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经济”的“旧经济”解析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新经济论文,启示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99(2001)01-0039-03
自1991年3月至2000年8月历时114个月,美国经济一直保持年均4%左右的持续高速增长,而通胀率却保持在1~2%的低水平,失业率也从1992年的7.4%降至1999年的4.1%,2000年4月又进一步下降为3.9%,是30年来最低的[1]。在美国出现的这种以“一高两低”为特征的“新经济”现象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理论界的“新旧经济”之争。
本文试用“旧经济”学中现有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对美国的“新经济”现象进行理论解析,并探讨美国出现“新经济”现象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新经济”的“旧经济”分析:AD-AS模型解析
AD-AS模型把总需求(AD)与总供给(AS)结合在一起来分析国民收入Y(GDP)、就业与一般价格水平(P)的同时决定及其变动。
如图1所示,纵轴代表P,横轴代表Y(或总就业水平)。负斜率(由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对AD的影响决定)的AD曲线与正斜率(由总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决定)的AS曲线(水平的AS曲线和垂直的AS曲线,本文略而不述)相交于均衡点E[,0],从而决定了均衡的Y[,0]和P[,0]。
1.若AS曲线不动(AS[,0]位置),则拉动AD,则AD曲线向右上方平移至AD[,1]、AD[,2],会使Y增至Y[,1]、Y[,2](根据奥肯法则,总就业水平也增加,因而失业率下降),P也相应上升至P[,1]、P[,2]。反之,则反。所以,单方面的AD曲线变动会导致两种可能结果:一是“高增长、高通胀、低失业”并存,即经济出现过热;二是“低增长、低通胀、高失业”并存,即短期菲利浦斯曲线成立,此种情况可用来解释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
2.若AD曲线不动(AD[,0]位置),则AS的减少,即AS曲线向左上方平移,会导致Y下降(根据奥肯法则,总就业水平也减少,因而失业率上升),P上升,即“高通胀、高失业、低增长”并存,美国70年代的“滞胀”符合此种情况,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不成立。反之,AS的扩张,即AS曲线的右下方平移,会使Y上升(失业率下降),P下降。
3.若AD曲线和AS曲线同时平移,比如AD曲线向右上方平移,AS曲线向右下方平移(由于AD的拉动,扩张了AS),则会使Y增至Y[,1](Y[,1]>Y[,1])、Y[,2](Y[,2]>Y[,2])的同时,价格可稳定在P[,0]水平,此时经济会出现“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物价稳定)”的景象。美国90年代初至今的“新经济”景象就符合此种情形。
图1 AD-AS模型示意图
根据以上分析,“新经济”可用AD-AS模型进行解析。也就是说,美国“新经济”是由AD的拉动和AS的扩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AD和AS两种力量中,AD拉动是第一推力,而AS的扩张是第二推力。那么,美国经济中有哪些因素拉动了AD,又同时使AS得以扩张呢?
二、影响AD、AS扩张的因素分析
(一)拉动AD的因素分析
AD由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和政府支出四部分构成,在美国,自90年代以来主要由前三部分不同幅度的增加从而拉动了AD。
首先,技术创新引起了大规模固定资产更新,投资猛增。技术创新是使美国经济运行势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自1992年,美国政府把“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作为“新产业政策”,R&D的大量投入与效率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信息技术和高科技的发展,引起一轮强劲的固定资产(如计算机装备)更新,投资需求猛增。1999年,美国企业仅在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方面的实际投资额就高达5100亿美元,是1995年2430亿美元的两倍多[2](P49)。所以,不断创新的技术创造出持续而有力的投资品需求拉动,这是美国新一轮经济扩张的主要原因。
其次,技术创新的有效需求扩大效应,形成了较大幅度的消费需求拉动。就业人数的增加和通胀率的持续下降以及股市的上升,使得美国公众的即期实际收入水平和预期收入水平提高,消费需求增加。这也是拉动AD的重要原因。
再次,经济全球化使得美国既扩展了市场,又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居竞争优势地位,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克林顿执政以来,在积极倡导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大力推动“国家出口战略”,力使美国经济从内需主导型转为外需主导型。“国家出口战略”的实施,加上近年来拥有高新技术与产品优势的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显著提高,促进了90年代以来美国出口贸易迅速扩大,1992年至1996年间,其出口总贸易额平均增幅达6.2%,高于全球5%的平均增长速度。出口额占GDP的比重日益上升,1997、1998年分别为11.5%和12.3%,从而有力地带动了国内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2](P50)。加之美国实行的高利率政策,又使大量的外资流入美国,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净流入国。巨额外资的流入既减少了美国经常项目的赤字,又弥补了美国国内储蓄的严重不足,拉动了国内投资的增加,还进而推动了美元的升值。美元的升值使美国进口产品和原材料的价格相对下降,加之80年代以来,世界农矿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低迷,尤其是石油价格曾长期走低,这些都使美国国内通胀的压力大大减轻。
(二)影响AS扩张的因素分析
根据AD-AS模型,使AS增加即AS曲线右下方平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技术进步、进口品价格下降、工资率变化平稳以及企业(家)承担风险的意愿和能力的上升等。在短期,则主要是由于P一定下的成本下降,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引起。在美国,促使AS扩张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信息技术使信息产业本身和其他行业的生产和流通成本均大大降低。近年来,对信息技术的投资成为美国新增投资中的主要部分。美国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资,占了总投资的34%;信息产业增加的投资额占美国企业增加的总投资额的2/3,大大超过了其厂房设备的投资[2](P49)。大规模的信息产业投资,使得美国信息产业自90年代中期以来以年均30%以上的高速度持续增长,并成为当今美国最大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信息技术和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了美国经济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化,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上升到7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自1995年以来,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增幅平均达2.8%,比1973-1995年间的平均1.4%提高了1倍;90年代年均增幅达到2.5%,是70、80年代的两倍多[1]。正如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2000年2月的一次讲话中所言:“信息技术提高了每小时的产出,减少了保护生产过程防止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所需的工作时间。……技术革新的重大飞跃,即便没有超过,也比得上这个世纪的其他浪潮。”
其他行业也因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大大降低了生产和流通成本。比如,公司只要在因特网上轻轻点一下鼠标,就可以及时跟踪自己的货物在乃至全球各地的流通情况,成本的下降进而使价格下降,降低了通胀的压力。换言之,成本的下降使得AS曲线的斜率比较平缓,即使不需要价格上涨的刺激也能使AS扩张得更快。
第二,发达的劳动力市场和因生产的全球化带来的廉价的原料(如石油产品)等的使用,使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在美国,工资成本占生产成本的70-80%,因此工资率是影响通胀率的最重要因素。自80年代里根执政时期,美国就大大放松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如扩大雇工范围、工会以增加就业而不是以增加工资为主要目标的就业指导思想的变化,以及竞争更加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等。“工资粘性”增强,使得美国进入90年代以来实际工资率增长大大慢于经济增长,从而避免了成本推进型通胀产生[3]。这与以往美国历次通胀均主要是由于工资成本上扬推进物价上升的螺旋式推动,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经济陷入紧缩或衰退不同,这种低失业与低工资并存,被认为是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谜团”,“新经济”的“秘诀”之一。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生产国际化,使得美国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谋求更廉价的原材料、能源、劳动力,以获得生产成本的绝对优势,利润增加(美国的利润增长率从1986年的97%上升至1999年的133%),因而AS增加。
第三,“里根经济学”的长期积极效应日益凸现。80年代里根执政时期,积极奉行“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先后在1981年10月和1987年1月两次大幅度降低个人和企业所得税(降低边际税率),大规模、大范围放松对企业的管制(如放松企业兼并限制、放宽环保条例、废除民航管制等),这些政策虽然使得美国财政赤字短期剧增,但它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企业活力,民间投资旺盛,既促进了社会需求的增加(税收减少而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同时,储蓄又减少,因而消费支出大增),也为长期供给增加产生了很好的激励效果,在90年代日益发挥出来,并使美国企业保持了全球最强的竞争优势。难怪有人认为,美国“新经济”的首倡者应该是里根,而非克林顿,不是没有道理。
正是上述三大要素的作用,为美国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降低了成本,在市场(价格)竞争中占居优势,提高了利润率,从而使AS持续扩张。
根据以上关于AD和AS的分析可知,除了经济周期加速性扩张因素(美国《总统经济报告》,1999)外,高科技的扩大需求和降低成本的双重效应,是使美国出现“新经济”的根本原因;而贸易全球化和生产的国际化倾向对美国的“新经济”也功不可没。
三、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美国以“一高两低”为特征的“新经济”现象的出现,是在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两大推动力作用下,总需求拉动和总供给持续扩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又与美国政府(包括里根政府和克林顿政府)和以格林斯潘为主席的美联储所实施的积极的供给管理政策和稳健的总需求管理政策密不可分。当前,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结构不合理状况依然存在。从美国“新经济”现象中,我们至少可得到如下几点启示:
第一,继续采取措施扩大总需求,以此带动有效总供给的扩张。与此同时,根据需求结构变化,积极而有效地进行生产组织、管理改革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从宏观层面上,国家要制订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措施,在法律上、政策上支持高科技和服务业的发展,培植、鼓励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使一批利润预期好的高科技企业,借助于虚拟资本市值扩大机制迅速增长,并借助企业兼并,把传统企业纳入自己的旗帜下,实现“以快吃慢”,迅速成长,成为重量级的大企业。这种被称之为南美“比拉鱼现象”,即“小而优”“快而优”和“以小胜大”的新竞争法制,是“新经济”的特征之一。
第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推动产业向高新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为基础的“新经济”(知识经济)产业转型。高科技化和网络化推动了电子商务、电子金融业的迅猛发展,改组了传统服务业,并促生了一系列新兴服务业,会产生更多的工作岗位,这对我们避免数量经济扩张,扩大就业,均具有可借鉴之处。
第三,积极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分享全球化利益。不断开拓国外市场,扩大出口需求;鼓励企业以国际化为目标在国际范围内寻求资源最佳配置;增加高新技术开发投入和应用,降低成本,提升自身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能力。
第四,“新经济”暴露出的盲目性、泡沫性和分配不公的缺点,要求政府制订、实施政策时要“稳中求进”,即以物价稳定为前提条件,以阻止通胀为首要目标,追求低通胀率条件下的持续、稳健的经济增长。这是90年代美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新特点和其成功的可取之处,也是我们在制订科学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时可资借鉴的地方。
收稿日期:200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