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产业结构调整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大意义
中国历来被视为短缺经济,但现在已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现象。1997年我国消费品市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供过于求的商品所占比重明显上升,供不应求的商品所占比重急剧下降。据1997年下半年原国内贸易部对613种主要商品的供应情况排队,供不应求的商品仅有10种, 占1.6%,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66.6%,供过于求的商品占31.8%。 值得注意的是供过于求的商品所占比重上半年只有5.3%, 下半年猛增到31.8%,接近1/3,比上半年增加26.5%。这种急剧的变化,表明商品供需结构矛盾、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已相当突出。
不仅消费品存在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生产资料也存在这个问题。事实上,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1997年以前就出现了。据第三次工业普查对94种主要工业产品统计,产品生产能力利用比较充分(80%以上)的有33种产品,占35.1%;生产能力利用不足,能力闲置1/3~1/5的产品26种,占27.7%;生产能力利用严重不足,能力闲置一半左右的产品有17种,占18.1%;生产能力利用不足半数,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的有18种,占19.1%。
导致当前生产相对过剩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说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这种说法没有充分根据,他们是把买方市场和生产过剩等同起来了,而它们是不能等同的。而且,如果说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那么当前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利用严重不足的现象就要被看成是常态,就要长期保持下去。但是,这种现象是不符合资源配置优化的要求的。
有的同志对我国当前生产相对过剩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主要原因有:(1)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工业速度偏高。(2)重复建设和盲目外延扩张。(3)进口大量增加,挤占了国内市场。(4)财政分灶吃饭,地方利益驱动盲目扩大生产建设。这些确实是重要原因。但是,决不能忽视了我国当前正处在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向工业化的高级阶段转变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都会发生急剧的转变,如果条件具备,引导有方,产业结构的变化和需求结构的变化相适应,产业结构符合需求结构的要求,国民经济就能够保持健康迅速的发展。否则,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挫折。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现在国民经济中还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技术进步缓慢、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地区工业结构趋同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都要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加以解决。因此,调整和提高产业结构十分必要,其意义十分重大。(1)这是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的要求。 当前生产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是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由于居民已进入小康阶段或正在向小康阶段迈进,消费选择性增强了,不仅要求商品数量的满足,更要求质量档次的提高,品种花色的增加和商品服务消费的扩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使之与需求结构的变化相适应,才能解决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2 )这是加快技术进步的要求。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是互为条件的。一方面,加快技术进步才能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加快技术进步也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例如,现在我国机械工业是虚胖子,低档产品过剩,高档产品产量小甚至不能生产,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对先进机械装备的需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是为加快技术进步提供基础和条件。(3 )这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要求。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们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它不仅存在于国际市场,也存在于国内市场。它不仅是商品数量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技术、质量和效率的竞争。如果我们不努力调整和提高产业结构,不提高我国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被迫退出国内外市场。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也要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4 )这也是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和深化改革的要求。现在很多国有企业面临着严重困难,这主要是它本身的体制原因,但当前生产相对过剩,商品销售困难,对处于困难的国有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把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结合起来,才能帮助企业克服困难,从而为深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这样,也才能完成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5 )这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要求。如果不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使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当前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就难以正确解决,国民经济也就难以持续快速地发展。
二、90年代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特点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面临的经济形势和体制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所要完成的任务同过去相比也有实质区别,所以这次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多特点。正如有的同志所说,这次调整是买方市场条件下的调整,是结构升级的调整,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实现了两次产业结构调整。一次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加强轻工业,一次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实行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50~70年代,中国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的方针政策,重工业增长大大快于轻工业和农业,因而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1952年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5.5%,1979年提高到56.3%。重工业优先增长虽然对奠定中国工业化基础起了积极作用,但是轻重工业比例失调也导致了种种严重后果,诸如产业结构矛盾突出,消费品供应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等等。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中国实行鼓励轻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整个80年代,经济增长的重心向轻工业倾斜,轻工业的增长速度快于重工业。到1990年,轻工业的比重提高到49.4%,重工业的比重下降到50.6%。到90年代初,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矛盾基本解决,市场供应大大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但是,在80年代后期,另一个产业结构问题又突出起来。这就是由于加工工业增长过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能源工业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14.1%下降到1988年的9%, 重工业中原材料工业同加工工业之比从1978年的1∶0.96下降到1988年的1∶1.67。许多加工企业缺电、缺煤、缺油、缺钢材,交通运输越来越紧张,通讯设施远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据估计,由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存在的严重“瓶颈”,全国加工业有30%左右的生产能力不能发挥。为了解决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加工工业的结构失衡,国家加强了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并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促使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尤其对能源、交通、通讯等“瓶颈”产业加大了投资强度。 “八五”期间能源生产逐年加快,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由1991年的0.10增加为1995年的0.80,运输、邮电等供应情况也大为改善。1993~1995年各行业占全国工业的比重增幅最大的6 个行业是:电力、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煤炭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这6 个行业基本上都属于基础产业。
以上两次产业结构调整都是以“补短”即弥补短线产业、克服供应短缺为目标的,主要任务是克服产业“瓶颈”或填补产业“空白”。当时产业结构的比例调整比产业结构的升级更为迫切和重要,所以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宏观平衡导向”性质。现在产业调整的目标已经主要不是“补短”而是“升级”。有的同志说得好,这次“调整是为了实现结构升级,结构升级是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本质要求”。如果脱离战略性调整的本质要求,产业结构调来调去也难以实现结构升级,不可能为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具有充分活力的结构基础,经济增长的结构支持力度就得不到加强,甚至会产生经济增长滑坡的危险。
三、正确处理“升级”和“补短”的关系
那么,这次产业结构调整是否只是升级而完全没有“补短”的任务呢?当然不是。应当看到,就我国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而言,有些方面还是必须“补短”的。例如,尽管这几年农业连续丰收,但我国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短期内也不会改变,农业的基础地位还很脆弱,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再如第三产业,1996年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30.8%,在劳动力就业中的比重为26%,不仅大大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又如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也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目前能源、原材料“瓶颈”约束的缓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产品的大量进口和消费类基建投资(如房地产)的压缩。我国城市化水平也低,1996年城市人口的比重为29.4%,而据世界银行《1991世界发展报告》,低收入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6%,中低收入国家为53%。所以“补短”的任务还是有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大力振兴支柱产业”的同时,还指出要“切实加强农业”,“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时,也指出要“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这里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处理好产业结构升级和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关系。我们必须抓住当前机遇,通过结构调整,使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得到进一步加强,为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高加工度化奠定稳定持久的基础和支撑。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应当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投资力度,争取比较彻底地解决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瓶颈”约束问题。同时也要看到,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尽管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现代产业的关联和发展序列看,它们毕竟是为主导产业服务的。在资金供给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投资过多地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倾斜,就难以保证主导产业尤其是以机电工业为代表的装备工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设备投资又主要依赖进口来实现,从而无异于把相当规模的设备制造市场交给外国。这就要求处理好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关系,看到它们既是统一的,又存在矛盾。要研究在经济发展一定阶段上,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的合理规模,根据需要和可能,统筹规则,有计划地实施,不要盲目高攀,搞不切实际的超前建设。还要提高技术起点,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尤其是高技术,实现集约化经营,贯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总之,要在它们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使它们在技术进步效益提高的基础上相互促进。
四、选择哪些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当前应该选择哪些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呢?“九五”计划建议中曾提出:今后15年必须振兴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使之尽快成为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不过,近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如何使这些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以及这些产业能否成为支柱成为支柱产业还要进一步研究。1997年国家信息中心主持讨论中国跨世纪的10大产业,有人提出,在选择重点发展的产业时,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考虑产业发展对社会资源的吸纳程度。(2)考虑产业发展与市场经济成熟的关联程度。(3 )考虑产业发展对其他关联产业的支持程度。(4 )考虑产业自身规模及其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这几个原则出发,他们选择以下10个产业为跨世纪中国的10大产业:农业、金融、交通、能源、建筑、汽车、教育、信息、知识和环境。也有人提出今后10多年发展较快的10大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纺织服装业、建筑业、汽车业、旅游业、农业、金融业、家电产品、咨询服务业、广告业。另外一种意见认为走向2010年我国10大产业是:农业、基础产业、建筑和建材业、汽车工业、电子信息业、石化工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家庭服务业。还有人预言,2010年我国10大新兴产业是:信息产业、微电子产业、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旅游服务业、沙漠资源开发、海洋资源开发、生态农业、宇航业。
在1997年12月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上,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强调“要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结构优化升级。”他指出:从当前的经济形势看,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的增长点来支撑。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700多美元,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已达到4000 美元,发达国家已在2.5万美元以上。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发展的潜力很大。从这些年快速增长的实践看,我国经济增长拉动因素中,国内消费约占50%多,投资占30%多,出口占10%以上。这个需求结构表明,经济增长主要靠国内市场和投资拉动,但出口也越来越重要。只有启动合理需求,开拓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也才能为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创造条件。他提出要把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城镇居民住宅建设、环保产业、农业机械和适合农村的消费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业、海洋经济等作为经济增长点。在今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上, 他又提出当前可以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业和产品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高技术产业(重点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传统产业改造、城镇居民住宅建设、环保业、装备制造业、农村需要的农业机械和消费品、海洋经济。他还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各自的资源特点、市场情况和产业基础,合理地选择和培育增长点,发展特色经济。
五、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保障机制
当前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还有不少困难,有一份研究报告列出了六个困难。一是由于长期走和现在还在走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道路,重速度轻效益的观念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大量生产能力和经济存量短期内难以调整到位。二是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协调难度加大。地方利益主义抬头,全局观念削弱,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的根源在此。三是体制转换时期,以市场为导向的调节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国有和非国有企业在调节机制上存在差别,形成了一种不平等竞争。四是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加大了结构调整的难度。五是科技开发能力薄弱,技术进步很大程度上靠引进,自主开发能力不强,科研力量比较分散,科技协作意识淡薄,引进硬件多,软件少,消化吸收推广工作做得不够。六是市场行为不规范,一些地方从本位利益出发,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控制重要原材料的流出和外地产品的进入,干涉企业的正常活动,甚至怂恿制假、贩假和走私活动。具体困难还可列出一些,如资金不足,劳动力过剩等等。
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这需要采取很多具体措施,而概括起来则是要建立起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保障机制。这种机制能够保证克服资源不足,在各部门合理分配资源,并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人民得到最好的福利。这个机制包括哪些内容很值得研究。我想主要应该包括合理的经济体制,优秀的企业家群体,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经济体制又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合理的所有制结构。(2)有活力的企业。(3)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4)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和优胜劣汰机制。(5)合理的投融资体制和企业并购行为。 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保障机制要在所有这些方面努力,而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经济体制,包括要改革所有制。因为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合理的经济体制必须建立在合理的所有制基础上。
在谈到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因素时,人们经常谈到的有需求结构、消费倾向、技术进步、投资结构、生产要素价格、国际贸易等等因素。重视这些因素是必要的,但是决不能忽视经济制度、企业家、产业政策等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决定性作用。关于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的作用,不仅从日本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明显地看到,从欧美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也是可以看到的。关于企业家的作用,应该看到现代经济中促使产业结构变动的主体是企业和企业家,而不是政府和政府官员。从经济发达国家的历史看,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主要是企业家进行创新活动的结果。因此,必须把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家创新结合起来研究。我们尤其不能忽视经济制度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决定性的作用。就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一样,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进行的,经济制度是促进产业结构的健康发展,还是阻碍产业结构的健康发展,或者是既促进又阻碍产业结构的健康发展,对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关系极大。产业结构的变动当然受产业结构现状的影响,但是一个好的经济制度能够弥补所有产业结构的缺陷,一个坏的经济制度则会限制甚至扼杀原有产业结构的优点。
六、经济体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保证产业结构能够健康发展顺利升级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信息机制问题,就是要使社会和经济主体及时得到准确的信息,了解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便于经济主体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决策机制问题,就是要使经济主体能够自主地正确地进行决策,顺应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而不是过于偏离正确的方向甚至逆方向而行。三是动力机制问题,就是使社会和经济主体有发展经济、实行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优化的强大动力和能力,这也是保证决策正确和正确决策得以贯彻的必要条件。四是约束机制问题,就是使社会和经济主体不仅能正确决策,而且能通过监督检查等措施,建立各种自我约束和外部约束制度,保证决策的贯彻落实,得到预期的结果。解决以上问题,建立起各种必要的机制,是包括经济体制在内的整个经济制度的任务。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是通过不同的经济主体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解决以上机制问题的,其结果也有区别。实现以上要求,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理论上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模式:一种是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二种是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计划经济体制模式有几个假定:一是计划的科学性。无论是生产计划和投资计划都能通过科学预测和决策,反映需求结构的变动。二是计划的权威性。即生产与投资单位都能迅速执行决策机关的指令,而且执行结果与计划所要求的相符。三是决策层次利益的一致性。高层次决策者是整个社会利益的代表,各级决策层次间具有无差别的利益。在这几个假定下,理论上可以承认计划经济体制能够解决信息机制、决策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等问题,从而能够建立起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保障机制。但是,这些假定只能在很特殊的条件下才能成立,例如在社会生产力不很发达,需求比较简单,最高决策层威信很高,群众政治热情因而政治觉悟极高的情况下,才能成立。不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一定保证计划的科学性和正确的计划能不打折扣的贯彻执行,而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假定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人们的需求千变万化,认识能力在一定时期又总是有限的,更何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同时排斥市场和价格机制发挥作用,难以建立科学计划所必要的信息机制和决策机制,从而也难以维持计划的权威性。而且各个决策者也必然存在利益差别,这不仅影响计划的制定,也影响计划的执行,使得难以建立保障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各种必要的机制。
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也有几个假定:一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价格都是外在的,生产者根据既定的价格决定生产规模,消费者根据既定的价格决定消费数量,同时商品和资本可以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二是真实的价格信号。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导致价格变化的主要是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变化,其中需求的关系更是主要的方面。三是决策主体是所谓的“经济人”。他具有合理的行为,行为目的是增加利润或避免损失。在以上假定下,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变动过程,就是在价格信号的导向下,通过生产资源的流动与重组,使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尽可能与需求结构相吻合的过程。现实生活也不完全符合上述假定,例如竞争可以导致垄断,价格并不能完全和及时反映供求变动,决策者总会出现失误,因此,产业结构变动的市场机制也并非尽善尽美。不过,由于经济发达国家长期实践的结果,已经积累了很多弥补市场机制缺陷的经验,只要正确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实行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机制比计划经济体制有更大的适应性和更多的优越性,可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保障机制。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也曾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过积极作用,但后来其缺点越来越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党的“十四大”又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80年代轻工业的迅速发展和90年代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迅速发展,都是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分不开的。不过迄今为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建立过程中,还很不完善。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曾提出:实现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要靠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这也就是建立产业结构升级保障机制任务的具体化。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如生产不适应需要、重复建设严重、技术进步缓慢,以及产业结构转变的困难,如国有企业缺少活力、集体企业增势减缓、私营企业受到束缚和政企不分、市场秩序混乱等等,说明距离完成这个任务还远。
七、改革所有制是建立产业结构升级机制的一个关键
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全面深化经济改革,包括进一步改革所有制。为了保障产业结构升级,也要进一步改革所有制。从当前情况看,甚至可以说,改革所有制已成为深化经济改革、建立产业结构升级保障机制的关键。
从历史看,西方国家产业结构的大调整都是伴随着所有制变动的。即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优先发展轻工业向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转变,由着重发展原材料工业到实现产业高加工度化的转变,以及由产业高加工度化向知识技术更加密集化产业的转变,无不同时发生所有制结构和资本组织形式的变化,所有制结构和资本组织形式的变化是产业结构变化所要求的,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是产业结构变化得以实现的保证。至于由农业社会开始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在西方是优先发展轻工业的阶段,更是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实现的,所有制的剧烈变动可想而知。我们很难设想在封建社会内部能够实现现代产业结构的种种变动。
我国改革前得以实现优先发展重工业,也是同当时的所有制状况分不开的,改革以后优先发展轻工业,更是由于进行了所有制改革,即在坚持国有经济占主导的情况下积极发展非国有经济。正如有人所分析的:国有工业与非国有工业的轻重工业结构是存在着较大差别的。从工业总产值结构看,1984年国有工业的轻工业比重为41.3%,而集体工业和其他类型工业的轻工业比重为61.9%和62.6%,分别比国有工业多20多个百分点。虽然非国有工业的重工业比重逐步上升,轻工业比重有所下降,但到1995年,集体工业的轻工业比重为50.3%,“三资”工业的轻工业比重为58.6%,分别比国有工业多18.5和26.8个百分点。因此,在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动中,随着非国有工业比重的上升,就使整个工业中轻工业的比重上升,重工业比重相应下降,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得以实现轻工业优先发展的主要原因。(注:郭克莎主编:《工业增长质量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2月版。)
我们曾经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可以不触及所有制,实践证明这种看法不能认为是正确的。在国有制在国民经济中一统天下或占主体地位的情况下,是建立不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因为,国有制一统天下或占主体,不仅政企难以分开,国有企业难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真正的企业,也难以形成发达的竞争性的市场体系,政府也不能进行正确而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为了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明确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即明确国有经济是主导。把国有经济放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既不同于那种不重视国有经济,主张把国有经济放在国民经济中一般地位甚至取消的意见,也不同于那种不从实际出发,主张把国有经济放在国民经济主体地位上的意见。提出国有经济是主导,这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符合国有经济的功能和特征。
在改革以前,除了农业,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可以说是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在这种国有经济不仅是主导而且是主体的情况下,是难以实现市场经济体制的。1978年底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方针,中国是在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以后,才出现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能性的。
但是,一直到现在,我国国有经济仍存在战线过长、范围过宽、分布过散即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据统计,1995年底我国国有经营性资产约为4.5万亿元,扣除军工、邮电、铁路等特殊部门, 分布于工商业中的国有资产大约为3.6万亿元。在这些工商业的资产当中,又有大约20 %左右属于“企业办社会”的非生产性资产。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国有资产不足3万亿元,它们分布于几十万户工商企业之中。据1994年情况,从工业内部39个行业看,行行都有国有经济,比重最高的行业国有资产比重是99%,最低的是11%,平均为61%。在一些国有经济不一定要进入的领域,如第二产业中食品、服装、家具、文体用品,第三产业中的理发、浴池、饭馆、旅店、日常用品店,都有相当比重的国有经济。如食品加工工业中国有企业产值比重为56.5%,资产比重为66.2%。
国有资产的广泛分布,表面看似乎加强了国有经济的地位作用,事实上是使国有企业承担着不应该由它承担的功能,使它难以完成任务。这种状况产生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也限制了国有经济优势的发挥。一是阻碍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导致单个企业规模过小,难以形成大批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三是使得企业技术水平低下,产品老化,无力进行重大的技术开发。四是使得国有企业负债率高,蕴含着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五是增加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度。例如不少国有企业因无力筹措足够的资金来解决负债率过高、冗员过多等问题而改革进程缓慢。
我在1994年10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曾指出:国有经济发展主导作用首先要有合理的产业构成,即经营范围、经营内容合适;现在国有经济在有些产业和企业应该加强,却没有加强;在有些产业和企业可以退出,也没有及时退出。因而我提出要把“调整国有经济的经营范围和内容”作为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一项“战略措施”。(注:周叔莲:《怎样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载《光明日报》1994年10月28日。)
除了调整所有制结构,改革所有制还包括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容许的各种所有制企业都成为真正的企业,并增强它们的活力,使它们都成为有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也都能发挥应该发挥的积极作用。这就是不仅要通过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企业,也要通过改革,使集体企业成为真正的企业,并继续鼓励、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健康发展。这些都是建立产业结构升级保障机制的重要任务。
标签:轻工业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所有制论文; 经济学论文; 重工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