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学院校医院 辽宁丹东 118003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该病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典型症状为与排便异常相关的腹痛、腹胀,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主导型;便秘主导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精神、饮食、寒冷等因素可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症;病因;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异常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典型症状为与排便异常相关的腹痛、腹胀,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主导型;便秘主导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精神、饮食、寒冷等因素可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一般来说,中青年是高发人群,其中女性发病多于男性,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
一、肠易激综合症常见病因病因
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尙不十分清楚,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认为IBS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学异常。胃肠道感染后和精神心里障碍是IBS发病的重要因素。
1.胃肠道动力紊乱:IB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肠运动功能异常。腹泻型IBS患者白天的移行性运动复合波出现次数增多,周期缩短;在Ⅱ期和进餐后有较多的空肠收缩;结肠显示大量的快速收缩和推进性收缩;近段结肠快速通过且与大便的重量呈正相关;胆碱能刺激后降-乙状结肠多项动力指标增加。相反,便秘型IBS患者近段结肠通过时间延长,排空明显减慢;高幅推进性收缩减少;降、乙状结肠在基础状态下的收缩频率和收缩时间减少,对胆碱能刺激的反应性降低,与此同时近端结肠收缩时间的百分比却显著增加,表现为不协调性。肛管内压力升高,肛门括约肌对直肠扩张的反应性松弛迟钝。排便时外括约肌异常收缩,与IBS患者排便困难有关。
2.内脏感觉异常:IBS患者的腹痛阈值较正常人低,因此对标准的结肠扩张产生过度的感觉。精神压力、焦虑加重患者结肠扩张时的疼痛感觉。相反,松弛状态下对肠扩张知觉减低。超常的直肠肛门感觉引起排便不尽感,甚至排便前的腹痛感。而直肠肛门的过度感觉又与直肠过度的反射运动相伴随。即排便不尽感刺激引起运动应答增强,从而导致排便频度增加,但不伴排便重量增加。研究发现IBS患者多数具有对管腔(直肠)扩张感觉过敏的临床特征,其平均痛觉阈值下降。
3.精神因素:心理应激对胃肠道功能有显著影响,相当一部分患者伴有心理障碍,其中以焦虑,抑郁为主。
4.肠道感染:部分IBS患者在发病前有肠道感染史,在由各种病原(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胃肠炎患者中有部分发生肠功能紊乱,有10%可发展为感染后IBS。
5.其他:部分IBS患者的症状与食物有关,食物中的纤维发酵可能是过多气体产生的原因,此外,肠道菌群的紊乱可能也是产生症状的原因之一。
二、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隐匿,症状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精神饮食等因素常诱发症状反复发作或加重。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与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
(1)腹痛是IBS的主要症状,伴有大便次数或形状的异常,腹痛多于排便或排气后缓解,部分病人易在进食后出现,腹痛可发生于腹部任何部位,以下腹和和左下腹多见,疼痛性质多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腹泻①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一般每日3-5次左右,少数严重发作期可达四十数次②禁食72小时后症状消失③夜间不出现,有别于器质性疾患④部分患者可因进食诱发⑤患者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3)便秘:排便困难,大便干结,量少,便秘可间断或与腹泻相交替,常伴排便不尽感。(4)其他消化道症状:腹胀白天较重,尤其在午后,夜间睡眠后减轻。部分患者同时有消化道不良症状。半数患者有胃灼热、恶心、呕吐等上胃肠道症状。(5)全身症状:背痛、头痛、心悸、尿频、尿急、性功能障碍等胃肠外表现较器质性肠病显著多见,部分病人尚有不同程度的焦急、抑郁等心理精神异常表现。
2.体征:无明显体征,可在相应部位有轻压痛。部分患者可触及腊肠样肠管。直肠指诊可感到直肠痉挛张力较高,可有触痛。部分患者有多汗,脉快,血压高等自主神经失调表现。
三、诊断
IBS诊断标准以症状学为依据,诊断建立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推荐采用目前国际公认的IBS罗马III诊断标准: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不适意味着感觉不舒服而非疼痛),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出现症状,合并以下2条或多条:①排便后症状缓解;②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③发作时伴有大便性状改变。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标准。
四、治疗
1.一般治疗:
详细询问病史以求发现触发因素,并设法予以去除。告知患者IBS的诊断并详细解释疾病的性质,教育患者建立良好饮食习惯,了解饮食习惯及其与症状的关系,避免敏感食物,对于有失眠,焦虑等症状者,可适当予以镇静药。
2.药物治疗:
(1)胃肠解痉药:抗胆碱能药物最常用,尚可部分拮抗胃结肠反射和减少肠内产气,减轻餐后腹痛,钙通道阻滞药如: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匹维溴铵。匹维溴铵为选择性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的钙拮抗剂,对腹痛有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少。用法为每次一片,每天3次口服。
(2)胃肠道动力相关性药物:洛哌丁胺、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必利等。
(3)止泻药:洛哌丁胺止泻效果好,适用于腹泻症状较重者,但不宜长期使用。轻者可使用吸附性止泻药,如蒙脱石散、药用炭等。
(3)泻药:通常避免使用,但对严重便秘者可短期使用,宜使用作用温和的轻泻剂,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依赖性。首选半纤维素或渗透性泻药,睡前服乳果糖15~30ml,效果亦较好,尤其适用于老年人。
(4)精神药物:对腹痛症状重,上述治疗无效且具有明显精神症状的患者,适当予以镇静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有一定帮助。
(5)消除胃肠道胀气:二甲硅油,药用炭(活性炭)具有消气去泡作用,临床常用。
(6)其他:肠道益生菌 部分腹泻型患者可能有肠道菌群的紊乱,应用肠道益生菌类制剂有帮助。
3、心里和行为治疗:症状严重而顽固,经过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无效者应考虑予以心里和行为治疗,包括心里治疗,认知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等。
五、保健
肠易激综合征是由情绪引起的疾病,所以放松心态尤为重要,要保持心情愉悦,尽量避免心情紧张;坚持慢跑,游泳,改善自身体质;多喝酸奶和食用改善肠道的乳酸菌片;注意饮食,少吃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参考文献:
[1]黄坚,林焕雄,林孟瑾.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治疗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34(14):2276-2278.
[2]刘小彦,王敏,王嫱,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家庭因素及患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2):137-139.
论文作者:周宝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7
标签:症状论文; 患者论文; 结肠论文; 肠道论文; 直肠论文; 异常论文; 胃肠道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