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新形势下的中国地缘政治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缘论文,亚太地区论文,中国论文,新形势下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分析了90年代亚洲-太平洋地区新的地缘政治和区域经济格局;以亚太新形势为基础,探讨了我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力度的圈层开放战略总体框架;提出了建立中国东部临海经济协作区这一中国90年代地缘政治战略的现实思考;讨论并展望了该一临海经济协作区组成部分的南北经济协作区的现实可行性和实施方案。
*
*
*
和平与发展是今世界的两大主题,80年代,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美国、俄罗斯、中国、西欧、日本五大世界权力中心主宰世界的多极化时代并没有因苏联戏剧性的解体而发生质的变化。可以预期,全球冷战格局结束后的第一个十年的本世纪90年代,尽管局部地域的冲突时有发生,但仍将有可能成为战后最为和平的十年,有希望通过全球国际间的协调和联合国作用的充分发挥,全面推进国际新秩序的建立,维护世界的和平、安全和稳定,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
(一)九十年代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
当今世界地缘政治的多极化格局在亚太地区的表现形式是维持自80年代以来的美、中、俄、日四国四边均衡维系的态势。四边关系中,曾是强大而近乎均衡的美苏两国的地位,因苏联的解体而使美国在该地区内的地位和作用更显突出和重要,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而带来的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在世界,首先是在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重要作用。日本作为经济上的“巨人”,正在谋求在全球和亚太地区的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而一旦她正在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努力得以实现,日本则将可能在世界和亚太地区的国际事务中发挥与其经济大国相适应的政治大国作用。90年代的亚太地区,区域的重大政治问题,只有在四边协调取得一致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得到顺利的解决。四大国之间,出于各国地缘政治战略的需要,必然存在不少矛盾和冲突因素,但大国关系总的趋势是更趋缓和,重新出现政治关系紧张,甚至急剧恶化的可能性较小,这对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稳定,对区域的和平、安全与发展极为有利。亚太地区某些带有全球影响的地区冲突“热点”,90年代将会继续降温,或有可能得到政治解决。最令人不安的朝鲜半岛冲突“热点”日趋缓和,柬埔寨问题的解决已使东南亚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的破碎带地位不复存在,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随着汪辜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而有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虽然降温和趋于政治解决并没有能使亚太地区国家、地区之间潜在的冲突因素消失,但和平、缓和与发展是90年代国际、亚太地区的主流,局部性冲突终将减少,且冲突的激烈程度也不会超过以往,这正是世界和各国人民所期待和追求的。
90年代亚太地区的经济格局,其基本特征将受日本、中国、亚洲四小龙和东盟诸国经济发展的态势所左右。
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日本,90年代将进一步缩小其与美国之间的差距,其对世界和亚太地区经济的影响与作用将继续上升,但还不可能赶上美国,更不可能取代美国而掌握世界和亚太地区的经济领导权。日本的综合国力在发达国家中已居第二位,早在1985年就已超过英国,西德和法国,但仅及美国的47%(其中国际贡献能力为美国的61%,生存能力为56%,强制力为20%)。近几年日本综合国力增长快于美国,但据估算其综合国力仍不足美国的一半。到本世纪末,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将相当于美国的70%,其综合国力将为美国的55%-60%。90年代日美对世界和亚太地区经济领导权的争夺更趋明朗化。
中国是世界和亚太地区的大国,在世界事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90年代,中国经济将持续稳定地发展,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将达到小康水平,在世界和亚太地区经济中的地位将有较大提高,但还不可能成为接近日本的世界经济强国。尽管包括美国兰德公司在内的世界著名的战略研究机构预测中国到本世纪末经济实力将接近日本,到2010年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二(超过日本)或第三经济强国,但是这种预测显然高估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忽略了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一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的现实。虽然中国是近几年世界和亚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和地区之一,但到本世纪末,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新兴工业国家相比仍有相当的距离,更无法与日本相比。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即使摘掉了贫穷帽子,也还不能成为富国。中国对世界经济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在世界和亚太地区的经济与贸易中无疑发挥着重大作用,但不可能设想中国会在短时期内成为世界经济和市场的主要动力。到下世纪中叶,中国实现了现代化,也还难以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无疑美好,但还存在着许多内外制约因素。90年代的中国将继续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全面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对世界和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平与发展作出新贡献。
亚洲四个新兴工业经济国家或地区(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90年代其经济将继续发展,至本世纪末人均纯收入都将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四小龙依赖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90年代它们的经济发展速度有可能保持6%,仍将超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长水平,其经济实力将使它们在亚太区域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东盟的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四国,在70年代就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80年代前期因受到国际和国内局势的综合影响,四国的经济发展曾受到相当影响,自1986年以来又出现了较好的经济持续增长势头,尤其是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经济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90年代上述四国只要采取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继续实施经济开发政策,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将会保持一个较高的速度,马来西亚和泰国将步入新兴工业经济国家的行列,成为亚洲地区两个新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对亚太地区,尤其是对东南亚和南亚的区域稳定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亚太地区新形势下的中国地缘政治战略总体框架思考——中国圈层开放战略
地缘政治战略思考的出发点(任何国家都一样)是自身国家利益和发展的需要,是国家政治环境,人文社会条件,地理区位,经济发展状况等各种地缘政治战略因子的集中反映。中国的地缘政治战略,在50年代曾一度单边倾斜与苏联结盟,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而开始步上世界政治的大舞台,70年代随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和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而开始了美中苏的三角关系时代,从70年代后期起,日本和西欧的崛起,世界进入了以美中苏日欧五大权为中心为核心的全球多极时代,中国作为一极,以独立自主为特征的地缘政治战略,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作用。8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独立自主而又灵活的外交政策,使她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进入90年代,中国在新的改革开放形势下,面对全球和亚太地区的新形势,面对全球经济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地缘政治战略的总体框架,笔者设想可以归纳为如图(一)所示的圈层开放模式:
以中国为中心,依据地缘战略最重要的壁垒因子——地理位置的远近,将我国所面对的各对象国家或地区分为三个不同的战略圈层。第一圈层(内圈层)为与我国邻接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第二圈层包括北美,欧洲和澳、新及南太平洋区域;外圈层(第三圈层)则为非洲与南美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圈层的国家,除经济发达的日本外,大部分为新兴工业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他们与中国的沿海,沿边省区毗邻或隔海相望,在人种,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习俗等方面与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联系和相通之处,在经济上,华人(或后裔)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经济部门和经济命脉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90年代和下世纪初,我国和我国的一些周边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已经成为(或将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有鉴于世界经济自80年代开始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的发展潮流,作为我国地缘政治战略的基础,首先是要尽快与周边第一圈层内的国家和地区联合组织区域经济集团,实行国际分工,发挥区域组织的集团优势,第一圈层是中国最有可能发挥作为一个政治大国重要作用的地区,也只有当中国在该一圈层内的各种国际事务中发挥了她应该起的作用,承担了她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中国才有可能参与在其他两个圈层中与其他大国角逐竞争。
第二圈层内的国家主要是经济发达国家,包括欧洲(西欧、东欧和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北美、澳、新和南太平洋地区。在过去的相当长时期内(尤其是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一半以上的国际经济活动都与北美,西欧国家相联系,90年代,引进北美、西欧的富裕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中国的经济开放中仍占主导地位。在该一圈层内,有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有(苏联)解体后仍为世界主要强国的俄罗斯,有联合国安理会的另外两个常任理事国英国和法国,有统一了的德国。美国加上一体化后的欧洲牢牢地主宰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且以其无与伦比的经济,军事实力影响着整个世界。中国如何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诸方面协调好中美,中欧(洲)之间的关系,对于作为世界大国的中国实施自己的地缘政治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第三圈层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过去我国对非洲,南美国家的开放,相比我国对第一圈层(主要为亚地区)和第二圈层(西欧与北美)的开放严重不足。这些国家和地区与我国距离遥远,距离壁垒影响严重。作为我国全球地缘政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我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交往,现在已真正开始摆入了我国对外政策的议事日程,对该一圈层的开放,一是中国直接进行地缘政治,经济诸领域的参与合作,二是借助中国所参与的第一圈层,第二圈层的区域经济组织,借助于经济集团的力量,扩大中国在这些地区和国家的地区性国家事务中的幅射作用。
(三)中国东部临海区域经济协作区——中国地缘政治战略的现实思考
中国地缘政治战略——圈层开放战略的关键是第一圈层开放战略的组织与实施。面对亚太地区90年代地缘政治和区域经济新格局,作为中国参与并实施区域集团化,一体化的现实思考,笔者认为中国应采取切实的政治、经济措施,推进中国东部临区域经济协作区的建立。这一经济协作区,包括南、北两个部分:
1.临海南部经济协作区。以中国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福建、浙江和上海等省市,与香港、澳门、台湾四方组成,这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经济协作区,其合作对象的范围较小,如果考虑到香港和澳门将在本世纪末相继回归中国这一有利条件,南部经济协作区的合作组成实际上可以认为仅是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双边关系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该南部经济协作区的实现是势在必行,它具备以下有利条件:
一是港澳回归中国已指日可待;而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关系较前已大为松动,海峡两岸之间贸易、投资发展迅速,人员的探亲往来已使长期以来敌对情绪的阴影日渐稀薄。前不久大陆与台湾非官方的高层会谈——汪辜会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随着两岸间“三通”的逐步实现,海峡两岸的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二是有文化、语言、民族、区位等有利条件,具有血浓于水的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三是相互之间具有强烈的互补性,大陆拥有广大的市场、未开发的资源、丰富的劳动力和相当规模的科技力量,但缺乏外汇和资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而台湾资金雄厚,但缺少资源与劳动力,岛内市场颇为窄小。大陆和台湾经济上的互相需要将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有助于两岸在一国两制的总方针下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
临海南部经济协作区的建立应撇开政治制度和政治见解的分歧,通过扩大经济上的互补往来,加强人民之间的交流和协作,进而推动和促进两岸政治上的联系,这将大大有利于国家统一大业的的推进。南部经济协作区的建立,将使目前已经超过日本出口额一半的的四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经济实力更加强大,协作联合发展的潜力将可与日本相匹敌,从而进一步推进亚太地区力量平衡和新秩序的建立。
作为协作区的拓展延伸,在中国大陆将由东南沿海诸省扩展到整个长江中游和珠江流域,即真正的南中国;在外部应考虑将协作区扩展到新兴工业经济国家新加坡、东盟的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这些国家与中国关系极为密切,或者其国民中的大部分为华人,或者华人在这些国家掌握着相当的经济实力。特别是新加坡,在推动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双边关系的改善过程中起着某种重大的中介作用,前不久非官方的两岸双边高层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即是中介作用的显例。拓宽后的南部临海经济协作区在某种意义上讲将是一个实际的华人经济协作区。
这个经济协作区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是亚太地区目前正面临的产业结构变革和调整的中心。协作区外侧的日本,正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将一部分层次较低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四小龙”国家和地区;又将一部分原在“四小龙”国家和地区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国家或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使亚太地区经济的国际分工明显地分为日本-四小龙-东盟三个阶梯层次,而中国将是一个综合性和多层次的产业结构,即既有东盟国家第三层次产业结构的内容,也有四小龙第二层次产业结构的特点,亦有日本第一层次产业结构中的某些产业,推动南部经济协作区的建立和发展是90年代中国地缘政治战略的首要任务。
2.临海北部经济协作区。基本的北部经济协作区设想包括中国东北、华北的河北、山东和天津、俄罗斯的远东部分、朝鲜和韩国。韩国已是新兴工业经济国家,经济发达。急需资金和技术输出,而从中国和俄罗斯获取原材料;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最大困难是资金、技术和劳动力不足,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合作,急待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劳动力;我国的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资源丰富,有充裕的劳动力,即可满足韩国对原材料的要求,又可满足俄罗斯引进劳务的急需。这些地区之间的互补性和互换性是北部经济协作区建立的基础。因此,该北部经济协作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以过剩的资本,先进的技术,丰富的劳力与资源在区域内的合作互利开发为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是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统一与稳定的重要大国因素。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在历史上作为一个统一国家与中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中国与北朝鲜几十年来关系亲密,中国又与南朝鲜建立了外交关系,中韩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正在不断发展。将整个朝鲜半岛纳入中国东部临海北部经济协作区的战略思考,对中国、朝鲜、韩国都是最可取的战略决策。近年韩国已开始在中国东北和山东等地参与各种开发项目建设,中韩已开始海、空直航,实际上已在该北部经济协作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北部经济协作区的建立和发展无疑对朝鲜半岛,对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将起重要作用。
作为北部经济协作区的延伸扩展是日本的参与,而此时的形态是日本所提议的环日本海经济圈的形态了。
收稿日期:1993年11月27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49271004资助项目,英文在IGU世界政治地图专业委员会1993年9月东京学术大会上宣读。