快,2000年,乡镇工业企业的平均增加值达到了27.91万元,比1995年提高了80%以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乡镇工业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条件并不宽松,乡镇企业更加重视提高内在素质,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加大资本投入,而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
企业小型化、规模不经济是对乡镇企业常有的评价,从以上所作的粗略统计看,目前的乡镇工业企业仍然存在着这一问题。
表1 乡镇工业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结构
年份 工业企业数
每个工业企业平均
每个工业企业年增加
量(万个)
职工总数(人)值或总产值(万元)
1980 75.78 2.56 6.72
1985
493.03 8.39 3.70
1990
732.04 7.61 9.69
1995
718.16
10.53 15.04
1999
673.51
10.98 25.80
2000
674.01
11.08 27.91
注:1980年的乡镇企业统计指标仅包括乡村两级企业,1990年以前乡镇企业产出是以总产值为指标。
(三)乡镇工业企业的组织规模构成。
在此以1995年全国工业普查数据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乡镇企业内部大中小型企业的比例构成。从表2中看到,在乡镇企业中,大型企业所占的比例不论是数量上,还是在吸纳劳动力方面,以及在产出规模和资金投入规模上都是微乎其微,最高的自有资金比例也没有超过3%;同样,中型企业所占比例也是微不足道,大、中型乡镇企业合计的工业产值占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比例只有5.6%,从业人员占乡镇企业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仅为2%,因此,1995年全国工业普查的结果表明,大中型乡镇企业在乡镇企业经济总量中的作用非常微弱,对乡镇企业就业、产出的影响力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相反,小型企业几乎覆盖了乡镇企业的全部,这种产业组织结构特点可谓是乡镇企业的一大特色。
表2 1995年全国工业普查工业企业的组织规模结构
资料来源: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汇编》(国有、三资、乡镇卷)第677页及(综合、行业卷)第2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
同年,全国工业企业构成则是另外一种情形。虽然大型企业的数量占全部工业企业的比例不足1%,但其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7%,吸纳的劳动力占全国工业企业的17%,拥有的自有资金达到了全部工业企业的1/3以上。小型企业所占的数量比例尽管达到了99.68%,从业人员比例也在70%以上,但是其工业总产值比例和自有资金比例分别是61.62%和49.77%,明显低于前两项指标。此外,与1985年全国第二次工业企业普查结果相比(表3),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的结果显示乡镇企业产业组织结构的小型化特征进一步突出,大大超过了10年前的全国平均水平(事实上,1995年全国工业产业组织的规模也比10年前更加小型化(注:这一结果可能与1985年以来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发展有关,也与统计口径的改变有一定关系,例如尽管大、中、小型企业的标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制订的《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来划分,但是对于乡镇企业,1985年仅包括乡一级企业,对于村办工业、农村合作企业等仅作间接计算。))。因此,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的产业组织规模都表现极其突出的超小型化,乡镇企业组织规模过小将直接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表3 1985年全国工业普查工业企业的组织规模结构 %
全部工业企业 工业企业个数 工业总产值 年末从业人数 全部资金
(当年价格)
大中型企业
2.3249.7933.4156.36
小型企业 97.68
50.2166.5943.64
资料来源:国务院全国工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85年工业普查资料》(简要本)第342~343页,中国统计出版社。
(四)最大经营规模乡镇企业在乡镇企业中的地位变化。
1.最大经营规模1000家乡镇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和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从1995年起,联合开展了“中国乡镇企业评价排序”工作,1997年又继续进行这项工作,排列出上一年度中国1000家最大经营规模乡镇企业、中国1000家最高利税总额乡镇企业和中国1000家行业最大经营规模乡镇企业。
从1995年与1997年两年乡镇企业最大经营规模1000家入选企业情况的比较看,1997年入选的乡镇企业企业规模和经营实力均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乡镇企业中的地位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表4)。
表4 最大经营规模1000家乡镇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营业收入总额 利润总额 职工总数 资产总额
(亿元)
(亿元) (万人) (亿元)
1995年
2400.2247.2
168.4
1507.3
占当年乡镇企业(%)
4.19 7.60
1.31
5.56
1997年
4007.7364.0
188.0
2755.8
占当年乡镇企业(%)
5.86 9.37
1.39
8.73
比1995年增加(%)
40.11
32.09
10.43
45.30
资料来源:参见农业部乡镇企业局、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中国乡镇企业排序(1997)》第10页,中国经济出版社。
与1995年相比,1997年最大经营规模1000家的资产总额增加最快,增长幅度达到45%以上,占乡镇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也提高了3个百分点以上;其次是乡镇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增加了40%,占当年乡镇企业总营业收入的比例也由原来的4.19%,提高到近6%;利润总额的增长也比较高,增加幅度在30%以上,利润总额占当年乡镇企业总额的9%以上,是所有指标中比例最高的项目。与大幅度增长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以及利润规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97年最大经营规模1000家乡镇企业的职工规模增长幅度只有10%,职工人数占乡镇企业职工总量中的比例与1995年相比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竞争的作用促使企业向着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方向发展,造成对劳动力的不断排斥,导致乡镇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带来劳动力吸纳能力的相对增长,相反是减弱。
关于企业规模与经济效益,表5列出了三个1000家乡镇企业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利税、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税以及资金利税率指标。
表5 三个1000家乡镇企业平均经济效益与全国的比较
最大经营 最高利税
最大出口 全国乡镇 全国工业
规模1000 1000家乡
交货值10 企业平均 企业平均
家企业
镇企业
00家企业 值
值
百元固定资
39.42
43.1130.89 28.449.89
产原值实现
利税(元)
资金利税率
15.10
17.4314.30
16.437.11
百元销售
17.43
8.82 6.74
7.51(工业) 2.57
利税(元)
注:全国工业企业平均值参见《全国统计年鉴(1997)》第436~437页,中国统计出版社。
在几项主要经济指标中,三个最大1000家乡镇企业的平均经济效益高出乡镇企业平均水平及全国工业企业平均水平,而乡镇企业的平均效益指标又明显高于全国工业企业。其中,最高利税额1000家企业的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利税指标和资金利税率在三个1000家企业中最高,分别高出全国乡镇企业平均水平的51%和6%,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税指标也达到了8.82元,超出全国乡镇企业平均水平的近20%;最大经营规模1000家企业的盈利能力最高,百元销售收入实现的利税额达到了17.43元,大大超出全国乡镇企业和工业企业的平均值,但是它的资金利税率低于乡镇企业平均水平,并且三个1000家乡镇企业的该项指标普遍不高,反映出经营规模大的企业往往是资金投入规模大的企业,企业较高的盈利能力往往是以资金的大规模投入为前提;在三个1000家乡镇企业中,最大出口交货值1000家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对最低,除了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利税略高于全国乡镇企业平均水平外,资金利税率和百元销售收入均略低于全国乡镇企业的平均水平。这主要是由于目前乡镇出口企业仍然是以出口初级原料产品、进行来料加工等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产品的生产为主,缺乏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独立产品,依靠低价格占领市场,或仅仅是挣取加工费,因而盈利水平较低。从总体水平看,乡镇工业企业的经营规模与经济效益规模成正向比较关系。
2.最大经营规模1000家乡镇企业的行业参与度和相对集中度。这里,利用1997年进入三个1000家乡镇企业的有关统计指标计算乡镇工业企业在主要行业的产业参与度与相对集中度(注:进入三个1000家的乡镇企业共有1884家,除了252家综合企业集团外,其余企业主要集中在工业行业,共有1133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60%以上。借用产业集中度的概念来考察乡镇企业在同行业的相对经营规模。)。
表6列出了三个1000家乡镇企业在所分布的十大产业中产业参与度与相对集中度。其中,入选的三个1000家乡镇企业在电气机械和黑色金属冶炼业的参与度最高,达到了30%以上,即进入三个1000家的110家电气机械行业乡镇企业和96家黑色金属冶炼业乡镇企业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均达到了本行业工业总产值的近1/3;其次是纺织业,入选的237家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20%以上;此外,皮革制造、服装、食品制造加工等行业的参与度也在10%以上;建筑材料企业的行业参与度最低,只有3.31%。进一步地,在所显示的十大行业产业集中度中,乡镇企业电气机械行业位居榜首,为7.45%,并且只有此一个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超过了5%。电气行业之所以能够获得最高产业相对集中度主要是由于科龙集团和美的集团这两家行业大集团共同作用的结果。1996年,两家集团的营业收入依次达到了45亿元和24亿元,分别名列全国最大经营规模企业的第3位和第9位,占行业销售收入的6%以上。
表6 三个1000家乡镇企业的参与度和相对集中度
企业数量 工业总产
占全国乡
最大前四家 占同行业
(个)
值合计(
村企业(%
企业营业额 比例(%)
亿元)
) (亿元)
纺织业
237
592.520.63
54.97
2.03
食品制造 145
355.63
10.82
64.19
2.04
服装业
127
224.65
12.87
33.73
2.07
机械制造 113
251.739.52
37.87
2.02
电气
110
386.84
31.35
85.29
7.45
化学工业 99
198.1110.75
21.74
1.26
黑色金属 96
440.6730.41
55.60
4.07
金属制造 74
169.917.26
27.88
1.28
皮革制造 69
149.6316.58
26.92
3.16
建材
63
133.873.31
23.26
0.62
注:历年乡镇企业年鉴中有关乡镇企业的行业统计仅包括乡村两级集体企业,而进入三个1000家的乡镇企业中非乡村集体企业仅占3%,因此,可以基本反映乡镇企业的产业相对集中度和参与度。另外在计算产业相对集中度时,乡镇企业全国行业营业收入以销售产值代替。
资料来源:参见农业部乡镇企业局,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中国乡镇企业排序(1997)》第12页,中国经济出版社。
可见,乡镇企业产业相对集中度是非常低的。以产业相对集中度指标衡量,乡镇企业所面临的市场是一个竞争激烈、行业相对分散、大量小规模企业充斥其中。乡镇企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仍然是以分散的、小规模的企业为主体,大中型企业的规模十分有限,发育不足,相当分散的生产格局并没有较大改观,尽管在个别行业开始出现转机。
(五)小结。
企业超小型化、规模不经济是对乡镇企业常有的评价。以上对全国乡镇企业历史统计数据、全国工业普查资料和乡镇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专项调查数据所作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的产业组织规模仍表现为极其突出的超小型化,小型企业几乎覆盖了乡镇企业的全部,构成了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创造非农产值以及进行资金投入的主体力量,这种产业组织结构特点可谓是乡镇企业的一大特色。组织规模过小导致乡镇企业的行业参与度与产业相对集中度非常低,直接影响了乡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近几年来,竞争的作用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促使乡镇企业开始向着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方向发展,大中型乡镇企业在乡镇企业经济总量中的作用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特别是在一些附加值较高的加工制造业表现得较为明显,这些大中型乡镇企业同时还实现了相对较高的经济效益,企业经营规模与经济效益之间初步表现出正向比例关系。但是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大中型乡镇企业的成长是以对劳动力的排斥为前提,乡镇企业经营规模、效益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带来劳动力吸纳能力的相对增长,反而是相对减少。而这是与发展农村工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目标相背离的。显然,如何在扩大乡镇企业经营规模、提高乡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增强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是未来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乡镇企业的区域发展结构变迁
(一)引言。
乡镇企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日益成为乡镇企业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产生的原因,理论上的解释概括为区域经济学理论解释、经济学发展阶段学说解释以及产业经济学理论解释等。本文认为,它也同样适用于分析乡镇企业的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区域经济学认为,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差异首先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引起的,在中国,三大自然区和三大地势阶梯基本控制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框架(注:三大自然区包括东部季风气候区、西部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最高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伏牛山以东的最低台阶:中国的主要平原和丘陵分布地区;中间为第二阶梯。参见陆大道等著:《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页;陆大道著:《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除了自然地理环境以外,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异及发展观和民族精神差异,以及经济基础、体制要素等也是导致差异的重要原因。
经济发展阶段论是指经济发展阶段与地区平衡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曲线相关关系。即经济发展的初期,区际差异由小变大,如果以经济增长速度为主要目标,就不可能导致经济的平衡发展,随着经济增长发展到高度发展阶段,地区经济不平衡将会缩小。这个规律说明,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和中期,国家一般都将资金集中到有利的地区,以实现总体经济的较快发展,从而造成地区间经济实力和人均产值的差距的拉大。该理论是对库茨涅兹的经济增长与不平衡之间的倒U型相关理论在区域发展研究中的应用,它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在1997年对美国和其他有关国家的研究表明,倒U型的相关理论并没有过时。中国学者也预测,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在中国“缩小差距”是不现实的,并且经济发展“质”的差距可能拉大,因为沿海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若干支柱产业,其资金投入规模一直是保持强劲的势头,其中对交通通信、金融商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比较突出,为进一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注:陆大道等著:《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图务印书馆1997年版。)。但是也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倒U型理论不具有普适性,不应以此解释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更不应以此来作为不应当缩小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理论依据(注:胡鞍钢等著:《中国地区差异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产业经济学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在区位之间移动来自两个方面的动力:一是区位间比较效益(指单位生产要素投入在不同区位上的产出的相对差异)的梯度;二是区位间要素比较优势(区位间各生产要素的禀赋及其相对价格)的差异。产生区位比较效益差异的原因在于区位间提供“外部经济”的差异,即集聚效益的差异和区位投资环境的差异。资源趋向效益、效益吸引资源的经济规律引发了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并由此出现了“富饶的贫困”和“贫瘠的富庶”,因此,产业经济学理论认为,振兴地区经济,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发展什么产业,而在于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为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外部经济”,也就是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外部条件。外部环境主要是指投资环境所以应当重点放在完善投资环境,促进资源集聚点、区的形成。即地区经济增长级的形成(注:杨治:《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可见,产业经济学对地区差异的解释更多的是从资源的配置角度,并不认为资源禀赋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
此外,在地区差异研究方面还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胡鞍钢等人所建立的分析地区差异的实证模型,认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GDP增长率的差异性。决定各地区经济GDP增长率的差异性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如自然资源禀赋、生产要素投入水平、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类型和储蓄率等)、政策因素(包括中央政府的差异性地区财政、金融、产业及地区发展政策等,以及地方政府的发展政策,如经济增长模式、农村工业化模式、贸易模式等)和体制因素(包括所有制结构、价格放开程度)。
可以讲,以上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是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来解释形成地区差异的原因,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乡镇企业产业发展的地区性差异是环境、区位、历史、体制、政策等多种要素综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在东、中、西部分布的变化。
表7列出了乡镇企业近十年来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布的变化情况。它初步地反映出乡镇企业区域发展的以下特点:
表7 主要经济总量的区域分布
1.尽管东、中、西部乡镇企业经济总量的绝对值在拉大,但是从总水平看,经济总量的相对差距在缩小。这种变化与全国区域之间发展差异的变动趋势一致。具体地,乡镇企业的就业人数和乡镇企业的增加值总量在东、中、西部的分布都呈现出东部下降、中、西部上升的情况,东部乡镇企业的增加值总量从1990年占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总量的66.09%下降到1995年的55.96%,下降幅度高达近10个百分点,虽然2000年回升了近5个百分点,但是与1990年相比,2000年东部乡镇企业增加值所占比例仍然下降6个百分点。由于东部地区乡镇企业经济总量绝对值大大超过中、西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想缩小绝对差距必须实现超高速的增长,然而在目前市场全面放开,西部地区并不存在特殊的区位比较优势吸引外部更多的要素投入,相反东部地区凭借已有的发展基础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的情况下,这一目标很难实现,因而绝对经济总量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现状难以避免。
2.有特色的、专业化的区域经济正在形成。乡镇企业出口交贷值越来越向东部集中;2000年,东部乡镇企业的出口交货值达到了8669亿元以上,比1990年提高17倍以上;在全国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中所占的比例也高达91.77%,比1990年上升了3.6个百分点。而在东部地区内部,又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四省,它们占全国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的比例高达67.51%,比1990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在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3.从未来发展看,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差异仍然存在着继续扩大的可能性。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进入结构调整时期。与1995年相比,2000年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劳动力减少了43万余人,中部地区的下降幅度最大;东部地区基本保持了相对稳定、略有下降的态势;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呈现出相对良好的增长势头,乡镇企业的就业职工在全国乡镇企业中的比例10年间提高了3个以上百分点,但是与东部地区的总量差距仍在扩大。
(三)乡镇集体工业行业增加值在东、中、西部的分布变化。
1.乡镇集体轻重工业比例在东、中、西部的变化。乡镇工业是乡镇企业发展的主体,1999年,乡镇工业增加值已经占乡镇企业增加值的70%,全国工业增加值的50%。表8列出了近年来东、中、西部乡镇集体工业轻重工业比例的变动情况,从中可以看到乡镇企业近年来工业布局的新变化。(1)无论是轻工业行业的发展还是重工业行业的发展,都在向东部集中,而且轻工业向东部的集中速度高于重工业。东部地区乡镇企业的轻工业比例和重工业比例都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而中西部地区则均呈现逐步下降的势头。1999年,东部地区乡镇企业轻工业的比例占到了全国的78%,重工业也达到了66%,分别比1996年提高5个和2个百分点,东部轻工业的集中程度及增长速度均高于重工业。(2)在重工业内部,东部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比例增长最快的是加工业,而采掘业和原料业则保持了相对稳定或略有下降的趋势。与1996年相比,1999年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加工业的比例提高了3.5个百分点,采掘业基本保持不变,原料业则下降了1个百分点。相应地,乡镇工业采掘业和原料业在中部地区得到了一定增长,1999年中部地区乡镇采掘业的比例达到了50%,比1996年分别提高了2个和1.5个百分点。而作为工业向东部地区集中的结果,西部地区则出现了轻重工业比例的全面下降。乡镇企业工业行业的这种转移趋势基本符合产业集中的一般规律。由于东部地区具有交通、通信、能源供给、信息网络等相对发达的基础设施体系,相对完善的人力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生产原料和产品市场等,以及相对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相对健全的市场秩序,那些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依靠技术、管理等非自然资源的加工工业向东部集中可以获得较为明显的生产集聚效益,而采掘业和原料业受到生产产品对原料的特殊依赖性,就地生产是最具优势的,因此在中部地区得到相对更大的发展。
表8 乡镇集体工业行业增加值在东、中、西部的分布变化 %
区域 年份 工业增加值 轻工业 重工业 其中:采掘业 原料业 加工业
东
1996
68.22
72.67 63.56
42.19
67.05
67.46
部
1997
68.76
73.24 63.63
39.50
65.83
68.46
1998
70.92
76.29 64.68
41.35
66.55
69.65
1999
72.29
77.99 65.76
42.44
66.01
70.98
中
1996
28.34
24.82 32.04
48.43
27.22
29.72
部
1997
28.01
24.34 32.20
51.58
28.44
28.91
1998
26.25
21.89 31.32
50.01
28.11
27.87
1999
25.10
20.16 30.77
50.51
28.95
26.83
西
1996
3.422.50 4.399.38
5.73
2.80
部
1997
3.222.40 4.158.91
5.73
2.62
1998
2.821.81 4.008.64
5.33
2.47
1999
2.601.85 3.467.05
5.04
2.18
2.乡镇集体主要工业行业分布的地区性变化。为进一步考察乡镇加工业向东部集中的程度,在此分别选择1996年和1999年乡镇工业加工行业增加值最高的十个行业,并参照产业集中度的概念,对每个行业中增加值排列前四名的省份进行行业集中度的计算。
与1996年相比,1999年进入乡镇集体加工业十大行业的各行业中,只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被电气机械及器村制造业所取代,其他九个行业只是增加值的排名有所变动。乡镇集体加工业的主导行业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在1999年的十大加工业中,有七个行业构成行业增加值名列前四名的省份与1996年相同,行业增加值排名前四名的省份有变化的食品加工、化工及其他制造业等三个行业中,也只发生在个别省份中。如食品加工业中,安徽被江苏所取代,化工业中河北被广东所取代,其他制造业中河南被浙江所取代。取代者全部集中在乡镇工业发展全国实力最强、乡镇企业增加值居全国前四名的省份。
与1996年相比,1999年在本行业增加值排名前四名的省份其增加值合计占本行业增加值的比例全部有了程度不同的提高。其中,产业集中度提高最快的包括塑料制品业、服装业和金属制品业,它们依次提高10个、8个和7个百分点;其次是普通机械业、电气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增长幅度在5个百分点;其余的纺织、食品加工、化工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也有1~2个百分点的增幅。到1999年,纺织、电气及塑料制品等行业增加值排名前四名的省份占本行业增加值达到70%以上;并且它们几乎全部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和山东四省。只有上海挤入了电气业的前四名;服装、普通机械两个行业增加值排名前四名的省份占本行业增加值也分别达到68%和66%以上,并且同样地,进入行业增加值排名前四名的省份中,除了福建省以外,其余也全部被江苏、浙江、广东和山东占据;其他行业除了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产业集中度不足50%以外,也都达到了55%左右。
1999年,进入十大行业增加值排序前四名的40个省份席位中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共占据了33个,达到总数的80%以上,比1996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表10)。并且,位居乡镇企业十大行业增加值之冠的省份全部集中在江苏、山东和广东三省。其中,江苏在十大行业排序前四名的省份中全部榜上有名,而且在纺织、化工及其他制造业三个行业中排名第一(1996年曾达到了6家)。山东、浙江、广东的乡镇十大工业发展也比1996年有了明显提高。山东1999年进入十大行业前四名的数量与1996年基本持平,(比1996年下降的一项是整个行业被挤出十大行业排名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在前四名的排序中,山东在继续保持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领先地位的基础上,1999年又在普通机械和金属制品业获得了行业增加值的全国之冠。同样地,广东不仅进入全国十大行业增加值排序前四名的行业数量由1996年的5家增加到1999年的7家,而且行业增加值名列全国第一的行业也由原来的2家增加到1999年的3家,它们是塑料制品业、服装和电气业。浙江虽然没有一个行业的增加值进入全国冠军排行榜,但是浙江进入十大行业增加值排序前四名的行业数量1999年达到了8家,比1996年新增了两家。相比之下,中部省份进入十大行业增加值排序前四名1999年只有河南和湖北两省,比起1996年既有省份的减少(安徽省被挤出),又有行业的减少(由1996年的6家,下降到1999年的4家)。而且保留的行业全部集中在食品加工和非金属矿物制品这两大行业,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十大行业产业集中度最低的行业,其主导产品建材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其就地加工和就地消费性,难以形成全国性的大市场。
表9 1996年与1999年乡镇加工业增加值排序前十名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变化
表10 1996年和1999年进入乡镇集体加工业增加值十大行业前四名的省份公布
地区
江苏 浙江 山东 广东 河南 河北 辽宁 湖北 福建 安徽 上海 合计
1996年 9(6) 6
9(2) 5(2) 3
2
2
2
1
1
0
40
1999年 10(3) 8
8(4) 7(3) 2
0
1
2
1 0
1
40
注:括号内数字是各省工业行业增加值在全国同行业排名第一的数量。
(四)乡镇企业地区产业结构的专业化分析。
在此,从乡镇企业在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研究乡镇企业在本地区产业结构中的专业化程度。
这里借用区位商(LQ)概念(注:参见方甲主编:《产业结构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5~86页。),区位商是通过测定各个产业部门在各地区的相对专业化程度来间接反映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结构和方向。LQ>1时,表明某产业在该地区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属于地区专业化部门。LQ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产品流出地区以外的可能性越大;当LQ>2时,说明当地某产业具有明显专业化意义(注:参见魏后凯主编:《21世纪中西部工业发展战略》,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页。)。LQ<1,则表明某产业在该地区只是一个自给性部门,需要从外地输入产品。区位商指标是一个简单易行、较为粗略的指标,它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乡镇工业参与区际分工的程度。
表11列出了1999年乡镇工业增加值排名全国前十位的省份,并对这些省份乡镇工业发展的区位商进行了计算。在进入前十名的省份中,乡镇工业增加值的区位商除广东省的以外,其余9个省份全部超过了1,其中浙江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的区位商最高,接近2,反映出浙江农村工业的发展在地区经济中具有相对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而广东乡镇企业的区位商最低,说明广东的乡镇工业在整个广东经济中的发展程度相对有限,但是尽管如此,其区位商也接近1。因此,总体上讲,乡镇工业相对发达的十个省份在当地经济发展中都达到了初具专业化的水平。同样地,在乡镇劳动力的区位商计算中,区位商超过2的省份有浙江(2.44)、广东(2.11),它们都是全国乡镇企业最发达的省份,同时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其他省份除河南省以外也都在1以上,反映出乡镇工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普遍较强。
表11 1999年乡镇企业增加值排名前十位的省份乡镇工业区位商
地区
乡镇企业工业企业地区经济
区位商
就业人数 增加值(
就业人数 增加值( 就业人数 增加值
(万人) 亿元)
(万人) 亿元)
浙江
677.5
1929.9
2651.1
4987.5
2.44
1.98
山东
712.4
1735.6
4657.2
7162.2
1.46
1.24
江苏
633.8
1703.4
3635.0
7200.0
1.66
1.21
广东
825.0
1475.0
3737.4
7919.1
2.11
0.95
河北
460.1
1085.1
3382.9
4256.0
1.30
1.3
河南
484.5
998.7
4999.6
4356.6
0.92
1.17
辽宁
236.6
895.2
1818.2
3881.7
1.24
1.17
湖北
336.1
815.6
2616.3
3704.2
1.23
1.12
福建
299.5
729.1
1621.9
3330.2
1.76
1.12
湖南
415.1
703.1
3498.5
3211.4
1.13
1.12
全国
7334.2 15530.3 69957.0 79395.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区位商从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粗略地反映出乡镇企业在不同省份的相对重要程度。可以看到,乡镇工业区位商的高低与该省乡镇企业发达的程度往往呈现同一变化态势,即乡镇工业区位商最高的省份通常也是乡镇企业最为发达的省份。它说明乡镇企业的产业区位布局已经较强烈地影响到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乡镇企业发展水平不仅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的繁荣程度,而且越来越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
(五)乡镇企业产业组织规模在东、中、西部的地区性差异。
表12是1990年、1995年和1999年乡镇企业组织规模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到,无论是乡镇企业的职工及固定资产的投入规模,还是乡镇企业的增加值产出规模,在20世纪90年代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每个乡镇企业所拥有的职工数量增长相对最为缓慢,全国乡镇企业10年间平均增加了1.2人,其中,东部乡镇企业平均职工规模的增长速度最慢,不足1人,而中、西部分别是1.5人和1人,因此,三大地区乡镇企业规模均处于超小规模状态;相比之下,乡镇企业的资本投入规模以及产出规模都有了明显的提高,1990年到1995年,东、中、西部乡镇企业平均增加值规模的增长速度都达到了500%以上,其中西部的增长速度最快,近800%;1995~1999年,东、中、西部乡镇企业的平均增加值规模又是将近翻了一番。尽管东、中、西部的增长速度相差不大,相对差距也在减少,但是由于企业增加值的基数相差较大,结果是东、中、西部乡镇企业增加值的绝对规模数额拉大了。如1990年东部乡镇企业增加值产出规模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3倍和5倍以上,到1999年,该指标已经依次下降到不到2倍和3.4倍,但是产出额与中、西部的差距却由1990年的近1.7万元和2万元,扩大到1999年的8.7万元和12.6万元,其差额已经接近或超过中、西部增加值的实际规模。东、中、西部乡镇企业平均固定资产规模的变化也表现出相类似的情况:相对规模差距在缩小,但是绝对差距在拉大。这与上面分析到的东、中、西部乡镇企业经济总量的变动是一致的。
表12 1990年、1995年和1999年乡镇企业组织规模的变化
乡镇企业平均固定资
乡镇企业平均职工 乡镇企业平均增加值
产规模(万元/企业) 规模(人/企业) 规模(万元/企业)
年份 1990 1995 1999 1990 1995 1999 1990 1995 1999
全国 1.43 5.83 11.58 4.94 5.84 6.13 1.34 6.62 12.01
东部 2.52 9.96 18.27 6.78 7.56 7.55 2.45 9.74 17.94
中部 0.85 3.38 7.45 4.09 4.90 5.54 0.78 5.07 9.11
西部 0.70 3.34 6.36 3.21 4.28 4.28 0.41 3.16 5.33
此外,从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和中国乡镇企业协会1997年联合进行的乡镇企业最大经营规模(按营业收入)、最高利税总额和最大出口创汇值等全国三个前1000家企业的排名中,可以更进一步地看到,中、西部乡镇企业与东部乡镇企业在组织规模上的差距(参见表13)。
表13 三个1000家企业在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分布 %
区域职工总数 年末资产值 营业收入 %
三个100
全国平 三个100
全国平 三个100
全国平
0家企业
均水平 0家企业
均水平 0家企业
均水平
全国
100100
100
100
100100
东部 84.89
47.05
89.82
62.07
87.74 55.78
其中江 55.17
61.41
63.99
苏、浙江、山东
中部 13.41
42.05
8.82
30.11
10.12 35.60
西部
1.7
10.91 1.36
7.83
2.14
8.62
资料来源:参见农业部乡镇企业局,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中国乡镇企业排序(1997)》,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1997年,全国共有1884家乡镇企业入选三个1000家的乡镇企业,其中,东部地区入选1616家,占入选企业的86%,占有近85%的职工总量、近88%的年末资产总额以及近90%的营业收入额。而在同期全国的乡镇企业中,东部乡镇企业职工数量、年末资产额和全年营业收入所占的比例依次是47%、62%和56%,大大低于东部进入3个1000家企业的同期指标额,它表明全国经营实力强大的大中型乡镇企业基本集中在东部地区,相比之下,中、西部的大中型乡镇企业非常有限。东部人选的1616家企业中,江苏省有431家,山东省380家,浙江省289家,三个省合计1100家,占全部东部地区入选企业的68%;其营业收入、出口交货值和利税总额均占东部地区的60%以上。
但是与1995年农业部乡镇企业局进行的全国乡镇企业最大经营规模和最高利税额两个1000家企业相比,不论是东部地区整体,还是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其所占的份额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中、西部大中型乡镇企业与东部地区的企业相对差距在缩小(参见表14),然而中、西部企业与东部企业在经济总量上的绝对差距进一步拉大。
表14 1997年与1995年最大经营规模和最高利税两个1000家企业比较
最大经营规模入
经营收入所
最高利税总额入 税利额所
选企业户数(家) 占比重(%)
选企业户数(家) 占比重(%)
年份 1995
1997
1995
1997
1995
1997 1995 1997
东部 911
854
91.17 83.33
884
837
89.40 86.35
江苏 299
231
27.86 22.14
194
187
17.31 17.92
山东 180
200
18.03 19.15
205
217
20.33 20.55
浙江 160
147
14.49 13.74
153
126
14.67 12.90
广东 7351 9.24 6.42 78
42 9.66 5.93
中部 70
122 7.46 9.57 89
138 8.89 11.18
西部 1924
1.37 2.1
25
27
2.64 2.47
注:1997年最大经营规模1000家企业漏掉新疆数据,并漏掉辽宁少数企业,故营业收入东、中、西之和小于100%。另外,最大利税规模1000家的东、中、西部比例也对原表格数据作了适当修正。
资料来源:参见农业部乡镇企业局,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中国乡镇企业排序(1997)》,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六)小结。
从上述东、中、西部乡镇企业经济总量、工业内部结构、工业行业分布、地区产业专业化、以及产业组织结构等不同侧面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乡镇企业的工业布局向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的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主要工业发达省份集中的趋势十分突出,这四个省份构成了乡镇企业集体工业增加值和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等经济总量的主体,集中了乡镇企业的十大工业制造行业以及全国最有实力的大中型乡镇企业。1999年,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进入十大行业增加值排序前四名的省份总数的80%以上,比1996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并且,江苏、山东和广东包揽了十大行业增加值之冠。1997年,85%以上的全国最大经营规模、最大出口创汇和最高利税额三个1000家乡镇企业集中在东部,而其中近70%的企业又集中在江苏、山东和浙江三省。在工业生产聚集效应的作用下,乡镇企业有特色的、专业化的工业区域布局正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除了在采掘业和原料业等那些对原料具有特殊依赖性的产业方面还具有就地生产的竞争优势外,加工工业近年来已经十分明显地向东部集中,东部地区乡镇工业中加工业的发展速度相对增长最快。在区位优势、生产要素优势、政策资源优势以及制度资源优势的共同作用下,乡镇企业产业布局的这一不平衡性还是继续扩大的态势,乡镇企业工业布局的相对集中趋势还直接影响到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发展水平不仅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的繁荣程度,而且越来越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这种变化从根本上讲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它反映出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尽管从总水平看,中、西部与东部经济总量的相对差距在缩小,但是中、西部与东部经济总量的绝对值在拉大,并且从未来发展看,中、西部与东部乡镇企业发展的差距仍然存在着继续扩大的可能性,乡镇企业的发展仍将沿着继续向东部沿海地区聚集的方向发展,政府有关促进中、西部发展的一系列产业政策将促进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步伐,然而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区域格局,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将继续扩大。
标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论文; 工业区位论文; 区位因素论文; 区域发展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区位理论论文; 经营指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