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业文明的本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质论文,工业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1]02-0062-13
目前,全球性工业危机已经来临,为了更好地应对工业危机,必须深入认识和把握工业文明的本质。工业文明的本质可以也必须从多个角度来探索,但这不是说没有重点,因为只有抓住重点或根本才能真正揭示工业文明的本质,才能看到工业文明的局限及其已经来临的危机。所以,下面关于工业文明本质的探讨并非是全面的探讨而是有选择的、有重点的探讨。
一、工业化:大规模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的生产方式
(一)工业化的含义
“工业文明”是一个文明形态的问题,文明形态的核心是物质生产方式,所以,工业文明也可以称作工业时代。工业时代是一个生产方式高度工业化的时代,具体而言,这包括生产工具的机械化、生产组织的工厂化、社会结构的城市化、产业结构的工业主导化、劳动力结构的非农业化(工业和服务业就业比重高于农业)、非农产业的产值比重超过农业等等。事实证明,自19世纪以后,世界主要大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工业的发展来拉动,这充分说明工业已成为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当代历史的火车头。自19世纪以来,凡是走入工业化进程的国家都逐渐发达起来,而未选择走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则日益衰落下去。中国就是一个十分鲜明的例证:在19世纪初,中国的经济总量还几乎占世界的1/3,但在世界的工业化进程中中国落后了,直到20世纪后期才真正进入工业进程,从而掀开了新的发展篇章。现在,世界上凡是发达的国家无一不是工业化国家,凡是要走向强大的国家无一不选择工业化道路。所以,在今天,工业化几乎和主导产业、经济核心、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等成为同义词。当然,工业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在工业部门中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这主要是从工业自身的发展角度来看的。广义的工业化,则还要包括技术、工具、组织、城市化以及农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变革等等,总之,这是一种宏观视野上的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以上这些关于工业化的认识,可以把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如下四点:第一,生产技术上的以机械化代替手工劳动;第二,工业产值和工业劳动力比重超越农业;第三,生产组织的工厂化;第四,经济、政治、意识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变化。
保罗·A·萨缪尔森说过:“每一个经济都必须回答这样的三个问题:什么、如何和为谁。这是一个速记清单,它使我们想到的是:每一个社会都必须决定应当生产什么物品、应当如何生产这些物品和为谁生产这些物品。”①为谁生产是一个分配制度的问题,而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就是一个物质生产方式问题。农业作为一种物质生产方式,具有它特定的生产物品及其特定的生产方法,工业作为一种不同于农业的物质生产方式,也肯定具有不同于农业的生产物品及生产方法。农业生产的主要是粮食、蔬菜、牲畜和家禽,这都是一些植物和动物,使用的生产方法主要是种植和养殖。工业生产的不再是粮食、蔬菜、牲畜和家禽,而是各种生产生活用品,从物质性质上看它们不再是生命物质而是非生命的化学物质,使用的生产方法主要是采掘、冶炼、加工、制造等。如何生产的生产方法中不仅包括不同的生产工艺,还包括不同的工具。农业时代物质生产中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手工工具,工业时代物质生产中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机械。以往,我们关于工业生产方式的描绘大体到此为止了。
(二)从劳动对象的物质层次上把握工业化生产方式
其实,在决定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中还有一个决定性因素,这就是劳动对象,亦即物质生产的原材料和能源。经济学关于生产要素列出了劳动、土地、资本和技术等,土地在这里被视为自然资源。但是,在以往的经济学中,自然资源则被固定化,缺乏历史感,没有看到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所面对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对象是不同的。生产物品的不同和生产方法的不同不仅决定于不同的技术水平还决定于不同的自然资源:农业生产面对的劳动对象是土地和草原,人们在土地和草原上种植粮食、养殖牲畜;工业生产面对的劳动对象则是矿山,人们采掘出各种矿物质进行冶炼、加工和制造,生产出钢铁、器具和机械。不仅如此,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所开发利用的能源也是不同的:农业生产利用的能源主要是薪柴和畜力等生物能源,工业生产开发利用的则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即化学能源。显然,包括原材料、能源在内的劳动对象亦即自然资源也是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之间的重要区别,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用什么生产直接相关联。
从更深的层次上看,劳动对象或者说自然资源是更为根本的生产要素。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稀缺问题归根结底是自然资源问题,自然资源是一切物质生产的基础。萨缪尔森这样说过:“处在经济学的核心之中的就是我们称之为稀缺规律(law of scarcity)的不可否认的真理。稀缺规律表明,由于没有足够的资源生产出人们想要消费的所有物品,因此物品是稀缺的。经济学的全部内容都是根源于这一重要事实。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我们才需要研究社会如何从各种可能的物品与劳动之中进行选择,不同的物品如何生产和定价,谁最终消费社会所生产的物品。”②这里所讲的资源虽不只是自然资源,但主要是指自然资源。“巧媳难为无米之炊”,任何社会物品都不是凭空生产出来的,都是自然资源经过人工生产过程而形成的。所以,物质生产的起点应该是自然资源。原始人类的劳动也不是凭空形成的,古猿只有面对天然存在的石块、树枝以及动植物才可能出现制造工具从事采猎的劳动。自然资源是所有物质生产的最根本的基础。第二,在物质生产的发展中,自然资源呈现出历史性,不同层次的自然物质对应于不同发展水平的物质生产力和物质生产方式。人们对于自然资源在物质生产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的认识似乎还不难达到,但人们的认识往往就停止于此。其实,自然资源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在自然形态上它具有不同的层次,在人类的物质生产发展中它又呈现出不同的历史性,也就说,在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中呈现出不同的自然物质层次,或者说,在不同发展水平的物质生产方式中的自然物质层次是不同的。不同层次的自然物质形成了不同的自然资源。例如,生命物质是最大层次的物质形态,它主要是采猎生产和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工业生产的自然资源是什么呢?从自然物质层次或物质结构上看,工业生产的自然资源主要是各种天然化学物质即各类化学分子组成的宏观化学物质,如各种矿物质,包括各种矿物原材料和矿物能源等。层次越深的物质越难以成为劳动对象,也越难以利用它生产物质产品。例如,分子比生物难以利用,原子比分子难以利用,基本粒子又比原子难以利用。把更深层次的物质作为劳动对象需要更高级更深奥的科学技术和工具,因此这也就成为更高级的物质生产力和物质生产方式。能源的层次和物质的层次是一回事,生物的、分子的、原子的、基本粒子的物质层次对应着生物能源、化学能源和物理能源,开发利用这些能源需要对应的技术和工具,体现了不同水平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工业化本质上是一种“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的生产方式”,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一,这是指工业化生产是在化学物质的层次上展开的,或者说主要是在分子的物质层次上展开的。这里的“分子”并非是指单个分子,而是指分子聚集而成的宏观物质,例如是指大批的铁矿石、煤炭和石油,而不是指分子形态的铁、煤炭和石油。其二,这里的化学物质是天然生成的自然资源,而不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和能源。例如,铁矿石、煤炭、石油等都是大自然长期演化形成的矿物质,工业生产就是从采掘这些矿物质开始并进一步展开的:采掘——冶炼——加工——制造。其三,这是指工业化生产对天然化学物质的利用,采掘和冶炼的环节主要是对天然化学物质的采集,而加工和制造则是以天然化学物质为原材料的深入改造和制作,以生产出供人们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各种物质产品来。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加工制造也不断深入,从而生产出日益丰富的工业产品来。其四,“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还表明工业生产属于化学文明的低级阶段。这是因为,围绕化学物质展开的生产活动是化学文明,化学文明有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在低级阶段,是依赖对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的采掘和利用而展开的;在高级阶段,则是能够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生产。这就像采猎活动是依赖采集或狩猎野生动植物而展开的低级生物文明,农业活动则是人工种植植物和养殖动物而展开的高级生物文明是一样的。
这个事实说明,虽然大自然是整体地存在于人类面前的,但却不是一下子完全成为人类认识和改造对象的,自然物质作为人类生产的资源是分层次由浅入深逐步进入人类视野的。这种层次性取决于物质生产的技术,技术水平本质上就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由此可见,特定水平的技术、特定层次的资源和特定功能的产品就形成了特定水平的生产方式,进一步主导着特定形态的生活方式,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就形成了特定形态的人类文明。在工业时代,物质生产技术实现了机械化,组成了现代化的大工厂,拥有了对各种矿物质(即化学物质)进行大规模采掘、冶炼、加工、制造的工具和工艺。例如,有了开采和挖掘各种矿藏的工具及能力,又发明了各种冶炼手段,大量的矿物质成为加工制造各种生产生活用品的原材料。再如,煤炭、石油、天然气也是矿物质,它们不仅是可供加工制作的工业原材料,更是大机械化生产所不可少的能源。不论矿物原材料还是矿物能源都属于矿物质(化学物质),建立在这个自然资源层次上的物质生产方式就是“天然化学文明”(化学文明的低级阶段),亦即“采掘利用天然化学物质的生产方式”。
二、工业化:大规模拓展人类生存范围的生产方式
工业化虽然也是一种物质生产方式,但它与采猎活动和农业活动都有根本的不同。这种不同可以从多个层面予以审视:从生产技术上看,工业生产实现了从手工工具生产向大机器生产的转变;从生产组织上看,工业生产实现了从家庭生产向工厂化生产的转变;从劳动对象上看,工业生产实现了从生命物质向化学物质的转变;从生产的产品上看,工业生产实现了从食物、衣物为主向器具用品为主的转变等等。
很明显,工业生产所实现的转变和革命要比农业生产实现的转变和革命更要突出。物质生产之所以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活动,归根结底是因为生产活动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人类必须和自然界交换质量、能量和信息。采猎生产是对野生动植物的采集和猎取,农业生产则是通过种植和养殖的活动而获取动植物,一方面这显示了农业生产比采猎生产更加深化,人类的能动性有了巨大提高,但另一方面又显示出农业生产与采猎生产的同质性,这就是它们的产品及其功能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都是或主要都是食物和衣物等生存必需品。采猎生产和农业生产都是在生命物质层次上展开的物质生产活动,只是发展的水平和阶段不同而已。工业生产则是在化学物质层次上展开的更深入的物质生产活动,它与采猎活动、农业活动的劳动对象、生产产品都是不同的,尤其是工业品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提供食物和衣物等生命活动功能。这说明了什么呢?采猎活动把人类的生存活动与动物的觅食活动严格划分开来,使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了较大能动性,农业活动又进一步使人类具备了人工生产食物和衣物的能力,这更增加了人类保障生存的能力。但是,采猎活动和农业活动都属于维持或保障生存的物质生产活动,它们的基本功能就是维持和保障人类的吃穿等基本生存活动。但工业生产的功能不再局限于维持和保障人类的生存活动,采掘、冶炼、加工、制造的工业产品不是可供人们吃穿的食物和衣物,而是为了人们更加自由的生存活动,如各种生产生活用具、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文化生活工具等。我们能说工业品不重要吗?虽然它不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基本必需物品,但它提升了人类生活,开拓出人类生存新境界,使人类的活动疆域从密林、草丛、村落扩展到全世界的大陆和海洋,又把人类从地球送上了太空。如果我们把人类看成生物,那么最初的采猎活动还属于维持生存的活动,农业则是进一步保障生存的活动,工业生产就是拓展生存的活动,它不再局限于狭隘的生存活动,而是把直接的生存活动拓展到间接的生存活动。正是这个间接的生存活动打开了人类活动的新空间,使人类创造出自然界根本无法产生的无数新事物。也可以说,只有工业生产才是真正的不依赖自然生产的创造性生产。采猎活动几乎不能称之为生产,农业生产本质上是促进和利用自然生产,工业生产则形成了独特的物质生产规则,开始出现超越自然的生产。显然,对于工业化生产的历史地位,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估价。
工业化生产作为拓展生存的物质生产方式虽然超越了狭隘的生存活动,但它并未超越生存,仍然是在生存的范围内活动和发展。工业化的这种拓展生存的特点,突出地表现为消费至上或曰消费主义。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是人作为主体的有选择性和创造性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生产本质上是从自然形态的事物经由人工改造而转变为社会形态的事物,这就是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消费则是从社会形态的事物经由人的使用而重新转变为自然形态的事物,这就是由社会生活形成的废弃物质。在这个过程中,物质存在经过了“自然—社会—自然”的往复循环,这也是一个物质存在经过“低级—高级—低级”的往复过程。所以,生产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消费则是一个从高级到低级的过程。当然,在人类生存活动中,生产的过程总是大于消费的过程,这才会形成社会财富的积累,使社会成为一个比自然界越来越高级的物质系统。工业化生产以远远高于农业化生产的速度和效率把自然物质转化为社会财富,但是,由于受人类的生物本性的一面的局限,人们往往把生存活动当成了人类活动的唯一目标或至高无上的目标,这就使消费成为最终的目标。这是因为,从生命活动来看,生产并不是目的,而只是获得生存资料的中间性手段,假如不通过生产的环节也可以获得生存条件,那么生产的环节就可能完全被抛弃。普通生物就是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生命资源而无生产环节的。所以,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看,人类消费即把外部物质纳入生命体内部的活动才是生命活动的关键和根本。
但是,由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资源不能直接来自自然界而必须进行人为加工生产,于是生产出来的生存资料成为缺乏的资源,生产也就成为人类生存的关键环节。在物质生产力低下的阶段,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满足人们消费的需要,这是一个产品匮乏的时代,生产问题也就成为远比消费更加重要的问题。在采猎时代、农业时代,物质生产力都远远不能生产出充足的产品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所以,采猎时代、农业时代都是物质生产品缺乏的时代,人们所致力于发展的是物质生产力,是不断提高生存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的时代。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虽然从全球来看,物质产品依然不能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但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和物质财富布局的不平衡,部分处于工业化发达水平的地区、国家和民族就会出现物质产品较为丰富的状况,尤其是由于财富分配制度的不平等,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就会出现物质生产力产能过剩的局面。相对而言,消费力有时似乎显得不足。于是,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地方,生产环节不再成为问题,而消费不足倒成了问题。所以,工业化时代首次成为依赖消费促进生产、拉动经济发展的时代。维持生存的消费是有限的,人的生活所需要的吃穿物品是有限的。但是,拓展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物质产品不是轻易可以满足的。经济学上经常把物质产品分为必需品、奢侈品和发展品,就是这个道理。为了鼓励消费、倡导消费,实际上也是为了获取超额利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兴盛起一种消费主义价值观。从一定意义上讲,工业化生产方式既实现了人类从维持生存的状态过渡到拓展生存的状态,同时也使人类进入过度消费的时代。消费主义的盛行就是这种过度消费的突出表现。
消费主义是一种毫无节制地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并把消费作为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费至上、享乐至上因而也是个人至上的价值观。消费主义产生于西方国家,这是因为工业化首先兴起于西方,西方国家已建立起发达的也是过度的工业化。19世纪末,在西方尤其是美国上流社会开始形成消费主义价值观。到20世纪20年代,随着福特主义的产生,消费主义进一步下移,逐步成为大众消费观念。20世纪50年代以后,消费主义真正在西方社会普遍展开,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进入工业化高潮尤其是西方国家逐渐进入发达工业化时期直接相关。20世纪8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全球化推进,消费主义也不再局限于西方发达国家,而是在全球逐渐蔓延开来,成为工业化时代的普遍思潮。消费主义不仅是一种价值观,也成为一种工业化时代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在近代资本主义和工业化初期,人们崇尚的是节俭、勤劳、克制的资本主义精神,这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工业化的开拓。但是,随着工业化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物质产品匮乏的状态逐渐转变为物质产品充裕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那种崇尚节俭的价值观不再有利于推进工业生产力的发展。另外,物质生产不仅生产了丰富的产品,也生产出更高的消费欲望,人们不再满足于维持吃穿的生存状态,而是追求拓展生存的奢侈状态,从满足简单吃、穿为主的阶段推进到追求豪华吃、穿、住,并进而追求不断翻新的使用品、出行品、娱乐品等物品的阶段。
在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下,人们在过度的消费中获得满足。这不再仅仅是生存需要的满足,而是通过拓展生存的消费获得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通过消费确定个体身份,并通过消费来实现、展示个体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在这种生活方式下,人们崇尚消费越多人生的价值就越高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对于促进人们的工业化消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正是这种消费主义价值观推动人们过度消耗了天然化学资源,加重了工业化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
过度追求消费的生活方式,还造成了工业化经济体制的危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形成,归根结底就在于美国长期奉行了一种以借贷拉动消费的经济模式。美国人的存款几乎等于零,但美国通过向新兴国家发行巨额国债借钱推动本国国民的消费特别是房地产消费,终于造成了次贷危机并引发金融危机、经济衰退,最终导致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三、工业化:大规模市场化的生产方式
对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认识不仅要从技术、产业层面进行,还需要从经济活动和经济体制层面深入剖析。大规模市场化、资本化是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主要经济特征。在这里,我们先考察一下市场化的特征。
(一)市场化的本质
在考察工业孕育过程时,我们已经看到了商业活动在工业兴起中的重要作用,在这里,已经显示出工业化生产的市场化特征。
市场是什么?萨缪尔森说:“市场看上去只是一群杂乱无章的卖者和买者;但却总是有适量的食品被生产出来,被运送到合适的地点,并最终以美味可口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这似乎应该说是一个奇迹。然而,若仔细观察一下纽约或其他的经济,则我们就可以令人信服地证明:市场体系既不是混乱也不是奇迹。它是一个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的体系。这个逻辑体系在发挥着作用。”“市场经济是一部复杂而精良的机器,它通过价格和市场体系对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协调。它也是一部传递信息的机器,能将数十亿的各不相同的个人的知识和活动汇集在一起。……在市场经济中,没有一个单独的个人或组织专门负责生产、消费、分配和定价等问题。”③简单地讲,市场最初就是卖者和买者进行交易的场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市场逐渐成为一种具有内在逻辑的经济机制和经济体制。从这里可以看出,市场作为一种经济机制,其特点主要有三个:第一,市场是一种没有专门组织进行管理的经济活动机制;第二,市场是通过价格来自由协调各种经济活动的;第三,市场是由众多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体交往而成的。从市场的这些特点可以看出,人们之间的买卖交易是形成市场的最基本条件。人们为什么要进行交易呢?在原始采猎时代,物质产品极端贫乏,人们没有多余的东西拿来相互交换。实际上,直到农业时代经济的主要形态依然是自给自足,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必需品大多是由自己生产的。但是,在采猎时代后期,由于物质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最初的分工,分工导致人们生产的物品各不相同,为了互通有无这才发生了交换活动,形成了最初的市场。到农业时代,手工业开始逐渐发展起来,采猎业、农牧业、手工业等不同的产业生产的产品各不相同,生产的产品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促使市场开始成为社会经济的必要结构。但农业经济基本属于自给自足经济,具有较大的封闭性,不具备成熟的市场经济。只有到工业时代才真正形成了成熟的市场经济。这是因为:第一,工业化生产既开拓了采掘加工制造的新生产领域,又提高了农牧业等传统生产力,使分工获得极大发展,不同的部门和行业生产出日益增多的不同功能的产品,因而导致需要交换互补的物品大大增多;第二,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剩余物品越来越多,需要进入交换领域的物品也越来越多;第三,由于新的更快捷的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使逐渐扩大的地域之间相互交换物品成为比较容易的事情;第四,人们生产的目的从单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转向为了交换而获得较高利润,这就是为了交换而生产而不是为了消费而生产。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工业化与市场化的高度一致性。换句话说,没有工业化就不会有成熟和发达的市场化;同样,没有市场化也不会有成熟和发达的工业化。历史证明,西方工业化的过程也就是这些国家形成发达的国内、国际市场的过程。
市场化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工业化需要发达的市场经济?这需要我们做更深入的思考。事实表明,社会的所有结构都可以也必须进行职能性和利益性分析,只有进行了这两个层面的分析,社会结构才能真正得到深刻认识。通常,人们对市场的分析缺乏清晰的职能性和利益性分析,而且往往混淆了两个不同层面的分析,更多的时候是只看到了市场的职能性而忽视了其利益性。下面,我们从职能性和利益性两个层面对市场进行一些分析。
首先,从职能性层面来看一下市场的本质。所谓市场的职能性层面的本质,指的是市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组织管理性质。市场作为卖者(供给者)和买者(需求者)的交易场所,实质上是沟通了卖者和买者,使之成为一个超越卖者和买者的更大的经济体系。但是,市场不是一个经济实体,而是经济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形成的经济关系,也就是说,市场不是一个实体范畴而是一个关系范畴。正像“场”的概念在物理学中与“实体”概念相对应,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范畴是一样的。在市场中,参与交易的各方是一个个具有社会功能的经济实体,如一个个企业,这些经济实体通过市场联系起来,完成了一个个完整的经济活动,如资源配置(原料场)、生产(制造厂)、物流(运输公司)、买卖(商店)、消费(餐饮店)等环节。作为一个经济实体的企业,其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一种分工协作关系,这种分工协作的结构关系使各个组成部分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具备了整体上的经济职能,如加工职能、物流职能等。作为一个经济实体的企业,其外部的关系就是市场关系。在市场关系中,实体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再像分工协作那样简单、直接、密切,不能再简单地使用计划指令来组织管理,而是需要利用价格等手段来自动调节,而价格手段的使用中包含着利润至上(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市场关系并没有把不同的企业实体组成更大的经济实体,而是组成了地区社会、国家社会、全球社会的经济关系。社会的各个层次并不是有机整体。所以,市场在企业之外而不是在企业之内,同时,市场在社会之内而不是在社会之外。最大的市场就是全球市场,而最小的市场就在两个企业之间,企业之内无市场,社会之外无市场,企业是市场中最基本的要素,是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实体,而市场不论多么小都不再是经济实体,如农村市场、城市市场、地区市场、国家市场、国际市场、全球市场等,都不是严格的经济实体。人类社会对于自然而言也不是一个经济实体,而是一类高级的特殊的物质形态,人类与自然之间保持着独特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这个事实说明,市场虽是一种关系范畴,但不是一种结构范畴。关系范畴表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结构关系则表明,参与作用的实体作为要素,相互之间已经组成了更大的统一实体。市场虽然把不同的经济实体联系起来,但并未组成更大的经济实体,并未把参与市场交易的不同企业组成更大的经济统一体,不同的企业在市场中依然是独立的职能实体尤其是利益主体。市场在本质上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这个事实说明,对待市场不能像对待一个企业那样进行简单的指令性管理,需要依赖价格调节等市场手段,对市场的宏观监控也不是纯指令性的管理。市场关系能否向结构性关系转变,从而使不同的市场主体结合成更大的经济统一体呢?按市场关系的本性讲,市场是一种并存的群体关系,作为要素的众多个体之间保持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了总体上的关系,但并未形成一个更大的统一体。其突出的标志就是市场并未形成统一的控制系统,各个实体也并未形成完全确定的分工和协作关系。例如,在从单细胞生物向多细胞生物进化过程中有一个群体阶段,这时众多的单细胞生物集聚在一起开始发生初步的分工协作,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整体,只有当众多单细胞转变成分工明确的器官时才形成了多细胞生物的统一整体。所以,市场关系虽然把众多经济实体联系起来,但尚未使它们形成统一的固定的分工协作关系,尚未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各个实体依然具有自主的经营权力和转变职能的可能,所以,这只是开放性的群体关系而非结构性的统一体关系。如果说市场关系会转变为结构关系从而形成更大的经济统一体,那么这也就不再是市场关系而是有机的组织管理关系。正是由于市场的群体关系性质,才决定了参与市场关系的实体之间既有相互依赖的联系,也有相互之间的冲突、竞争关系。所谓相互依赖,主要体现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而这又进一步表现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两个方面,这样通过价格的机制就决定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所谓冲突和竞争关系,主要体现在产品和要素的供给之间和需求之间,这也要通过价格的杠杆作用。在竞争中,产品和要素的供给得到优胜劣汰并不断得到提高。
当然,市场关系的群体性并不意味着它只是一种低级的经济关系,而是表明市场关系是与工业化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关系。
其次,从利益性层面看一下市场的本质。所谓市场的利益性层面的本质,指的是市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实现人们的利益的性质。市场作为卖者(供给者)和买者(需求者)的交易场所沟通了卖者和买者,在这种沟通中人们实现了各自的利益追求——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市场实现了人们之间的分工和沟通,在社会的范围内建立起经济关系,这是一个资源配置、商品交换、价值实现的经济关系,没有这个关系,人们就无法顺利获得生产资源、交换产品和实现价值,也无法维持和拓展正常生活。在市场中,人们居于特定的经济实体内,这些大小不等的经济实体既是社会中特定的经济职能单位,也是特定的利益单位,因此也是独立的市场经济的竞争单位。市场经济的活力就来源于这些独立的利益单位和职能单位。如果这些实体只是社会的经济职能单位,那么它们肯定具备特定的经济能力,但是却可能缺乏必要的经济动力,这些经济动力就是利益,正是这些利益成为驱动这些经济实体进行活动的动力所在。一旦剥夺了这些经济实体的利益,使它们仅仅作为职能单位,那么它们就会失去活力,其社会经济职能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市场经济就是一种承认经济实体是独立的利益主体的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实体既作为特定的职能单位也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而活动。实际上,经济实体作为职能单位在市场中并不是独立的,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已经十分复杂,不再是一个个单独的实体所能够承担的了,每个实体的职能都是特定的、不完整的,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完成总体上的经济活动。但是,经济实体作为利益单位在市场中却是独立的,说它独立并不是说它可以离开其他经济实体,而是指它的利益是独立的,它是否获利和亏损都由它自身承担。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不是把各个经济实体的利益组合成一个整体利益的经济关系,正是由于这样,在市场经济中才充满了残酷的竞争,你死我活的竞争不断改组着市场中的经济实体。市场经济使各个经济实体的利益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冲突,相互关联决定了经济实体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合作从而实现利益总体上的共赢,而相互竞争又决定了它们在利益分配上的不平衡,正是这种不平衡激励着各个经济实体努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通常,我们往往割裂了市场经济的职能性和利益性,只是看到了它的某一侧面。实际上,市场经济的职能性和利益性是不可割裂的,它们相辅相成。利益性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动力,不为谋取利益的经济实体在市场经济中是不存在的。职能性是市场经济活动的能力,它能通过价格的杠杆作用实现各经济实体的资源配置、商品交换、价值实现的功能,否则不会有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经济实体。前者是经济活动的动力,后者是经济活动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市场是不断发展的,这主要表现为市场的不断扩张。从乡村市场、城市市场、城乡市场、地域市场、国家市场、国际市场一直到全球市场,市场的范围总是在不断扩大,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人类经济活动日益扩大的过程,因为正是不断扩大的市场延伸了经济活动的链条,最终把全球人类的经济活动连接起来。市场的真正的历史功绩就在于此。当然,市场是一种关系性存在而不是实体性存在,所以尚未把全球人类的经济活动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只是联结成一个总体,一个由众多独立经济实体聚合在一起的群体,这些群体充满了对立、冲突和竞争。只有当全球人类经济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时,全人类的生产、流通、分配等经济活动才会消失对立和冲突,真正实现一体化。
(二)市场化与计划化
虽然从总体上看目前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主要是市场经济,但纯而又纯的市场经济是不存在的,在市场经济存在的同时,也存在着计划经济(或曰指令经济)。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当代社会是一个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混合的时代,也可以叫做混合经济时代。
过去,人们习惯于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作为两个相对立的范畴来对待。所谓计划经济或指令经济,“在这里,决策是由政府官员作出的。在这种体制中,人与人的关系是纵向从属的,并由多层权力机构来实现对经济的控制。负责计划的官员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金字塔的最高一级进行重大决策并提出经济计划的主要内容。计划被分解并沿着官僚阶梯逐级向下传达,等级制的较低层次负责计划的执行,并且越往下走,越要更多地注意计划的细节。个人的积极性是依靠强制和法规制裁来推动的;组织强迫个人接受来自上级的命令。交易和命令可能是用货币,也可能不使用货币;贸易可能按照既定的价格进行,也可能不按照这样的价格进行。”④前苏联实行的是最典型的计划经济。从1917年至1933年,在制定中央计划体制之前,前苏联曾尝试过几种社会主义模式。但由于不满于缓慢的工业化步伐,斯大林在1928年前后决定进行一项新的激进主义的冒险——实行农业集体化,强制推行工业化,对经济实施中央集中计划。在苏联模式中,大规模的产出清单都是由政策制定者决定的:优先军备支出和投资;重工业优先于轻工业;消费品工业只有在其他优先发展部门都实现目标后才能考虑。如何生产也是由决策者确定的:计划人员首先决定最终产出的数量,然后从产出回过头来决定如何投入以及如何组织生产,甚至连投资决策的细节都是由计划人员来制定的。在计划经济中,管理激励机制的出现是由于上级人员想要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让下级人员按照上级的意图来进行决策,但在这个执行人驱动的模式中,指令经济无法找到像利润和价格那样有效的替代机制。
事实表明,在当今的时代计划经济体制还不能替代市场经济体制,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计划经济缺乏激励机制。从利益结构上看,计划经济属于集体经济、国有经济等公有经济,与私人利益缺乏直接的挂钩,这就缺乏对人的直接激励。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村,集体的大田经营得就远不如私家的自留地,其原因就在于集体的大田缺乏直接的利益激励。这时的集体和国营工厂也同样缺乏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缺失,必然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第二,计划经济的组织管理效率相对低下。实际上,在当今的技术水平下,没有一个计划体系可以规划所有厂商的所有行为,这需要每年下达数以亿万计的指令,而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不能及时自动地反馈信息,不能及时自动地作出必要的调整,也不能最大效益地作出创新性决策等等,这都决定了计划性管理体制的僵硬性、低效性。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经济的增长速度比较快,甚至超过北美和西欧,但到60年代中期以后,前苏联经济开始下降,到90年代初,俄罗斯的人均收入已经不及美国人的1/4。前苏联模式表明,计划经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快速动员和组织资本和劳动力,但激励机制的缺乏阻塞了创新的源泉,在和那些市场开放的国家的激烈竞争中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在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的同时,前苏联却只能长期出口原材料。中国也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把计划看成是绝对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的改革开放,主要就是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而实现了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那么,这是不是就是说计划经济一无是处了呢?不是的。首先,市场不是万能的,有时市场会失灵,尤其是在一些公共问题上,如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问题上市场往往表现得非常无力,这时,计划或指令作为公共控制力就大有发挥作用的空间。其次,市场需要宏观监控,这就缺少不了计划或指令的作用。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充分表明,对市场一味放任,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决不应把市场机制与国家适度宏观调控机制对立起来。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自发的调节)作用,也要发挥政府和社会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自觉的调节)作用。两手都要硬,两手都要发挥作用,才能实现按照市场规律配置资源,也才能使资源配置合理、协调、公平、可持续。
西方发达国家的建设成就、前苏联模式的垮台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充分表明工业化时代在经济体制上就是市场化时代。我们不可能在工业化的生产力基础上建立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化体制本质上是群体化体制,它尚未把全球人类组合成一个整体而只是聚合成一个群体。从更深处看,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还只是人类在地球上的生产活动,人类还尚未突破地球走入太空,只有当人类的生产活动在太空中展开时,地球人类才能组织成一个整体,那时的经济体制将走向计划体制,地球社会终于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统一体。所以,不是计划经济不如市场经济好,而是计划经济超越了工业化生产力,工业化生产力需要的主要是市场经济体制。当然,将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不仅需要超越工业化的生产力和组织管理手段作支撑,而且需要更先进的政治体制和价值观,未来全球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也不会像现在的国家化计划经济体制,它将更加健全、有力、有利、有效。
(三)工业化市场的发展趋势
工业化生产是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的生产,产品主要是各类器具,包括生活用品、生产用品、交通用品、娱乐用品等,这些产品是通过社会分工生产出来的,所以要通过产品交换来实现互通有无,这就需要市场。工业生产越发达,市场也就越发达,工业化经济也就是市场化经济,或者说就是交往经济。工业化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趋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首先,是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对应性。这种对应性主要表现为:第一,工业化生产的扩张化与市场经济的扩张化。工业化生产从局部的地方性生产一直扩展到国家规模、全球规模的生产,市场化也从地方性市场扩展到国家市场和全球市场。工业化是突破地域界限实现全球化的物质生产方式,这一点也离不开市场的交往作用,市场就是不断扩展的人类交往方式和社会形态。第二,工业化生产的复杂化与市场经济的复杂化。工业化生产的技术日益复杂高级,产品日益复杂高级,与此相对应的经济交往也日益复杂高级,形成了高度复杂的市场经济体系。市场不仅是人们进行经济交往的场所和方式,也是工业社会组合的经济体制和机制,所以,只要有工业化生产方式存在就会有市场经济的存在,工业化越发达市场经济也就越发达。
其次,是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局限性。工业化是一种局限性很大的生产方式:一是天然资源有限、环境有限,不允许工业化无限扩张;二是工业化不能实现全人类的普遍富裕,人们贫富极不平衡。正是工业化的这些局限性又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局限性:第一,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有时会失效,例如在处理一些公共领域的事情时市场往往是无效的;第二,市场如无宏观控制会造成无序化,形成规模巨大、后果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第三,市场是不平衡的,造成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巨大贫富差别;第四,市场化本质是经济群体化、利益分离化,依靠市场不足以把全球社会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总之,工业化离不开市场化,不要企图在工业化生产方式下摒弃市场经济。但是,市场经济始终是有限的,随着工业危机的到来,市场危机也会发生。同时,随着新工业革命的兴起,市场化经济也会向更高级形态的经济体制转变,这就是新形态的全球经济有机化和一体化。
四、工业化:大规模资本化的生产方式
(一)资本化的本质
在今天,人们对资本并不陌生。在这里,我们依然按照社会的职能结构和利益结构这两个层面来剖析一下资本的本质。
关于资本的职能本质,萨缪尔森说得很清楚:“美国等发达工业经济大量使用建筑物、机器和计算机等等,这些生产要素成为资本(capital),即一种被生产出来的要素,一种本身就是由经济过程产出的耐用的投入品。”“资本是三大生产要素之一。另外两种是土地和劳动,通常被称为基本生产要素。这意味着它们的供给主要取决于非经济要素,诸如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条件等。资本与这两种要素不同,它在使用之前首先被生产出来。例如,一些公司制造纺织机械,这些机械又用来生产衬衫;另一些公司生产农用拖拉机,这些拖拉机又用来帮助生产玉米。”“资本在本质上意味着时间的耗费和间接的生产手段。事实上,人们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认识到那些间接的、或者说迂回的生产手段,通常比直接的生产手段更加有效率。”“如果人们愿意储蓄——节制眼前消费以备未来消费,那么,社会就能够将资源用于新的资本形成。较多的资本存量会将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推移,有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这些关于资本的描述。
首先,资本是生产的积累化。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和劳动力,一个是天然存在的,另一个是人类先天具有的,它们都不是人类生产的产物而是生产的先天条件。资本则不同于土地和劳动力,它是先前生产劳动的产物,当然不是普通的劳动产物,而是用于新一轮劳动的旧劳动的产物,所以,这样的资本是人类生产劳动的积累化。这种积累化还表明,人类生产劳动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生活和消费,人类生产劳动所创造的财富的积累本身就是目的。当然,资本的积累化并不是一般财富的积累而是生产劳动手段的积累。作为生产劳动的手段属于生产资料,也就是资本,它们的积累化显示了人类的创造力,也显示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创造。资本作为生产的积累化也被人们称为“死劳动”,与此相对应的现时劳动则被称为“活劳动”。实际上,“死劳动”是活劳动的物化,活劳动只有物化才能被积累。土地在工业时代已不仅仅是指农业生产的土地,而是泛指各种自然资源,这种生产要素依然是天然存在的,不属于劳动的积累。但是,作为生产要素的自然资源是需要开发的,这种开发能力就是生产能力,就是过去劳动的积累,就是资本。所以,资本本身也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能力和层次。
其次,资本是生产的扩张化。亚当·斯密早就说过:“商人的资本使一个地方的剩余产品交换另一个地方的剩余产品,从而鼓励了产业的发展,并增加了两地的享用。”⑥资本作为劳动的物化或者说被积累起来的劳动不是仅仅存放在社会中,而是不断投入新的生产劳动中。劳动的物化是对已经过去的劳动而言的,而资本则是对正在展开的新一轮劳动而言的,所以资本才成为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资本”作为一个社会职能的概念,指的就是它作为新一轮的生产要素和条件,从更广的意义上指的就是获得财富增长的条件。说资本是生产的扩张化,指的是资本具有推动生产不断扩张发展的本性。资本作为生产要素本质上就是要参与生产发展的,同时,资本还具有增殖的本性,从根本上讲增殖就是财富的增长、生产的发展和扩张。从社会职能上讲,资本的增殖本性还不是指资本追求财富的增长,而是指资本作为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给新的劳动奠定了雄厚坚实的基础,并且推动新的劳动不断向前发展。所以,社会中的资本积累得越丰厚,新的生产劳动扩张的速度就越快、扩张的范围就越大,本质上就是生产力的扩大化和提高化。资本的积累和扩张,实际上就是人类物质生产力的积累和扩张,从地域性生产力扩张到国家生产力、国际生产力、全球化生产力,直至突破地球进入太空。从物质层次上看,也就是物质生产力的深层化,从宏观物体不断深入到微观层次。
追求价值增值或者说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人们公认的资本的利益本质。马克思曾经援引《评论家季刊》上的一段话,对资本的本质进行了鲜活的剖析:“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如果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如果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⑦追求价值增值,也是资本人格化的代表——资本家的活动目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本身,获取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⑧
资本的价值增值是在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中创造和实现的。为了实现资本的增殖,资本必须不断地运动,这包括不断地扩大再生产,不断地开拓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在全球范围四处蔓延。资本这种对利润的追求,客观上导致了社会生产的不断扩张、技术的不断创新、财富的不断增长。显然,从社会利益结构的角度看,资本是一种巨大的经济驱动力。
关于资本的存在形态,萨缪尔森说:“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主要归私人拥有,从投资中得到的收益也归个人所有。每块土地都有一份契据或所有权凭证;几乎每一台机器和每一幢房屋都属于某一个人或某一家公司。产权赋予资本所有者使用、交换、装修、挖掘、钻探等利用其资本的权利。这些资本品也有市场价值,人们能够以任何价格购买和出售资本品。个人占有资本并能从中获取利润,是资本主义的实质之所在。”⑨实际上,资本具有多种形态,如私人形态、集体形态、国家形态。但不论哪种形态,资本都发挥着积累、扩张、驱动生产和发展经济的作用。
(二)工业化与资本化
工业化作为一种物质生产方式,从经济体制上看主要是市场经济和资本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资本化本质上就是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经济体制,工业化需要资本化。
首先,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为工业化奠定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在农业时代,作为生产要素的主要有两项,即土地和劳动,人们利用自己的劳动在土地上进行着种植和养殖活动,以获得各种生活必需品。到了工业时代,物质生产活动拓展到以采掘和利用天然矿物资源加工制造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如机器、车辆、船舶、飞机、电器、楼房等等,而进行这些生产就不能仅仅凭靠双手和土地,而必须依赖机器、厂房、交通工具等生产工具所组成的生产资料或资本品,于是资本成为工业化生产不可缺少的要素。其实,在农业时代物质生产就需要资本,只是这个时期所需要的资本品还很少,资本还不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
其次,资本化成为工业化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环节。资本化就是把生产出来的财富转化为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资本品。在采猎时代和农业时代,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都进入生活消费,维持社会生产活动主要依靠劳动力的再生产,这种劳动力的再生产依赖的主要就是生活性消费,所以,这时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生活消费品而不是资本品。但是,工业生产的再生产尤其是扩大再生产,不再单纯依赖土地和劳动的再投入,而必须依赖资本品的不断扩大和再投入,这就使大量资本品的生产成为重要的生产内容,大量的活劳动物化为再生产所需要的资本品。所以,资本追求增殖的本性实际上是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本性要求使然,资本追求增殖本质上就是工业化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对资本品再投入和扩大投入的必然要求。没有不断的资本化的推动,就没有工业化的不断推进。
再次,资本化与市场化具有对应性。历史证明,工业化离不开市场化,同时市场化离不开资本化,这就彻底证明工业化离不开资本化。市场化本质上是经济群体化、经济交往化,它显示的是社会经济的扩张化,从地区化、国家化到全球化。但是,市场化经济需要独立的经济实体,独立的经济实体必须是独立的资本实体,不论它是私人的、集体的还是国家的。在这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市场化提升了经济实体的经济活力,而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经济实体独立资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国营工厂到国营企业的转变。在改革之初,社会的经济体基本上都是国营工厂,完全按照国家计划部门的决策进行经营,权力十分集中,这时改革的任务主要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国家让利于企业。在确保完成国家计划和国家供货合同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自行安排增产国家建设和市场需要的产品,企业利润留成所得资金有权自行支配使用,国家允许在企业内部设立企业基金。显然,在这个改革环节中,企业开始具有可以自主支配的最早的一笔资金了。第二个阶段,从国营企业向国有企业的转变。在这一阶段,进一步理清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财产关系,企业经营权有了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逐步发展起来。围绕企业改革这个中心,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体制也配套进行了改革,这主要就是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市场化机制。第三个阶段,从国营企业向国家出资企业的转变。在这个阶段,实现了一系列资本化、市场化的改革。其一,建立了现代产权制度,确立企业享有法人财产权,出资人对其出资的企业享有财产权利。其二,结合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把企业改革与企业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增强国有经济发展的市场竞争,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其三,结合国有企业的扭亏增盈,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剥离不良资产,核销呆账坏账,实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从国营工厂到国营企业,再从国营企业到国有企业、国家出资企业,这一系列改革的结果就是使企业基本实现了资本化经营,所谓资本化经营,其根本的标志就是企业的经营目的指向利润最大化。王中宇这样写道:“从绝对值看,1993年到2005年,社会就业人数增加了13%,而国有经济提供的就业岗位却减少了43%,这期间,国有经济拥有的资产(以不变价格计)增加了205.4%。”“如此大规模地将员工推向社会,表明国有经济的基本目标已经转向追逐利润极大化。”“对国企领导人的考核内容主要有两项:第一项是经济效益指标,比如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第二项指标是资本运营的目标,比如资产保值增值率。这说明,国有企业经营的核心目标已经是围绕资本、围绕利润极大化展开。”“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共占有社会资产总额的71.32%,由此,资本利润极大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资源配置的首要原则。”⑩
再举一例。2009年2月10日,新浪网上登载了一篇名为《280万元限薪令,高得令人眩晕》的短文,文中说:
财政部办公厅日前向各有关单位印发《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某金融国企透露,这份中国版限薪令明确规定,国有金融企业负责人最高年薪为280万人民币(税前收入)。报道说,这个“280万元人民币”折合成美元,略低于美国版限薪令——美国政府本月4日宣布,凡是接受政府救市资金的银行或者其他华尔街机构,其高管年薪不能突破50万美元。
中国的这个限薪令乍一看,似乎是“和国际接轨”了,其数额还略低于“美国标准”,看来当属“力度不小”。但是,这条消息一曝光,还是引发了民众的汹汹訾议——考虑到280万元人民币在中国国内的巨大购买力,考虑到中国一般工薪者年收入与这28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巨大倍差,考虑到中国的国有金融企业和美国接受政府救市资金的金融企业在所有制性质上的迥然相异,这个280万元人民币的最高年薪限额,还是高得很离谱。
不妨先来算算两笔账。第一笔账:美国一般工薪阶级年收入5万美元左右,50万美元是其10倍。而中国一般工薪者年收入3万人民币左右,280万元人民币差不多是它的100倍。比照美国的50万美元限薪令,我们的280万元人民币上限,显然是太高了;第二笔账:美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是中国的13倍(中国3000美元,美国40000美元以上),那么中国的限制高管薪金数额上限,也应该大致定在美国限高数额的十三分之一上才合理,算下来40000美元不到,大约相当于28万人民币。而280万元人民币高管年薪封顶额度,却是它的10倍!
只拿280万元人民币和50万元美金比,却不顾中美两国在人均国民收入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这一事实,这种比较法,说轻点是极不科学,说重点是在有意忽悠民众。针对近期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国泰君安“天价薪酬”事件,有金融学界专家日前表示,中国应效仿美国实行金融机构高管限薪令,明确规定国内金融高管年薪不得超过50万元人民币。这一额度倒是比较靠谱。可是没想到,限薪令征求意见稿拟定的数额,却高得令人瞠目结舌,让民众在心理上很难接受。
何况,美国的银行属于民营机构,奥巴马政府之所以要对其高管限薪,仅仅是因为它们接受了政府的救市资金援助。而我们的限薪令,针对的却是国有金融企业,从常理上说,在当前这一特殊时期,其额度应低于4万美元才对。只是考虑到一系列历史的和现实的特殊因素,限薪令上限额度可以稍微定高一点,50万元人民币,应该比较合情合理,易于为大多数人所接受。(11)
中国国有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拿着如此高额的年薪,与当前普通的国民收入相比实在离谱。这个事实说明,国有或公有制在工业时代实质上也是一种资本化,它属于国家资本。如果处理不好,这种国家资本就有可能变成权力资本和官僚资本,成为少数掌权者实际上的私人资本或权力集团资本。
总之,从总体上看,中国的经济正在大踏步地走向工业化(当然,实际上不可能实现发达的工业化而必须走向新工业化),正是为了适应这个工业化进程,中国的经济体制也走向了市场化、资本化。这个事实再好不过地证明,工业化离不开市场化、资本化,它们是相互对应的工业时代经济形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五、工业化:大规模国际化的生产方式
现在,“国际化”的概念在比较小的范围内使用,人们更多地青睐“全球化”的概念。那么“国际化”到底是什么含义呢?“全球化”又有何含义呢?从基本的含义上讲,国际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因此也必然同时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含义。从社会学的角度讲,人类社会的组合是从小到大逐步扩张的。原始采猎时代的人类建立的是氏族部落社会,局限于小区域的山间丛林和草原,这时人类社会的空间范围比较小。到了农业时代,人们开始在广大的土地和草原上展开种植和养殖生产,并建立起农村和城邦,形成了民族和国家社会。这时,地球上就逐渐布满了不同的国家。在农业时代,不同的国家之间也开始进行交往活动,甚至发生相互的战争,但总体上看这时国家之间的交往还是比较少的,因此才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彼此孤立相处的局面。显然,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类社会必然会跨越国家的屏障而建立起国家之间的密切交往和联系,最终,人类必然会建立起全球化的统一社会,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从国家社会过渡到全球一体化社会肯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那么,从国家社会到全球一体化社会之间这个漫长的过渡时期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呢?简单地讲,这就是一个国际化时代或国际化社会。显然,所谓“国际化”指的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在这里,有三个特点必须予以注意。其一,国际化是以国家为基础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国家的独立性不容忽视,国家是实体,国际关系是以国家为独立实体而发生的国家关系。其二,国际化是对国家孤立独处状态的突破,国际化是从国家的基础上向全球延伸出来,是众多国家之间相互交往形成的社会关系。其三,国际化还只是国家联系的建立,国家之间尚未形成全球化的更大统一社会,它是一种国家关系而不是以国家为成分的更大社会组织。所以。“国际化”或“国际社会”是从国家社会向全球一体化社会过渡的中间状态。那么,“全球化”又是什么意思呢?现在,人们对全球化概念的使用有些混乱。实际上,“全球化”可以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全球一体化趋势,二是指全球一体化社会。从后者看,“全球化”指的是“全球一体化社会”,这是一种社会形态;而从前者看,它只是一种走向全球一体化社会的趋势,尚未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形态。显然,从作为一种走向全球一体化社会的趋势的含义上讲,“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含义是一样的,指的都是突破国家界限建立国家之间的全球关系。因此,“全球化”既有关系状态的含义也有实体状态的含义,但作为一个过程的“全球化”就是“国际化”,而不是全球一体化社会。所以,在人们对“全球化”一词的使用中更多的是国际化的意思,而不是全球一体化社会形态的意思。这也告诉我们,真正的全球一体化社会的到来还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当然,全球一体化社会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
在弄清国际化的含义之后,我们就不难清楚地看到:工业化生产本质上是一种国际化的物质生产方式。那么,为什么工业化会是一种国际化的物质生产方式呢?
首先,工业化需要国际化,国际化催生了工业化。在农业时代,东方的农业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家社会体系,但君主们实行闭门锁国,过着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而西方国家则在追逐财富的动机驱动下首先打开国门向全球开发,掀起了国际化高潮,这也催生了工业化的进程。马克思、恩格斯这样写道:“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12)众所周知,现代大工业的源头是工场手工业,而“形成工场手工业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由于美洲的发现和美洲贵金属的输入而促成的资本积累。……同时,绕过好望角这条航道同东印度通商后流通中商品量的增加,殖民地制度,以及海上贸易的发展等也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市场的扩大、资本的积累、各阶级的社会地位的改变、被剥夺了收入来源的大批人口的出现,这就是工场手工业形成的历史条件。”(13)所以,继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之后,英国崛起为世界大国,同时也正是英国开拓了工业化的新时代。显然,对国界的突破使这些世界性帝国建立起国际市场,并在国际性交往中赢得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这就为工场手工业、机械大工业的推进和拓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工业化也推进了国际化。工业化生产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为卖而买”,即为出卖产品而生产,而不是为自己消费而生产,这就必然要建立日益扩大的市场。也正是为了建立不断扩大的市场,这才促使已经开始工业化的国家率先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建立起国际化的社会新秩序。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14)“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15)不仅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也成为国际性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
工业化所实现的国际化的特征有哪些呢?第一,技术与工艺的国际化。越古老的技术越具有民族特色,甚至古埃及的天文学、数学也不同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和数学,更何况各种生产工具。但进入工业化之后,现代科学技术开始统一化,生产、交通、生活等各领域的工具用具都开始统一化。这主要起因于国际交往的快捷化,特别起因于技术创造和技术交流的统一化、快捷化。同一的技术规格也便于商品贸易和商品使用,越先进的技术领域国际化程度也越高。第二,体制的国际化。除了利益性体制和文化性体制还具有较大民族性,职能性的社会体制大都趋于国际化,特别是技术体制、生产体制、经济体制等。这就使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国家体制越来越趋于统一。第三,生产体系国际化。在现代工业化生产中,世界各国都程度不同地参与到全球生产体系中,形成了国际化的产业分工,越是先进的国家就越是相互依赖。第四,经济体系国际化。这主要表现在全球化市场的形成,使世界各国的经济都相互联系在一起。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刹那间就演变成全球性的危机,这足以显示出当今世界经济的高度国际化。第五,社会发展的国际化。对于社会发展的国际化,至今人们认识得并不充分。所谓社会发展的国际化,指的是世界各国的发展趋于平衡化。这就是说,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不论多么落后的国家都会赶上来,世界各国会走到同样的发展水平上。现在,亚洲国家在逐步追上西方国家,紧随其后的将是拉美国家,非洲国家也会在今后几个世纪中赶上来。但是,这要有一个前提,这就是人类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必须供应充分。现在看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不能允许全球人类实现高度的平衡化发展。然而,全球人类平衡化发展的脚步却是开始于工业化时代。
这些事实说明,工业化在推进人类社会扩张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工业化突破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走向全球交往和全球合作,实现了国际化。国际化还不是全球一体化,它虽不是农业时代闭关锁国的国家相对孤立状态,但尚未取消国家的独立性,国家是作为具有主权的民族社会而与其他国家发生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所以,在工业时代,人类的发展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平衡化和统一化,国家之间经常发生对立、冲突乃至残酷的战争,强国与弱国之间的弱肉强食也是经常发生的。
注释:
①②[美]保罗·A·萨缪尔森等:《经济学》上卷,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5、34页。
③[美]保罗·A·萨缪尔森等:《宏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④[美]保罗·A·萨缪尔森等:《宏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336页。
⑤[美]保罗·A·萨缪尔森等:《宏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42-43页。
⑥[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页。
⑦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71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0页。
⑨[美]保罗·A·萨缪尔森等:《宏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⑩王中宇:《利润极大化与滞胀》,《科学时报》2007年12月30日。
(11)《新浪网》2009年2月10日。
(12)(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163-164页。
(14)(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276页。
标签:工业文明论文; 消费主义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能源消费论文; 农业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经济学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产品层次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生命本质论文; 三农论文; 生产方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