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第二中学,56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不仅在高中语文教学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同时对于考试的形式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在传统的语文测试过程中,作文形式通常是命题作文,但是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测试中,写作的形式转化为材料作文在命题作文中,学生需要依据已经定好的作文题目进行创作;在材料作文中,学生则需要对材料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分析立意定题目,总体来说难度较高。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材料作文中培养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新材料作文教学;审题立意教学;教学策略
前言:
众所周知,在撰写一篇作文之前,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作文进行立意,明确写作的主题。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命题作文被材料作文所取代,学生在写作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阅读分析,明确材料的主旨,以此作为自己的写作核心。总体来说,写作的难度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倘若学生在分析材料主旨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偏差,那么整篇作文就会形成跑题的问题,从而影响最终的写作成绩。
一、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的发展现状
首先,站在教学作用的角度上来说,新材料作文教学虽然具有较大的难度,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形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其整体却会对学生的思维形成一定的调动,能够有效推动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提升。其次,在开展材料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也能够得到一定的丰富作用。但是在当前的高中教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对于新材料作文的学习仍旧会形成一定抵触的心理。由于学生自身思维结构的不完善,以及知识储备的不健全,使得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无法进行准确的立意,甚至部分学生会形成跑题的情况,对自身的文章质量形成直接的影响。此外,在高中阶段,部分学生会对新材料作文形成放弃心理,严重影响自身的学习发展[1]。
二、如何提升新材料作文立意质量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的重难点,重新规划教学大纲
在新材料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含有较多的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但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审题立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审题立意是决定一篇文章质量最关键的标准。一篇能够满足材料立意的文章,能够获取较高的分数,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积极的影响。但是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能力以及思维的限制,在进行作文立意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较多的阻碍以及问题,甚至会形成跑题的情况,严重影响作文的质量。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就应该注重调整教学的大纲,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审题、正确立意,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以及写作恐惧心理。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们需要将阅读教学纳入教学大纲中。总体来说,写作与阅读之间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此外新材料作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份小型的阅读习题,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立意能力以及概括能力,对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比如,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并结合自己的分析对其进行主旨确定,以此进行训练[2]。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们需要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纳入教学大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然说,在新材料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审题立意是教学的核心,但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够对培养学生的审题立意意识形成一定的积极影响。当学生能够形成较强的写作能力之后,其就能够形成一定的自主化写作意识,在接触到一段作文材料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分析立意,从而提升自身的写作效果。此外,在材料作文中,当学生发生轻微的跑题现象时,倘若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较高,所应用的词汇较为丰富,整体的写作质量也不会低,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此提升写作质量,奠定写作基础。
(二)加强核心性的培养,提升学生审题能力
在新材料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会对整体的写作质量形成直接的影响。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可以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但是在考试中,学生们只能够凭借自身的能力对材料进行理解分析,所以在平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就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核心性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写作基础能力以及立意能力,以此形成较强的教学保障。
总体来说,高中写作教学与其他阶段的教学不同,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保证立意的准确性,同时也要在其中适当地加入自己的特色以及思考,甚至要拓展整体文章的范围,要与国家、社会以及自然进行适当的联系,所以整体的教学难度较高[3]。首先,在开展教学时,教师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自主分析能力,在分析材料的时候,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尊重,不要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禁锢,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学生进行管理,使得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分散性思维;其次,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当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应该对其进行合理的指导,与之共同探讨,摆正学生的思考角度,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有效性。
(三)发展学生发散思维,完善审题立意结构
在进行新材料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们首先需要进行的操作就是对材料进行系统化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材料的基本含义,然后就其中的某一个要点展开延伸分析,形成一篇文章。在此过程中,由于材料内容的丰富,很多材料并不只有一个要点,也不只有一个分析的角度,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得学生能够站在多种不同的角度上对材料进行理解分析,完善整体的立意结构,丰富整体的立意方向,从而形成较为坚固的文章质量保障[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命题作文逐渐被现代化的材料作文所取代。虽然,相较于命题作文来说,材料作文的难度以及发散性较强,不利于学生取得较高的成绩,但是在这种作文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意识却能够得到较好的推动,从而完善自身的文学素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就应该抓住材料作文教学这一内容,通过此加强学生的综合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于红兰.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93.
[2]赵秀艳.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分析[J].汉字文化,2018(19):101+107.
[3]董晓艳.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分析[J].教书育人,2018(28):42.
[4]吴娟. 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论文作者:李德亮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立意论文; 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新材料论文; 材料论文; 能力论文; 自己的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