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认知结构问题_理性与感性论文

论认识结构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认识结构是人脑中全部概念范畴的总和及其联结方式。认识结构区分为感性认识结构和理性认识结构两大层次系统。认识结构不是人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后天建构起来的。认识结构在人类认识过程中,可以发挥巨大的能动作用。

关键词 认识结构 感性认识结构 理性认识结构 能动创造功能

在当代认识论的讨论中,学者们提出了在认识论中“引进认识结构范畴”的倡议。①关于认识结构问题,我以为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什么是认识结构?认识结构是“先验天赋”的,还是“后天建构”的?认识结构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本文欲对这几个问题做一些简要论述,以就教于学术界的同仁和方家。

一、认识结构是人脑中全部概念范畴的总和及其联结方式

认识结构概念是当代才提出来的,但有关认识结构的问题却在历史上早就涉及到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研究过思维、记忆、理念在认识中的作用问题。中国古代的后期墨家、范缜、张载分别提出过“知”、“浅者为知,深者为虑”、“闻见之知,德性所知”等问题。近代笛卡尔主张用“天赋观念”把物质同精神统一起来。康德说“先验”的感性和知性形式能使杂乱无章的感性材料带上时空性、因果性、普遍性等。受现代科学关于物质结构层次和系统论结构功能的启示,西方许多哲学家提出了认识结构的概念。特别是受到皮亚杰认识发生论的启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在有关教科书中引入了认识构架、认识图式等概念,并对它们的实质和作用做了一些论述。②因此,关于认识结构的理论问题突现出来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们没有正式提出认识结构的概念和理论,但他们经常使用的“逻辑”、“范畴”、“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等概念,是有着认识结构含义的。比如列宁在他处处闪现着唯物辩证法和能动反映论光辉的《哲学笔记》中,特别是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多次发挥黑格尔的一些俗语和论断,提出了关于“逻辑”、“范畴”、“格”等概念的本质、形成及其认识功能问题。因此,列宁的思想已触及到了认识结构的问题。

毛泽东提出了立场、观点和方法等概念,他强调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当作教条、“灵丹妙药”去学习,而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③,“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④。即是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马克思等人坚持的无产阶级立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世界观,唯物辩证的逻辑方法,应该是我们借以观察、思考、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工具、手段和方法。“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⑤。可见,毛泽东所说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有着认识结构的意义。

那么,到底什么是认识结构呢?在我看来所谓认识结构,是指人们在认识特定事物之前于过去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所获得并逐渐积累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概念、范畴体系的总和及其联结方式,是人们借以继续认识尚未被认识的客观事物的能动性因素之所在,它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发挥着对客体信息进行接受、整理、加工、改造、制作的能动创造性作用。一个理智健全的人,虽然由于实践活动的范围、强度不同,掌握知识的丰歉程度不同,头脑中所积存的概念、范畴的数量会有很大的差异,但不管怎么说,每个人的头脑中总是积累着许许多多关于事物的概念和范畴的,这些概念、范畴按照一定的程序结合起来,形成不同人的一定形式的认识方式,成为他们认识特定事物的内在能动性条件。人类大脑是自然、社会长期进化发展起来的高度发达的物质形态,具有认识事物的潜在能力。但是它要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必须具备两种条件:一是要把客体引入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领域,使其信息作用并传导到主体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二是感觉、思维器官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运转操作客体信息,把它们加工制作成同客体同构异质的观念物。这两种条件是缺一不可的。这后一种条件,就是认识结构所发挥的功能。人们常常把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比喻为工厂加工制作产成品。一般机器加工厂必须具备车、铣、磨、刨等加工能力,有的还需要具备铸造、冶炼能力,有的还需要把加工好的零部件组装起来等,但除此之外,还必须不断地给工厂输送原材料,不然是难为“无米之炊”的;而且还必须有劳动者发动、操作机器,按照工艺图纸及其整套操作规程,把原材料加工制作成产成品。大脑中认识结构认识事物的材程,恰如发动工厂里的全部加工能力,按照工艺图纸和操作规程,将原材料加工制作成产品的全部操作运转过程。

在认识活动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大工序,与此相联系,认识结构也区分为感性认识结构和理性认识结构两大层次系统。认识结构之区分为感性认识结构、理性认识结构两大层次系统,同认识过程之区分为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两大阶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其感性认识所包括的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所包括的概念、判断、推理,只是认识过程中的一些大、小阶段或抽象形式;感性认识结构、理性认识结构则是这些大、小认识阶段或抽象形式中的具体运转操作机制或运作内容。无论是感性认识阶段,还是理性认识阶段,都是需要分别采用一套认识手段,对认识材料(客体信息)进行加工制作的。这分别采用的认识手段就是感性认识结构中的概念范畴,理性认识结构中的概念范畴。当然,感性认识阶段同感性认识结构、理性认识阶段同理性认识结构之间是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的,感性认识结构就是在感性认识阶段运用一些认识手段对客体信息进行感知、筛选、整合的过程,理性认识结构就是在理性认识阶段运用一些认识手段对感性认识所提供的感性形象进行精密的改造、加工、制作的过程。它们间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认识内容、认识机制同认识阶段、认识形式之间的关系。

认识结构理论同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过程,也是密切相关的。学术界一般地只把逻辑思维看成理性认识阶段的抽象思维运作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理性认识结构的运作过程同逻辑思维的运转过程是直接的同一,是同一个范畴的两种不同表述方式。但是,我们所说的认识结构理论,除了理性认识结构之外,还有感性认识结构之存在,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过程,只是认识结构的一部分,并不是认识结构的全部。为了从总体上把握认识的运行机制和运作过程,仍然有提出认识结构范畴和理论的必要。

二、认识结构是后天建构的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休谟、康德、黑格尔及逻辑实证论、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等哲学家或哲学派别,他们对于认识结构的具体观点,虽各式各样,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人类的认识结构是“先天”的、“先验”的、“天赋”的,也即主观固有的,不承认认识结构是后天获得形成的。因而他们关于认识结构的理论从总体上说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则认为,认识结构不是人们头脑中先天固有的,而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秩序等,通过人类的长期反复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在人脑中逐渐内化积累的结果,是后天建构起来的。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的玩具操作活动,提出了关于儿童心理及其认知图式、认识构架形成的发生认识论。他说儿童在最初的玩具操作活动中,虽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但却不能把自我(主体)同对象(客体)区分开来。只是在无数次的反复操作活动中,才逐渐地把主体同客体区别开来、对置起来。在继续的操作活动中,一方面主体“顺应”客体秩序,将客体“内化”为主体的认知图式;另一方面主体又以既得的图式去“同化”更多的客体,外化为客体,整理规范客体。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图式,就是在这种顺应与同化、内化与外化的无穷反复中逐渐发生和形成的。皮亚杰在认知图式上,既反对先天预成说,又反对纯行为主义的刺激说,坚持了在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双向运动中的建构说。当然,皮亚杰的理论是有缺陷的:他只从儿童的玩具操作角度来论证儿童心理发生和认知图式的形成,不重视或不懂得只有人类的实践活动,才是认识发生和认识结构形成的基础,他的理论仍然有着生物适应环境本能活动的痕迹;皮亚杰只看到儿童个体孤立活动的作用,不重视或不懂得社会遗传在认识结构形成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尽管如此,皮亚杰的理论对于认识结构的形成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仍然做出了比较合理的说明,并提供了一定实证科学的依据。当代的许多哲学工作者正是在皮亚杰等人理论的启发下,着手以现代科学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来探索认识结构的建构过程的。简要说来,认识结构虽然不是什么“天赋”、“先验”的东西,但它确实是认识个体认识特定事物之前所“先在”的东西。这种“先在”的认识结构是人们在劳动工具操作的实践活动中以及人们在接受间接经验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

实践活动在认识结构建构过程中占有着关键性的基础地位。从人类认识的总体说来,社会实践无疑是人类认识事物的直接来源。每当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既定事物之后,并不是过眼云烟式的烟散云散,而是把认识的结果以概念范畴形式,记忆、储存在自己的大脑中,从而留存下某种相对稳定的“痕迹”或形式,当人们继续认识尚未认识过的事物时,这种留存的痕迹、形式便发挥其能动作用,去同化那些新客体的现象、本质和规律,并且以新客体的现象、本质和规律来充实、丰富原有的痕迹或形式。随着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不断重复和展开,一方面检验、修正这些痕迹或形式,另一方面又补充、完善已有的痕迹或形式,从而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认识结构或认识图式。这就是认识结构在实践和认识中逐渐建构的基本过程。可见,认识结构既不是先天预成的,也不是通过一次反映所凝结的固定不变的东西,而是客观对象自身的现象、本质和规律,通过实践方式的反复,在人类头脑中逐渐内化的结果。

间接经验或社会遗传,在认识结构的形成过程中,也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人们通过社会遗传方式获取间接经验,是甚为重要的,它不仅是任何认识个体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而且也是人们认识结构形成的重要途径。当人们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自己通过阅读书籍等方式,获得了大量间接经验和科学知识,也就在大脑中遗留下许多概念、范畴,当自己在实际中运用这些知识时,同时也就是在实践中检验、确证这些知识范畴正确与否的过程。经过运用的实践检验,还可以对这些知识范畴作修正、充实和发展,从而也形成一定相对稳定的认识结构。所以说,间接经验和社会遗传,也是认识结构建构的一种重要渠道。

认识结构的建构和完善,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辩证发展过程。虽然从客观规律、实践方式、间接经验到内化为人的认识结构,是一种质变和飞跃,但就认识结构本身的建构来说,也是需要有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的。认识结构一经形成,就有它的相对稳定性。这种相对稳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还可能表现出某种相当的稳固性、保守性。只有当客观对象、实践方式、知识体系发生根本性变化,既成的认识结构才能缓慢地被矫正或改型。这也是人们常说要转变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改变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很难很难的认识原因所在。但是,认识结构的稳定性终究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当人们的认识领域、活动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历史发生根本性转折,人们的认识结构是会或迟或早地发生相应变型的,而这种变型也将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变化过程。

总之,人类的认识结构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客观事物的现象、本质、规律,通过社会实践方式、社会遗传方式,在人类大脑中逐渐内化建构起来的,并会随着客观对象、实践方式、知识体系的变化和更新,而不断地充实、完善和改型。但不管怎么说,它在人们认识特定事物之前,总是“先在”的。这种先在的认识结构,在人们认识事物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能动创造作用。

三、认识结构的能动创造功能

认识结构在人类认识过程中,可以发挥巨大的能动作用。在认识论中引进认识结构的范畴和理论,能够比较合理地解决认识论、真理论中所遇到的某些难题,能比较恰当地说明认识的本质何以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理性认识何以具有普遍性、必然性;逻辑证明何以能辅助实践实现检验真理的职能等问题。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概括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认识本质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评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反而让唯心主义在认识上“发展了能动的方面”。唯心主义当然只是“抽象”地发展了认识的能动方面,“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⑥就是说,旧唯物主义不懂得认识的能动性,唯心主义又不能真正知道认识能动性是当作实践去理解的人的感性活动,马克思则把认识的能动方面,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实践”和人的“主观方面”。但什么是“人的感性活动”、“主观方面”,马克思没有展开说。毛泽东曾经说他在《实践论》中解决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即主观能动性的问题。他说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必须在实践基础上才能实现。马克思、毛泽东关于实践活动具有认识的能动性问题,接近于在实践基础上所建构的认识结构在认识中可以发挥能动作用这样一个结论,可以说他们对于认识结构问题已达到了“欲呼即出”的地步,但他们终究未能明确提出认识结构的范畴和理论来,这不能不说给认识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或能动的创造的反映论)留下了一个缺憾。实践本身当然是有能动性的,因为它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使其发生革命变化的物质性活动。认识的能动性也是只有在实践基础上才能实现的。但是实践的能动性并不就是认识的能动性,因为认识的能动性是精神活动领域里的能动性。认识的能动性是只有借助于认识结构的操作活动才能实现的。

关于认识结构的能动性功能,我们可以从感性认识结构和理性认识结构在认识中的能动作用两个层次来分别加以途述。

在感性认识阶段,感性认识结构的能动作用大致有三个方面。

第一,感性认识结构可以提高和增强感觉器官的感知灵敏度。主体的感觉器官是认识信息的窗口。感觉器官必须提高感知灵敏度,才能尽量地多捕捉客体的信息。感知的灵敏度是同主体在长期实践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感知客体信息的“经验”成正比的。这里所谓“经验”,我以为不是指感性认识的内容(所谓“直接经验”)说的,而是指感知信息的能力,即感性认识结构状况如何而说的。感觉器官同样健全的人,在同样的实践活动中,所获取客体信息的数量、质量有时有很大的差异,就是由于“实践经验”即感性认识结构的复杂、丰富程度不同所造成的。提高和增强感官感知的灵敏度,就是要积累和增长“实践经验”,即积累和增长感性认识结构。比如同一部收音机或电视机,其收视、收听效果如何,是同有无天线或天线的复杂精密程度直接相关的。

第二,感性认识结构有对信息专注和筛选的功能。人们的感觉器官在清醒状态下,是全方位开放的,客体的信息都有可能被它所捕捉。但是实际上人们在多数情况下,不可能毫无遗漏地捕捉住客体的全部信息,而是只能偏重地捕捉住客体某一方面属性的信息。这是由于受到主体的兴趣、爱好、利益攸关和专业特长所制约的,实际上也就是由于人们感性认识结构不同所使然的。不同专业、兴趣、爱好的人,因为感性认识结构不同,对相关的信息特别关注,而把其他的信息筛选、遗漏掉了。

第三,感性认识结构有对信息进行初步加工、改造、整合的功能,以形成整体的感性形象。从客观存在的客体到感觉、知觉、表象,已经是一种质变和飞跃了,因为已经抛弃了客体的具体物质结构和物质形态,是用总体上属于精神形态(包括感性认识)的东西把握客体的。这是由感性认识结构改造、加工所完成的。不仅如此,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具有明确的分工,各自只能反映客体某一方面属性的信息,不是以线型、面型、体型的形式把握客体,而是以“点型”、“颗粒状”形式把握客体的。但感性认识工段不应该只是向理性认识工段提供这种“散状”的半制品,而应该提供一种虽然是外表的、粗糙的,但却是完整感性形象的毛坯。这就需要感性认识结构进行操作,把这些“散点型”的信息按照客体原来样式整合组装起来,有如电视机通过纵横电磁波扫描,以点的聚合形式把客体的外形呈现在屏幕上。

认识结构的能动性功能更突出地表现在理性认识阶段中。理性认识结构的能动作用大致有五个方面。

第一,以“传送带”的形式把感性形象输送给理性认识。过去在认识过程问题上,似乎有一种过于简单的说法,以为只要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自然地发生一个飞跃,过渡到理性认识。这把认识过程看成完全中断的了。实际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既断又不断的。它们之间不仅有信息内容的联结,而且也有认识结构作中介把两个认识阶段联结起来。这种“中介”既是感性认识的终了环节,又是理性认识的起始环节。

第二,理性认识结构具有“透视”、“过滤”的功能,能把现象(感性形象)背后深层的本质揭示出来,把它抽象概括成思想的细胞——概念。客体本质的信息被蕴含在感性形象中,理性认识结构可以把这些感性形象加以“打碎”、“熔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真象同假象分离开来,把本质从现象中剥离出来,抛充感性形象的外在形式,以观念的形式把本质把握住。这是运用先在的理性认识结构,对现象信息进行比较归类、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精密复杂加工过程。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在谈到概念(“名”)形成过程时,说过“故比方之疑(拟)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的话。意思是说在思维过程中,要运用各种概念进行比喻、摹仿,使同客体大致相似,人们能互相理解,然后用一个共同约定的名称来概括,以便交流思想。要进行比喻、摹仿,头脑里必须有一些先在的概念、范畴,亦即我们所说的认识结构,方能进行。不然,脑子里是一片空白(“白板”),怎么能比喻、摹仿呢?因此,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理性认识结构是发挥了加工、改造、制作工夫的。

第三,在判断、推理过程中,理性认识结构更发挥着重大的能动作用。一般地说,年龄较大、阅历较长、生活经验较丰富的人,他们判定事物的性质、提出推导性结论的能力,要比年龄较轻、阅历较短、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的人的能力要强得多、准确得多。考茨基曾经说过:“年纪较长,经验较多的个体,通常要比年纪较轻、经验较少的个体的行动更合乎目的性”。⑦邓小平在谈到判定1989年发生在北京那场风波的性质时也说:把问题的性质定为“动乱”,是恰如其分的。这场风波是迟早要来的,而现在来对我们比较有利。最有利的是我们有一大批老同志健在,他们经历的风波多,从政的经验丰富,懂得事物的利害关系。如果没有我们党这么多老同志支持,甚至连事情的性质都难以确定。⑧考茨基、邓小平都是说“经验”和“阅历”,对于下判断、作推理,起着十分关键性的作用。而这里所说的经验、阅历,既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感性认识(直接经验),也不是我们前边所说的感知事物灵敏度的感性认识结构,而是指借以判断和推理的理性认识结构的丰歉程度、强弱程度、准确程度而说的。

第四,理性认识结构能把握事物的因果性、必然性、规律性,并提出科学性的预见。当一些现象重复出现时,人们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也即理性认识结构,把它们前后的因果性、普遍性、必然性、规律性事先假定出来,预示事物的发展方向,提出一定的预见。这些现象在历史上出现过,当时人们曾依据那时的实践,对它们的规律性等获得过认识,并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是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真理性的东西,并已经凝结为一定的认识结构。当这些现象再次出现时,不必等待把握全部感性材料,就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把它们的因果性、普遍性、必然性、规律性等,事先假设出来,并径直地用以指导实践活动。一般地说,这种假设是比较可靠、可以确信的。当然,也还需在运用它们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对它们作最终的检验。康德曾经提出过人类的认识何以有因果性、普遍性、必然性的问题。他认为感性经验本身是没有因果性、普遍性、必然性的,但他说先验的感性形式、知性形式是有因果性、普遍性、必然性的。当人们运用这些先验形式(天赋观念)去整理感性经验时,便赋予感性经验以因果性、普遍性、必然性、规律性。这叫做“人是自然的立法者”。这当然是唯心主义、先验主义的。但康德所说认识的形式(即我们所说的认识结构)可以规范感性经验,赋予它以因果性、普遍性等,有着承认认识结构能动创造性的合理因素。我们同康德所不同的,只是在于认识形式(认识结构)不是先验的,而是后天建构的;感性经验本身是蕴含有自身的因果性、普遍性、必然性的,认识结构只是把它们事先假设出来,以便应急所用;种种假设是否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必然性等,还需接受实践作最终检验和认定。

第五,理性认识结构之于逻辑证明,对于实践检验真理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确定不移的;但同时又认为,具体的个别的实践有其局限性,一下难于证实或证否一切理性认识,因为理性认识是普遍的一般性的东西,因此,实践标准又具有不确定性。这样,必须借助于逻辑证明,把具体的个别的实践提升到普遍性一般性的高度,以便从历史的整体上把握实践标准,实现对真理的检验功能。所谓逻辑证明,是从已知的概念和判断,推出未知的概念和判断的逻辑推理方法,是探索、论证真理的一种手段。但是,逻辑证明或逻辑推理,不是理性的任意自由意志创造,它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式、规则和格。而这所谓程式、规则和格,是人们在过去千百万次实践活动中将客观规律内化的结果,亦即我们所说的理性认识结构。可见,理性认识结构在逻辑证明中是有重大作用的。黑格尔说:“目的通过手段和客观性相结合,……手段是推理的外在中词,而推理是目的的实现”,“手段是比外在的合目的性的有限目的更高的东西;——锄头比由锄头所造成的作为目的的直接享受更尊贵些”。⑨黑格尔所说的“手段”,就是逻辑推理中所遵循的程序、规则、格;“目的”,是通过推理所得出的合目的性的结论。他强调“手段”(也即本文中所说的理性认识结构)虽是外在的“中词”,但它却比有限的合目的性的结论“更高”、“更尊贵”。黑格尔充分肯定了认识结构在逻辑推理中的重大能动作用。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认识结构的理论和范畴,实际上是存在的,它是在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逐渐凝结起来的全部概念、范畴的总和及其联结方式,认识结构大致区分为感性认识结构和理性认识结构两个层次系统,它们分别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中发挥着巨大的能动创造作用。在认识论中引进认识结构的理论和范畴,对于批判地吸取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合理因素,克服和避免机械唯物主义消极被动反映论的缺陷,科学地论证认识的本质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创造反映论,对于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

收稿日期:1994-07-06

标签:;  ;  ;  ;  ;  ;  ;  ;  ;  

论认知结构问题_理性与感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