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引退的背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波黑论文,卡拉论文,塞族论文,领导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贝尔格莱德专电 5月18日,南斯拉夫通讯社宣布, 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卡拉季奇决定“辞去”总统职务,将权力交给副总统比丽娅娜·普拉夫希奇女士。而此前,15日,卡拉季奇解除了总理卡萨吉奇的职务。3天之内,波黑塞族主要领导人突然相继“靠边”, 其背后原因是什么?
卡拉季奇提出免去卡萨吉奇总理之职的理由是:其政策和外交行动已“严重危及波黑塞族的国家利益”,“预谋分裂政权和搞地方对抗”。
卡萨吉奇去年12月被任命为总理,在此之前他是塞族最大城市巴尼亚卢卡的领导人。自去年代顿协议签署以来,由于联合国和欧美等国拒绝同被指控为战犯的卡拉季奇接触,卡萨吉奇成了同外界打交道最多的塞族高级官员。卡萨吉奇在位半年,采取温和的外交政策,不仅打破了塞族在国际上的孤立局面,还在今年2 月促使外部解除了对塞族的封锁制裁,为何却反遭罢黜?
据此间一些分析家说,两位塞族高级领导人主要因政见不同而最终分道扬镳。对于外部的压力,卡拉季奇主张对抗,反对同波黑穆克联邦进行接触与合作。而卡萨吉奇则主张合作,并愿同穆克联邦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建波黑。
最近几个月来,主要西方国家强烈要求卡拉季奇下台并接受国际法庭的审判,所以这位塞族总统自今年以来在波黑政坛上一直采取低姿态,很少露面。与此相反,卡萨吉奇由于其温和的立场和积极合作的态度,被西方认为是塞族领导层中唯一可打交道的人,所以他在政治舞台上频频亮相,政治形象和地位不断上升。另外,虽然塞族总部设在萨拉热窝的郊区帕莱,但卡萨吉奇却大部分时间呆在巴尼亚卢卡,而该城聚集了不少反对党派,是对卡拉季奇政治上的威胁。日益受到孤立的卡拉季奇眼看卡萨吉奇的政治势力不断扩大,大有以巴尼亚卢卡为基地而与帕莱分庭抗礼之势,所以决定除掉这股异己势力。
今年4月中旬,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波黑捐款和重建大会。 波黑塞族受到大会邀请后,卡萨吉奇准备参加大会,但卡拉季奇却以不愿同穆克联邦组成联合代表团为由阻止塞族代表与会,使两人矛盾公开。但点燃正面冲突的导火线却是卡萨吉奇在5月12日宣布改组政府。 他以“与国际社会合作不力”为由要求几名强硬派部长下台,卡拉季奇认为这是向他发出挑战的信号,结果,3天后卡萨吉奇被免职。
卡萨吉奇被解职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负责监督和平协议民事执行情况的国际高级代表比尔特当天即发表了态度强硬的声明,称这是“一次与全面执行波黑和平协议背道而驰的政变”。他还说,国际社会的策略是通过鼓励像卡萨吉奇这样的温和派来孤立卡拉季奇及其强硬派,现在卡拉季奇进行反击,因此有必要采取强硬措施,迫使卡拉季奇早日下台。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和北约最高军事指挥官朱尔万第二天按原计划访问了巴尼亚卢卡,并同卡萨吉奇会谈。索拉纳说,卡拉季奇的决定是“无效的”,北约将继续同卡萨吉奇保持联系和接触。联合国以及美、英、德、法、俄等国也纷纷表态,反对卡拉季奇的决定。对波黑塞族有影响力的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也公开谴责卡拉季奇,并向比尔特表明,卡拉季奇会尽快下台。卡萨吉奇本人也表示反对解职决定。 他在5月16日会见了索拉纳、朱尔万以及比尔特后公开说,他将继续留任,因为只有议会才有罢免总理的权力。
尽管反对声一片,但波黑塞族议会仍于5月18日通过一项决议, 批准卡拉季奇的免职决定,并推选克利契科维奇出任新总理。克利契科维奇是位经济学家,他表示将继续执行波黑和平协议,但强调必须以对等原则为基础,即塞族遵守的原则,穆克联邦也应遵守。
事情并未到此结束。就在塞族议会推出新总理的当天晚上,南通社便宣布上面提到的卡拉季奇“辞去”总统职务的消息。虽然第二天波黑塞族通讯社对此予以否认,但是卡拉季奇本人却表示,他将把对外联络的权力交给副总统普拉夫希奇,而把主要精力投入国内建设。
不管塞族总理被黜引出的总统“辞职”风波是卡拉季奇迫于外界压力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还是他“结束政治生涯的开始”,此事至少表明,波黑塞族领导层之间的权力之争和以卡拉季奇为首的塞族领导人同以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领导人之间的矛盾已白热化,到了非“动手术”不可的地步。但是,不管波黑局势今后如何发展,塞族争取和维护自身权利的斗争无疑将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