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产业论文,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104(2008)08-0040-06
近两三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文化产业研究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除出版了一些大型研究报告如《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6)》,研究集刊《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以及不少省市编撰的“文化蓝皮书”外,还出版发表了若干专著、论坛文集和大量论文,研究视野不断拓宽,分析论证不断深入,研究重点也逐渐从基础性研究即“什么是文化产业”以及“为何发展文化产业”向应用性研究即“如何发展文化产业”以及“怎样发展文化产业”转变。本文主要对2004至2007年间各方面专家、研究者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做出梳理。
一、发展战略的基本涵义
战略研究关注的是具有全局性的宏观问题,它不同于针对专门方面问题的策略研究,更不同于针对具体问题的战术研究。
“发展”和“战略”的结合由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在1958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的使用,凸显了对于社会变化中的“发展”这一战略重视。目前,这一概念已经得到广泛认同,成为进行社会生活决策活动的重要概念。
发展战略,特指“对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全局谋划和有效控制”,是“某一社会系统为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自身的最优发展,而在特定条件和环境中产生出的代表该社会系统意志的方针、目标、政策、任务和基本行动方案等内容”。其基本特点有五性:全局性、层次性、阶段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实践性。
二、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研究
我国文化产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发展,并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和国家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而迅速壮大起来。目前各研究者对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成就和困境三大问题上。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
河北省委宣传部的聂瑞平在《河北学刊》中撰文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转型性,从完全的文化事业向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转变,我国一直在试图探索一条同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生存、发展和繁荣之路;二是复杂性,在社会改革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从一开始就背负着一种双重要求的矛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矛盾、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矛盾以及文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矛盾,正是这三对矛盾交织在一起,使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态势;三是增长性,主要是投入、消费和收入的增长性,也正是这种增长性,文化产业才是极具发展潜力和增值潜力的产业。邹文广、徐庆文在《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事业基础上的。这样一个基础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第一,鲜明的计划经济特色,主要表现在高度的意识形态化左右着大众消费观念和国家政策对文化发展方向的全面作用两个方面;第二,文化资源丰富而开发不足;第三,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另外,中央编译局的苑浩在分析“全球化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时指出的文化产业就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就
我国已加入WTO好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国家已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到了较高的位置,从过去处于附属的产业形态逐渐转变为支柱产业。
《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7》指出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已经取得如下的一些成就:一是文化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主要体现在经营性产业单位都大大高于公益性事业单位以及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在单位数量上已经不占优势;二是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长、消费环境不断改善,主要体现在消费总量的增加和旅游业的繁荣;三是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进步,主要体现在电子消费终端发展迅猛;四是促进了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水平的提升,主要体现在政府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具体实践;五是文化贸易逆差形势有所扭转,主要体现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政策上。《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07》指出:我国的文化产业布局已形成,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东北等区域联合打造产业平台;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学术研究的繁荣,如连续几届的中国文化产业高层新年论坛、博鳌亚洲论坛国际文化产业会议等。另外,《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也指出我国文化产业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外资以不同的途径进入我国文化产业,文化类公司上市数量也在增加,文化部丁伟在《中国文化产业评第7卷》也撰文提到我国文化产业另一成就即近年来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增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或存在的瓶颈
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在整体上看,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根据《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7》,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发展还很不充分,总量规模偏小,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机制不完善,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都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的李向民在《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06》中撰文认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有下面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制度的瓶颈,目前的国有企业仍具有太多的行政色彩;二是技术瓶颈,主要是我国文化产业还没能很好地与数字技术结合;三是人才瓶颈,主要是适应产业特点的人才的匮乏;四是资金的瓶颈,主要是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渠道比较单一;五是行业结构瓶颈,这一点很具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各行业总是喜欢“大而全”或“小而全”;六是管理体制的瓶颈,文化体制改革仍没完全到位。除此之外,辽宁大学的马国柱在《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观念认识问题,当我们仍在为文化事业或文化产业犹豫不决时,发达国家早已按照产业的运作方式输出了他们的文化产品,开始了对我国文化资源的掠夺;还有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产品内容上的创新不足,直接导致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质量不高,无法引领文化市场。金元浦在《中国文化产业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一文中也指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产业基础薄弱、群众观念落后、文化管理体制滞后等严重束缚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文化产业总体上呈现徘徊不前的局面。张京成主编的《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6)》也提到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宏观方面:地区发展和行业发展不平衡,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微观方面:产业模式不完整,没有形成有序链条、未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缺乏产业的交流平台、没有形成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文环境和投资环境、在开发传统文化和民俗产品等方面仍有很大空白。邹文广、徐庆文在《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指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重于规范文化市场,而支持产业发展无力;文化产业政策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依然突出;中国现行的文化产业政策与国际市场化的文化产业规则接轨力度不够;我国文化产品内容承载太多的教化大众的功能;文化作品在主旋律与市场边缘徘徊等。
三、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胡惠林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一书中指出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研究至少可以包含三个方面:国际竞争环境,以国家的内在文化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环境,以全球的文化发展动因和趋势为主要内容的外部环境(文化安全环境)。他指出,除了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外,还必须对国家文化环境的研究,其中包括文化政治环境、文化经济环境、文化社会环境和文化历史环境等。
(一)国际文化产业竞争环境研究
在开展对国际文化产业竞争环境的研究时应从整个世界文化产业力量对比的格局中找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位置。
祁述裕在《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一书中提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他认为,从国家角度谈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指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企业通过生产和销售文化产品,提供各种文化服务,占有市场和获取利润的能力。它既是一种现实竞争能力,也包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状况取决于该国整体环境,是该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各种生产要素、文化需求、文化市场发育程度、企业治理结构、政府政策和法律状况、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祁述裕指出:依据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和竞争力系统层次,按照系统性、层次性及文化产业竞争力整体性评价的原则,可以建立有三大模块(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五大要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集群、文化企业战略、政府行为)、17个竞争面、67个竞争力评价指标,构成全面反映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该书中,祁述裕运用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系统,对国际上15个主要国家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量化评价。通过分析,他认为,美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最高,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属第一集团;英国、法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四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具有强优势,分属第二集团;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四国分属竞争力弱优势的第三集团;而韩国、巴西、俄罗斯、南非、印度和中国等六国都属于竞争劣势的第四集团。通过比较各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高低,还可以看出,同属亚洲的日本、新加坡、韩国及印度、中国等5个国家,其竞争力指数测评数值均不高,分属竞争弱优势的第三集团和劣势的第四集团,且在集团内的排名均靠后。这说明亚洲国家从整体上看,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对比较弱。尤其是中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在15个国家里排名第15位,竞争力指数数值仅为美国的24%、英国的29%、日本的38%、新加坡的40%、韩国的43%,与印度和南非接近。说明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还相当弱。
祁述裕在书中还通过我国与美国、日本、印度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具体对比分析后认为,中国在文化产业竞争中,其生产要素中的基本要素优势明显,但高级要素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效果不佳,这是直接导致中国文化产业的基础竞争力偏弱的首因。从要素竞争力结构看,中国文化产业的五大要素竞争力结构发展的协调性均不及其他国家。他还特别指出,在相关产业集群竞争力方面,中国的旅游产业具有竞争优势,而与文化产业关联性较强的信息产业、教育产业及其他与文化相关的产业均处于竞争劣势。综合五大要素的分析,他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优势是:经济总量大和增长速度快,文化资源丰厚且对外资有吸引力,旅游产业兴起等;劣势是:人均经济水平不高,文化消费低,基本基础设施弱,文化企业的营运基础、经营战略、竞争方式不佳,文化产业政策、管理模式不科学,文化国际交流程度低,财政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小,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环境质量差等。从当前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分布格局和发展趋势看,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空间依然很大,但任重道远。
冯子标、焦斌龙在《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一书中运用经济学理论中的分工理论为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模式指出:可以以要素禀赋、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美国、欧洲、韩国基本上代表了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三种模式。即资本主导型、资源依托型和产业政策推动型。该书认为我国应当利用当前国际文化产业分工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的机遇,利用我国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抢占有利地位,坚持走以资源为依托的需求导向型模式的发展模式。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环境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胡惠林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一书中指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环境研究就是对以国家的内在文化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环境分析,包括文化制度能力、经济支持能力、资源积累能力、文化原创能力等。
1.关于政策和制度方面:《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7》指出:我国“十五”规划提出的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中国加入WTO,以及提出的要推动信息产业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005年出台了《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等系列政策法规,从宏观角度规范了文化市场以及市场投资主体;2006年出台的三个文件《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发展任务以及战略方针。同样是在2006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把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党的建设相提并论,提出“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的思路,并明确使用了“农村文化产业”和“农村文化市场”这两个概念。文化部丁伟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6)中分析了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指出:党和国家以及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不断提高宏观调控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他特别指出,近20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特别是04年以来取得了重大进展,走过了发达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的历程。一是基本建成了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相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二是基本建立了专项治理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的较为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三是基本确立了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结合的较为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文化部李建军在《2005年全国文化工作发展概述》(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7)提到十六大以来,文化系统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改革思路和目标,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开展了综合性试点地区综合执法改革,综合执法机构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二是加快了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三是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活力逐步显现。
2.关于经济支持和资源积累方面: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市场经济,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物质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物质产品不断丰富,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近十年来我国的GDP增长始终保持在两位数,GDP总量已跃居世界前列;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这些都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和资源积累。
李建军指出:十五期间,国家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比九五期间增长94.6%,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九五期间增长了38.1%,全国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累计新创文化产业增加值比九五期间增长44.8%。开始实施为走出去战略精心准备,积极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集中力量举办了“中法文化年”、美国“中国文化节”、“中华文化非洲行”、“中俄文化年”等一系列大型对外文化活动,并已成为亚洲国际文化活动中心。加大了对外文化贸易扶持力度,促进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海外中国文化只能更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邹文广、徐庆文在《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人口资源优势都为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机会。
3.关于文化原创方面:文化的原创能力主要体现在智力支持和作品的影响力上。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的郭玉兰在《原创: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源头活力》中认为文化原创力是文化产业的灵魂和生命,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原创问题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关系到文化产业的持续旺盛发展。文化产业原创的理论指导是先进文化重要思想,落实先进文化重要思想必然要求文化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就已经把文化创新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一道,作为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同时,又把形成比较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容之一,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本质和文化创新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文化产业的原创问题本质上就是一个文化创新问题,没有创新就没有原创,没有创新精神就不可能完成原创活动,同时,文化产业的原创活动本身就是文化创新的一种体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在“2005年国际文化产业会议”上的“文化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讲话中认为:从技术的角度看,文化产业是高科技的前沿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创造了文化,成为文明的标志,而且推动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的革命,互联网技术、电子技术、光储技术、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动漫制造技术等等,提升了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高新技术进入文化产业,已经催生了新的文化产品,使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大大地超过了其他产业。有关智力支持方面,李建军指出:全国文化部门共有教育机构近200个,全国很多高校也开设了创意产业设计和文化产业管理类的专业,为我国文化原创能力的不断提升准备了充足的人才储备。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安全研究
胡惠林在《国家文化安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策论》一文中首先指出: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政策系统。其中确定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文化发展战略,则是我们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首要选择。他指出: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在根本上达到维护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目的,而又不造成对当代中国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的伤害,就必须进行文化产业政策方面的战略性调整,在实行文化产业及市场适度准入原则的同时,推进文化产业的民营化战略,主动出击国际文化市场,开展全面的国际文化贸易,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市场竞争,从而在“积极的民族主义”引导下,把对国家文化安全的维护,纳入到一种广阔的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中,在积极地文化出击中获得国家文化安全的有效防御。他还在文中指出:作为构筑国家文化产业安全的一种根本性战略选择,国家文化创新能力系统建设,是一个全民族的国家文化建设工程,它以对个人文化创新能力的关注为核心,以对群体文化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宗旨,聚焦于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要从根本上实现对文化创新能力的提高,克服对西方文化的能力依赖,就必须在中国的思想文化界、学术界和艺术界,积极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文化创新的理想境界,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撤销各种违反文化民主、文化平等和超国民待遇的文化政策和文化法规,加大国家对文化创新能力系统建设的政策投入、建立多方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系统建设所需的思想、观念和理论的探索创新。他又在《在积极的发展中保障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国家文化安全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内容世界。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文化产业及其数字化已经使得人类在把握世界上拥有了一种全新的形式和力量。这就决定了发展文化产业并不是一般地满足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而是对一种新的战略资源的掌握,是对一种战略市场的争夺,是一种对于新的文化存在的主导权的争夺。由于这种争夺的结果将直接决定一种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前途与命运,因而,也就成为当前条件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他认为:在今天,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特殊的文化主权形态,当不发展文化产业便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时候,发展文化产业就成为一个国家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的必不可少的战略需求和战略选择。所以,发展文化产业不仅不会必然地构成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威胁,相反,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国家文化安全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系统。在这篇文章中胡惠林还指出:真正构成对当前我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是文化生态安全、文化资源安全、文化市场安全、文化网络安全和文化技术安全。因而,他建议:国家应逐步改变国民生产总值按GDP统计的方法,因为这种统计方法没有扣除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环境恶化的损失,应建立一种包括文化生态、文化资源损益统计在内的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从指标评估体系上建立国家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的安全红线;中国要维护自己的文化安全,就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建立起自己的文化技术标准体系,打造国家的计算机网络与文化安全的技术与专业平台,把保障国家文化网络空间中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安全有机结合起来,从内容和标准两个系统,构筑国家文化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国家文化安全法》,创建新的国家文化安全观。总之,他认为,在安全主体上,应坚持国家文化主权安全;在安全内容上,应维护中华民族根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在安全实现的途径上,应坚持以公共的文化力量实现文化市场的安全;在安全保障体系上,应坚持文化风格和文化技术安全,建立积极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只有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国家文化安全,才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是开放的,而不是闭关的,是发展的,而不是停滞的,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而不是推行文化单一性的。
另外,胡惠林在其专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中全面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环境和形势,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理论探讨。他认为应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制度创新,坚持世界眼光,实施基础技术和工艺创意并举的国家文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通过占领提供文化产业的标准高地而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所面临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出口水平的高低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安全、进而一个国家的文化安全度之间也成正比例关系,因而,我国应大力推动内容产业的发展,确保国家文化的安全。
四、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内容的研究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我国文化产业水平的关键。制定合乎我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一)战略目标方面
目前国内关于文化产业战略目标最权威的表述应该是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发的文化传播体系”、“确保到二○二○年,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另外,文化部王永章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关于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中也明确了我国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的两大目标:一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胡惠林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一书中指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包括地位目标即国家文化对周边地区的文化影响和辐射程度,以及由这种程度所显示的文化地位、功能目标即文化产业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推动社会全面发展所发挥的能量,如思想观念、创新等;增长目标即文化产业发展应达到怎样的水平如文化设施、消费水平、产值在GDP中的比重等;制度目标即政府文化管理和产业组织制度。他在另一部专著《文化产业学》指出: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是在当今世界却不是文化大国。中国应建立起大国文化战略,实现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同步增长,在文化原创能力、文化综合国力和国家文化管理能力等几个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拥有一个与大国地位相称的影响世界文化发展的力量,为最终建设世界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他建议,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须有相应的国家文化战略系统配套和若干指导原则。一是建立和平崛起所需的国家文化整体态势均衡协调发展的格局;二是确立和平崛起的最优文化战略途径;三是突出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建设战略重点;四是着眼于文化开放与国家文化安全的有机联系;最后,他认为还要建立文化大国战略实施的国家控制系统。金元浦在《中国文化产业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一文中也提及了面对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建设发展中的文化大国和文化产业大国,重建“中国形象”和中国产业形象,并准备外向的产业发展姿态。
(二)战略重点方面
《中国文化报》在2008年1月4日“文化产业的2008”一文中提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积极推进文化创新、文化企业上市和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7》也有提及:如果说“十五”期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改革”作为中心环节的话,“十一五”期间则将以“发展”作为重点,即:根据发展的需要理解深化改革的任务,以改革的举措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发展的成效检验改革的成果。花建在《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含、结构和战略重点》一文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点战略应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一、发挥创意优势战略。要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竞争选择战略和稳步推进“制度创新战略”,从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入手,充分激发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意资源,从内涵上增强中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二、实施资源整合战略。文化产业不但需要资金、技术、设备等硬资源,而且也需要品牌、信息、客户等软资源,特别需要人才、创意和经营的核心资源。他通过盛大网络公司的例子强调了中国文化产业的资源整合战略必须向着国际化、复合型发展;三、贯彻企业发展战略。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结合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的核心产品和核心专长,全面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四、推进双向开放战略。中国不但要善于吸收境外的文化产业优质资本,而且要扩大文化产品的对外贸易,形成双向开放、你来我往的竞争新格局。他进一步指出,加强文化产品出口,就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要首先选择进入地缘上相近或文化传统上相近的外国市场,要拓展文化贸易路径,不仅走向国外文化商品市场,而且要走向国外文化要素市场和文化附加值市场。五、推进中新辐射战略。要以大城市为核心,与周边的次级中心城市和中小城镇形成城市群,建立文化产业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传播中心、推动文化产业形成族群效应,加快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在这个基础上结成覆盖全国的文化产业协作、流通和服务网络,改善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
(三)战略对策方面
战略对策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宏观性的研究即比较笼统的提出各方面的措施和建议;还有一类是微观性的研究即就某一方面的对策专门进行论述。
宏观研究方面《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7》提出我们应该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视野,从体制、机制、政策创新出发,更好地利用这些发展机遇,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登上新的台阶,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一是建立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二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企业的兼并、重组、上市,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三是适应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汇流的发展趋势,实行体制和政策的综合创新,形成跨产业、跨部门的发展合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四是正确认识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五是加强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加快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六是全面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培养未来的文化艺术消费者和创造者。《中国文化报》(2008年1月4日)编辑部在“文化产业的2008”一文中还提出“合理的税负结构和征收方式,是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的基本条件;正确认识和把握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是实现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文化部孟晓驷在第二届中国文化产业高层新年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专门论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从三大战略高度理解并制定、实施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第一,关于中国文化的突破。首先要突破行政壁垒,全面实行国有文化单位布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其次要突破政策性障碍,全面实行国有文化单位体制的根本性改革;再次,对外开放应当优先对内开放,全球化应当优先全国化。第二,关于中国文化的换装。他指出,信息文化产业的崛起是当代信息革命最为突出的标志之一,用先进科技传播先进文化,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文化的贡献,从而实现高科技与高文化的和谐发展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关于中国文化的出征。今后我们应当从经济的角度把对外文化交流看作是文化外贸的手段之一,采取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从事对外文化交流,要大力支持国内文化企业进行海外投资,要努力培育扶持涉外文化产业,完善对万文化贸易政策,尽快缩小文化贸易逆差。另外,辽宁大学的马国柱在《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9月的文章“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中提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方略要注重三个方面:一要重视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民主过程,要有相关专家、有关文化组织以及全社会的积极参与讨论,要作为一个充分发挥民主的过程和文化创造的过程来对待;二要理清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文化事业单位与文化产业单位相对分离,在不同的范畴内按照不同的规律和法则发展;三要建立文化产业指标评估体系,加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河北省委宣传部的聂瑞平在《河北学刊》(第22卷第4期)中的文章还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应实施三大主体战略:一是特色优势战略,二是分类推进战略,三是以东带西战略。除此之外,孙安民在《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指出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文化发展状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可以实施“区别发展战略”即把文化产业分为三种类型:可以进行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只能半市场化的文化产业;不能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并建议:加大改革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政府职能由管理文化产业转变为引导文化产业;改革文化产业的投融资办法,放宽资金的注入方式;发挥丰富的文化遗产优势,变传统优势为现代优势等。
微观研究方面:胡惠林在《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走出去”战略》中指出中国文化产业要“走出去”,必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考虑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制定“走出去”的战略应该成为今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长期的战略安排,“走出去”并不只是对当前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简单分析的结果,而是由我国国家发展的整体利益、有全球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因而,实施“走出去”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必须根据加入WTO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战略需求重建我国文化外贸的政策系统和法律体系,改革我国的文化外贸体制,建立新的外国家文化外贸制度。另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以发挥本国文化的比较优势为战略目标,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资源,是我国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所在。战略意义上的文化赶超,只有建立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比较优势上,才有实现的可能。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顺德在《中国的文化产业应该加强法律保护》中通过分析国内外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后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是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保障。知识产权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行各业,并形成了知识产权业。版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渗透到出版发行业、新闻业、广播影视业、网络服务业、广告业、计算机软件业、信息及数据服务业等行业,并形成了版权产业。版权产业不仅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也是知识产权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版权产品也成为知识产权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认为应该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并指出,我国已经先后批准和加入了许多相关的国际公约,同时也已经先后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最后,他指出,要想使文化产业在中国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法律保护,不仅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保护,而且应该充分重视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护传统知识,保护传统文化。花建在《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战略的思考》中认为必须通过加大文化投资,来加速形成文化产业的生产能力。他建议,一、要根据文化产业的效益特点,合理引导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公共投资和商业投资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使投资责任均衡化;二、要努力与WTO规则接轨,营造公平、公开和公正的投资环境,积极发挥市场对于文化投资的正面引导作用;三、要积极培育文化投资的两大形式即产业投资和风险投资,鼓励金融介入文化领域,以拓宽文化投资的渠道和来源;四、要适应国际化和信息化潮流,扶持技术含量高、创新力度大的文化产业,实施积极的投资鼓励政策和投资分配重点转移。高宗仁在《历史性的机遇:实现“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的若干建议》(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6)指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尚未形成整体布局,“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若能一体化,将成为全国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龙头,可以辐射、带动和支援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发展,使我国文化产业朝着区域规模经济方向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为此,他建议:1、达成广泛共识;2、成立“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协调机构;3、设立“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建设基金;4、发行“长三角”文化产业建设债券。王仲尧在《中国文化产业与管理》中“农村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这一章以浙江农村部分地区的实地调研为例,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分析,相关政策解读及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形式的分析后,提出了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建设途径的思考。如:加大对村干部的培训,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的法制建设,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等,还专门对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进行了探讨。
五、研究的总体评价
1.研究方法
鉴于已掌握的文献资料,我觉得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理论研究从文化或区域角度研究的成果,相对比较完整,也建立了一定的体系。而从产业经济学或战略管理学角度研究的成果或许是可资借鉴内容相应比较少,或许是相应实践还需时日的沉潜,研究成果多为推动实践展开的理论呐喊,或是为政府决策的咨询服务,远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或思想。
2.研究特点
(1)从研究的对象来看,目前国内对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还没有权威的界定,其内容因研究者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既是研究者的学科背景差异的反映,也是研究者对我国文化政策的理解、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等方面认识上的差异的反映。我认为,对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认知应该采取指导与开放的态度,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内容,但它可以因研究者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变化。
(2)从政策的取向来看,并非只有营利的文化部门和文化活动才属于文化产业,国家应该始终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保护环境资源和文化遗产,促进民族融、鼓励社会平等、维护公民文化享有权利、改善公民基本福利状况作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的一部分,并作为政府文化政策的长期目标和努力方向。而目前我国的专家学者对政府的文化资助体制的研究鲜有见载。
(3)从研究的侧重点来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战略对策的研究,而对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的研究仍很欠缺;另外,对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关注较多,对农村和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产业的关注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