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孟冲, 王昭亮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孟冲, 王昭亮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 028000

摘要: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因此说我们必须加大技术的研究、管理力度,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总结,针对性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此外,我们还要加大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通过应用先进技术的方式,更好地实现工程施工质量、进度的改善,促进我国建设工程行业的蓬勃发展。本文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

在建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效应用高大支模技术作为施工的一部分,就应该发挥出其技术优势,但要注意对于危险系数的合理控制,加强对于技术落实过程中是否按照标准、规范来进行操作的监督和管理。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更好的保障高大支模技术作用的有效发挥。

1 高支模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

高支模施工技术虽然是建筑施工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其技术应用等级相是相当高的,因此目前该技术已经被纳入到了高危技术行列。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效率会直接受到多项因素的影响及制约,这就施工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需要对应用材料的规格及质量进行标准化衡量,更为重要的是应当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选择及调整,从整体上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高支模施工技术从本质上来看,就是增强建筑物强度,提升其结构稳定性的关键性应用技术,只有建筑物本身强度达到预期标准,其承载力才能相对提升,相对的建筑能耗问题也能够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建筑需求不断上升的同时,工程规模日趋拓展,这就使得建筑施工应用技术愈发被人们所关注。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大众眼中的技术形象就是,它是水平混凝土构件,其存在意义在与对系统高度进行科学支撑,因此人们普遍将该技术看成是支撑技术。在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标准化流程推进施工项目,并对各个部分给予足够的监督及管理,其涵盖的各个施工标准都应当与预期目标高度相符。

2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施工前准备工作

(1)材料准备。在高支模建设施工过程中主要用到的施工材料有钢材、木材以及混凝土等,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选择相应规格的材料。在进行钢材选择时,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所选钢管不能有锈蚀、开裂等现象。此外,所选购的钢材要求表面应涂刷防锈漆,无打孔现象。在进行木材选择时,木材不能出现虫洞、发霉等现象,所制木结构应进行承重能力的检测,确保木结构能够承载施工过程中的压力。在施工材料的准备过程中,确保所选购的材料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材料质量。按照行业标准对每个批次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不合格的材料禁止进入施工现场,保证材料质量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2)参数设计。在施工开始之前,应根据行业标准和项目工程的要求,做好施工方案的设计工作。根据建筑工程的结构要求和施工材料的性能,按照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确定高支模板的各项参数,估算模板的荷载重量,为正式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3)测量放样。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作业后,根据施工方案中设计的参数进行测量放样工作。用经纬仪测出每条轴线的位置,同时对模板的边线和中心线进行测量,用墨线加以标记,为后期的模板安装提供标准;其次是对模板的标高进行复核,保证模板安装的水平程度。

2.2 工程管理要点

在高大支模施工中,严格把控分析处理好每个环节的施工数据,对于各大支柱的相关尺寸分别对应到设计的图纸上的具体位置,认真标明数值,并注明周围的梁板等的详细数据信息并在施工现场混凝土面上标识出来,在施工中,对于高大支模结构体系的完整性进行实时把控,保证施工每个步骤的材料都预先设置好不会出现问题。除此之外,时刻监管施工材料质量,即使在施工过程中也不能松懈,以便后期可有效的对高支模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模板制作

根据施工方案中设计的模板类型由专门的制作部门进行制作,对模板的型号尺寸进行标注,在模板制作完成之后,由技术人员对模板的质量进行检测,保证模板的牢固程度。对于验收合格的模板进行脱模剂涂刷后,即可将制作完成的模板运送至施工现场,堆放在指定场地内。

2.4模板安装搭设

(1)门架安装,在安装之前,用墨线弹出门架的安装位置,按照墨线走向进行门架安装。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对门架位置的调整,确保门架的位置、间距满足施工要求。这一部分的模板支架需要安装纵横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进行固定,确保支架的牢固性。纵向支架的位置应在底座上皮200 m 以内。

(2)梁模板安装,根据施工方案中设定的标高来调整支架的高度。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梁模板安装时,根据模板跨度设置起拱,合理规划起拱的高度。

(3)楼面模板安装,在安装过程中,采取由四周向中间的铺设方法,必要时可用线钉对模板进行加固。楼面模板安装完成后需进行检测,对模板的标高和平整程度进行复核,同时对模板的预留孔洞进行核查,避免出现孔洞数量不足或者位置不准的现象。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楼面模板的搭设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需求,确保模板的牢固程度。

2.5 做好混凝土振捣及浇筑工作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的质量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和混凝土的实际施工情况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需要不断提升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质量,其中一项就是振捣及浇筑技术,如在建筑物墙体施工中,需要应用到振捣与浇筑技术,可以借助于振动棒,从混凝土浇灌的地方进行振捣,使得混凝土的表面能够较好地除去多余水分,同时把一些较大的颗粒物更好地填入底部,因此,振动棒需要插入的实际深度应保持在150~250 左右,而插入的方法也是有讲究的,一般会采用梅花式的插入方式,使建筑物的墙体具有密实性。

2.6高支模验收及拆除

高支模在建筑体系中起支撑作用,辅助施工人员完成高空作业,其安全性不仅是整个工程的安全保证,更是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证。所以高支模搭建完成后,必需进行严格的验收工作。不仅检查高支模的整体性能,更仔细检查单个支架的性能,保证支架间配合完整。高支模施工中,除了安装工作复杂庞大外,其拆除工作量也非常大。高支模拆除工作主要在完成土建工程主体部分后进行。如果还需要使用,可以重新组装,实现循环利用。在高支模拆除过程中,要加强技术性,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再利用时的安全性。高支模按照一定的顺序拆除,先安装的构件最后拆除,最后安装的构件先拆除;从上至下一一拆除。拆除前进行清理,并在相关位置放置预警牌,警示其他人员做好安全防范。高支模拆除后要妥善管理,检查相关组件及模板质量,及时更换和记录出现质量问题的组件。按照安置管理规范进行分类管理,保证管理期间质量。

综上所述,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高支模施工技术逐渐应用至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主要是用来控制施工流程和施工阶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完善相应的技术要点,严格按照使用的标准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施工,由此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体现出“安全第一”的原则。为了保证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需要合理的优化高支模施工中的流程设计,提升高支模安装的控制质量,也需要重视混凝土浇筑和模板的拆除技术,由此提升高支模施工检测和验收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贾联栋.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3)

[2]秦继攀. 房建工程项目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运用[J].建设科技.2017(10)

[3]刘斌. 探索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J].建设科技.2017(10)

[4]唐礼松. 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13)

论文作者:孟冲, 王昭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5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孟冲, 王昭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