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论文_孟伟超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论文_孟伟超

(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用电需求也在不断加大,电力工程也得到快速发展,电力工程的作用显得日益突出。但是,目前我国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还比较落后,远远不能够适应现代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总体需求,因此,必须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与探索,使之适应新时代的建设需求,确保电力工程的健康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电力工程管理重要性及管理模式现状,并对其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创新;应用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的发展,对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需求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工程项目已成为近年来工程项目建设的重点,也逐步成为我国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传统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电力工程的切实需要,其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电力工程的稳定发展。因此,电力企业应加大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力度,通过完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能够提高电力工程管理水平,促进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

1电力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

电力工程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电力工程的基本组成部分。电力工程管理工作要求电力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电力工程整个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确保电力工程的合理性,有效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产生。通过电力工程管理,电力企业知道各部门之间协调工作,共同完成项目的科学管理,能够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此外,电力工程管理工作通过系统化管理,能够规范电力企业的工程建设,保证电力工程的按时交工,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

2我国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现状

2.1CM模式

这种模式是20世纪以来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CM管理模式的主要含义是,供电企业将要建设的项目交于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在管理中,可以采用一边设计一边施工的方法,可以将设计者的理念很快的体现在要建设的项目里面。供电企业对该项目进行直接领导,承担设计的单位和供电企业之间所签署的合同一般采用利润加上成本的模式。这种CM管理模式虽然在我国一些地方也被应用,但是目前它还未达到成熟的状态。

2.2监理模式

为了使得电力工程建设管理更加的规范化,我国在建设方面已经建立起了监理制度,这种模式已经被包括电力施工在内的众多建设项目采用。监理制度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企业知识经验方面的不足。监理模式主要涉及到三方,即业主、承建方和监理方,业主和承建方签署施工合同,同时委派监理方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进行监督管理,这种由第三方管理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但在某些时候,监管也会出现漏洞,甚至一些监理单位在项目建设中玩忽职守,给工程造成一定的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业主自建模式

在没有建立监理制度前,电力工程采用的管理模式是业主自建模式。这种模式是比较传统的管理模式,全部是由业主自己进行筹建,全面并且直接的管理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这种模式由于项目建设机构为临时组建,项目建设人员的知识、经验、技能往往存在不足,造成工程成本控制不佳、浪费较多,在大型工程中往往造成工期和成本的双失控。

2.4ECP模式

ECP模式包括:设计、采购、施工。ECP模式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和普遍采用的一种成熟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在EPC模式下,业主将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委托给专业化的队伍来进行工程的相关管理工作,包括采购、设计、施工、试运行服务等。这样做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保证工程项目进度,还可以保证建设中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这种模式存在的缺点是业主在实际电力工程项目中会经常过问建设的有关事项,不合时宜地参与建设项目管理中,有些业主还自行组织招标,使得ECP模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3.1加强组织机制的创新与应用

电力企业组织机制的创新与应用,对电力工程管理的创新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应该把内部组织机制的创新发展作为一项基础内容,通过对组织机制与管理制度的创新来推进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创新组织机制可以保证电力项目的管理工作具有持续动力,还可以整合优化组织结构以推进电力项目的工作开展,只有电力企业内部的组织机制实现整合与优化,才会促进电力企业的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并使得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得到真正的创新与发展。

3.2寻求全新合理的创新管理模式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需结合现代的发展速度,不断地改革创新,一方面,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否则就会出现管理模式的不适应,只有结合国内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并进行必要的改进,才能达到管理模式的真正创新与应用。如针对流域水电开发建立,可以采用滚动开发模式的管理模式,建立专业化的队伍,分别负责流域水电开发管理不同阶段的工作,使工程管理呈阶梯型推进,这样做既可以加快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进度,提高管理水平,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人力和物力,使项目管理分工明确,更加专业化;又如在原有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中,项目型组织和职能型组织严重分化,给管理带来阻碍,为此,可以采取矩阵式的管理模式,将这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同时,又对其各自的缺陷进行了有效地的规避与改正使得电力工程中的各项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共享,从而减少了工人在工作中的时间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束语

现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电力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其过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力资源的使用。因此,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其经济效益,需不断完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积极寻求创新突破,加强自身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夏令,李美鹏. 关于强化电子工程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J]. 西部皮革. 2016(10) .

[2]王瑞良.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J]. 科技展望. 2015(32) .

[3]付熙. 电力施工中电力工程管理的应用解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21) .

[4]矫木原. 探究项目管理模式和电力工程管理创新[J]. 经营管理者. 2015(30) .

[5]韩彦玲. 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 经营管理者. 2015(20) .

[6]程军明. 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模式的探究[J]. 东方企业文化. 2015(13) .

[7]杨神洲. 试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 科技视界. 2015(08) .

[8]李雪雪.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运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08) .

[9]吉东荣. 10kV配电工程施工管理探讨[J]. 科技风. 2014(23) .

[10]张庆雷.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和改进思路研究[J]. 电子制作. 2014(21) .

论文作者:孟伟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7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论文_孟伟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