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疗法配合开塞露对老年便秘患者的影响论文_肖小凤,周密,吴炜

(长沙市中医院(长沙市八医院)急诊科 410001)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配合开塞露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便秘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腹部按摩和开塞露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腹部按摩和开塞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同随访时间内便秘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内的便秘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配合开塞露治疗老年便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开塞露;老年便秘

老年人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且在结肠癌、早老性痴呆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中有重要的作用,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时可导致死亡[1]。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便秘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灌肠、或者腹部按摩加开塞露等治疗方法治疗老年便秘,效果欠佳,近期我院采用了中药穴位贴敷配合开塞路治疗老年便秘,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便秘患者200例为入组目标,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患者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8.7±5.3岁;患者病程5-15d,平均病程8.;±1.7d。观察组有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9.2±5.1岁;患者病程5~15d,平均病程8.1±1.9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且符合以下条件: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便秘的诊断标准[2],且患者年龄不低于50岁;②患者大便秘结,患者面色无华、枯黄,甚至有小腹冷瞳,小便清场,畏寒肢冷等现象,且脉沉、舌苔白润、舌质淡薄;③患者有排便时间间隔不低于3d,且大便排出困难,一次排便时间不低于20min;④患者大便不能一次排尽;⑤排除有器质性肠道病变,如肠道肿瘤、肛管疾病等的患者。

1.3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腹部按摩手法加开塞露进行治疗。按摩分四个部位,先从胃开始,以揉法为主,手部皮肤不离开腹部皮肤,局部吸定,按摩5分钟;然后按摩脾及十二指肠,以揉法为主,手部皮肤不离开腹部皮肤,局部吸定,按摩5分钟,同时可使用震法;第三按摩大小肠的交汇处,以揉法为主,手部皮肤不离开腹部皮肤,局部吸定,按摩5分钟,同时可使用震法;最后从大肠按到直肠按摩,从右髂前上棘到右肋缘下,横向到左肋缘下,再滑向左髂前上棘,空滑到右髂前上棘,周而复始,按摩手法以摩法和擦法为主,用一定的力量,按顺序摩擦上述的皮肤,使力量浸透到内脏,周而复始,共计5分钟。按以上四步,每日3次,在此基础上使用开塞露2支,将头端插入肝门后挤入药液,保留10~15min,。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穴位选择为选患者神阙穴、双侧天枢穴、气海以及关元穴。穴位敷贴药方组成为大黄、芒硝、甘遂。使用胶布贴制成中药敷贴,并贴于所选穴位上,每天一次。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好转和无效[3]。显效:可排出大量积存粪便,且患者排便次数恢复正常,且分辨成形,颜色正常;好转:患者排便次数以及粪便形状、颜色与治疗前明显改善,但仍需治疗;无效:治疗后无明显改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效+好转)/例数。此外,对患者进行随访,分别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便秘情况的复发率。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均以平均值±标准差(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如有理论T值<5则使用校正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便秘是临床老年患者的常见病之一,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增多,老年患者便秘的发病率也呈递增趋势,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便秘的发病原因较多,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消化系统功能降低,各种消化液分泌减少,胃动力不足,肠蠕动减弱,排便动力降低。此外,老年患者化肛门感受器敏感度降低,肠内粪便堆积,甚至产生粪便嵌塞的严重后果。临床西医认为,消除堵塞肠道的粪便,是治疗的目的,因而多采用灌肠疗法或者腹部按摩加开塞露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差,恢复较慢且易复发。

我国中医认为老年便秘属“虚秘”范畴,和患者的肺、脾、胃、肠、肾、肝等脏器均有关系,其中尤以脾、胃、肾关系最为密切[4]。脾胃是奇迹升降之枢纽,脾胃血气之源,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脾胃旺则气血旺,推动有力,肠道湿润,气机调顺,大便通畅。而肾脏主五液,故而“肾脏受邪,虚而不能制小便,则小便利,津液枯燥、肠燥干涩,故大便难排”。老年便秘患者肾阳虚衰、脾不散津,肠道失润,大便难排[5]。

本研究使用中药大黄、芒硝、甘遂作而成穴位敷贴。大黄可通经逐淤、导气下行、泻下积滞、软坚散结的功效;芒硝味咸、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之功效。常用于实热积滞,腹满胀痛,大便燥结,肠痈肿痛等病症的治疗;外治乳痈,痔疮肿痛。[6]。三种中药共同作用,起到缓解患者便秘的作用。神阙穴属任脉,居脐窝中央,上为阳,下为阴,于阴阳二者之间,天独厚,可治百病;此外,神阙穴所处位置表皮角质薄浅,皮肤直接与筋膜、腹膜相连,有利于药物分子的穿透与吸收。天枢穴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主冬月重感于寒则泄,当脐痛,肠胃间游气切痛。气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延年益寿之功,主治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关元穴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交会,为小肠募穴。自制的中药敷贴作用于所选穴位,加上腹部按摩等护理手段以及开塞露的共同作用,效果较好。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穴位敷贴配合开塞路治疗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党桂,黄翠娥,吴静,等. 不同灌肠方式对解除老年便秘患者的疗效分析和护理体会[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4):139-14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20-130.

[3]高秀花,李国武,刘旭光,等. 神阙穴古今临床应用探析[J]. 湖南中医杂志,2015,31(2):81-82.

[4]胡娟娟,张媛媛,姜楠. 神阙穴贴敷治疗老年阳虚便秘 31 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16,25(5):34-35.

[5]许春丽,刘军. 中药穴位贴敷防治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疗效观察[J]. 新疆中医药,2015, 33(4):38-39.

[6]杨咏梅,陶丽珍. 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2014,35(8):1007-1009.

论文作者:肖小凤,周密,吴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  ;  ;  ;  ;  ;  ;  ;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配合开塞露对老年便秘患者的影响论文_肖小凤,周密,吴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