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中的语言教育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开发论文,西部论文,语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575(2001)03-0105-05
“多语一通”是历史的必然
现今世界上存在的语言或方言有多少种?模糊的答案是:6000-10000种。
中国的语言有多少种?肯定超过80种,可能有上百种。
之所以只能做出模糊的答案,一是因为人类对自己所用的语言还没有进行足够的研究,二是因为语言或方言的划分标准并不那么规范,姑且采取这样一个大而概之的说法。这个说法也不影响事情的本质,那就是世界上还存在着很多的语言或方言。以研究世界各民族语言和方言为己任的SIL International(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从20世纪30年代起到现在,已经拥有6100多个训练有素的成员,研究过或正在研究的民族语言达到1400多种,获得了这些语言的大量数据。中国的语言专家努力研究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也获得了极大的成果。但是,世界上还有很多语言和方言等着有志之士去调查研究。
人类的语言或方言发展的总趋势,是从数量少发展到数量多,又从数量多发展到数量少。这个现象是受社会的发展变化制约的。在总的发展趋势中,有的时候数量多一些,有的时候数量又少一些。或者说,有的时候语言或方言的分化占优势,数量就增多;有的时候语言或方言的融合占优势,数量就变少。因此,在某一时期会出现语言或方言的“衰微”,在某一时期又会出现语言或方言的“繁荣”。“衰微”也好,“繁荣”也好,人们只能加以承认,不能予以否定。语言的“衰微”是一个过程,语言的“繁荣”也是一个过程。处在“衰微”过程中的语言或方言,只要没有从根本上消失,在“衰危”过程中就不会全部丧失其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处在“繁荣”过程中的语言或方言,就要更好地发挥其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要不要做“促进”语言“繁荣”的工作呢?答案是肯定的。要不要做“延缓”语言“衰微”的工作呢?回答同样是肯定的。因为“促进”语言“繁荣”,“延缓”语言“衰微”,都是团结人民、安定社会所不可忽视的工作。有人认为,在新世纪里,世界的语言或方言会大量“死亡”。不过不管怎么“死亡”,恐怕在新世纪里还难以达到只剩下一、两种语言的局面。在长时期内,“多语并存”的局面是语言发展变化的规律决定的,承认“多语并存”的事实是制定语言政策和开展语言工作不可回避的。
现今世界上通用语言的发展趋势也很明显。据不完全统计,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克服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之内多种语言或方言带来的障碍,就在众多“民用语言”之上,采用“官方语言”。其中,采用法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有20个以上;采用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有30个以上;采用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有10个以上。采用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有10个以上。“官方”的意思是“政府方面”。因此,“官方语言”就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政府规定的“通用语言”。“官方语言”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社会的交际和发展。现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有11种:(1)汉语1123百万,(2)英语470百万,(3)印地语418百万,(4)西班牙语372百万,(5)俄语288百万,(6)孟加拉语235百万,(7)阿拉伯语235百万,(8)葡萄牙语182百万,(9)日语125百万,(10)法语124百万,(11)德语121百万。
世界上最大的“官方”就是“联合国”。联合国明文规定6种语言为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就是联合国的“通用语言”。就这6种语言而言,汉语的使用人数跟其他5种语言的使用人数大致相当。事实上,在联合国之外,汉语是各国之间越来越重要的交际通用语。全中国的“汉语人”与“非汉语人”之比大概是10∶1;全世界的“汉语人”与“非汉语人”之比大概是10∶50。“汉语人”遍及全世界,汉语作为通用语言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大。目前世界上“汉语热”之所以兴起,原因之一就在于汉语在世界民族语言之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人甚至还预言,“新世纪是汉语的世纪”。
多种语言或方言并存,是社会发展变化的结果,通用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也是由社会的发展变化决定的。世界上的一个地域,可以有多种语言或方言,同时又可以有同一个地域的通用语言。同一个地域之内的一个国家之内,可以有多种语言或方言,同时又可以有一个国家的通用语言。一个国家之内的一个民族,可以有多种语言或方言,同时可以有一个民族的通用语言。一个民族之内的一个地方,可以有多种语言或方言,同时可以有一个地方的通用语言或方言。这就是世界上语言或方言使用的现状。因此得出结论:“多语一通”是历史的必然,无论中国和外国,概莫能外。新世纪到来之后,这个格局也不会突然改变。整个世界、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多语一通”现象会长期存在。在极短的时期内,不可指望只剩下惟一的某种语言或仅有的少数几种语言。
“三语并重”是时代的需要
这里所说的“三语”,就是汉语、外国语、少数民族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就语言使用而言,汉族与少数民族毗连的地区,或民族杂居地区,从来都是“兼用语言”的地区。即一个民族既使用本民族语言,又兼用他族语言。汉族兼用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兼用汉语,是普遍的现象。在55个少数民族中,“兼用语言”的民族超过30个。大多数兼用语言的民族,以本民族语言为主,而兼用其他民族的语言。个别民族完全通用别的民族的语言,而不通用本民族的语言。有的民族通用的语言是别的民族语言,而本民族语言成了兼用语言。一个民族可以兼用邻近几个民族的语言或方言。以汉语为通用语言或兼用语言的民族不在少数。如此纷繁的人类社会生活,注定各个民族、各个地区,无论以往或今后,既不会轻易自动摒弃母语或母方言,也不会轻易被迫放弃母语或母方言。
就我国而言,各个民族之间、各个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这种密切的程度之深,已经是越来越感到“谁也离不开谁”了,现实的社会生活不但不能拒绝“通用语”,反而越来越离不开通用语。因此,寻求各个国家之间、各个民族之间、各个地区之间的“通用语”,又是社会生活迫使人们必行之举。前面已经说到,一个民族可以有一个民族的通用语言,一个国家可以有一个国家的通用语言,一个地区可以有一个地区的通用语言。完全可以说,在新的世纪之内,各种民族语言并存、各种语言的各种方言并存、各种通用语言并存的多重语言现象必然要延续下去。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往往要进行三种语言的教育。这三种语言就是:母语、法定通用语、外语。有的国家采用的办法是,在小学阶段,以母语为重点,母语与法定通用语的教育并行;在中学阶段,以法定通用语为重点,法定通用语与外语的教育并行;在大学阶段,法定通用语与外语的教育同等进行。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一共十几年的功夫,每个学生就可以熟练地掌握三种语言。我国西部地区正是民族众多的地区,上述这种语言教育模式,特别值得我国的民族地区重视。民族地区的学生,只有把民族语、汉语、外语三种语言学到手,才能很好地提高民族教育的质量。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往往连带着语言与民族的关系或语言与地区的关系,甚至连带着语言与集团的关系。对母语或母方言的深刻情感,往往成为民族问题或地方问题的重要内容。尊重民族语言和方言的存在与发展,因势利导,搞好母语或母方言的教育,只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加强和地区合作的开展,而不会有碍于民族的团结和地区的合作。进行母语或母方言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民族教育的质量。民族教育的对象是各个具体的民族,民族教育的任务是要提高各民族的整体素质。教育用语如果能够与教育对象的母语或母方言挂钩,就有利于教育对象智力的开发与文化素养的提高,就能适应改革开放对各民族、各地区高素质人才的急切需求。但是,如果囿于一隅,仅仅停留在母语或母方言的狭小圈子里,而不下决心同时抓好汉语和外语的教育,那就等于固步自封,与世隔绝,远离发展。
除了母语或母方言的教育以外,还必须同时重视通用语言和外语的教育。没有各民族之间的通用语言,就不能做到民族共同协调发展;不掌握外语,就不能与世界接轨。因此既要鼓励学习母语或母方言,又要鼓励学习“通用语言”,还要鼓励学习外国语言。各民族都有“三语并重”的任务。少数民族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方言,少数民族学习主体民族的语言和方言,主体民族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方言,主体民族学习主体民族共同语和方言,各民族学习外国的语言和方言,是各民族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需要,是各民族面向世界的需要。一句话,在现代,无论哪个民族,“三语并重”是发展的需要。
西部人才教育的切入点在语言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切入点在语言。语言教育是决定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条件之一。
中国有一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虽然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但是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培养人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实际上,“十年”也难“树木”。中国南方“树木”需要25年,中国北方“树木”需要更多的时间。从全国范围来看,现在我国为世界所瞩目的尖端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和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是党和国家经过50年的努力才培养出来的。这就说明,“树人”如果不是“百年”告成的话,至少也得有50年的时间才能见效。西部大开发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是持久战、攻坚战。但是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人才的培养不能不着急,不能慢慢来,而要下决心花大气力,想方设法采取最坚决的措施,以期达到有效地缩短人才培养周期的目的。
当今全国的人才队伍不可不谓庞大,然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感十分不足。相对来说,西部地区更感人才奇缺。这有两个原因:
其一,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最典型的是新疆、西藏、甘肃、青海。这四个省、自治区的面积总共有406.4万平方公里,占西部地区总面积的74.4%。而这四个省、自治区的人口密度都比较小。据1998年的统计,新疆为10人/平方公里,甘肃为55人/平方公里,青海为7人/平方公里,西藏为2人/平方公里,而全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130人/平方公里。尽管西部地区本地人才质量不在全国之下,但是由于人口密度较低,影响了人才队伍的数量,这是事实。
其二,西部地区“地大物博”,但“高、寒、旱、远”,整个地区的开发相对滞后也是事实。以往的人才环境不太理想,以致“儿子留不住,姑爷难引来”。本地的人才思图“孔雀东南飞”,外地的人才惟恐“西去阳关无故人”。西部大开发离不开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更离不开掌握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的大量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创造适宜的人才环境的工程,以便既“留住儿子”,又“吸引姑爷”。就是说既要培养本地人才,又要引进外地人才。不“留住儿子”,就会形成“巢稀卵少”,妨碍持续发展。不“吸引姑爷”,就会“闺阁伶仃”,形成“望穿秋水”,同样妨碍持续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人力资源开发是基础的基础。要让飞出去的孔雀义无返顾地飞回来,要让愿意上门入赘的姑爷争先恐后地跑过来。
就培养人才而言,西部大开发要大做培养本地人才的文章。本地人才的培养要大做语言教育的文章。语言教育要大做“三语教育”的文章。“三语教育”要大做“汉语牵头”的文章。惟其如此,才能为西部大开发和持续发展,造就和储备大批新型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人才。
“汉语牵头”是西部语言教育的关键
汉语成为我国各民族之间的“通用语言”,这已经由事实来说明和由法律来确定了。多年以来,党和国家实施了正确的民族语文政策,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和干部中,推广并普及了各本民族的语文,促进了少数民族语文的繁荣发展。在实际生活中,不少少数民族群众和干部又通晓了汉语文。事实上,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和干部已经把汉语视为各民族之间的“通用语言”。就汉语而论,历史悠久,文献浩瀚,人数众多,影响广泛,信息丰富,具备了充当各民族“通用语言”的充足条件。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有的民族已经全部使用汉语文,有的民族已经部分使用汉语文。在当代,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和干部,越来越表现出学习汉语文的强烈愿望。多少年来,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频繁接触,相互影响,少数民族语言从汉语吸取大量语言成分,汉语也不断地从少数民族语言中吸取很多语言成分。汉语从外国语言中吸取了不少语言成分,少数民族语言又通过汉语吸取了不少外国语言成分。但是,从分量上看,汉语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较之少数民族语言对汉语的影响要大得多。尤其就吸取外国语言成分而言,跨境民族尽管可以同时从汉语和外国语言中吸取语言成分,但其主流还是从汉语吸取;内地民族语言通过汉语吸取外国语言成分则是惟一的途径。我国多年双语教学与研究的经验证明,少数民族掌握了母语或母方言,就有利于学习汉语;少数民族同时掌握了母语和汉语,就有利于学习外语。
现在看来,汉语作为各民族的“通用语言”,不是要不要学的问题,也不是学多学少的问题,而是应当如何学好的问题。以往有一种倾向,一些民族地区的学生,到参加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时候,要求试卷不用汉语文,要改用少数民族语文。甚至到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时候,还要求不用汉语文试卷。明明规定要用汉语文答题的试卷,有的学生径自用少数民族语文来答。这种倾向的出现,是以往过分强调母语或母方言,而没有足够重视通用语言教育的结果。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都必须采用法定的通用语言。这样做与民族语文政策的实施并无冲突。我曾经与一位少数民族学生的家长讨论过这个问题,当问到“如果把您的子弟送到外国去学习,您要求不要考外语或不用外语答卷行不行”的时候,学生家长说“当然不行”。再问到“同样的道理,在国内进入普通高校学习,您的子弟连汉语都没有好好掌握行不行”的时候,学生家长表示“当然能够理解”。在此应当强调,从各民族的长远利益着想,必须在“三语教育”中把握汉语教育这个关键,以汉语教育来牵头,带动母语和外语的教育。如果能够做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每一个学生,在大学毕业的时候都熟练地掌握汉语、民族语、外语三种语言,那是最为理想的语言教育成果。
〔收稿日期〕2001-01-03
标签:方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