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论文_白亚明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论文_白亚明

江苏阳湖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161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其技术与管理手段日新月异,只有结合技术特点进行优化管理探讨,才能够提高实际的建筑效果以及管理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房屋建筑技术与管理的价值,探讨目前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的技术路径以及管理手段,提高实际的施工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引言:

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当中的贡献比重较大,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人们对于自己的居住条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房屋建筑的技术以及管理的实际水平带来了新的挑战。只有重视质量、保障安全、提高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水平,降低施工的成本,才能更好地为民众服务,促进建筑行业的和谐发展。

一、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施工管理人员缺乏对管理重要性的正确认知,对于技术的升级进步也不够重视,很多管理人员不了解科学的施工组织方式,忽视了制度建设和流程优化的作用。

其次,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仍然不能满足现代化房屋技术发展的相关需求,尤其是一线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偏低。传统的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线的施工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受到培训的时间较短,整个建筑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很多施工技术人员并没有掌握专项化的施工技术,也不会使用大规模的器械、自动化设备等等进行操作。且很多一线作业人员年龄都已经超过了40岁,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

再次,在施工制度方面很多地区的管理模式仍然不完善,缺乏科学的进度管理措施、质量管理措施、安全管理措施等等。还有一些企业在施工现场呈现出无序的混乱状态,对于危险源排查力度不够,对于施工人员的组织培训不到位,很容易出现一些突发状况。一些施工单位虽然制定了完善的施工策略,但是由于现场的施工工期原因、材料原因、技术原因,却没有将制度认真的执行下去,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制度执行的效能下降,起不到良好的监督管理作用。

最后,一些地区的建筑行业,尤其是高层建筑的施工涉及到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在野外作业和高空作业的过程当中,很多施工人员缺乏严密的安全保护。在安全管理的过程当中,由于部门的责任交叉等等,缺乏针对性的监管,一些安全管理部门采用事后监督纠错的惩罚机制[2]。

二、提高房屋建筑技术开展高质量施工管理

(一)正确看待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与优化管理的价值

(1)在现代房屋施工当中,通过技术控制流程开展更好的管理,就是要应用更科学的办法,对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风险源进行分析。开展优化管理工作,提高技术水平,可以按照国家的相关技术管理规定以及施工管理的政策,严格地遵守施工管理的流程,明确上级主管部门的施工目标,在技术方面进行全面的升级,按照规定和指标完成施工任务,促进施工流程的优化,以更高的质量应对施工的监理。

(2)优化技术提高管理水平,还可以降低整个房屋建筑施工的成本,有效结合目前的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资源配置技术、空间分析技术等等,避免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和浪费,优化施工设计方案,减少工期,提高施工的安全程度,提高整个施工企业的社会影响,打造正面的企业形象。

(3)优化施工管理可以提高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减少施工后期存在的开裂、漏水、保温失常等现象,为业主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适应目前可持续建筑的发展理念,打造让业主满意的施工工程。并且,减少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促进建筑行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1]。

(二)加强人员组织与培训

在进行建筑优化管理的过程当中,要保障所有进入到施工现场的一些技术人员都可以受到专业系统的培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首先,在一些专业技术人才,例如高空安全作业、幕墙作业、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施工当中,要招聘具有一定经验、持有相关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注意审查好资格证明,避免由于审查不到位,导致招聘了没有相关资历的工作人员,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影响实际的施工质量。

其次,要对招聘到的一线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培训,大部分的一些操作人员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安全观念和质量观念,对于大规模机械作业和自动化机械操作一知半解。施工企业要避免工作技术人员认识不到位的现象,开展系统化的培训,尤其是通过安全交底和技术培训的方式,保障所有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自己所操作的设备特征,并且掌握自动化报警设施,提高安全意识和技术意识,不断提高管理和监控的水平。

最后,在现场施工人员组织的过程当中,要将安全交底和班组安全活动管理结合在一起,保障安全与技术工作“天天有人讲,时时刻刻有人负责”,提高所有一线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应变能力,避免员工在遇见突发事件的情况下慌乱,不知道如何处理,导致事故的后果变得无法控制。

(三)加强现场施工控制

1.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质量

(1)采用合格的水泥材料,检查标号,如P.S32.5矿渣硅酸盐水泥,要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2)混凝土低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5%,高于C30 时含泥量不大于3%。(3)石子粒径控制在16-30mm,混凝土低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2%。高于C30时不大于1%。(4)混凝土外加剂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掺量经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加强施工流程控制

第一,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顶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后,要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水泥、砂、石及外加剂等要经检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试验室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磅秤(或自动上料系统)经检查,核定计量准确,振捣器(棒)经检验试运转合格。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应进行全面施工技术培训,混凝土浇筑申请书要被批准。

第二,施工监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进度和成本的管理,按照设计部门给出的相关生产方案,严格执行生产计划,把控好实际的施工进度,方便后期的装修入场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按照具体的施工环节和部门,分步骤、分工程、分项目等,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组织调动,对所有的机械进行优化安排,保障资源供应的充足性、设备状态的适应性,不断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

(四)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

房屋建筑施工当中,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浇筑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是容易出现危险的主要工程之一,因而在进行现场管理的过程当中,要从制度和施工流程入手,建设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一方面,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例如智能传感器,主要是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等,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振动情况、异常发热情况,提醒操作人员及时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检查,避免由于设备的老化或者故障线路的问题等等,造成施工的危险源隐患。

另一方面,建设良好的危险排查制度,保障所有的操作人员都佩戴安全帽、安全绳、绝缘手套、安全防护服等等,才能够进入到施工现场。监理人员要加强签证管理制度,分析安全专项问题,并做好工作页的记录。

结论: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防护,才能够提高现场施工的管理水平。从本文的分析可知,研究房屋建筑技术与现场管理,有利于我们从发展的角度看待目前施工组织当中存在的不足。因而我们要加强系统性分析与研究,探讨技术的升级与进步,做好安全防护,提供更合理的施工安排。

参考文献

[1]樊虹利.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9,38(30):191-192.

[2]李文凯.现代房屋建筑施工中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价值工程,2019,38(30):260-261.

论文作者:白亚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论文_白亚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